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二十四节气中的怪现象,有春分和秋分,为什么没有夏分和冬分?

是老祖宗起错名了?还是有别的说法?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是老祖宗为了方便农民劳作而发明的,老祖宗认为瓜果不和时令种植,早种催生,就不会有好的味道,只有适时种植,瓜熟蒂落,才能获得好的口感。现在想想这句话的道理还是很深刻的,我们现在种地已经很少看节气了,只要温度够,大水大肥作物也能获得产量,但是口感却是差很多。

那么老祖宗为什么要发明二十四节气呢?

一、阳历、阴历、农历的区别在说二十四节气时不得不说一下阳历、阴历和农历的区别,因为很多人老是把阴历和农历搞混。

1、阳历

咱们现行的阳历又叫新历是孙中山时期启用的,和老祖宗的太阳历一样,都是以太阳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为依据的,也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所需要的时间,这个时间大约是365.24天(一年)。出现闰年的时候一年是366天,平年是365天,今年是壬寅(虎年)是平年,所以,在农历上是355天。

老祖宗发明的阳历又叫太阳历,它分为干支历、十二气历、天历和彝族太阳历四种。其中干支历一直沿用到现在。干支历最早在商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采用十二辰来纪月,到了西汉的时候又采用十二辰加时制度。到了北宋时期开始采用十干十二辰来配合纪时,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干支历记录日期的形式。

2、阴历

阴历是观察月亮“月相”变化为依据的历法,也就是月亮围绕地球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根据月亮圆缺变化来计算一个月的天数,又被称为“朔望月”。这个好理解,朔就是每个月的第一天,也就是初一,望是十五这一天,也就是我们看到满月那天。

由于,太阳、地球、月球相对运动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月都会有少许变化,所以,月球围绕地球所用的时间也不相同,用时最长的时候大约需要29天19小时,最短用时大约需要29天6小时。我们现在习惯说成阴历一个月是29.5天,一年就是12个月×29.5天=354天,和阳历365天相差10多天。

3、农历

古代历法家发现阳历和阴历都是有缺陷的,阳历不能表现出“月相”的变化,而阴历又不能体现出“四季”的变化。这样农民就朦了,阴历一年都过完了,阳历四季还没完事呢?因为阳历比阴历一年多十多天,这地还咋种,是看太阳还是月亮?所以,古代历法家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把阳历和阴历融合了,以阴历为基础,每隔2-3年多出来的一个月加在下一年,就是我们说的闰月,这样就把阴历和阳历平衡了。出现“闰”的这种纪年法,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农历,也是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

为了方便古代历法家将农历分为大、小月,大月时腊月有30天,小月时腊月有29天,今年腊月就是小月只有29天,也就是说今年没有年三十。其实,没有年三十是非常常见的,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每隔3-5年就会出现一次,甚至还会出现连续几年没有年三十的情况。比如,2025-2029年连续5年没有年三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查一下。

这样古代农民种地就比较方便了,也不用看太阳和月亮了,只要按照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来种就可以了。通过长时间的劳作和观察气候变化总结出来很多农谚,被后人所用。

4、闰月

简单说一年闰月,古代历法家经过推算发现了一些规律,把19年中的阴历设置成7个闰月,这样就能很好的弥补阴历与地球公转的差值。有闰月的是闰年,没有闰月的是平年。不过这种在19年中设置7个闰月的方法到了唐代时被废除了,在唐代《麟德历》时采用无节令月置闰,每2至3年置1闰,闰月也特指公历闰年的二月。

一年是否有闰月从二十四节气中也是能够看出来的,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把月初的叫节气,月中后出现的叫中气。在阳历上两个节气的长度平均是30.5天,而在农历上每个月只有29.5天,这样节气在公历和农历上相差1天。这就导致因每月的中气会比上一个月晚1-2天,这样循环下来,总会出现没有中气的时候。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被规定为“闰月”。我们可以翻看日历下面这十二个节气都是中气,从“冬至”那天开始算,只要不出现这些节气中(雨水、春分、谷雨、小瞒、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的任何一个,就是闰月。

由于地球公转太阳不是正圆形的原因,导致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时远时近,所以 ,出现闰月最多的月份是4、5、6三个月份,出现闰月比较少的月份是9、10、11、12月份。所以,在民间有“七年难逢九月闰,百年难逢初一春”,“百年难逢岁交春,千年难遇闰腊月”的说法。

上一个闰正月还是在1640年,而下一个闰正月就要到2262年了,这一年的阳历2月20日-3月20日的这个农历月,只有惊蛰一个节气,没有中气雨水,也错过了春分,所以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就是闰月,这一年是闰正月。那么您说这一年会过两个春节吗?上一个闰腊月是1574年,而下一个闰腊月要到3358年才出现,是非常难遇到的,所以有“千年难遇闰腊月”的说法。

二、二十四节气中有春分和秋分,为什么没有“夏分”和“冬分”,而是叫夏至和冬至?是老祖宗搞错了,还是另有说法?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时代文明的产物,是指在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在汉代时用来指导农民劳作,是老祖宗聪明才智的结晶。

古代历法家把二十四节气每个月,分两气,每气为15天,每5天为一候,共七十二候。就拿马上到的“大寒”来说,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共计15天,每候有5天,分别为: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意思是说,大寒节气到了,第一个5天农村要开始孵小鸡了。并且第二个5天鹰隼之类的征鸟,也开始感受到气流的变化,盘旋在空中寻找食物来抵御严寒。最后5天河流中的冰更厚了,一直冻到河水的中央。

经常看二十四节气的朋友可能发现一个怪现象,比如春季的春分和秋季的秋分是相对应的,它们都是把这个季节的90天平均分为前后相等的45天,所以,管它叫“分”,指得就是平分的意思,我们回过头看看是不是这样。但是,还有两个节气也是把这个季节的90天平分了,却不叫“分”,比如夏季的“夏至”和冬季的“冬至”。是不是感觉很奇怪,为什么古代历法家给二十四节气起名的时候要这么起,是他们糊涂了,搞错了?还是另有说法?

历法都是皇帝颁布的,在当时是具有权威性,所以,给二十四节气起名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不可能随便起个名。古代有四季八节的说法,四季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春、夏、秋、冬,八节分两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一类,第二类是每个节气中间那一个,分别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我们再来看一下春分和秋分不仅把天气平分了,还把一天24小时白天和晚上也平分了,白天和晚上等长了,所以,叫“春分”和“秋分”。也就是说,春分和秋分不仅把90每季的90天平分了,还把白天和晚上分成等长了。

我们再来看一下夏至和冬至也是把季节的90天给平分了,但是,却没有把一天24小时,白天和晚上等分了,而是一年当中夜晚最长,白天最短的一天。

冬至在一年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相传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旦,他在当时发明了“土圭法测影”。这个方法按当时人的理解就是将“日影”最长的那一天定为“岁首”,也就是现在冬至前后的这几天。并且,冬至过后也开始变得更加寒冷,古代民间也开始数九,挨过寒冬。有 “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的说法。

但是,夏至正好和冬至相反,是白天最长的一天,夜晚最短的一天。过了夏至第四个“庚日”开始数伏,也预示着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到来了。

由于夏至和冬至没有把白天和夜晚等分,至是到此的意思,所以不能叫“分”,叫“至”更加准确。从这方面来看,古代历法家并没有搞错,而是定义的更准确了。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就点个赞吧!感谢阅读。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0870.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