红岛是一个半岛,位于胶州湾的底部,三面临海,前面是辽阔的胶州湾,浪涛灼灼,背后是坚实的北岸腹地,千佛山(与济南千佛山同名)注目观望。
红岛有35公里海岸线,海岸线上,海洋发出号啸,汽笛响起吼声,一条条船下海了,一条条鱼进仓了。渔民们扬帆起航时,场面让您豪情鼓荡像大海深处奇异而壮观的巨大鱼群,也像大草原乌云般涌动的马群,更像国庆阅兵那庞大方阵的威武之师。
涛声朗朗,以梦为舸。在一艘艘插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的渔轮即将离港之际,享受着新时代科技的进步,他们的手机早已收到来自气象、公安、消防、海防等各部门的关怀和嘱咐;GPS,把父母妻儿的不舍和关心定位在一起。旧时的渔民终年在船上漂泊,在风浪里讨生活,平安只能靠妈祖,靠龙王爷保佑。现在,背后是大数据时代的安全分析,怎不令人欣慰?
红岛渔民的自信不仅在背后,也在前面,前面有他们无限的世界,有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自然对红岛很厚爱,面前的海洋就是胶州湾,位置得天独厚,风平浪静,天然渔港。渔业资源丰富。全街道有渔船几百艘,年海洋捕捞产量几万吨,对虾、扇贝、红岛蛤蜊、鱼类网箱海水养殖产量几万万吨,水产品加工量几万万吨,年卸货量达几万吨……全部人口有4万人口的小小红岛街道红岛港,是远近闻名的海鲜码头和海鲜集散地,肖家集农历初二初七,红岛集初五初十,宿流集初一初六,西大洋集初四初九,高家集初三初八,每次大集都是人头攒动,也是海鲜的重要销售渠道。
红岛有跨海大桥和主城区相连,有红岛火车站,有高速、很快也会有地铁。善于耕海的红岛人,充分利用便利的水陆交通,深挖本地特色优势,发展成为了渔货物资交易集散、休整及避风的基地。现在,港内水产品交易、供冰、供油、供水、冷冻、渔船修造、机械维修、渔需生活物资供应等一应俱全。
早上起来,伴随青云晨钟,叽叽喳喳的早起的海鸟已在弄海,时而跃起,时而俯冲叼鱼;辛勤的渔家妇女弓着腰,戴着头巾,在浅滩滩涂耙海,第一抹朝霞照在她们的背上,构成一幅动人的风景。
入春,红岛最先迎来的是“渔祖郎君文化节”,由上百名当地民间艺人组成的表演队伍向游客展现明清时期的渔家迎亲、高跷、赶驴、杂技等流传至今的民间技艺,而后伴随着悠长的渔家号子,渔祖郎君氏祭祀仪式隆重开始。祭祀仪式上,主祭人率队伍鸣号、献祭牲、请神祗入位;而后行祭祀大礼、诵祭文、行三拜九叩大礼。因海而兴的红岛渔民以此表达对渔祖的感恩和尊崇。据历史考证,世界渔业最早源自中国,中国渔业最早源自炎黄时代的东夷部落,部落首领郎君氏在胶州湾北部,教人们结网造船、出海捕鱼,被后人尊为“渔祖”。红岛渔民为纪念郎君,把他出海捕鱼的那条港称为“郎君港”,还在他居住过的地方修建了“郎君庙”, 每年在清明节前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这位渔业祖神的崇敬,和感恩大海赐予的福祉。渔家祭祖已有数千年历史,后来逐渐发展成渔民出海前的祈福仪式。
春夏之交,蛤蜊最肥美。青岛红岛蛤蜊节就成为一个不得不说的活动。经过十年的发展,红岛蛤蜊节在岛城及周边区市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固定的游客群,“春夏红岛挖蛤蜊”,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短途游项目之一了。
每逢蛤蜊节,红岛最南端的红岛休闲渔村便会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今年的蛤蜊节赶上了适宜赶海的好潮水,人们早已按耐不住挖蛤蜊的热情,提前备好了水靴、水桶、小铲子,早早赶到红岛。
待到潮落,游人争先恐后赶往赶海区,偕老带幼,挥舞着各种“武器”发掘着海滩上的战利品,挖蛤蜊、敲海蛎、捡海菜、捡海螺,忙的不亦乐乎,偶有游客捡到拳头大的海螺,难以掩饰兴奋的心情而呼喊,引得旁人艳羡。
蛤蜊,要有耐性。蛤蜊适合在泥沙混合的滩涂生长,退潮后,滩涂上会布满一些小孔,这些是蛤蜊取水摄食的痕迹,偶有一股股水柱溅出。此时,用铲子顺着小孔下挖即可收获。
平时红岛的码头很安逸,海港水道内静静地停泊着无数的小渔船,不远处的木板上晒着各种的鱼干,树与树之间的绳子上挂晒的是更大的鱼干,太阳把它们的影子画在地上,海风吹来,鱼儿邀着影儿在游动。在红岛,有时你真分不清哪里是岸,哪里是海,哪些是船,哪些是鱼。
红岛街道不大,道路比较狭窄,两旁摆满了各种渔港情调的小摊和海鲜大排档,穿行在充满年代感的建筑周围,颇有感觉。淳朴的当地小贩男戴斗笠女戴头巾,被海风吹得黝黑的脸上。
提到红岛。就不得不提一下鲜美无比的“末货”。
末货,一种很小的虾仔,现在俗称“纳米虾”,肉质柔软、鲜美,含高钙和蛋白质,具有极高的保健营养价值,同时对其生长环境十分挑剔,只在淡水河流入海口处的浅水中生长,加上天敌多,所以产量不大。因红岛浅海平缓的滩涂和适宜的水温,适合末货生长,所以自明代以来,便远近闻名。上世纪70年代由于大沽河开始污染,末货生长环境受到影响,因此几乎绝迹。近几年,随着大沽河的治理,生态环境好转,末货开始大量繁殖,又重新上了餐桌,但产量依然不大。
末货的做法多采用简单加工、保留本色的做法,吃原汁原味。一般家里就是在新鲜末货中打入鸡蛋,加适量食盐和葱花拌匀,然后放入锅中蒸熟。出锅后,鲜香扑鼻,入口柔,用大葱蘸着吃,别是一番美味。一句话就是“闻着香,吃着暄”。
在100多年前,红岛曾是胶州湾内的一大孤岛,随着盐场的扩大,与海洋相连成为半岛。因岛形状像莲花,也曾有“莲花岛”的称说。
在红岛有一个传说,秦始皇为求长命百岁药,巡游胶州湾,远远地望见了红岛,就问随从这个岛叫什么名字。没人能回答出来,秦始皇便说:“环海之岛,碧波蓝天,山海相连,绿树葱葱,真乃乘荫歇凉之胜地也。”李斯听了秦始皇的话,立刻接口说:“既是乘荫歇凉之胜地,就为此岛取名为荫岛若何?”秦始皇准奏。从此,荫岛的名字便传达上去,后因遇誊录方便,把“荫”写成“阴”,称“阴岛”。
听此传说,我用一首诗记录下了红岛的美貌。
红岛
冒岛过了浪不高,青云龙王止怒涛。桃花美岛映日月,碧波荡漾乾坤好。秦皇汉武赠其名,应知盛景无限少。神龟腾蛇终为土,西岭归帆渔人笑。
至于后来为什么叫红岛呢?据《河套街道志》记载,在“文革”期间“阴岛”的名字,被视为“暗淡之岛”的代名词,有反动的嫌疑,于是在1966年8月前后,阴岛公社被更名为红岛公社。
红岛街道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更有悠久的制盐历史,秦汉以来,红岛都是盐的主要产地。在韩家民俗村渔盐民俗博物馆里的墙面上记载着着这样的一段历史,红岛制盐历史悠久,战国时的赵国史书《世本》就有记载,炎帝时,诸侯夙沙在胶州湾一带首创海水煮制海盐,夙沙氏也被奉为“盐宗”。红岛也因制盐获得财富,素有“清水捞白银”的说法。韩家民俗村用一栩栩如生的壁画,展现从洪荒时期盐宗夙沙氏发明海水煮盐到当地群众刮碱取盐、掘井煮盐、盐田煮盐一直到解放后机械化晒盐制盐的全部历史过程。
根据“1905年胶澳盐田图”,彼时,红岛还是一座孤岛,直到1913年通过修盐田晒盐修路方与陆路相通。
1900年,韩家村民韩高祥、韩高志在即墨金口跟日本人学会修盐田晒盐技术,回家后在韩家村郎君港建成晒海水制卤取盐的盐池,成为胶州湾内使用近代制盐技术建池晒盐的先驱。
民俗村有一条古色古香的商业街,是仿古店铺,真实的 呈现了清末民初时韩家村渔码头(郎君港码头)的繁华景象。
郎君港码头是青岛及周边县区重要的渔码头,据说在当时仅次于金口码头,南来北往商贾多会于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商贸世俗和风土人情。
晚上在红岛港口海面的饭店里上吃各色海鲜,近看网箱里的鱼跃虾跳,中看跨海大桥雄伟壮丽,远看大海归帆点点。我不由自主的的放仿照古人做了一首词:
朝天子.红岛无题
近海,远海,天际映蓝天。波涛涌上礁石滩,浪花溅飞片。送客海鸥,春风扑面。叹人生有凋零。深思,何思,追问孔颜曾孟。
红岛的海可读、可写、可画。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0433.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