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刷爆抖音的那座空中楼阁吗?大雾散去,在山之巅有两座亭台楼阁,在两座山峰间搭起的唯一通道只是一座小小的木桥。
TA就是梵净山。
传说黔东有仙山,山上,弥勒和释迦牟尼曾为它争论不休,他们都想得到这座山的掌管权,但一直没分出个高下,无奈之下,玉皇大帝只能用金刀将山巅劈开,各管一半。于是灵山之巅就有了两座庙,中间仅一座天桥相连,天桥之下是万丈深峡。
庙宇所在的石峰,上半部分被一道缝隙劈开了两半,左右两边各建一座寺庙,中间仅一座天桥相连。人们攀登金顶,为什么只能从右边上去,先到释迦殿,再到弥勒殿?
除了令人腿脚发软胜似海市蜃楼的空中楼阁,这座垂直海拔2493米的武陵山脉主峰凭借什么获得了“世界自然遗产”评选会的青睐?
是作为黔金丝猴唯一栖息地,还是作为梵净山冷杉唯一产地?是因为有着野生孑遗物种珙桐,还是水青冈林?亦或是喀斯特地貌中的变质岩结构?
秘境探瑰宝,往下看看这次神秘的梵净山之旅,究竟我们都探到了些什么?
深山访蜜
此次来梵净山正赶上百花齐放的春日, 听闻这里的蜂蜜质量极好,便想买一点带回去,我问保护区管理局的专家李海波老师在哪里能买到质量上乘的蜂蜜,“那得往山里去了。”山里指的是印江区,距梵净山所在的铜仁市约2小时车程,要走一段盘山路。
印江区属于梵净山保护区的外围试验区,原本就有一些本土居民居住,靠种粮食和卖竹子维生。虽然规模都不大,但是这种开垦农田、砍伐竹林的做法对保护区的生态也是一种破坏,所以梵净山管理局通过对梵净山区域内经济作物的研究,在当地的原住民当中推行两种全新的营收方式,一个是养蜂,一个就是种植中草药。
车子经过印江区向山上出发,经历旋转 曲折的“山路十八弯”,司机突然将车停在一大片树林前面,我以为司机看破我想要下车呕吐的小心思了,谁知还没等我开门下车,司机摇下窗户对着林子喊了一句,却从树下钻出一个人影来。
人影上车,我才看清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农家老汉,老汉满手泥土,朝我腼腆地笑笑。原来这位就是管理局李老师推荐给我们的合作社负责人老任,任廷周。
车子继续向老任家进发。老汉从身后的包里掏出一块像红薯似的东西,“这是天麻”, 原来他刚才是在树林里挖天麻,“这是您自己种的吗?”我拿过天麻闻了一下,有一股新鲜的清苦味道。“对呀,算是自己种的吧!” 老任回答。
老任说“算是”是因为他种植这种中药材的步骤非常简单,每年过了 12 月,就把天麻苗播种到自家的自然林区里面,天麻生长的一年,除了防止野猪偷食以外,基本不用做任何管理和处理,由于印江区附近的气候和环境非常适合天麻生长,就算在这样纯自然的条件下,天麻也能长得很好。
“天麻这个东西自己长,不破坏环境。” 任廷周作为农村合作社的社长,自然对管理局的理念非常清楚,他手里这样的天麻烤干, 一斤可以卖到 1800 到 2000 元人民币,这比普通的村民收入不知道高了多少,这样的“林下经济”筛选出来适合在森林里自然生长的中草药,推动当地农民购买种植,不仅节省人工,对梵净山的环境还是很好的保持。
终于到了老任家,巨大的院子里还有花园,老任走进后院,我也快步跟了进去。他刨开院子里的一块土堆,竟然挖出了一大堆天麻,原来这种新鲜的天麻需要埋在土里保存,什么保鲜剂都不用,就可以“好好地埋在土里 15 天”。
老任的院子里还有很多整块木桩做的蜂巢,蜜蜂嗡嗡地围着“木桩”转来转去。“这是土蜂箱”,见我盯着蜂箱看,老任向我介绍道。院子里还有一些三合板拼成的蜂巢,不过这些不是老任家里用的,而是管理局通过合作社发放给印江区山区的其他农户的。
蜂蜜质量的优劣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蜜源的好坏,另外一个是蜜蜂的品种,梵净山引入的蜂种叫作“中蜂”,是中国的独有蜂种。梵净山纯净的自然环境生长的多种混合花卉,和独特的中蜂品种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这里独有的纯净蜂蜜。
李老师说老任家里的蜂蜜质量好,主要是因为他家的蜜蜂基本全是野生蜂,收集野生蜂的做法是用传统蜂巢放在野生蜂群附近的位置,蜜蜂中的“探路兵”一旦发现蜂巢适合居住,蜂群就会搬进蜂箱里筑巢并采蜜,净赚一箱子“野生中蜂”。不过这些蜜蜂不太好找,引蜂也需要熟练的技术技巧,山里如果有人看到野生中蜂会第一时间告诉老任。不论在做什么,老任总会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背起蜂箱前往“目标地点”,将这一群蜜蜂收入箱中。
养蜂和种植中草药都是管理局为印江区的农户开发的新型经济模式,老任家本从 1996 年就开始种天麻,但当时只有零星的两三亩地,后来在管理局的支持下,第一年就种了 200 亩。而蜂蜜有着更高的经济效益,一箱产蜜 20 斤。梵净山的野生蜂蜜能卖到大概 200 元一斤,这样的经济效益自不用说,因此老任也住上了这山中的小“豪宅”。
看完蜂箱,终于到了关键的“买蜜环节”,老任不着急,执意让我们进屋坐下,“先好好尝一尝我家的蜂蜜有多好。”他的妻子为我们打开一罐蜂蜜,在梵净山的常温之下,一整瓶蜂蜜都结成了白色的晶体,这证明蜂蜜的纯度很高。她挖出一大勺蜂蜜放在杯子里,用温开水冲开让我们品尝,浓稠的蜂蜜融化在水中,清 甜可口,我仰头一饮而尽。
“再喝一杯吧!”老任的妻子又挖出了一大勺结晶的蜂蜜,我连忙摆手拒绝,要了一杯白水,因为刚刚那一杯底的蜂蜜实在是太过浓稠了,甜得让人眩晕。
黔猴奇谈
梵净山保护区内除了数量众多的珍稀植物,还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品种,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黔金丝猴,千百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这种曾经广泛分布于贵州的黔金丝猴如今只在梵净山范围内有栖息地,因此算是梵净山的独有物种了。
在梵净山管理局我见到了一生致力于黔金丝猴研究的杨业勤老先生,这位梵净山管理局的前局长曾经有过长达 5 年的黔金丝猴定点研究。由于这种生性怕人的动物只生活在梵净山保护区非常核心的地带,在杨老师进行黔金丝猴的调查研究之前,国内的研究基本是空白。
杨老先生讲起黔金丝猴的故事也是绘声绘色,我国最大的一起黔金丝猴走私案件他就亲身经历过。曾经有几个农民在山里捕到过一只金丝猴,之后就把它养了起来。后来被乡里的几个小混混知道了,他们知道金丝猴很值钱,想要从中获取利益,就花 8000 块钱买走了这只 金丝猴。之后,几个乡里有权有势的人从小混混手中把这只金丝猴买了下来,想要高价出售。杨老先生得到消息之初完全不敢相信,“这么多年了,怎么会有人敢卖黔金丝猴,不要说他敢卖,没有任何一个动物园敢买这只金丝猴。”因为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买卖黔金丝猴可是重罪。但是为了核实案件情况,杨老先生还是找了一个从云南退伍回来的干部化装成为买主,去确认黔金丝猴的真伪。为了装得像,杨老先生还给他配了一个保镖, 一个账房。“这个干部虽然是本地人,但是一直在云南部队生活,不太会说本地话。派去的保镖是云南缉毒队下来的,肯定也有两手。”杨老先生思虑周全,却万万没想到对方开价就是 30 万。
“那个时候管理局哪里拿得出那么多钱,我让云南干部跟他们砍砍价,才砍到了 23 万,最后只好托政府的关系从银行借了两万块钱出来,中间夹上裁好的白纸,才凑够了一密码箱子钱。”拿着这箱假钱,管理局派出的“假老板”终于在第二次约定见面的凌晨 5 点才见到 了被捕的黔金丝猴,联合当地警察把这波走私售卖野生动物的不法之徒一网打尽。在黔金丝猴成为保护动物的这十几年里,管理局没有放过一起伤害野生黔金丝猴的案件。
杨老先生在深山工作许多年,风餐露宿, 还被毒蛇咬过,有了他带领的团队对黔金丝猴研究的有效数据,在有效的种群恢复措施的帮助下,黔金丝猴的数量如今有着比较稳定的增长,10 年之内增长了 5%~6%,对于这样一个 3 年只产子一胎的物种来说,这样的增长已经非常难得。
虽然看到野生的黔金丝猴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是杨老先生建议我们去管理局的动物救助站看一看管理局救助的黔金丝猴和其他动物。到达救助站的时候,负责人王华正在观看监视器上的黔金丝猴活动,在我们来之前的几周,救助站里的一对黔金丝猴夫妇刚刚生下了一只金丝猴宝宝。
“这个小的猴子在妈妈的怀里抱着。”王华对着屏幕指指点点,这个救助站救助的黔金丝猴有几种类型,主要是脱离了群体的小猴和那些由于年龄太大、失去战斗力而脱离了猴群的“前猴王”,这些猴群曾经的权力掌控者被后来的年轻雄猴夺去了地位,独自徘徊在深林中,只有独自死去的可能。
由于大部分救助站的动物最终要放归野外环境,年轻的黔金丝猴夫妇不能有外人接近。我在救助站的后院见到了救助站的“元老”—— 一只被逐出群体的雄性老猴。
见到有人来,老猴立刻攀到最外侧的栏杆上,“这只猴子已经在救助站待了五六年了,对人很熟悉了,也比较亲人。”笼子里挂着成捆的杏树树枝,这是黔金丝猴爱吃的食物,需要每天由工作人员上山采集。
虽然如此,树叶基本没有什么吃过的痕迹。“黔金丝猴的平均 寿命在 30 岁左右,根据救助这只金丝猴时候的推断,现在它大概已经 30 多岁了。”
“那对它来说是不是也没有放归野外的可能了?”我问。
“它肯定是出不去啦,养了这么多年,就希望它能快乐地度过晚年时光。”王华和这只老猴相处已经有六七年了,像是老朋友一样,他也救助过刚出生的小黑熊“,从小猪那么大喂养到 200 多斤”, 大部分放生后的动物不会再回来,只有藏酋猴除外,但是回来一次王华再赶它们走,这些猴子也就再也不会回来了。而对于救助站的其他金丝猴,理想的状况是它们能够繁衍成一个小规模种群之后再放归,目前救助站的黔金丝猴有 5 只,也许离放归的那一 天也不远了吧。
雾中寻春
“你们错过珙桐开花的时候啦!”从铜仁市一路驱车前往梵净山,本地的司机师傅把这句话重复了得有七八遍。我心里又急又气,这种难得一见的植物是 1000 万年前留下的孑遗植物,花瓣纯白无瑕,开起来成群成片,掩映在绿树之中如同碧波上涌起的层层白浪,美得令人动容,错过花期实属不是我所愿。不过也不要紧,梵净山保护区范围之大,珍贵的动植物数不胜数,相信就算看不到珙桐,此次前来也定会有所获。
到达梵净山的山脚下,保护区的李老师和刘所长已经在等着我了。山上珙桐确实已经谢了,而且今天清晨下了大雨,梵净山的山顶云雾缭绕,基本看不到任何景观。不过我的运气也并不算差,这个时间正是梵净山的特有草本花卉——梵净报春开放的时节,而山上雨大游人也并不算多,我们反倒可以好好去寻找一下这个梵净山的特有物种。“珙桐虽然年代久远品种珍稀,但梵净报春可是梵净山独有,非在此地见不到的。”李老师冲我一笑,他对山中环境熟悉,有他引路,自然不必担心山中奇花异草难寻了。
由于今天的雨雾太重,我们乘坐的缆车就像在云雾里上升, 1 米之外的景物都难以得见,“这样的天气,能看到梵净报春吗?” 我忍不住问。“报春是一种长在悬崖峭壁边上的草本植物,这么大的雾,就怕找到了也看不清楚。”李老师的回答让人担心,不过沿着山顶的栈道步行很快让人忘了烦恼,虽然我们所经过的地方都是游客可以到达的景区,但有植物专家随行,可看的东西比普通游客多了几倍。
最常见的植物是莲叶点地梅,这种微小的白色五瓣花贴着地面生长,花梗却高高地直立起来,蹲下仔细观察,花瓣中部泛着浅黄,娇小可爱。另外一种常见的白色花朵是宝绎草,垂顺的花朵像倒挂的喇叭,隐约的花蕊娇艳欲滴,“宝绎草的花期是 3 到 4 月,今年的雨水多,山上温度低,所以 5 月份也能看见成花。” 李老师细细讲解,我们一行人蹲在路边,反倒引起路人的围观了。
另外一种和梵净山盛景联系起来的植物是杜鹃花,每年 5 月中下旬,盛开的杜鹃花是梵净山的一大名景,在山顶的杜鹃长廊,有十数种珍贵的杜鹃翩然盛开。但是根据李老师的说法,今年的杜鹃开得并不是最好。
“杜鹃这种花分大年小年,去年的杜鹃开得旺盛,花朵连成片,而今年是小年,只能零星看到一簇簇花团。”即便如此,白与紫色的杜鹃花团隐现在雾气氤氲的青山之中,还有些“杜鹃花发映山红,韶光觉正浓”的味道。
“山中草木,别看有些不起眼,却有可能是珍贵的保护植物。”李老师所说的保护植物我也略知一二,除了珙桐,梵净山还有珍贵的红豆杉树、伯乐树、冷杉、金丝楠等珍贵的保护树种。
虽然保护区内的动植物监管非常严格, 但偶尔也会发生偷盗采伐的事情,有些因为无知,有些出自刻意。黑湾河派出所的刘所长就遇到过几起偷盗猎和采伐。“2016 年有在保护区里捕捉华西蟾蜍的,一共捉了 53 只,问他捉蟾蜍做什么,竟然是为了拿去卖蟾蜍肉,丝毫不知道在保护区里捕捉野生动物是犯法的。”蟾蜍是抓来吃,而树木则是拿来售卖,刘所长还遇到过在梵净山伐木的案件, 此人不是本地人,却娶了一个住在保护区的姑娘,因为一时贪念,砍掉了保护区内的一棵“金丝楠木”,实际上却是认错了植物。“那哪是什么金丝楠啊,那就是一棵闽楠!”刘所长摇摇头,但闽楠也是保护区里有名有姓的保护植物,就算认错了狸猫和太子,违法者也必须接受处罚。
故事讲到一半,我们已经走出红云金顶的范围很久了,但一直没有得见梵净报春。李老师步履匆匆,走在最前面寻找报春,我们却在后面对照图鉴查询岩缝里的花朵是哪一种植物。没想到竟然找到了梵净景天,景天是时下流行的多肉植物的一种,叶子肉肉的,充满水分,这也算是很难见到的植物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一处自然形成的山崖瀑布旁边,我们得以见到梵净报春的真容,这种梵净山特有的花卉小小地、远远地生长在瀑布后面的悬崖峭壁上,娇嫩的株体在山水的冲刷下显得晶莹剔透。花朵是浅浅的紫色,一小簇一小簇地挨着山崖开放。
“其实梵净报春和点地梅一样都是报春花科。”李老师细细比较它们的异同,我却站在山崖下想把花体看得更清楚些。要知道,此花此景乃此地独有,非梵净山中不可觅得。
旅者们都有个梦想,就是打卡每一个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本是一片汪洋,几经沧海桑田,才从海面抬起磅礴成一座灵山,在它身后,跟随而来的是无数原始生灵,它们随这座山成长和繁衍。
还记得文章开头的问题吗,为什么人们攀登金顶,只能从右边上去,先到释迦殿,再到弥勒殿?
现在来解答一下,取名“梵净”,必有佛家深意,佛家上,释迦牟尼佛代表现在,翻爬过绝壁,才能登上山巅,山下是过去,山上是现在,踏实走过才能好好参与。
弥勒佛代表未来,现在与未来,跨过天桥,也仅一步之遥,但人生参与好了现在,才能梦想未来。
时尚旅游原创作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业务合作请勾搭:大鸽主管
xiaodaoge@trends.com.cn
You May Also Like
你最向往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是哪里?
欢迎通过评论和我们互动分享
只要你连续一周有三次以上出现在评论区,
就有机会获得来自《时尚旅游》的神秘礼物 。
每周一将公布上周名单哦。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0599.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