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那些正在消失的无锡地名——安镇篇

安镇,是锡山区的副中心,是锡东新城核心区域,也是无锡市城市建设六大重点功能区之一,无锡地铁2号线、京沪高铁均在此设站。

那些正在消失的无锡地名——安镇篇

无锡高铁东站

安镇地处无锡城东20公里处,东部胶山(胶山上有胶山寺,据传为无锡十大古刹之一,建于梁太清初,原寺已毁,现已重建)脚下,东邻羊尖,南与厚桥、鸿声、梅村相接,西靠查桥,北与张泾、东湖塘毗连。

那些正在消失的无锡地名——安镇篇

胶山寺

安镇旧名堠村,传为南唐设堠(堠,古代瞭望敌方情况的土堡)之所。明洪武间,因安汝德墓(安汝德,字明善,江苏无锡安镇人,官至金华府同知)而改称安家坟前。后来安姓兴旺起来,又名安镇。

那些正在消失的无锡地名——安镇篇

安汝德像

宋代以后,先后属上福乡、北上乡。元代时在此设巡检司,是无锡兵防四镇(甘露、华藏、新安、胶山)之一。

安镇历史上名人辈出,著名的有宋代抗金名相李纲,明代爱国富豪安国。安镇白丹山地区是锡东著名的革命据根地,早在1927年大革命初期,我党早期领导人在此发动秋收暴动,1938年秋,江南抗日义勇军曾在这里与日本鬼子及伪忠义救国军展开过激烈的战斗。

那些正在消失的无锡地名——安镇篇

李纲像

以下是整理的一些安镇的固有地名和历史由来:

鞋山村——行政村名,1958年取名一大队,1962年改名胜利,1982年以境内鞋山(山)更名为鞋山大队,1983年改设鞋山村。

南张巷——村名,因该村位于原李氏住宅以南,且以张姓得名。

大河头——村名,因靠近大河边,故名。

土山湾——村名,因该村位居河湾,地势高而得名。

北庄——村名,村原在南张巷之北,称北庄,后搬迁于嵩山西麓,沿用原名。

罗庄——村名,因村旁有罗庄桥,故名。

上山巷——村名,该村位于白丹山之麓,故名。

下山许家——村名,该村位于白丹山麓的上山巷之下,且以许姓得名。

万众村——行政村名,1958年取名二大队,1962年改名万众,1983年改设万众村。

南道场、北道场——村名,石盛庙南、北各有一村,故称南、北道盛,后演变为南、北道场。

胶北村——行政村名,1958年取名七大队,因地处胶山以北,于1962年改名胶北大队,1983年改设胶北村。

杨树园——村名,该村原多杨树,故名。

大河头——村名,该村紧靠双泾河边,故称。

胶峰村——行政村名,1981年由胶北大队分出,以胶山山峰命名为胶峰大队。1983年改设胶峰村。

寺脚下——村名,胶山北麓有胶山寺,该村位于其下,故称。

草屋里——村名,最初为草屋,故称。

张维桥——村名,“张维桥”为桥名。为居民张维所建。该村位于此桥旁,同用其名。

冯家水渠——村名,该村周围多小河,以冯姓得名。

胶山村——行政村名。1958年取名十一大队。因紧靠胶山,于1962年改名为胶山大队,1983年改设胶山村。

砖厂陆家——村名,陆姓最早在此落户,铺有一片大砖场,故名。

角里——村名,该村位于大河浜的湾角处,故名。

年余村——行政村名。1958年取名五大队,1962年划分为三个,该大队以境内年余桥(村)命名为年余大队。1983年改设年余村。

花庄——村名,因朱姓曾开过棉花庄而得名。

年余桥——村名,清道光元年,安汝佳九十岁建此桥,取名年余桥。村以桥名。

李园——村名,原多梨园,以村之东北有梨树园而得名,后演变为李园。

道士巷——村名,解放前,该村多道士,故名。

大成桥村——行政村名,1962年由原四大队分出,取名五联大队,1982年以境内大成桥(桥)更名为大成桥大队,1983年改设大成桥村。

四图庄——村名,“图”为旧时地方的区划单位名称,故称。

浦南巷——村名,该村位于河南,且以浦姓得名。

杨树园——村名,该村原多杨树,故名。

刘家圩——村名,刘姓最早到此落户,因种圩田而得名。

南庄——村名,因位于南桥头之南,故称。

路青沟——村名,原为水沟名,该村位于沟旁,同其名。

陆房河——村名,此河旁最初为六户陆姓定居,故名。

东荒田——村名,因村东原为荒田,故名。

大浜河——村名,该村位于大浜河旁,同用其名。

胶东村——行政村名,1958年取名十二大队,1962年以地处胶山以东而改名为胶东大队,1983年改设胶东村。

西河头——村名,该村位于河西,故名。

胶南村——行政村名,1958年取名八大队,1962年划分为二个,该大队以地处胶山以南而得名胶南,1983年改设胶南村。

北平巷——村名,由孟家桥(别名南平巷)村民分迁于其故宅之北,故名。

山庄河——村名,因村旁有三庄河,故名。

高马巷——村名,以高、马两姓得名。

胶西村——行政村名,1962年由原八大队分出,因地处胶山以西而得名胶西大队,1983年改设胶西村。

朱万倪家巷——村名,以朱、万、倪三姓得名。

探花墩——村名,有一探花葬在村旁墩上,故名。

前、后万庄——村名,过姓辟宅于此,取名万庄,因分前后两村,故名。

小大房——村名,原为邹氏大房的小儿子的住地,故名。

西大房——村名,最初为安氏大房的住地,因位于安镇西,故称。

安镇村——行政村名,1958年取名十大队,1962年以驻地安镇(自然镇)改名为安镇大队,1983年改设安镇村。

玉树堂——村名,“玉树堂”系汪姓大厅,以此得村名。

翠屏村——行政村名,1958年取名朝阳大队,1982年以境内翠屏山(山)改名翠屏大队,1983年改设翠屏村。

安西村——行政村名,1958年取名九大队。1962年以地处安镇之西而取名安西大队,1983年改设安西村。

横塘河西——村名,该村位于横塘河之西边,故名。

横塘上——村名,该村在横塘河畔,故名。

桥头巷——村名,因村旁有桥,故称。

团结村——行政村名,1962年由原五大队分出后,命名为团结大队,1983年改设团结村。

快先巷——村名,“快先”系人名,因最早居此而得名。

农新村——行政村名,1968年取名六大队,1962年分为两个,该大队取名为农新,1983年改设农新村。

黄胶庄——村名,黄姓先居于此,因靠胶山而得名。

象泾巷——村名,原名象颈巷,后转写为象泾巷。

小陆墅——村名,该村陆姓居多,因附近有大陆墅(属东湖塘),故名。

胶联村——行政村名,1962年由原六大队分出后,取名为胶联大队,1983年改设胶联村。

群东村——村名,原名三家村,1964年改名群东村。

南低田——村名,原名南帝殿,以原南帝殿古庙得名,因该村地势低,故演变成南底田。

大、小曾村——村名,曾氏聚居于南、北两村,且以大、小别之,故称。

太芙村——行政村名,1958年取名四大队,1962年分为两个,此大队以太平、芙蓉两桥,取名为太芙大队,1983年改设太芙村。

太平桥村——行政村名,1963年由原三大队分出后,命名为红星大队,1982年以境内太平桥(桥)更名为太平桥大队,1983年改设太平桥村。

马更巷——村名,又名马搭朱巷。

待照巷——村名,解放前,村民多为吹鼓手,土语称待照。

南前头——村名,村民由冯更上迁此,位于其故宅之南,故名。

河西湾——村名,因该村位于中安桥河西岸的河湾处,故名。

老塘西——村名,该村位于宛山荡西,取名塘西,后因另辟新宅,故原村称老塘西。

上水车——村名,因地势高,位于分级提水水车的上一级。故名。

南、北洋泾——村名,洋泾桥南、北各有一村,故名。

河口桥——村名,此桥在九里河口,故名河口桥。村以桥名。

河东巷——村名,该村位于洋泾浜河东,故名。

东三房——村名,又名东喊三房,相传,沈姓三子先居于此,因位于南道场东,故名。

石场——村名,因石场得名。

林桥头——村名,该村位于林桥旁,故名。

沈三房——村名,又名朝东沈家。村名。

高额村——行政村名,1958年原名三大队,1962年分成两个,该大队取名为高额,1983年改设高额村。

老大家——村名,原名老大街。后演变为老大家。

水渠巷——村名,该村周围多小河,故名。

北赵巷——村名,位于赵更上之北,且以赵姓得名。

盛荡渔业村——行政村名,1958年成立渔业大队,因无专名,于1982年以盛荡河(河)命名为盛荡渔业大队,1983年改设盛荡渔业村。

那些正在消失的无锡地名——安镇篇

安镇地名图

参考资料:《无锡县地名录》、《无锡市地名录》、地方志及部分网络文献,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因精力和材料有限,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遗漏之处也请补充;如希望做一期您的家乡篇,可私信联系,有优质的家乡图片希望可以私信发我,小编也将在图后备注来源;各位亲,别忘了关注+点个赞哦[来看我][来看我],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梅村;东亭;老城区上;老城区中;老城区下;新安;堰桥;南泉。

#无锡头条#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2070.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