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内有左原张慕槎致了叟、一佛、沈侗信札。张慕槎(1906-1996),又名张宗骞,字紫峰,号左原,诗词大家,书画家,西湖诗社创始人,民国时期发起“胖子会”之一。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里嵝岣村(今属东和乡)人,自幼在枫桥镇杨坞外婆家长大。他6岁入启蒙小学,14岁考入大东公学(今学勉中学前身),毕业后在枫桥一带任过小学教员。

国共合作时期,张慕槎曾任十九路军少校秘书、湖南省平江县县长、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少将参事、浙江省丽水县县长等职。1949年3月在浙江省丽水县武装起义。解放后任浙东行署主任秘书、民革浙江省委顾问、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又是浙江逸仙书画院暨西湖诗社创始人之一,两任名誉院长。又是武林书画社、海宁跃龙诗社、诸暨诗社名誉社长,中国诗词学会浙江分会顾问,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浙江分会顾问,同时,又兼衢州烂柯山及湖南岳麓诗社顾问。

张慕槎晚年著有《松韵阁》诗稿一部十卷分四册,七八百首其古风动辙,百数十韵,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版本精印,古色古香。苏步青先生评价:"慕老之诗为时而作,慕老之文亦为时而作,慕老为人洒脱谦和,诗如其人,文亦如其人,其尊师重道之虚心求教美德,老而弥笃。诗稿卷首由苏步青、周子美、郑逸梅三老作序,苏局仙,赵朴初题签。马一浮大师勉其诗有寒松劲秀韵味,故"松韵阁"三字赠之。诗集以《五泄吟》、《雁荡吟》、《天台吟》三吟,"苎萝、新安江"两咏堪称代表作,以及汇集各个时期大事,各地区风景山水,记事、 写景美不胜收。

了叟即单培根居士(1917-1995)字根土、浙江嘉兴人。七岁入私垫读书,十七岁从陈仲南医师学中医,取名培根。学成后于嘉兴行医,并开始写医学论文,在医学界有很大的影响。1994年6月16日,法缘已尽,安详示寂于厦门南普陀寺,终年七十九岁。

一佛即庄一拂,晚号箨山,嘉兴人。世居城南。从师白鹤里陈应松,学诗古文辞。负笈上海,得东亚研究院法学硕士,院长吴凯声,时民国已巳年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财政部部长孔祥熙,父执陆树棠任公债司司长,乃引进公债司,并于水西门设宴拜鹤山易太厂儒为师学声律,易师有《韦斋词稿》,同门吕贞白手写影印。嗣调上海债券核销处工作。性喜南词新声,至是徘徊于平声赓春两大曲社之间。抗战前夕,由财政部抽调救国公债劝募总会文书股,会长宋子文,国军退出闸北,宋孔意见不合,宋一怒去香港,于是余与尤恺君两人,受命办理结束,事后,即拂袖归寓次,由是专事昆剧演唱活动。在此阶段,与赵景深主编《戏曲》月辑,与叶德均、郑振铎、周贻白组织古典戏曲丛刊社,研究戏曲考证理论等。并辟《俗文学》上海专刊。抗战胜利,在壬午年秋,弃政归田,结庐南湖上,攒风为丘,凿池为水,栽竹植莲,并建亭曰箨山亭,王蘧常为之题额,东望钓鳌矶,北临放鹤洲,湖光塔影常在几案间,曰白茅庵。从而局促一室,读经著书。诗词曲外,更喜撰演戏曲,在上海时,原为中国戏曲协会上海分会会员,有《十年记》、《鸣笳记》等传奇,返乡后,未能忘怀诗词,担任鸳鸯湖诗社社长,并受聘为北京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年届七十,从梁师漱溟学佛,担任市佛教协会理事。浙江通志馆聘为分纂,馆长为余绍宋。综我一生,学殖不纯,思想驳荤,马齿徒增,岂值一笑而已。著作问世者,有《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中下三卷,八三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明清散曲作家汇考》,八四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一拂诗》三卷,《南溪词曲稿》两卷,《嘉兴佛教历代传法大事记》,其他小品有《曲友知音集》,《梁谷音外传》、《上海昆曲沿革史》等。

沈侗(1919-1989),字茹菘,号侗廔。嘉兴人。有《中国美术史评估》。新纂:早年从吴景贤、徐培钧、徐鸿化学诗,朱斐君学医,岳昭英学篆刻。及冠时从王店施定夫桢学画,工花卉、人物,兼翎毛、走兽。後又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为王蘧常弟子,专治诗文美术之学。後以副教授受聘于安徽阜阳师范学院。因心力交瘁而殁。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左原张慕槎诗稿和信札

民国一趣胖子会

1947年,张慕槎(又名张宗骞,浙江省诸暨市人,曾任十九路军少校秘书、湖南省平江县县长)在江西南昌组织成立了一个名为“胖子会”的组织,其目的是集合当时政府要人和社会名流中的肥胖之人,显示胖子的优势。在胖子会成立的时候,张慕槎郑重其事地宣称:“圣人有言,德润身,心广体胖,从不齿及干瘦。”当时由张慕槎、吴宗慈发起的“胖子会”,会员有于右任、孔祥熙、何键、吴国祯、居正、马鸿逵、张发奎、张继、冯玉祥、杨森、孙科等,张慕槎、吴宗慈撰写“胖子会”的宣言,文章大意就是:人本是老天爷赋予的形体、阴阳赋予的元气,因此有大小之分、胖瘦之别。所以,有一钓就钓起六只大鳌的巨人龙伯,也有不满三尺的侏儒僬侥;有肥大如瓜的张仓,也有短小精悍的郭解。不仅是男人,女人也有这些差别,如杨贵妃虽然肥胖仍妩媚,赵飞燕瘦小却轻盈。由此看来,长得高大肥胖的人没有什么值得自夸的,长得矮小瘦弱的人也不必自怨自艾。只是圣人说过,好的德行能健康身体,故有心广体胖之说,但圣人似乎从来没有说到瘦的,恐怕胖子和瘦子还是有差别的。布袋罗汉,那肥胖的身躯就永远镇守于佛门,身高一丈三尺的翁仲,因始皇派去镇守临洮而称雄于秦王朝,这就是胖子的可贵之处啊!于是乎,有男女胖同志们相聚而商量道:我们生于这个世上,享受着胖子的种种美誉,并借此避免了瘦子们遭受的种种讥讽,因此我们应互相联络,组成胖子团,并编撰一部胖子史,这就是我们发起组织胖子会的因由。

这篇文章不仅介绍了胖子会的成立缘由,还仿照西方人的连锁制度,按等级分为五等,不笼统地称为胖子,而是根据标准称为特胖、大胖、中胖、小胖和准胖,特胖以体重300磅(约136公斤)为标准,其余的每差30磅为一档次。其中,张慕槎是小胖级别,吴宗慈是准胖级别。

胖子会在宣言中说,胖子会有着远大的理想,希望“因胖及胖,胖公胖婆,胖哥胖嫂”都能积极加入胖子会,而且是多多益善,希望在一年之内,“由本国而及全世界,俾此连锁之联系可绕地球一周”。这样一来,“不仅胖同志本身之幸福无量,全世界人类亦将欢欣鼓舞”“同游于胖天胖地之间,岂不美哉”。

“胖子会”成立一事蒋介石也有耳闻,不过他身材痩削不能入会。有一次开会,蒋介石开玩笑说:听说你们成立“胖子会”,现在开会的人里就有特胖、大胖、中胖、小胖、准胖,可谓聚集一堂,这可让我们这些瘦子如何是好。

张慕槎等人认为,人生在世,能够成为胖子是一件难得的好事,不仅不要为自己是个胖子而悲观叹息,反而要为自己是个胖子而感到幸运。作为一个胖子,不仅能够享受胖子这个美誉,还能避免因为长得干瘦而受到讥讽的烦恼。所以,成立胖子会就是为了身材肥胖的男男女女能够在一起分享身材肥胖的美好心情,还准备写一部胖人的史书。

胖子会的成立,当时受到了胖子们的热烈欢迎,会员很快发展到了二百一十多人,成为当时社会上的一道奇异景观。后来,因为局势动荡,胖子会最终不了了之,无疾而终。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2691.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