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1 工笔草虫册题记 33.5cm×32.5cm 私人收藏

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齐白石全集》是目前收录齐白石作品最全的一部著作,其中第一集中收录了一套私人收藏的23开的《工笔草虫册》1,一直被论者认为是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的代表作。该套册页纵33.5厘米,横32.5厘米,以工细的笔法画蝴蝶、飞蛾、蜻蜓、蝗虫、蟋蟀、蚱蜢、蝉、蟑螂、蝼蛄、螳螂、蜘蛛、天牛、甲虫等。首开有一段题记(图1):

从师少小学雕虫,弃凿挥毫习画虫。

莫道野虫皆俗陋,虫入藤溪是雅君。

春虫绕卉添春意,夏日虫鸣觉夏浓。

唧唧秋虫知多少,冬虫藏在本草中。

煮画多年终少有成,晓霞峰前茹家冲内得置薄田微业。三湘四水古邑潭洲饱名师指点,诗书画印自感益进。昔觉写真古画颇多失实,山野草虫余每每熟视细观之,深不以古人之轻描淡写为然。尝以斯意请教诸师友,皆深赞许之。远游归来,日与诸友唱酬诗印,鲜有暇刻。夜谧更阑,燃灯工写,历四月余方成卅又八纸。今择廿又四页自钉成册。昔虽常作工写,然多以之易炊矣,而未能呈册。此乃吾工写之首次成册者也,乘兴作八虫歌纪之,是为序。

光绪卅四年腊月廿二日子夜,齐璜呵冻自题。

这段题记以金农抄经体楷书写成,这是这一时期齐白石常用的一种书体,题记后还加了补记:“五行中少应作小,六行中饱下有受”,符合文化水平不高,容易写别字的早年齐白石的实际情况。从题记内容可知,齐白石当雕花木匠时曾学习雕刻草虫,拜胡沁园为师成为职业画师后又随师学画虫。他对传统草虫画的感觉是“昔觉写真古画颇多失实”,通过对山野间的草虫观察之后,对古人那种轻描淡写的表现方法不以为然,自己创作了不少工笔草虫。只可惜这些工虫“多以之易炊”,这是首次成册,可将之作为他这一时期工虫创作的一个总结。这与齐白石早年生平事迹也颇为吻合。

从题记的落款来看,这套册页集成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腊月二十二日之前。齐白石从1902到1909年之间有“五出五归”的远游经历,在家待的时间很短,那么此时他是否在家呢?关于这段时间齐白石的行历,齐白石口述,张次溪笔录的《白石老人自述》有详细的记载: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一九八),我四十六岁,罗醒吾在广东提学使衙门任事,叫我到广州去玩玩。我于二月间到了广州,本想小住几天,转道往钦州,醒吾劝我多留些时,我就在广州住下,仍以卖画刻印为生。……秋间,我父亲来信叫我回去,我在家住了没有多久,父亲叫我往钦州接我四弟和我长子回家,又动身到了广东。宣统元年(己酉,一九九),我四十七岁,在广州过了年,正月到钦州……2

可见,1908年秋天齐白石曾短暂回过一次家乡,但没有多久就又去了广州,并在广州过了年。以当时的交通条件,他似乎不可能在腊月二十二日还在家乡“呵冻自题”,8天后就到广州过年。但是,《白石老人自述》作于齐白石晚年,老人家的回忆不一定准确,在这件事上,老人还真记错了。郎绍君先生通过对齐白石《寄园日记》的整理,发现齐白石自己的回忆有时的确是靠不住的,其实“1908年二月,齐白石应好友罗醒吾之邀游广州,间卖印卖画。秋天返乡,次年二月,又赴钦州,直到九月底返乡。”3这里的次年的二月是指的农历,所以齐白石并没在广州过年,而是在家乡过完年才去了钦州,所以他腊月二十二日完全可以在家乡“呵冻自题”。连时间上都避免了白石老人晚年记忆之误。那么,这套《工笔草虫册》真的是齐白石早年的工笔草虫代表作吗?

翻看这套册页,每开多采用折枝花卉配一只草虫的构图,草虫的画法与传统的勾勒填色不完全相同,运用了一定的明暗晕染(如竹竿、蟹身、花叶等)来表现物象的体积感,非常写实,但用笔极僵硬,用色俗艳,充满民间趣味,有些构图极为雷同。这是齐白石当时的艺术水准吗?笔者近几年对这套册页的真实性一直存有疑问。现将疑点列出,请方家指正。

一、“八虫歌”之疑

题记前的“八虫歌”每句均将“虫”字巧妙地嵌在其中,颇被后来论者称道。让我们再来读一下这首诗:

从师少小学雕虫,弃凿挥毫习画虫。

莫道野虫皆俗陋,虫入藤溪是雅君。

春虫绕卉添春意,夏日虫鸣觉夏浓。

唧唧秋虫知多少,冬虫藏在本草中。

笔者不懂诗,为此求教于懂诗的朋友,他们认为此诗水平有限,有点类似打油诗,似与早于1899年已拜入王湘绮门下九年,苦学诗词的齐白石的水平不相符。其中前两句末字皆为“虫”不妥,第四句末“雅君”二字不通。而末尾两句的平仄不合格律。后两句正常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他这个“多”字应仄而平,“草”字应平而仄。如果放宽说,也算变通的拗救。但“虫入藤溪是雅君”这句平仄应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他误用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了。

当然,齐白石为木匠出生,王湘绮曾批评他的诗为“《红楼梦》里呆霸王薛蟠一体”,他自己也自知有这种毛病,因为他作诗“完全写心头里要说的话,没有在字面上修饰过”。如果以此来怀疑“八虫歌”或者不能让人信服。

二、书法印章之疑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2 《借山吟馆诗草序》 樊樊山 北京画院藏

《工笔草虫册》的题记及每开的落款均采用金农抄经体楷书。据黄惇先生研究,1902年冬齐白石远游到西安时,结识了樊增祥(樊山)先生,并从樊氏的收藏中看到八大和扬州八怪的画册,他对金农的作品十分钦佩,更打动他的是金农册页上的题款,此前他已经有学金农的倾向,而此后齐白石写诗稿、题画则专一模仿金农的抄经体楷书。金农的抄经体楷书,特点是力重、肥硕,拙中寓巧,有木板气,而非金石气。金农在取法上的这种探索,也许正合木匠出身的齐白石。学习这种看似笨拙的书法,既要喜欢,又要有绝对的耐心,一笔一画地去完成。金农素有“金长题”之美誉,齐白石学此真是惟妙惟肖,几可乱真。他不仅以金农抄经体楷书在画上长题,也用此法抄诗稿。4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北京画院收藏的一册约书于1917年以前的《借山吟馆诗草》诗稿,便是以金农抄经体楷书所书。他对这种抄经体执着、虔诚的态度,金农以后唯此一人。因此,樊樊山在《借山吟馆诗草序》中说:“濒生书画,皆力追冬心。今读其诗,远在花之寺僧之上,真寿门嫡派也。”(图2)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3.《借山吟馆诗草》第一页 齐白石 北京画院藏

将《工笔草虫册》的题记与《借山吟馆诗草》(图3)齐白石的抄经体楷书相比较,可以发现,白石抄经体楷书提按顿挫十分明显,轻重有致,内在气息淳厚质朴。而《工笔草虫册》题记刻意书写,用笔软弱刻板,与齐白石金农体楷书的拙味与力度不类,行与行之间过于紧密,显得十分局促。这些题记的书法风格与另一套私人收藏的《选临芥子园画谱》的题记的书风和水平非常类似,似出一人之手。这则题记云(图4):

昨从梅公祠徙来新居,检视残书旧稿时见此毛边纸手本,乃余未弃斧金时扪写芥子园画传十六册中选临之誊本。凡八册,计山水人物各二,花卉草虫翎毛走兽各一,共百廿又八页。所幸为虫鼠伤(幸字下有未字),此亦吾二十余年常用之粉本也。抚今思昔感触良多,慨而诗(而字下有成字),故录于二册后空页中,曰:

丹毫乡邑小名扬,却忆燃松制稿忙。

涂鸦货得田和屋。果真锅内煮文章。

齐璜补记于寄萍堂新居并题,时在光绪丙午年庚子月甲寅日。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4.选临芥子园画谱题记 双幅 每幅26.5cm×16.3cm 私人收藏

光绪丙午庚子月甲寅日是哪一天呢?查万年历,可知为公元1907年1月5日,也就是光绪三十二年农历十一月廿一。查《白石老人自述》,1906年,齐白石完成“三出三归”,从钦州回到家乡,回家不久,他的木匠师傅周之美于九月二十一日死了,说明他应该在此前回到家乡。他在家中过了年又去了钦州,因此在时间上是吻合的。在家期间,因为梅公祠的房屋和祠堂的祭田典期期满,于是他在余霞峰下茶恩寺茹家冲买了一所破旧房屋和二十亩水田,翻盖一新,取名为“寄萍堂”,堂内造一书室,取名为“八砚楼”,十一月间,从梅公祠旧居迁往新宅。与《选临芥子园画谱》题记上的时间完全吻合。看起来这段题记的内容完全合情合理,符合齐白石的生平。那么,笔者为什么还怀疑这两套册页呢?

除了两则题记书法共同的问题之外,两套册页上的印章也颇让人生疑。每开都有一到两方印章,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钤盖水平较差,印色浅淡,力量不够,不会是齐白石这样腕力过人的木匠所为。特别是《选临芥子园画谱》上的“齐房”、“齐房之印”甚至盖得漫漶不清,虽然绘画材料是毛边纸,但如此走形也让人疑惑。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5.木居士(左印见《工笔草虫册》,右印藏于北京画院)

再具体分析印章本身。《工笔草虫册》上钤盖了“木居士”(白文)(图5)、“齐大”(朱文)、“齐璜”(朱文)(图6)、“濒生”(朱文)(图7)、“木人”(朱文)(图8)几方印章,这几方印章原印都藏于北京画院,其他几印无年款,但“木居士”的边款上言: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6.齐璜(左印见《工笔草虫册》,右印藏于北京画院)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7.濒生(左印见《工笔草虫册》,右印藏于北京画院)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8.木人(左印见《工笔草虫册》,右印藏于北京画院)

此三字五刻五画,始得成章法,非绝世心手,不能知此中艰苦,寻常人见之,必以余言自夸也。庚申四月二十六日记。时家山兵乱,不能不忧。白石老人又及。

明确记录此印刻于1920年。另有一方“木居士”刻于1933年。《工笔草虫册》上的“木居士”从字形上更接近1920年那方。齐白石在1908年还会有一方“木居士”印吗?齐白石自从27岁拜胡沁园为师之后,渐渐由“芝木匠”转变成一个民间画师,在拜王湘绮为师之后,他的努力目标便是将自己变为一个文人,尤其是1904年“二出二归”到江西时,因为联句不成,回家后将“借山吟馆”的“吟”字去掉,发奋读书作诗,其内心追求似乎在远离自己的木匠身份。反倒是他到北京后因为遭到一些人的嘲笑,反而对于自己过往的木匠身份有一种自豪。因此,笔者推断他在1908年使用“木人”或“木居士”印不太合情理。而且稍微对比两印,感觉《工笔草虫册》上的“木居士”笔画单调纤弱,远不及1920年那方印章的劲朗圆厚,而且原印上方自然的些许残损在《工笔草虫册》上也变成了不合情理的缺痕。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9.苹翁(左印见《工笔草虫册》,右印藏于北京画院)

《选临芥子园画谱》上钤盖有老苹(朱文)、齐房(朱文)、齐房之印(白文)、齐大(朱文)几方印章,出现最多的是“苹翁”(图9)。这方印章与北京画院收藏的一方相似,但原印为0.8厘米见方的正方形印,但画上的印章,按出版物上的尺寸推算,应该为1.8厘米见方,明显变大了。而两套册页都有的一方完全相同的“齐璜”朱文印在北京画院也有一方相似的印章,原印高2.1厘米,但两套册页上的“齐璜”朱文印折算后差不多都高约2.29厘米,也略大。很可能是作伪者未见到原印,只是根据非原大的印谱伪造,因不知道具体尺寸,而出现误差。

三、绘画水平之疑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10.花卉蟋蟀 齐白石

团扇 绢本 设色

直径24cm 无年款 辽宁省博物馆藏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11.芙蓉蝴蝶(工笔草虫册之一)

册页 纸本 设色 33.5cm×32.5cm

无年款 私人收藏

齐白石早年草虫画存世极少,现在最为可靠的是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花卉蟋蟀》团扇(图10),这是他为师母——胡沁园的夫人所绘,虽未落年款,但观其落款“沁园师母命门……”,比较瘦劲工整,类似唐人书风,也与齐白石早年学过的馆阁体有某种联系。1903年他由西安初次到北京后,结识李瑞荃,李瑞荃指点他学魏碑,叫他临《爨龙颜碑》。今天还能看到这一时期他学《爨宝子碑》的作品,比如北京画院所藏的作于清光绪甲辰(1904)《借山馆》横批。此外,1906年左右创作的《赐桃图》(辽宁省博物馆藏)上题写的“赐桃图”也是这类带有隶意的楷书。另外,就是学习金农的抄经体楷书。因此,《花卉蟋蟀》扇面创作时间很可能早于1902年,属于齐白石非常早期的作品,但此画已经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扇面以恽南田一路的小写意花卉法画海棠,工笔画蟋蟀。墨色雅致,用笔灵动,海棠花枝条柔韧,构图疏密有致,花叶翻转反侧,变化丰富,叶筋勾勒灵动自然,整幅画充满生机与活力,又不乏文人雅韵。表明齐白石的花卉草虫已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再对比《工笔草虫册》,这些花卉、草虫很难让人感受到齐画灵动的生趣。第一开的《芙蓉蝴蝶》(图11),枝叶单调,笔力极弱,色彩浑浊,叶筋勾勒更是杂乱无度。芙蓉花用色平板,勾线更是生硬呆板,其艺术水准与《花卉蟋蟀》扇面有云泥之别。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12.油灯秋蛾(工笔草虫之五)

册页 纸本 设色 33.5cm×32.5cm

无年款 私人收藏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13.剔开红焰救飞蛾(草虫册页八开之八) 齐白石

册页 纸本 设色 23cm×30cm

1945年 中国美术馆藏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14. 竹叶飞虫(工笔草虫之十二)

册页 纸本 设色 33.5cm×32.5cm

无年款 私人收藏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15.黄叶络纬(草虫册页十二开之七) 齐白石

册页 纸本 设色 25.3cm×18.4cm 1920年

中国美术馆藏

这套册页采取工虫配以折枝花卉的图式,大多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如第五开《油灯秋蛾》(图12),就明显与齐白石晚年常画的《剔开红焰救飞蛾》(图13)的构图相似,第九开《长叶蝗虫》,第十开《叶下蚱蜢》、第十四开《咸蛋蟑螂》、第十六开《稻穗螳螂》、第十九开《贝叶秋虫》等都与后期的工虫花卉的图式极为类似,尤其是第十二开《竹叶飞虫》(图14)与中国美术馆收藏的齐白石创作于1920年的《草虫册》的第七开《黄叶络纬》(图15)完全一致,只是换了方向。尽管齐白石很可能在晚年运用早期的图式,但是如果一套册页里出现多开非常雷同的构图时,就不能不使人疑惑,这是齐白石的真实水平吗?比如第六开的《荷花蜻蜓》(图16)、第七开《莲蓬蜻蜓》(图17)和第十二开《竹叶飞虫》均出现了平分的对角线构图,这无疑是绘画的大忌。齐白石临过《芥子园画传》,而第八开的《竹叶蜻蜓》(图18)和第十二开《竹叶飞虫》左下方的竹枝,竹法全无,出枝混乱无序。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16.荷花蜻蜓(工笔草虫之六) 册页

纸本 设色 33.5cm×32.5cm

无年款 私人收藏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17.莲蓬蜻蜓(工笔草虫之七) 册页

纸本 设色 33.5cm×32.5cm

无年款 私人收藏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18.竹叶蜻蜓(工笔草虫之八) 册页

纸本 设色 33.5cm×32.5cm

无年款 私人收藏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19.豆荚蝴蝶(工笔草虫之四) 册页

纸本 设色 33.5cm×32.5cm

无年款 私人收藏

在色彩上,《工笔草虫册》极为俗艳、混浊,有一种民间绘画的感觉。其中第四开《豆荚蝴蝶》(图19)中的色彩粉质极重,没有国画颜料的透明感,似乎用了水粉类的材料。其中有几开明显采用了西方的明暗法,但手法极为拙劣。

齐白石的草虫画有一个特点,草虫的尺寸基本不会超过原大,而《工笔草虫册》为纵33.5厘米、横32.5厘米,以此比例推算,很多草虫明显超过了原大,以第十六开的《稻穗螳螂》为例,从头到翅末的长度为11.25厘米,而北京画院收藏的画稿,最大都不超过10厘米,而第九开《长叶蝗虫》,长度超过13厘米,而原大的画稿,最大也不超过6厘米。

再来看《选临芥子园画传》,八开中有三开为山水,五开为人物。齐白石在《白石老人自述》中回忆说他在光绪八年(1882)20岁时在一个主顾家见到“一部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五彩套印,初二三集,可惜中间短了一本。”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20. 木兰从军(选临芥子园画谱之四)

纸本 墨笔 26.5cm×16.3cm

私人收藏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21.木兰从军(见《芥子园画传》第四集“人物”巢勋临本)

《芥子园画传》是一部什么书呢?“芥子园”是清初著名文人、戏曲家李渔(1611—1680)在金陵南郊的别墅。据说他的女婿沈心友(字因伯)家中原藏有明代画家李流芳的课徒稿43页,沈心友以此为基础,请职业画家王概整理增补,历时三年,达到133页,条分缕析地分类介绍了山水画的各种技法,并附王概临摹古人和时人的各式山水40幅。用“芥子园”的名义于康熙十八年(1679)出版,极受欢迎。一版再版。1701年,沈心友又邀请王概及其弟王蓍、王臬三人编绘了第二集“梅、兰、竹、菊”和第三集“草虫、花鸟”。第二、三集刊刻时芥子园已经易主,但出书仍沿用其名。原本镌刻之工,世无所匹,很快风行全国,远播日韩,翻刻本极多,原刻原印则极为稀少,影响超过了历史上任何画谱,成为无数学子学画入门之捷径。嘉庆二十三年(1818),书商针对市场需要,以丁皋《写真秘诀》为基础,杂凑其他画谱编成了第四集“人物”。晚清时,嘉兴人巢勋(1852—1917)又临摹四集本,用当时比较先进的石印技术出版发行,由于石印技术成本低、速度快,因此,很快占领了广大的市场。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22.观音(选临芥子园画谱之一)

纸本 墨笔

26.5cm×16.3cm

无年款 私人收藏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23.观音 齐白石

立轴 纸本 设色

87.5cm×33.5cm

1936年 北京市文物公司藏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24.黛玉葬花(选临芥子园画谱之五)

纸本 墨笔

26.5cm×16.3cm

无年款 私人收藏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25.仕女

齐白石

立轴 纸本 设色

94cm×33cm

1941年 北京市文物公司藏

齐白石明确说他见到的是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五彩套印,初二三集,那么,他应该没有见到第四集“人物”,但是这套《选临芥子园画传》八开中有五开都是人物。这如何解释呢?就算齐白石记错了,他见到的是后来的本子,但如果我们对比巢勋本,却只找到“木兰从军”一幅有原本(图20、21),其他七开均未见。反倒是第一开“观音”(图22、23)和第五开“黛玉葬花”(图24、25)在齐白石晚年的画作中找到了原本。如果这套《选临芥子园画谱》是伪作,那么作伪者很可能是依据齐白石后期的作品来生造的这些临本,让后来的观者以为这些临本是齐白石后期创作的蓝本。

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可以断定,这两套所谓齐白石早年的册页均为后人伪造,而且很可能出于一人之手。由于作伪者对于齐白石的生平非常了解,因此后面的题记内容具有极大的迷惑性,以至此套《工笔草虫册》一经出版便一直被认为是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画的代表作,先后被众多重要图书著录。此后,社会上又流出一系列与此类似的所谓齐白石早年的工虫画稿,如2008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由启功1991年题签,尹斌主编、刘艳平收藏的《国艳山庄藏齐白石书画篆刻精品集》,其中就包括四部毛边纸画的工笔草虫稿本,共116张,尽管这套书收录的作品几乎都是低劣的赝品,但这些工笔草虫稿本还是被一些论者认为是齐白石早年的精品。2005年《上海中天拍卖公司拍卖图录》收录了一套所谓1906年齐白石为姚无双绘制的十二开《工虫课徒稿》,也被论者作为齐白石的早期作品。但如果细读《白石老人自述》,笔者又发现了疑点。

吕晓: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

图26.芙蓉蜜蜂(工虫课徒稿十二开之一)

册页 纸本

设色 30cm×19cm

1906年 私人收藏

齐白石1902年应友人夏午诒之邀,到西安教其如夫人姚无双学画。1903年与夏午诒同赴北京后不久返回湘潭,这是他的“一出一归”。光绪三十一年(1905)七月,齐白石先应好友汪颂年之邀游桂林,卖画刻印为生,光绪三十二年(1906),他在桂林过了年,本打算回家,忽然接到父亲的来信,说四弟纯培和长子良元从军到了广东,家里不放心,叫他快去追寻。齐白石取道梧州,到了广州,却探知他们已经跟着自己的好友郭葆生到钦州去了。于是,齐白石又赶到广西钦州。当时郭葆生放了钦廉兵备道,因也会画几笔花鸟,就留齐白石住几个月,并叫他的如夫人跟齐白石学画。一直到秋天,才独自返乡。这是他的“三出三归”。可见,1906年齐白石教的是郭葆生的如夫人,不可能是夏午诒的如夫人姚无双,他怎么可能在1906年为她绘制课徒稿呢?不知道是不是作伪者意识到这一点,特意在其中一开上题写:“无双用意乃师齐璜,丙午岁秋远课。”(图26)居然用了“远课”这种类似“函授”一样的方式,真是很好的创意。另外,这套册页中所用的“齐璜”“木居士”、“齐大”“苹翁”等印章与前述两套册页极相似,草虫的画法和题识的书风也一致,或为同一人所造。此外,笔者虽未见此套册页,但其尺寸为纵30厘米,横19厘米,从印刷品来看,推想册页上的草虫从比例上看会超过原虫许多,也不符合齐白石草虫画的特点。

这两套册页的公开出版,还带了其他负面影响。比如黄惇先生在主编《北京画院藏齐白石全集》第八卷“书法篆刻卷”时,为了给无年款的齐白石印章排序,下了很大功夫寻找这些印章最早出现的齐白石书画作品,以此作为一个参考进行断代,其中“齐璜”、“木人”、“木居士”等印章的断代便借用了这两套伪造的册页,自然会出现偏差。

齐白石早期作品存世极为罕见,使用与鉴定时必须谨慎为之。由于这些以前认为是齐白石草虫画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作品被推翻,齐白石草虫画风格的演变尚需做重新讨论。

注释:

1 《工笔草虫册》见《齐白石全集》第一集,第80—102页,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2 齐白石口述,张次溪笔录:《白石老人自述》,第92—95页,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年。

3 郎绍君:《齐白石的日记及其他》,见《人生若寄:北京画院藏齐白石手稿·日记(上)》第25页,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年12月。

4 黄:《齐白石书法的发展脉络与风格形成——兼论北京画院藏齐白石书法作品》,《荣宝斋》,2012年06期,第120—133页。

来源:北京画院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0510.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