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里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是说最初人的本性是良善的。但也有人说性本恶。因为小孩子是白纸一张,没有是非曲直的观念,也没善和恶的概念,在成长时需要大人不停地教导社会规则和秩序。在没有形成社会秩序和规则前,一旦有恶行,没有是非轻重,便比大人更可恶和残忍。
也许大人看来的恶行,只是他们觉得单纯觉得好玩。但正是不懂,所以他们对自己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没有认知,因此他们若“恶”,会更加残忍。
曾经见过一群小孩子,戏弄受伤的小猫,小猫吓得瑟瑟发抖,孩子们哈哈大笑,他们只是觉得小猫害怕的样子很有趣,但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对小猫的伤害。
人之初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呢,在看了这本《冷雨》后,我更加觉得,没有本善与本恶的分别,分别只在于大人给孩子提供一个怎样的成长环境,孩子又由此获得怎样的认知。
作者郭沛文,以交叉叙述的方式,不一样的视角来讲述一个悬疑推理的故事。在阅读时,让人从心底透出一股冷,就像南方阴冷的雨季,处处黏糊糊的水气。因为实施犯罪的,只是几个还未走上社会的高中生。
高三学生何娇,班级春游时从公园坠塔而亡,但是没有人知道她从几楼坠下,没有人看到怎么回事。何娇父亲,何天奈,身为刑侦警察,开始17年漫长的调查,穿插着17年后张雨书的失踪案,故事一点一点揭开真相。
一何娇表面家庭幸福,父母和睦,但实际因着父亲的同性情感,父母不睦。父亲借工作之便不着家,母亲无法接受却又不得不忍受,转而对何娇病态般逼迫学习,何娇患上严重抑郁。自己与赵妃的同性之恋,让她不安,又得知自己并非何天奈的孩子,这一切压垮了她。何娇无法承受,觉得自己的存在是错误,选择结束自己的存在。
何娇与赵妃向陆松求助,怎样结束何娇的生命。陆松没有惊讶和劝阻,反而以自己的高智商分析坠塔各种角度和可能性,以规避后果,并伸出自己的手轻轻一推。
三个人商议的过程无意被张小鹭录下。陆松在张小鹭心中,是美好而光明的,因为暗恋陆松,所以张小鹭看到、听到事情经过,选择了沉默,为此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堂弟,沉尸池塘。
他们就这样轻而易举放弃自己和别人的生命,轻描淡写地计划好整个实施过程,事后还无所谓地交谈,会冷静处理痕迹,应对警察,甚至会留心警察的细微反应,一连串的缜密行为让人泛起寒意。
这几个还是高中生的孩子,介于孩子与成人之间,他们完全不懂生死意味着什么,也不懂生命的厚重。因为不懂,因为孩子似的天真简单,又拥有成人的行为能力,所以这“恶”便倍加放大,近乎于冷漠和残酷,令人难以接受,而聪明的孩子犯罪,更加可怕。
等到他们明白生命的重量是自己无法承担时,自责与悔恨也是成倍的,哪怕他们用尽一生来忏悔也无法洗刷。逃过了法律,逃不过自己。张小鹭离家,混沌度日,仅仅是活着,陆松最后在尼泊尔禅修,近似于出家,赵妃整容,活在张小鹭的影子下。
二四个高三孩子,策划实施了何娇坠塔事件,我们无法忽视他们的父母家庭。怎样的家庭和教育,让这几个孩子会这般“无情”。
何娇因为家庭,已经付出生命代价;赵妃父母去世,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只能简单照料她;陆松则独自生活,家政阿姨来照料他,父母在国外忙自己的生意;张小鹭父母忙于守着一个肉摊,无暇顾及女儿。
他们的成长过程里,实际上父母角色都是缺失的。没有陪伴,没有悉心呵护,更谈不上了解,沟通和指引。
何娇的父母,陆松的父母,张小鹭的父母,赵妃奶奶,不能否认,他们都爱孩子,但是他们也不了解孩子。孩子沉迷网络,迷恋游戏,早恋,偷尝禁果,父母都不知晓,只看到表面听话懂事的孩子。
他们以为给孩子足够的金钱,衣食无忧的生活,规划好未来的光明前程就是爱,但是他们忽视了最应该给孩子的情感关爱,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成长。这一块的缺失,是弥补不了的空缺。但是在某个契机和巧合下,这些缺失会爆发,带来的后果谁也预料不到。
张小鹭生下女儿,起名张雨书,离家出走不知所踪。父母将张雨书充做自己的女儿养,但依然不懂得教养和保护孩子,直到警察告知才知道张雨书的遭遇,让人惋惜。
这四个孩子就像孤雁,无人引导,人生出现了分岔。
三这一切案件的起因,追查到最后,来自于何娇的父亲,何天奈。他与何娇母亲恋爱结婚,接受岳父母的资助上大学,却在大学发现自己喜欢同性。
两个人,始终畏于世俗眼光不敢离婚,却又各自逃避,营造家庭和睦的假象,两个人的苦涩不甘愤怒,统统都给了何娇,直至何娇无法承受。
何天奈追查了17年,揭开的真相难以接受,最后用枪杀死妻子,随后自杀。
看完《冷雨》,心头有点沉,鲜活的生命消逝,还有背后五个家庭的悲剧。
父母和家庭对孩子成长带来的影响有多大无法估量,孩子只能被动承受家庭给他们的一切,当问题出现时只会用自己的方式解决。还记得前段时间震惊全国的少年弑母案吗?回到开头,那么人之初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2182.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