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元至元二十九年,析琼山县南境置定安县。希望此地“境地安定,黎庶安宁”,故名。
定城镇
定城:唐代就有人居住,元末明初形成小圩集。明洪武二年,定安县治迁到此地。明正德年间称县前市,明崇祯六年改称定城。
南珠村:北宋建村。原名龙朱村,因村头尾住着龙、朱二姓。因为村的土龙源自金鸡岭,似双龙吊珠,且靠近县城南门,明代就取名南珠。
良田村:又称排田村,明代建村。田地肥沃,故名。
后山村:明代建村。由于地处金鸡岭山脉南麓谷地,故取名玉山,后改为后山。
山椒村:明代建村。村子在土坎地上,像住在小山上一样,取名山上村。因土坎地上长辣椒,海南方言中,上和椒二字同音,清末演变成山椒村。
莫村:莫恭万领兵在潭榄坡扎营,其家族居住之地,以姓为村名。
南山村:北宋熙宁年间,莫氏由莫村迁居此地,从莫村往南有一大片幽林山地而得名。
梁排村:1070年莫佛德将家产分成四份,后成四个村庄。俗称四边村,也叫四排村。梁氏九世祖梁勋继承岳父莫佛德分的一份,拓地而成的村庄就称梁排村。
高龙村:村庄位于长条土脊(俗称土龙)之上,故名。
大底村:宋代建村,因村庄位于平原中央,形似一个锥台,中间高,四周低,底部似锅盖。因五个村庄同居一条山脉上,而该村地势最低,故名大底村。
迎科村:原名迎坡村,明朝中叶建村,因村四周都是田洋,村民渴望坡岭,故取村名迎坡。后村中学子发奋读书,屡中科考,故改村名迎科。
春山村:明举人李开里第,开号春山。故以号名为村名。
田洋村:村庄位于田洋之中,故名。
深田村:原名青龙村,明朝中叶建村。因村之东、西、南三面均有深脚田,故名。
罗温村:俗称湾边村。明代建村,开名禄运村。当地称禄运有落运之嫌,意头不好,后谐音改为罗温。
仙沟墟:旧名火烧坡。古有地震,裂成一沟。明代一老妇从仙屯村迁来火烧坡居住,人称她仙人。此地故名仙沟。
巡崖村:唐懿宗咸通五年,李将军带领兵船在这里登陆,船到这里为止。古人认为船到了崖,故称船崖。到了宋朝,琼州府在这里设立巡检衙,驻守关隘。因衙与崖同音,船崖就改名巡崖。
仙屯村:仙屯一世祖莫意夜梦村庄上空有灿烂云彩出现,是为吉祥之兆。故取村名新云村。莫意在世时,村人无忧无虑,快乐如神仙,故新云村改名仙屯村。
杨迈村:宋代建村时,村子由杨、吴两姓人居住。而杨姓人多,故名杨迈。
龙州墟:清末在河边龙公庙旁形成圩集,因河山地形似龙,故名龙州。
西岸村:先祖从西岸村迁来,为纪念故地,取名西岸。
美太村:最初取史西厢村,后改称马六村,清代该村人才辈出,遂更名为美泰村,取“美好安泰”之意。
新竹镇
新竹墟:原称山竹崛市,始建于清康熙四年。民国十年,迁来现址,并改名新竹。
禄地村:明代丘氏从琼山府城金花村迁居于此。因先祖丘浚在朝中为官而得益受禄,故名禄地。
龙湖镇
居丁墟:清末成圩,民国迁今址。始称永隆市,因地处交通丁字路口,取名居丁。
南福岭村:村子在南福岭下,故名。
凤池村:始祖卜居风水宝地,附凤攀龙。村前又有塘、有池、有河,向纳居丁河,财源广进,故名。
永丰墟:驻地原名长岭村,清道光四年(1824年)建圩集,以此地土壤肥沃,常获丰收之意命名永丰。
高林村:高大的树木可以为栋梁,为勉励后代勤奋读书为国家栋梁之才,故名。
佳龙村:明代建村于条形山丘之上,地形似龙,是人居住的佳地,故名。
雷鸣镇
雷鸣墟:驻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由十甲人共建圩集,称雷打坡圩。因常有雷电击伤人畜得名。后雅化,名雷鸣圩。
南九村:王氏渡琼始祖王悦再传而生九公。王氏迁定始祖王委周,字子南。为纪念王氏祖先,取名南九。
梅种村:明末村民王杰昌从龙梅村迁此定居,不忘故土,故取名梅种村。
黄竹镇
黄竹墟:驻地明初建村,地多黄竹,故名黄竹村。明弘治年间形成墟集,故名黄竹墟。
龙流水村:明末建村。村前小河流过,喻为龙流水,故名。
河头村:数条流水汇集到这里再分流,故名河头。
富文镇
九所墟:清代建圩,原名宾文市。建国后以圩集近九所村而改名九所墟。
石门村:明成化元年,林氏始祖从琼山县北通村迁居此地,村址始称长林石室。因石地坚固,独一门户,改村名为石门村。
田头村:明代建村,村子原是西邻稻田,故名。
深水村:明代许氏村民从琼山迁此河边居住。据族谱“居深潭涌水灌万里,水润地根深叶茂世代蕃昌乐荛天“,故名。
白鹤村:明初成村,地形似白鹤,故名。
龙门镇
龙门墟:驻地清初有那危市,在隆门、南资二图交界,即此地。清雍正时集市扩大,改称隆门市,谐音龙门市。
官衙村:至元三十一年定安县治迁至南资都南坚峒。此处曾有官家的衙门,故名。
后坡村:因在官衙村和石堀村西北面的背后,故名。
英湖村:原名英儒村,清光绪年间改为英湖村。
大效村:村子早年有大片林木,可做建房的大材料,故名大料。后谐音大效村。
大山村:清乾隆初年建村。古时村后长着大片茂密的天然阔叶林,人们在林中行走,如置身大山之中,故名
久温塘村:明末建村。村前池塘常年水温较高,故名久温塘村。
龙拔塘村:村子东南面有大池塘。传说古代神龙从此拔起升天而成,故名。
清水塘村:村子有大塘清澈见底,故名。
赤土村:村子周围是赤色的富硒泥土,故名。
岭口镇
岭口墟:清康熙初三姓人共建墟集,名三家坡市。此地为定安县人出入母瑞山隘口,后改名岭口。
九锡山村:原名南雷村。元南建州州治曾建于此。清代改为九锡山村,俗称甲山。
三加村:明代有几批都是三家人迁居于此,故名。
封诰村:元代李青梅被元文宗诰封为娘娘,故名。
礼守堆村:原名黎首堆,此地是南建州州府外黎族首领居住的地方,后谐音礼守堆。
铁坡村:村子位于三加婆祖军坡场旁,军坡节期在军坡场操兵行军,故取名殿坡村。后改名铁坡村。
岑文塘村:原名吟文塘,因村子多出读书人吟诗出口成章。后书写成岑文塘。
梅村:莫氏先人从定安莫村迁居于此,不忘祖居地,故谐音梅村。
岭腰村:村子建在山岭的半山腰处,故名。
深水朗:元末建村。因村前有两处宽而深的低洼地,当地人叫作朗,故名。
山潮村:明代建村。旧时此地生长着一片原始森林,因气候湿润,常出现潮水变化的现象。有对联云:“山秀风高积见云霞廷甫气,潮流长里常看明月献祥光。”用联首两字命名为山潮村。
儒沐塘村:明末肖初潘姓仕宽、仕元两兄弟最先从金鸡岭迁来此定居,后仕元又迁往翰林区高坡园村定居。因东南方有口大水塘,村民常在塘中沐浴,故取名为浴沐塘村。至清末民初,村人考虑此名不雅,改为儒黑塘村。1958年改称儒沐塘。
翰林镇
翰林墟:驻地清代称来统路市,抗日战争时被焚,商户迁寒娘园重建集市,谐音翰林市。
林田村:清初建村。此处坡地开阔,取名蓝田。1870年以蓝田岭香木成林,改名林田村。
沐塘村:明末清初建村,村子火山石遍地,地表缺水,全村只有一口大水塘,靠天下雨积水,日久水污呈黑蓝色,称墨塘。后墨塘谐音沐塘。
旧市村:明末,龙姓曾在此置居。当时设市买卖,开有小店铺,形成街道,后因交通不便迁走,原址故名旧市。
旧市园村:清初,张、陈、王、周诸姓陆续至旧市村定居,筑城墙围村,故又名为旧市城。随着人口的逐步增加,城外之村又称旧市园。
龙河镇
龙塘墟:驻地古代有井涌水量大,人称龙滚井。井边有池,称龙塘。明天启四年在龙塘村附近形成龙塘墟。
南勋村:明末建村。此地古时遍长树林,当时居住在北部远处的村庄,常见烟熏从南边吹来,取名南熏。后谐音南勋。
天池村:元末建村。因地势高用水困难,村民多挖池贮存天下雨水,故名。
绿林村:村庄绿树成荫,故名。
茶根村:明末建村。原名岭根村,因村坐落于尖岭的岭脚。岭上长有油茶,后改茶根村。
鸭塘村:明末建村,村子多养鸭,故名。
南引村:村民从岭口南雷村迁居此地,不忘故土,取村名南引。
定安美景
定安久温塘冷泉
定安美景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2094.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