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茂名市露天矿生态公园风光。 影像中国
在广东省茂名市的露天矿生态公园,有一座特殊的人工湖——它原本是一巨大矿坑,现在风景如画,迎来八方游客。
南方中秋,太阳依然火热。我和友人漫步湖畔。站在湖边眺望,一片醉人的蓝扑面而来,湖面波光粼粼。釉砖铺底的湖堤,洁净如洗;葱茏树木,绿荫团团;叽叽喳喳的闹雀,上下翻飞,似与游人捉迷藏;翠绿草坪,花儿竞放,让人忘却季节的轮回……
我们沉浸在美景之中。一位朋友感叹说:“想不到,昔日的大矿区,会变成如此美丽的生态园!”
一语唤醒记忆。1979年,我在电白县城读书。当时和同学来到这里,呈现眼前的是望不到边际的油页岩大矿坑。往坑底看,深近百米,如临悬崖峭壁,却见下面有小小的人头攒动,那是一群油业工人正在忙碌地进行作业。那如火如荼的劳动场景,让人震撼、难忘……
此时,一位身穿清洁服、戴着袖标的老人和一位少年迎面走来。老人提着垃圾桶,少年背着纸篓。聊了两句,得知他们是自愿维护公园清洁卫生的志愿者。
老人鬓发稀白,衣着朴素,话语亲切。他说他姓陈,原住早期茂名建设者的住宿区——“三万七”。身边的是孙子,还在读书,每逢假日,都会参加志愿者活动。他望着湖面,深情地说:“这里是我们曾经奋斗的地方,留下汗滴无数,足迹很深,感情也很深……”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也是油页岩开采工人,干了近三十年。”
讲起茂名油页岩开采的经过,陈伯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
茂名油页岩的发现纯属偶然——村民在这里垒薯窑,意外发现石头会着火。经专家鉴定,发现会着火的石头是油页岩。1954年,国家在茂名展开大规模勘探,最终发现一个适宜大型露天开采的油页岩矿。随后,国家选派的各路建设大军纷纷进驻茂名。茂名露天矿大规模开发的序幕由此拉开。
当地群众以参加油页岩开采为荣,“父送子,妻送郎”“一头挑床板,一头挑干粮”,争先恐后加入开采队伍。陈伯和父亲也在这时加入开采大军。
当年,这里一片荒凉。开采工具缺乏,只能土法上马,锄头、铁锹、簸箕、扁担等齐上阵。工人们忘我奋战,风餐露宿。后来为了保障工人住宿,在荒丘上建成了三万七千平方米的平房,这就是“三万七”地名的由来,沿用至今。
茂名以“从石头中榨油”闻名遐迩。当年炼油厂蒸汽锅炉建设未能同步跟上,技术员们便把多台火车头“串联”在一起,输出蒸汽。火车烧煤,供煤工人每班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换班下来腰都挺不直……
也许是到了归队集合时间,志愿者们陆陆续续走到一起。陈伯指着其中一位骄傲地介绍,这位是我们志愿者服务队的副队长,姓李,家中三口都是志愿者。
李副队长告诉我们,他们的总队“茂名志愿者名爱服务总队”建队于2010年,现在已发展到六十多个分队,分布全市各地,注册志愿者超过四千人。在当年的汶川、玉树地震灾区,茂名高州、信宜等地洪水灾区,都留下过他们的足迹。李副队长所在分队,叫“星愿志愿者服务队”,现有志愿者四百多人……
我跟着他们边走边聊,大家七嘴八舌,谈起矿坑这些年的变化。
1993年,茂名油页岩停产,留下深阔矿坑。周边山地上,光秃秃的山坡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停止开采的矿坑由于没有进水和泄水设施,逐渐变成一潭死水。穿过市区的小东江也受到污染。党的十八大以来,茂名市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决定把露天矿打造成生态园区。为此,市里投入资金铺路砌堤、修复水土、植树绿化、种花种草,对矿区进行特色打造。
志愿者们成为美化矿区的一股生力军。除了关注园区卫生,哪棵风景树有问题、哪块花地欠肥缺水,都瞒不过他们的眼睛。陈伯指着对面山地的绿林说:“矿区地质差,污染重,那一片树,翻种了多次才活,又补种多次才整齐;左边的土壤经深度改良,草坪才翠绿起来;右边花带,经长时间耐心施肥、浇水后花才开……”他一一数过来,口气里透着自豪。
今天,曾经“烟尘百丈高,油污遍地流”的露天矿变成鸟语花香、白鹭成行的生态园。旧矿坑经过综合治理,摇身一变成为碧波荡漾的湖泊。小东江也面貌一新。白天,江心乐园里摩天轮旋转,儿童笑声飞扬;晚上,霓虹闪烁,花香四溢……这些风景的背后处处有志愿者们的身影。当问他们为什么当志愿者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美化家园是咱们共同的责任。
斜阳映照,光芒万道,湖面一行白鹭悠然地向对岸的密林飞去。志愿者,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和翻飞的鸟儿、盛开的花儿一起,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27日 08 版)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2105.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