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屯镇位于 隶属河北省衡水市滨湖新区,北与桃城区彭杜乡交界,东与枣强县相邻,南与冀州镇相连,西濒邻衡水湖。2006年,镇域面积39.60平方公里。辖29个建制村(含王家口),29个自然村,有5290户敬17529人(其中汉族17484人,少数民族45人)。镇政府驻魏家屯村。
民国35年(1946年)2月属冀县第七区。1956年7月,成立魏家屯乡。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8月,并入东风人民公社(城关)。1961年5月,成立魏家屯人民公社。1982年12月,改魏家屯人民公社为魏家屯乡。1998年12月,撤乡建魏家屯镇。
106国道穿境而过。1995年,铺设柏油路37公里,建桥涵28座,硬化村内街道20公里。1996年,建立魏家屯邮电支局。1999年,实现电话村村通。2002年6月,东赵家庄62户农民修建“双瓮漏斗式”厕所,成为河北省第一个卫生改厕典型村,是年河北省卫生厅在该村召开现场会推广改厕经验。2003年,所有村庄开通有线电视。2006年入宽带网190户。韩家庄、贺家村、王家口郝刘村西娄家疃建成文明生态村。盐河自镇域东南李家村入境至西北王家口入衡水湖。全锁有700余公顷湿地(主要在衡水湖和盐河),境内动植物种类丰富。水产养殖捕捞、水产餐饮和水上旅游观光为当地特色产业。全镇耕地2153.33,主产小麦、玉米、棉花。金丝小枣、冀州仙桃、晚秋黄梨为当地名产。
魏家屯镇工副业发达。1965年,常家庄大队创办制笔厂(生产毛笔、排笔),为当地发展集体工副业之始。1980年,全公社83家集体工副业,纯收入355万元。1991年,乡政府在魏家屯村西(106国道两侧)建立工业开发区。1997年,河北奥大食品工业集团产“永乐”牌方便面成为河北省名牌。2006年,全镇农村社会生产总值11.5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88元。该镇建有中学1所小学3所,教职工141人,在校学生1360人,卫生院1所,乡村医疗点30个,各类医务人员54人。1998年春,成立“农民体育健身指导站”。2002年10月,农业部、国家体育局和中国体育协会授予魏家屯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荣誉称号。2002年,成立由派出所、司法所和法庭组成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2003年11月8日,河北省综合治理工作现场会在魏家屯镇召开。2005年10月,魏家屯镇司法所荣获“全国先进司法所”荣誉称号。
魏家屯村镇政府驻地,西临106国道,南濒中干渠。2006年,有227户879人。姓氏有魏、辛、康、王、薛、罗、何、张、于、崔等。耕地98.13公顷(1472亩)。建有养鸡场、养猪场。民营企业有医疗器械厂、汽车配件厂等。村内“商贸一条街”有商业门店50家。明永乐二年(1404年),魏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为盼兴旺吉利,取名兴利镇。清乾隆四年(1739年),改为魏家屯,沿用至今。
于家庄村位于镇政府南300米处。西临盐 河故道,南濒中干渠。 2006 年,有 169 户 537 人。姓氏有张、李、寇等。耕地 49.67 公顷 (745 亩 ) 。民营企业有纺织配件厂、医疗器械厂、面粉厂等。明永乐二年 (1404 年 ) ,于、张、郭、李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定名于家庄,沿用至今。
郝刘村位于镇政府北偏东1公里处。西临盐河故道。 2006 年,有 23 户 804 人。姓民有李刘、郝、王、齐等。耕地 58.272 公顷 (874 亩) 民营企业有 8 家医疗器材加工厂,其中冀州市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固定资产超千万元。明永乐二年 (1404 年 ) ,郝氏、刘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郝家村、刘家村。民国 35 年 (1946 年 ) ,两村合并定名郝刘村,沿用至今。
贺家村位于镇政府东北1.1公里处。2006年,有107户468人。姓氏有贺、韩、李、赵、张等。耕地36公顷(540亩)。民营企业有医疗器械加 工厂、饮料厂、瓜子加工厂等。明永乐二年(1404年),苏氏、贺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苏氏人多,定名苏家村。明嘉靖四年(1525年),因贺姓人数增多,改名贺家村,沿用至今。
赵祥屯村位于镇政府东2.4公里处。南濒中干渠。2006年,有328户1027人。姓氏有解吴、李、张、常、刘、于、赵等。耕地146.27公顷(2194亩)。民营企业有汽车配件厂、医疗器械厂等。该村“洪杰农场”为河北省最大的民营棉花种植农场。明永乐二年(1404年),赵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在原村址西250米处建村,取名赵厢屯。后取吉祥之意改“厢”为“祥”,称赵祥屯,沿用至今。
李家口村位于镇政府东北400米处。西临盐河故道。2006年,有76户234人。姓氏有李常、张、王等。耕地22.67公顷(340亩)。民营企业有纺织配件加工厂、建材和家具商店。明永乐二年(1404年),李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地处老官道十字路口,故名李家口,沿用至今。
陆村位于镇政府南偏东1.4公里处。西临盐河故道,北濒中干渠。2006年,有490户1275人。姓氏有谷、刘、崔、苏、张、雷、李、汤、孟、邢、傅等。耕地138.27公顷(2074亩)。民营企业有橡胶加工厂、医疗器械厂、面粉加工厂等。汉朝时该村就有人居住。村西大庙碑文记载,该村原名禄村。明永乐二年(1404年),陆氏、谷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仍沿用原名。后陆氏在朝为官,遂改“禄”为“陆”,称陆村(读“绿”村),沿用至今
齐官屯村位于镇政府东北3.6公里处,北邻桃城区彭杜乡,2006年,有439户1592人姓氏有齐、贾、杨、王、闫(阎)、刘、胡、张、肖(萧)梁等。耕地204.4公顷(3066亩)。建有猪、鸡牛养殖场。民营企业有医疗器械厂21家。该村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较好,先后培养出县级以上专业院团演员10人。明永乐二年(1404年),齐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地处官道旁,取名齐官屯,沿用至今。民国35年(1946年)前分属冀县、枣强和衡水三县管辖。
东岳家庄村位于镇政府东偏北3.2公里 处。2006年,有216户691人。姓氏有岳、张、高、胡、贾等。耕地139.27公顷(2089亩)。民营企业有医疗器械加工厂等。明永乐二年(1404年), 岳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岳家庄。1982年5月,改名为东岳家庄,沿用至今。该村部分村民信奉天主教,村中建有教堂一座。
时家庄村位于镇政府东南4.4公里处。东邻枣强县境,北濒中干渠。2006年,有169户704人。姓氏有王、韩、张、唐、刘、李、齐、时等。耕地123.33公顷(1850亩)。民营企业有河北奥大集团及7家医疗器材厂。明永乐二年(1404年),时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定村名时(音慈)家庄,沿用至今。
东娄家疃村位于镇政府东南2.8公里处, 北濒中干渠。2006年,有384户1153人。姓氏有张、石、苏、李、王、仝、孙、高、先、彭、赵、杨、马魏、孟等。耕地180.27公顷(2704亩),种果树为主。养殖业发达,养鸡户20家,鸡存栏5万只,奶牛存栏30头,羊存栏300只。民营企业有饲料加工厂。明永乐二年(1404年),娄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娄家疃。明末,该村有6户西迁另立新村,称小娄家疃,原村遂称大娄家疃。民国5年(946年,根据方位,改“大”为“东”,称东娄家疃,沿用至今。
西娄家瞳村位于镇政府东南2公里处,北濒中干渠。200年,有149户460人
姓氏有 李、陈、常、张、宋等。耕地73.2公顷(1098亩)。民营企业有医疗器材、砂轮、橡胶制品厂等。明末,娄家瞳村有6户(娄、陆、郭、李、常、陈)西迁,在此定居建村,因陆氏人多,故名陆家疃。若干年后,陆姓人数减少,又 以 娄姓迁来早,取名小 娄家 瞳。民国35年(1946年),根据方位改“小”为娄家“西”,称西娄家疃,沿用至今。
东明师庄村 西明师庄村明永乐二年(1404年),赵、刘两家姑表兄弟,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他们擅长武术,以保镖为业,在当地招徒授艺,名声颇大,后逐渐发展成村,始称名师庄,后改明师庄。民国35年(1946年),分为东、西两村,按方位分别称东明师庄、西明师庄,两村名均沿用至今。
东明师庄村位于镇政府东南4公里处。2006年,有279户1105人。姓氏有刘、赵、李、于、何、 耿、吕、关、韩、常、王、张等。耕地201.13公顷(3017亩)。
西明师庄村位于镇政府东南3.8公里处。 2006年,有299户1086人。姓氏有常、张、王、曹、李、赵、阎、吕、邢、刘等。耕地180.4公顷(2706亩),辣椒、果树种植较多。该村有20家建筑、装修队,从业人员400人,承揽京、津、沪及周边市县工程。
东杜家庄村位于镇政府南偏东4.5公里处。2006年,有40户107人。姓氏有杜、崔、张等。耕地21公顷(316亩),主要种菜。明永乐二年(1404年),杜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杜家庄。1982年5月,改为东杜家庄,沿用至今。
曹家村位于镇政府南4.6公里处。2006年,有176户517人。姓氏有曹、刘、王等。耕地71.73公顷(1076亩),其中苹果园4.61公顷(69亩)。因半数以上村民从事古董交易,被人称为“古玩村”。明永乐二年(1404年),曹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曹家村,沿用至今。
李家村位于镇政府南偏西4.6公里处。西临盐河故道。2006年,有118户369人,李姓居多。耕地65公顷(975亩),种有梨树和苹果树。199年4月,由村民建成可贮存55万公斤水果冷库一座。明永乐二年(1404年),李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李家村,沿用至今。
邢家村位于镇政府东南5.7公里处。东邻 枣强县境。2006年,有158户620人。姓氏有邢、崔、孙、白等。耕地85.73公顷(1286亩)。民营企业有橡胶厂、钢刷加工厂和镀锌厂。明末,邢氏一支由东兴迁此,故名邢家村,沿用至今。
东刘家庄村位于镇政府南偏东5.8公里处。2006年,有42户138人。姓氏有王、殷两姓。耕地21.8公顷(327亩),以种植辣椒、果树为主。民营企业有医疗器材厂、轴承厂、玻璃仪器厂和避雷器厂。此地原系刘杨村刘姓财主庄园。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王氏由酒家杨村迁此为其佣耕,后发展成村,仍以庄主姓氏取名刘家庄。1982年5月,改为东刘家庄,沿用至今。
常家庄村位于镇政府南5.4公里处。2006年,有79户222人。姓氏有常、张、高、焦、傅等。 耕地34.93公顷(524亩)。民营企业有橡胶制品厂3家。明永乐二年(1404年),常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常家庄,沿用至今。
小庄村位于镇政府南偏东6.4公里处。东邻枣强县境。2006年,有54户200人。孙、薄两 姓居多。耕地35.13公顷(527亩)。林果业所产“冀州仙桃”颇负盛名。民营企业有塑料加工厂。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孙氏由枣强县城西北孙家庄迁此,因村小人少,俗称小庄,沿用至今。
韩家庄村 位于镇政府南偏西2.7公里处。东临盐河故道,西靠106国道。2006年,有125户388人。姓氏有韩、赵、张等。耕地50公顷(750亩),以种植小麦、玉米和棉花为主。该村是砂轮产销专业村,80%以上的农户从事砂轮生产和销售。明永乐二年(1404年),韩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韩家庄,沿用至今。1970年7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水利部部长钱正英等陪同下考察韩家庄大队棉花和谷子长势。
东赵家庄村位于镇政府南3.2公里处。2006年,有76户253人。姓氏有赵、方、周、张等。耕地36.93公顷(54亩)。该村是冀州市第一个卫生改厕村。明永乐二年(1404年),赵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赵家庄。1982年5月,改为东赵家庄,沿用至今。
吕家庄村位于镇政府南偏西3.2公里处。西濒盐河故道。2006年,有67户208人。姓氏有吕、陈、李、魏等。耕地34.07公顷(511亩),种植有果树。明永乐二年(1404年),吕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吕家庄,沿用至今。
魏家宜子村 邢家宜子村 常家宜子村 王 家宜子村 明永乐二年(1404年),魏氏、邢氏、常氏、王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在老海子(今衡水湖) 东上沿建村,定村名魏家沿子、邢家沿子、常家沿 子、王家沿子。后改“沿”为“仪”,称魏家仪子、邢家仪子、常家仪子、王家仪子。清宣统帝溥仪登基后,因触及皇帝名讳,又按谐音更“仪”为“宜”,称为魏家宜子、邢家宜子、常家宜子、王家宜子,四村名均沿用至今。
魏家宜子村位于镇政府西南3.8公里处。2006年,有119户359人。姓氏有魏、张、杜、邢、王、孙等。耕地50公顷(750亩)。
邢家宜子村位于镇政府西南3.8公里处。西濒衡水湖,106国道从村中穿过。2006年,有162户554人。姓氏以邢、赵居多。耕地43.27公顷(649亩)。部分村民从事水产捕捞。
常家宜子村位于镇政 府西南2 公里处, 东靠10 6国道,西濒衡水湖。2006年,有371户1176人。 姓氏有常、曹、李、姚、吕等。耕地106.13公顷(1592亩)。部分村民从事水产捕捞。民营企业有医疗器械、砂轮、铸造厂。
王家宜子村位于镇政府西南2.6公里处。西 濒衡水湖,106国道从村中穿过。2006年,有138户403人。姓氏有李、吕、王、栾等。耕地36公顷(540亩)。该村为水产捕捞专业村。民营企业有砂轮厂、橡胶厂、建材厂
王家口村位于镇政府北1.4公里处。东濒盐河故道,西靠106国道和衡水湖,北与桃城区接壤。2006年,有203户710人。姓氏有王、宋李、史、薛、徐等。耕地43.73公顷(656亩)。以水产养殖、捕捞为主,务农为辅。20%的户从事医疗器械加工。王家口原是老盐河通往千顷洼的水口,旧称浮满口。明永乐二年(1404年),王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将浮满口改为王家口,沿用至今。2006年下半年,该村由衡水湖管委会代管。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1221.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好听大气的金姓男孩名字推荐
下一篇:衡水魏屯镇这些村的历史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