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敏 二高园地
源远流长 浩气长存——偃师区缑氏镇扒头村古今历史略述
扒头村位于偃师区缑氏镇南部。
据《偃邑李氏宗谱》记载,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李氏先祖讳端,字以升,奉旨南迁植地,携姜太君、妻韩氏、长子李璎、次子李海等老幼8口人,由山西洪洞县县城东门迤逦南迁至偃师境内,屡选不得理想之地,几经坎坷,终择现在的扒头,采石奠基,伐木构堂,牵萝补屋,从此定居下来。念其由晋迁偃之艰辛,当初定居为了有个好的将来,取名为盼头村,久而久之,加上人们语言的习惯就形成了扒头村。
今就扒头村的古今历史略述于下。
一、概况
扒头村位于偃师区东南方20公里,属于缑氏镇辖区,在镇南4公里处。东邻布村、府店镇周寨村;西接顾刘路双泉之卢村,南依浏涧河,与邢村、二郎庙隔沟相望,北临府李公路连官庄。辖冯村、任材村、汪庄两个自然村,共12个村民组,28个姓氏,4030余口人,耕地面积,5200亩。属山地小平原区,位置优越,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气候宜人。
扒头村现有姓氏28个:其中李姓646户;欧阳复姓:24户;张姓82户;王姓81户;冯姓21户;赵姓9户;贾姓5户;段姓6户;薛姓1户;刘姓2户;郑姓2户;陈姓55户;郭姓20户;管姓4户;孙姓10户;代姓2户;潘姓2户;任姓2户;董姓8户;连姓1户;魏姓2户;乔姓4户;林姓1户;仝姓1户;周姓8户;吴姓9户;史姓1户;齐姓11户。
扒头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由晋迁偃距今已有650多年。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扒头村为防御匪患、捻军等外来入侵之骚扰,历经三次兴师动众,筑起高大坚固的寨墙,四周设有数米深的寨壕沟,仿古城池所建,可放水设防。东西南北设有四门,俱以铁皮包裹,镶有大钉。四门匾额,东曰:“对嵩”(正对嵩山),西曰“环浏”(南溪浏河傍村西流),南曰“朝阳”(面对太阳),北曰“承恩”(北京皇上)。扒头乃灵秀之地,名臣硕儒,人才辈出,据载:明清两代中榜各类科举180余人,其中进士、举人19人,其余为生员(秀才),监生(太学生)。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同盟会会员杨源懋的倡导下,扒头村人李丽生在偃师组成教育学会,李丽生任会长,扒头村成为偃师新学的启蒙地。
1944年冬,景阳区抗日区政府在扒头成立,区长吴良图。
1951年12月,扒头村及顾县等21个乡第一批建立了供销合作社。
1953年3月,经洛阳专署批准,偃师县由原来的6个区改划为8个区,其中七区设扒头,辖12个乡。
二、李氏宗祠和李氏宗谱
李氏宗祠约建于明代中期,历经修缮,最后一次修缮是在1930年。原来规模甚大,现仅存一座大殿。大殿是五开间青砖黛瓦硬山顶,殿前有廊,廊前立柱,柱础雕工精美。柱上悬挂多副清代对联,如“追本溯源派衍陇右承先德,修文讲武世傍嵩岳启后贤”。殿门外有清代石狮两尊,威猛高大。殿内外镶嵌清代石刻多方,如乾隆二十四年(1779年)《李氏祠堂碑》、道光十八年(1821年)《续修李氏族谱序》等。
李氏宗祠是偃师区文物部门登记在册的古建筑,设有文物保护小组。据小组负责人李运召、李建营介绍,李氏宗祠不仅是过去族人祭祀祖先的场所,还是各房子孙平时办理婚、丧、寿、喜等事的活动场所。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宗祠祭典是河洛地区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扒头宗祠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李氏宗谱》是晚清秀才李耀庚编的,这是一部精心编著的族谱,除列世系外,还仿志书的体例,列有《事迹记》《功名表》《言行录》《艺文志》《杂志》等,实际上是一部完整的村志。该谱由晚清著名的开封新丰印刷局活字印刷,排版装订都非常考究。它是研究明清洛阳乡村变迁史的一部重要文献。
据《李氏宗谱》记载,初迁扒头的李姓始祖李端,携族人在这里建造房屋,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蔬菜、棉花,使扒头迅速成为富裕的村落。李端的曾孙李世登考中举人,另一曾孙李世友因为救济灾民被朝廷旌表为义民,这个家族开始兴旺。当时,欧阳、周、张等姓的移民也迁到扒头,居民增加很多。李世登对扒头村按小城镇规制进行了认真规划,并开始大规模建设。
扒头村之南为少微山,这是万安山的九峰之一,浏涧河发源于此山北流,至扒头村南折向西北流,最后流入伊河,这是伊河在偃师境内的主要支流,水量很大。李世登率人对这条河道进行整治,在扒头村东南将此河改道,让河绕村一周,再向西北流,成为一条护村河。然后,在村中开凿三个湖泊,分别是陇右潭、紫气潭、少微潭,引护村河之水入三个湖中。湖边广种国槐、皂荚等树木,湖中种植莲藕。
少微潭之北,建李氏宗祠和义学,以它们为中心,建四街八巷。当这些工程完工后,利用护村河的内堤,建立寨墙,形成四方形村寨。村寨开四门,东门名“对嵩”,西门名“环浏”,南门名“朝阳”,北门名“承恩”。此后,此寨墙历经多次修缮,最后一次修缮是在1920年。
由于扒头古寨极为坚固,位置极重要,民国初年在此设扒头镇。1944年5月,日军攻陷偃师,偃师县政府迁往扒头。
扒头地处古代洛阳到巩县、偃师到登封的十字交叉口,故有“四邑通衢”之称。它有独特的文化,也有独特的民风,最主要的是重文之风、尚武之风、重商之风。
据《李氏宗谱》记载,明清两代,扒头李氏家族共考中各类科举人才180余人,其中进士、举人19人,其余为生员(秀才)、监生(太学生)。民国初年,扒头义学改名养正学堂,这是偃师较早的现代小学。该校毕业生李瑞增,于1932年到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林学系留学,毕业回国后成为著名的林业专家。
三、甘露寺
该图片来自网络
扒头村一带在隋代就有一所著名皇家寺院,名叫甘露寺,是少林寺的上院,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就发生在扒头村附近的柏谷坞。李世登在建设扒头寨时,对这座寺院进行了重建。少林寺罗汉院经师释永赢说,明清时期甘露寺武僧团比少林寺的还要著名。可能受此影响,扒头村有尚武之风,清代共出武举人和担任武骑尉以上军职者有10余人。
甘露寺有盛大的庙会和集市,又加上交通优势,使扒头成为商业重镇。晚清、民国时期,这里仍是商号林立。著名的有:意信陆布庄、金中布庄、天锡堂饭庄、天水堂饭庄、谊奇银号、少堂银号、李金和烧鸡、欧阳春华烧鸡等。这里也有众多药局和医馆,最著名的是庆林堂,这是乾隆年间名医李庆林创立的医馆,其子孙承其业。这里有众多的作坊,他们恪守着祖传的工艺,最著名的是书启坊和星煌坊,前者是一家砖雕作坊,后者是一家木雕作坊。目前,这两家老字号的传承人仍在用世代相传的工艺,创作新的作品。
在甘露寺的庙会上,产生了独特扒头民间乐舞,即扒头大鼓、扒头狮子。当时,从事民间乐舞演出的组织称仙狮社,洛阳各县共有72个,而总社的驻地就是扒头。目前,扒头民间乐舞中,李长发的“二鬼摔跤”,被列入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扒头之战
1944年11月5日,驻偃师缑氏据点的日伪军300多人,拂晓前突然包围了偃师扒头村。扒头村是偃师抗日根据地的前哨,是日寇攻击佛光抗日根据地的必经地。皮徐支队进入偃师后,扒头村地下党和群众抗日热情高涨,抗日武装力量逐渐壮大,引起了日寇的恐慌。日本鬼子决定先拔掉扒头这颗“眼中钉”,再进攻抗日根据地的中心。
扒头村民兵自卫队获悉鬼子围村后,立即按照预定的方案,一面据守寨墙还击,一面向县抗日民主政府求援。期间,扒头民兵几次组织突围,都未能成功,伤亡20多人。
县抗日民主政府接到扒头报告后,立即派出县警卫队30多人,携带轻、重机枪赶去增援。日军发现后,调集兵力抵抗县警卫队,敌我双方形成对峙局面。随后,县武装科长裴子明、县委书记刘石安带领600多名民兵赶来增援,准备对日伪军形成合围。日伪看势不妙,调头撤出战斗,逃回缑氏据点。
此战,我英勇的民兵依靠团结协作的力量,以简陋的武器成功击退装备精良的日伪军,大大鼓舞了偃师人民抗战士气,“抗战必胜”的信念深深扎根军民心中,其中5名抗日英雄壮烈牺牲。但是,由于对敌斗争经验不足,民兵伤亡较大,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五、革命志士王三江
王三江,偃师区缑氏镇扒头村人,出生于1879年3月。他倾向革命,对共产党的政策及革命理论有了较深的理解。1945年4月20日,任偃师抗日民主政府宣传队长。1946年6月20日,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同年12月31日,王三江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67岁。
王三江,祖籍偃师区扒头村。祖父、父亲都是半农半医,勉强可以维持温饱。王三江生于光绪五年(1879年)三月,因为在兄弟中排行老三,故而取名王三江。他不到三岁时,母亲在烧柴时无意中戳破了他的眼珠,造成左眼失明。此后在两位哥哥的全力支持下,他发愤攻读,不到二十岁,就能背诵四书、五经,熟读艺文纲鉴,从而在偃师获得了盛名。
王三江憎恶社会的黑暗,盼望光明与新生。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开阔了他的眼界,他在同乡好友、河南省国民革命风云人物杨源懋的鼓励下,呼喊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勇敢地投入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党。他善于辞令,能诗会文,不近烟酒,正直无私。民国初年,他为妇女解放奔走。
大革命期间,县里开展放足运动,王三江亲率妇女放足宣传小组,打着一面小红旗,上写:“开展放足运动”。走村串会,宣传放足的好处。他热情高,而行动有时超出群众的觉悟水平,不为群众所理解。有一次,在偃师南坡一个庙会上,当众把一个大闺女的裹脚布,从小脚上抖了下来。这一来可戳了马蜂窝。这个姑娘家有钱有势,认为丢了面子,便命家人把王三江及妇女宣传员们痛打了一顿,打得他们头破血流,回家后全都卧床不起。这场风波,轰动了全县,有的说打得好,有的说打人不对,以后不了了之。
在当时,放足、剪辫宣传活动了,王三江和陈志铭都在各自的村上起了带头作用,群众为此编了个顺口溜:“官庄头,扒头脚,大辫姑娘在孙坡”。意思说,官庄村的妇女最先剪了发,扒头村的妇女最早放了足,孙坡村地处山区,风气闭塞,比较落后,大闺女仍然留着长辫子。
在国民党统治期间,蒋介石背叛孙中山的主张,调动百万大军围剿苏区,王三江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极为不满。因此,他坚决反对内战,拥护国共合作的正确主张。
王三江特别热心办学,1920年前后,就遍植桃李于万安山下。1937年前后,中共偃师县委负责同志吴芝圃等,以偃师中学为基地,领导进步学生开展革命斗争,给了王三江极大的教育和鼓舞。他和吴芝圃同志有较多交往,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很感兴趣。不到六十岁,他右眼失明,但仍积极学习,时常让学生们读进步书报给他听。他听了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激动地说:“中国有救了!”
抗战爆发后,王三江双目失明,家境清贫,但他家贫志不衰,对国家大事仍然十分关心。1939年春,官庄小学是中共地下党员建立组织的重点学校,全校教师都是党员,县委、特委的领导同志,经常在学校开会。王三江也是学校的常客,每周都要来一两次,谁有空,谁就和他交谈,且能畅所欲言,毫不拘束。时常同他谈马列学说,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正确性。对于抗战前途,则以毛主席《论持久战》的精辟论述向他介绍。还经常给他讲述刘少奇同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的内容。通过这些交往,王三江对共产党的政策及革命理论有了较深的理解,从而树立了抗日必胜的信念,表示对共产党的崇拜和信任。
王三江双目失明之后,还曾同时在几个学校教书,后来不能登台讲课了,还当着扒头、官庄等学校的校董。有一次,国民党县党部派督学到官庄“剿”校,查出了不少《新华日报》,因而声言要查封这所学校。王三江当面质问督学为什么不让看《新华日报》,督学说:“这是共产党的报纸,上头不让看!”王三江说:“蒋介石都答应和共产党合作抗日,你们为什么连一张《新华日报》都不让看?谁有本事就到重庆、延安去把报社给封了,不要在这里拿学生出气!”督学对他无可奈何,只得忿忿而去。
1944年夏天,王三江听说他的学生席杰三当了日伪县长,非常气愤,让孙儿牵杖前去找席。席让他哥哥席伯洁出面迎接,王三江厉声说:“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从今往后,我不再是你们的老师!”
1944年秋,皮徐支队开赴偃师,王三江让孙儿用手杖牵着,赶到抗日支队驻地口孜镇,非常激动地对部队的同志说:“我日日夜夜想着你们,快给我分点工作干吧!”并且要求见皮定钧司令员。当时的社会情况非常复杂,敌、伪、顽、匪变幻出没,这位老人匆忙赶来要求工作,究竟是什么目的呢?部队同志随即找尚未公开的偃师县委了解,县委负责同志毫不含糊地回答说:“他是我们真正的同志和朋友。”
部队的同志听了介绍,安慰王三江先回家休息。王三江激动地表示:“能给共产党八路军做一天工作,死了也心甘!”于是,部队领导同志给他讲了我党我军的抗日主张和方针政策,请他帮助宣传,还希望他动员一些有知识的人参加革命。王三江非常兴奋地带着党第一次交给的任务回到了扒头村。
此后,他每天挨家串户,宣传八路军的抗日道理,亲自动员许多学生参加了八路军。1945年初的农历腊月二十四日,朔风怒吼,大雪纷飞,日伪军从偃师县城、缑氏、巩县、登封、洛阳五路进发,妄图打开口孜,战领佛光峪,一举摧毁立足未稳的八路军抗日支队。我军和广大群众分头迎击,双目失明的王三江也积极参加了二郎庙反扫荡战斗。他和迎击西路日寇的部队密切配合,组织群众支援前线。他亲自提着竹篮,让孙儿领路挨家挨户收集了一百多个手榴弹和几千子弹,让人送到二朗庙前沿阵地。战士们在庆贺战斗胜利时,异口同声地赞扬说:“这一仗王老先生真是立大功了!“
1945年3月,偃师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为了进一步发动群众,县政府组织了抗日宣传队。4月20日,县委书记刘石安、县长李煦亲自向王三江宣读了关于委任他为宣传队长的决定,并发给了聘请书。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当宣传队长,其困难情况可以想见的,但王三江从来没有在困难面前畏缩过。他行动不便,就让刚满十岁的孙儿王灼山朝夕相伴,为宣传抗日四处奔走。他常常说:“只要有一个人不了解八路军的政策,就是我的责任没有尽到。”有一次,他们到肖村去宣传,还没讲够一半,远处响起了枪声,日伪军又来扫荡了。人们要保护他,他拒绝了,他叫孙子用拐杖牵着他从容地向别的村子转移。一路上,他教育孙子不要怕,并语重心长地说:“真的碰上‘老日’,死也要死得有骨气!”
日寇投降后,皮司令要率部队撤出豫西,开往桐柏山区。王三江让孙儿领着赶上部队,恳切地向领导请求道:“我跟你们走!”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当部队领导考虑到他的实际困难,劝他留下,并希望他动员乡亲们都留下时,他顾全大局,听从了领导的安排,又挥泪送别了部队。
八路军转移之后,国民党控制了偃师,汉奸吴桂五又当上了缑氏乡乡长。吴桂五向县保安团和设在洛阳的“洛孟偃巩登剿匪司令部”报告说王三江是“跟随共产党的死硬派”。王三江自认为宣传抗日无罪,所以并不躲避。
1946年6月20日上午,伪保安团司令部的一群大兵突然来到扒头。一个小头目站在王三江面前狞笑着问:“王老先生,听说共产党待你不错,现在他们远走高飞了,你这个宣传队长没事干了吧!”王三江听出了话里的味道,立即反击说:“怎么能没事干?只要还有这口气,我就要讲共产党的恩情!”匪兵们没有料到他回答得这么干脆,这么直截了当,便恶狠狠地说:“那好!跟我们走吧!”王三江冷笑了两声,嘱咐家人不要挂念,然后让孙儿用手杖牵着,从容地离开了家。
王三江被关押在偃师县城东边窑头村的寇家祠堂里,照样宣传共产党、八路军的抗战功绩,吟诵“满天风雨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等革命诗词,鼓舞、激励他周围的难友。为此他成了特殊对待的“要犯”,被转换了地方。
敌人的严刑拷打没有使这位白发脱尽的老人吐半句软话。国民党县党部书记王醒豫,三青团干事长王寄尘,保安团长潘协五,大队长李炳耀等都是偃师人,有的还曾经是王三江的学生。这时,他们轮流给王三江谈话。有的威胁说:“上头早已给你定了死罪”,有的伪装慈善地说:“只要你说一声共产党不好,就可以立即送你回家!”王三江提高嗓音反问:“共产党为穷人办事,舍生忘死打老日,为啥让我昧着良心说他们不好!”他们又说:“过去你为共产党宣传,我们不追究了,往后你只要不再替共产党说话,我们也可以放你!”王三江坚定地回答:“恐怕办不到!知恩不报,非君子也!”他们看劝降毫无希望,便凶相毕露,咬牙切齿地说:“王先生若不改口,上司办案要紧,我们就无能为力了!”王三江早就抑制不住心头的怒火,大声喝道:“我年近七十,早活够了!你们看着办吧!”
王三江被捕后,全县各界纷纷向国民党县政府提出抗义,强烈要求释放抗日功臣。顽固派王醒豫、李星三等人一边欺骗舆论说王三江案子很快可以了结,一边却在紧急布置秘密杀害。
1946年农历腊月初九(12月31日)的夜里,几人行刑队员打开牢门,故装温和地说:“王先生,长官请你去一趟,衣服要穿好。”王三江知道他们随时都会下毒手,便穿上了家里送来的最好的布棉衣,坦然地跟他们走了。走到偃师新城西北角的一条荒沟边,活埋人的大坑早已挖好,但双目失明的老人,哪里能够看到啊。刽子手们说:“王先生,你的路走到头了,死活就凭你一句话!”王三江知道屠刀已经举起,气愤地骂道:“混帐东西,偷偷摸摸算什么行为?”匪徒们说:“上峰命令,概不由人!”王三江说:“那好,让我再说两句。”匪徒们以为他死在眼前,可能是要“认错”“求情”,不料他却猛地举起颤抖的双手,用尽全身力气高呼:“共产党万岁!八路军万岁!”这时,刽子手们一拥而上,先用一根细麻绳勒住老人的咽喉,又在腰部和双腿连捆三道,然后抬起扔进了坑里。为争取光明奔走了一生的王三江先生英勇就义了!和他一起就义的,还有肖村的农会干部、共产党员李马群同志。
王三江同志殉难不到两年,偃师县彻底解放了。1949年,在王三江先生遇难三周年的腊月初九,县长巨和勤同志派人起出王三江、李马群同志的尸骨,厚棺装殓,运回原籍安葬。在1950年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中,王醒豫、王寄尘、潘协五等也都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为人民自由幸福而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烈士王三江永垂不朽!
六、百泉飞渡
百泉飞渡位于缑氏镇南部的终南山上。1974年7月7日开工兴建,12月1日建成。渡槽中镌刻有“百泉飞渡”四字题额,两侧刻楹联“壮志满胸怀,山河重安排”“群英造山河,长虹映太空”。参加会战的有扒头、官庄、李庄、南家村四个大队,由缑氏公社统一组织。自终南山西,提浏河一库(位于齐家窑村)水上岭,通过渡槽扩大水浇地面积。渡槽全长共1000米,84孔,其中15米跨孔28个,10米跨孔8个,6米跨孔31个,3米跨孔17个,复拱圈128个,墩基85个,墩长分别为2.5米、1.8米、1.4米和1.2米,墩宽1.1米。墩基下挖1.25米;每5孔或变跨孔交接处有加强墩,共设加强墩23个。拱上为矩形石墩流槽,设计流量为0.3m3/秒。全部工程投工7.5万个,完成土石方5600立方米,包括配套工程,可灌溉耕地4000余亩。开始几年,几个大队曾用渡槽灌溉良田,收成喜人,后来,各村打了机井,浇地方便,且更节省,渡槽遂停用。
七、治疗偏瘫,仁心医术
扒头村的中医治疗偏瘫远近闻名,根据不同病情,对症下药,配制成多种类型的中成药,疗效奇特,现已发展诊所10多家。其中李隆升(1935~2017),为支持教育,专门拿出20万元,成立教育基金会,资助师生。为此,1999年12月1日,缑氏二中特建立碑亭,立碑纪念。今录出纪念碑全文如下:
纪念碑
今录纪念碑全文如下:
李君隆升,扒头李氏中风专科传人之杰出者。气宇轩昂,识见超人,少怀奇志,长嗜岐黄。性善良,热心公益、教育事业。少孤,由祖母力耕教养,入县中就读,贫不能续业。归耕自学,勤奋有加,箪食瓢饮,不改其乐。遵母训,学成悬壶,一鸣惊人。师祖创新,采用纯天然中药,诊治各类型中风导致的中风不语、半身不遂、口歪眼斜、四肢麻木、疼痛等症,疗效显著,获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业成之后,忆少年失学之苦恼,无力购读之烦闷,尤以生平无力进入中高等学府深造,为国家社会作出较大贡献引为终身憾事。因此这些年曾多次捐款为贫困户排忧解难,并捐资六万元兴建中学图书馆,购置了一些必要设备和图书,受益者虽已不少,而李君则远未满足。积铢累寸醖建百年树人基石。一九九七年李君倡议集资创建扒头村教育基金会,旨在扶助村中有志儿女贫困至失学,英才得以上进。辛勤园丁亦能获得相应礼遇,率先将多年所蓄人民币贰十万元慨然捐出,高风懿行,深得广大干群赞誉,赠名“河南省偃师市扒头村隆升教育基金会”,一九九八年元月二十四日会同缑氏镇教育组挂牌成立,由偃师市公正处“公证书”存档。
各种基金会之设,虽已风靡海内外,而本会之创建,在我市尚属首例。李君一再捐资助学之精神,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行见扒头村民学校,必将乘此东风,发展自身优势,为培养造就贫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戮力同心,大创辉煌。执事者勉之,监理者勉之,受益者亦勉之。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1119.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