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名字,应该是“姓+名+字+号”来构成的。如李白,姓李,名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今天,我们虽然还说名字,但其实只剩下“姓+名”了,所以叫姓名。
在过去五千年的时间内,中国人都是有姓有名有字,直到近代的民国时期,仍然是这样的。名字的简化是解放后的事,当时为了方便推广文化的普及,也为了方便户籍制度的实施,在户籍登记时只保留了姓和名。
古人之所以有名有姓有字有号,是因为在古代对于名讳的称呼有着一套严格的规则:姓表示血源关系。名由父母来取,只有父母、长辈、尊者才能直呼。一个人在成年之前是只有姓和名的,字要成年时才取,一般是男子20岁,女子15岁。取字是方便长大之后的社会交往,同辈、下级不能直呼其名时可以称呼字。号,则是长大后自己根据喜好自己取的。
还拿李白来举例子,他的父母长辈老师领导,可以直接叫他李白。他20岁后取了太白这个字,朋友们见面可以喊他太白。李白写诗出了名,有些朋友尊敬他,就叫他太白先生。后来,李白自己起了个号叫青莲居士,一些圈里人在提起李白时,就会说青莲居士咋样咋样。
至于题目说恢复这种传统,就可以避免重名率高的问题,请恕老张我不敢苟同。中国汉字词汇量很大,姓氏也很多,但是架不住人多。重名,在所难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并不是所有字词都可以拿来当名字,所以适合当名字的组合就那么多。再说,古代人重名的就少吗?
现在是姓名制度,大家社会活动中使用的是姓名,字、号即便取了也无法替代姓名,仍然改变不了重名问题。其实,现在有一些搞文艺尤其是搞传统文化的人,会给自己取个字或号,还有一些附庸风雅的人,也会学人家取个字号。但也仅限于自娱自乐,社会交往、社会活动中仍然要使用姓名。
最后,老张觉得重名并不是个多么让人头疼的问题,这在生活中很容易解决。中国的重名问题也没题主说的这么严重,西方国家26个字母组合几十个国家一起使用,也没见被重名困扰。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0814.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