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扶风过大年征文作品一】红红的灯笼红红的年(秦岚)
红红的灯笼红红的年
文/秦岚
每逢过年,火红的灯笼最让我痴迷陶醉,看到灯笼不由得让我追忆起那段美好而又难忘的童真岁月......
小时候,正月里走亲戚,外公外婆和舅舅会给我和弟弟送来各式各样的灯笼,十二生肖年里,过什么年我就有娘舅几家子送的最时髦的花灯笼:红火儿罐灯、大红玻璃灯、上下能自由拉长收缩的塔塔灯、白菜莲花灯、花瓶灯、最有趣味的就属那两侧带有生肖造型的圆灯。过什么年就有什么造型的灯,猪年猪八戒背媳妇、鸡年大红公鸡、虎年威猛的大老虎……由于灯笼中间是个圆形的,我和弟弟一直习惯叫“西瓜”灯。到了正月初里晚上挑灯笼的时候,妈妈会为我们用扫帚棍做手杆,红毛线系挂在杆子上,再拿来红蜡烛,横着拿捏住蜡烛,滴上蜡烛油将蜡烛使劲摁在灯笼架下面的板子上,最后慢慢的轻轻的恢复好灯笼的造型,我们兴高采烈挑起灯笼就找“灯笼会”去了(挑灯笼娃娃最多的地方),大家把灯笼比划来比划去,看谁娘舅家送的灯笼最好看,那时,我和弟弟的灯笼总是惹来不少小伙伴和弟弟妹妹们热情的围观与羡慕的眼神,那心里可是美滋滋的……
元宵节晚上是撞灯笼的时候,我总是舍不得我的灯笼被撞着起火,所以,撞的很轻,之后,我会将它们都用塑料袋包扎起来,因为,我是真心的舍不得,舍不得我的灯笼化为灰烬……多少年了,只要看见满街的灯笼我总会不由自主回忆起我的童年,想念那年那月的红灯笼,怀念疼我爱我的亲人们……
一个灯笼一份真情,一个风俗一段历史。民间送灯之风俗,可追溯到原始社会,那时人类对火非常重视,保留火种是每个部落成员的神圣使命。当社会进化到父系氏族社会后,女儿出嫁都要从自己的部落里,带一些火种到另外一个部落里去。因为古代部落之间联姻,往往带有结盟性质,所以女方部落为了加强自己的力量,也很重视嫁出去的女儿,在父系部落中的地位。因此,当女儿出嫁或出嫁后生儿育女,母系部落就要去送灯火,以显示宗根。久而久之,送灯火就沿袭成娘舅家送花灯祝福的习俗了。
送灯笼的习俗在关中西府一代广为盛行流传,俗语讲:“天上老鹰大,地上娘舅大”“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它彰显了西府人对甥舅关系的重视。历史中,周的崛起史,其实就是甥舅联手干大事的合作史。周人能在周原迅速崛起并取得天下,主要依靠两支力量,一个是姬姓,一个是姜姓,姬姜联姻形成了牢固的政治、经济、军事联盟,周人在周原能够三代而兴,与舅家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也许正是受周人发展史的启发,周原上的人自古就意识到了舅家人的重要性,对待舅舅也是格外有礼。
新年里,“灯笼客”送灯笼不仅是给外甥娃娃们送去耍货,还寓意送“丁”,祝福“添丁增口”。舅家人送灯时,如果外孙、外甥是头胎,还要再加一个红火儿罐灯,寓意“再添丁,红红火火,成双成对”。过去送灯笼多是手工制作的纸灯,纸上画着鱼、莲、白菜等图案,灯笼内点蜡烛。现在则时兴电子灯笼,色彩艳丽、造型各异、有音乐,能旋转,小孩子也很喜欢,有了舅家送的灯笼,孩子们的年就过的浓墨重彩。当然,礼尚往来也非常关键,每年正月里外甥也要上娘舅拜年,娘舅会给未成年的外甥发红包,这一来一去之间,彰显了西府舅舅与外甥之间和谐美好的情义,灯笼也就成了拉近甥舅关系的一个重要纽带。如今,我们春节里走亲访友,走在乡村的道路上,常会碰见一些手提各色灯笼的人在赶路,这就是西府人“送灯笼”的风俗体现,也正应了那句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舅,红红的灯笼成了访亲走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想,这也寄托了娘舅家对后人锦绣前程的殷殷希望吧......
现在过年,除了有娘舅给外甥送灯笼的幸福画面和美好寓意外,在大美扶风城还有这样一道绚丽夺目的风景线:扶风新区主干道路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的树枝上挂满了红艳艳的塑料油纸灯笼,七星河、法门寺以及其他街边的栏杆上也挂有节日喜庆的红灯笼。走进扶风,放眼望去,道路两旁树枝挂满的一串串红艳艳的灯笼在柔风中摇曳起舞,热情与您道贺,共迎新年的隆重登场。正因为有了红灯笼的登场,春节也因此倍感喜庆,看那一个个、一串串红红的灯笼就好像一团团火焰,在与太阳的激情相拥中,浓浓的年味被渲染的淋漓尽致,可爱扶风独具的人文魅力也就此升腾弥漫……
红红的福字,红红的枣,红红的春联贴满墙。
红红的年糕,红红的歌,红红的腰鼓震天响。
红红的鞭炮,红红的脸,红红的祝福传四方。
红红的灯笼,红红的年,红红的日子万年长......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1402.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爸爸姓“魏”,给儿子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上学之后却有些尴尬
下一篇:宝宝要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