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南园古今——关于南园村,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南园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她有厚重的历史,也有辉煌的现在,更会有美好的未来。这里民风淳朴、积极向上,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南园人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苦劳作,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光荣与志豪。

一:关于【裴村园】的考证

其实南园村原来的名字叫着“裴村”,后演化成“裴村园”。1960年以前,南园位于现在人民公园北侧,行政新区临时办公区与美林湖畔一带。当时,村中间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路,路东为东张,路西是西吴,东张西吴合称南园。而裴村是南园很早很早以前的名字。说到裴村这个名字,对于南园的年轻人来说知道者也许不是很多。关于裴村名字的由来,经过多方考证,整理出以下四点证据。

证据一:据清朝时期的《扶沟县志》记载,清朝有五十二地方管辖村,[裴村]作为其中的一个地方,管辖万庄、张庄、吴庄、王墩、田庙、丁庄、轩王庄、乔庄、洪山庙、任庄、许岗、冯庄、戴庄、徐庄、太康营、赵庄、邢庄、小杨庄18个村庄。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南园村应该是张庄和吴庄两个村庄,张姓居路东,名为张庄,吴姓居路西,名曰吴庄。张庄与吴庄合称为裴村。也就是后来东张、西吴以前的叫法。后因所辖裴村而得名为”裴村园“。

证据二;据《扶沟县教育志》记载,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扶沟在裴村、董桥、江村、魏寨、罗大庙各设初等小学堂一处。设在裴村的小学堂就在村南的奶奶庙内。据说当时的裴村奶奶庙占地上百亩,庙前有山门,山门前有一条通往许昌的大路,路边还有各种商铺,初一十五前来上香朝拜的人络绎不绝,买各种吃食的,日杂百货的,耍把式卖艺的甚是热闹。庙内有前殿、中殿、正堂三孔院落,东西各有偏房数十间。目前南园村八十岁左右识字的人,多在此小学堂上过学。此学校一直坚持到民国后期。据南园一八十多岁的老人回忆,该学校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打进扶沟时停办的,之后废弃。

现存的奶奶庙三间庙堂为八十年代重建。庙内供奉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奶奶。每年初一十五前来奶奶庙的信奉者众多。目前,奶奶庙位于雕亭路北侧,前有华福商贸城,后是领袖新城,被周围的高大建筑包围其中,命运难卜。(后续:南园奶奶庙最后还是没有逃过被拆迁的命运,2015年,建业集团进入扶沟县房地产界,南园奶奶庙所在的大片土地被征用,奶奶庙被毁。好在经过多方协商,在庞附近复建奶奶庙。)

证据三:遍访南园村中多位八、九十岁的老人,大多认为裴村园的名字由来已久。他们认为南园原来的名字就是裴村园,裴村园即东张西吴的合称,当问起裴村园的来历时,无人能说上来。

证据四:此为一旁证。早年间,在南园村东南角的王墩村南头,曾经出土一方墓碑,据明朝万历年间王嘉命墓志铭记载:“元朝末年,王氏始祖王伯玉为避乱,由确山县徒扶,居城南裴村”。从墓志铭上记载的文字可以看出,南园村在元朝时期就叫裴村。 按元朝末年1368年元廷退居漠北元朝结束推算,南园村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以上的证据可以看出,南园在元朝时期就有此村,只不过当时村名叫着裴村。

至于南园村原来为什么叫裴村园,由于时代久远,也无历史资料,现已无穷考究。

民国末年及解放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南园被十里八村的人们叫着“皮子园”。关于皮子园的叫法,曾经向村中老年人求证,都说南园村自古以来没有做皮子生意的,也不产皮子,那么为何会有皮子园的叫法呢?有这样两种判断:一,当时认识字的人很少,能真正书写裴村园三个字的人就更少,对裴村园的叫法多是口口相传,久而久之产生一种“皮子园”错误读法。第二是对裴村园叫法的一种谐音。由于裴(pei),皮(pi)读音相近,裴村园被叫成了皮子园。不过从皮子园的叫法也反过来证明裴村园名字存在的真实性。至于这种解释是否正确有待有识之人考证。

至于何时由裴村园改叫南园的,无处可查。也许是村子位于县城南端,也许是为了方便将原有裴姓的村名改为南园。这些只是推测,至于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没有人知道。

二:南园村概述

扶沟县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境内多次被黄河泛水冲淤切割,形成县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起伏地势与岗、坡、洼地相间。清朝时期,从韭园至县城,再由城南万岗、南园到马村集一带系双泊河古河道遗迹。一直到解放前,扶沟县城南的小下岗、万岗、城角李一带沟壑纵横、岗沟相连。相传曾经有‘’桥上庙,庙上桥,一步四眼井,裴村奶奶庙‘’之说。其中“桥上庙,庙上桥”意思是说南关外的土岗上有庙,岗下也有庙。

1960年以前的南园村正坐落在岗南边的一片洼地之中。

现在的南园村中间有一条水沟,即城郊一中西院墙外的那条水沟。据说,水沟处是双泊河古河道遗迹。在解放前,这里并非水沟,而是从县城出来,通往周家口的一条官道。这条水沟是上世纪60年代因为种植水稻而开挖的,也是东张与西吴的分界线。沟以东居住的均为张姓,被称为东张;沟以西居住的大多数为吴姓,所以叫西吴。东张西吴合称南园。南园在文革以前共分为七个生产小队,东张分别是四、五、六队,这几个队居住的绝大多数为张姓人家。西吴分别是一、二、三、七队。其中七队当时叫着青年队,由于七队的房屋有部分在岗上,南迁时迁移走的人家很少,加之回迁时有其他队的人也将房屋建在这里,所以,在七队居住的有吴姓,也有张姓。也许是习惯成自然一直到现在,南园的村民仍然延续着以前生产队时期的叫法。只要说出是几队的,就知道是东张还是西吴的人。

据扶沟县志记,1957年7月到1958年的5月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境内多次降大雨、大暴雨,最高一次降水量达543毫米。多次的暴雨,加上县城内以及万岗高土岗上的积水均集聚到南园村所在的洼地内,一时间,整个南园村成为泽国,村内积水成湖,房倒屋塌。当时扶沟县委决定将南园村全部迁移。时任大队长的张长富奉县委之令,于1958年5月率领全村村民南迁到柴岗乡巩河大队东南,县里从巩河等附近村庄划出几百亩飞沙地,给迁移到此的南园村民耕种。

另有一部分人家迁到太康县常营的一个农场。该地原非农场,由于这里人烟稀少且有大片荒地,于是引来本省及山东、河北等外地人前来开荒,他们就近建房盖屋,逐渐形成村庄。由于前来开荒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形成前新庄、中新庄、后新庄三个外来自然村。后由国家划拨土地成立农场,统一管理。目前,与扶沟交界地带的前、中、后三个新庄依然存在。

还有部分人家投亲靠友迁移到外地去的。这部分人家回迁的不多。

经过两年的过度,1961年10月,在积水逐渐退去后,外迁的人家逐渐开始搬回到南园村。在回迁的过程中,有一少部分人也许是已经习惯了当地的环境不愿回迁,就在当地留了下来,为了不忘记他们的根在南园,就把他们居住的地方取名为新南园,后来也有人叫新庄的。目前在新南园居住的大概有几十户上百口人,属于柴岗乡巩河村。

迁移到太康常营农场的人家,在之后几年内有一大部分人家回迁南园,但至今仍有部分人仍留在当地生活。

回迁的人家,抛弃了原来底洼的村址,在原村北面的土岗上选址建房,也就是南园村现在的位置。仍然按原来姓氏居住的大概方位,张姓居东,吴姓居西,形成目前东张、西吴的格局。

1960年1月3日扶沟县委决定整修”八一”、孟亭水库,组织数万民工开挖,当年竣工。位于城郊乡的八一水库西到扶沟至古城公路,南到庞庄、何戴庄,东到王墩,北到南园。当时八一水库属县境内最低洼之地。八一水库建成后有部分蓄水,由于没有河水注入,紧靠聚集雨水,蓄水量很少,后因水源枯竭,库地又恢复耕种。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期,县里在扶沟古城公路的柴岗路口附近成立青年林场用来安置下乡知青,由于距八一水库近,就将该林场命名为“八一林场”。知青回城后该林场撤除,但八一林场的名字仍在。目前,去柴岗的路口仍有‘八一’的路牌,人们也习惯性地将此处称为八一。随着八一水库的消失,于是这个地方的八一路牌便成为原八一水库的唯一见证和遗存了。

尽管已经复耕,由于土地受雨水常年浸泡,土地碱化严重,每到秋冬季,地面泛起一层白色的碱霄。当时确实有人在地里扫浮在地面碱霄,说是用碱可以做炮药,不知是否真实。由于土质碱化厉害,庄稼收成极低。1962年,在南园村住队的县领导田宇光,根据南园的土质情况,建议引种水稻。田宇光带领村民,从马村干渠引水入田,又从信阳请来技术员负责技术指导,当年就获得了每亩500斤的好收成。之后的几年,南园村把全村的地全部种上了水稻,同时也改变了土质,盐碱地变成了良田。南园引进的“一棵栽”品种亩产可达1000斤以上,且口味甘甜、醇香,誉满全县。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全县大面积开始推广“麦棉套种”技术,南园有部分地块改种棉花和小麦,由于土层含水量大,效果不是很好,仍有部分人坚持种植水稻。南园的水稻种植一直坚持的2012年,县行政新区规划建设后,将南园的大部分土地征收,水稻种植就此结束。目前,城郊乡的马家厂、何庄、李堂、五里店等村庄仍有部分水稻种植。

东张的蔬菜种植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利用近靠县城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当时东张的温室大棚、小形弓棚比比皆是。因在卖菜中发现商机,头脑聪明的人就放弃蔬菜种植,改为蔬菜收购批发,也有人经营蔬菜种子。东张的蔬菜种植带出来一大批经营蔬菜的生意人,这部分人便是扶沟县第一批经营蔬菜的生意人。目前,扶沟县蔬菜批发市场内仍然有很多南园人在经营。

1978年,由当时的城关公社协调主导,南园、郑关、七里井、万岗四个大队联合,在东张的北面建一所“南园中学”,招收这四个大队学生。当时学校大门朝东。后来学校被县里接收,扩建成“南园高中”,面向全县招收学生。再后来初中与高中分离,高中在东,初中居西,成为两个独立的校园。南三环(即现在的力神大道)建成后,初、高中的大门均改为门朝北方向。近几年,南园高中更名为”扶沟县第二高级中学“,南园初中更名为“城郊一中”。

西吴从事建筑、房屋装修的人比较多。特别是地板砖铺设、房屋内外墙的粉刷等等,在全县是非常有名气的。他们娴熟的施工技术,过硬的工程质量受到用户的广泛赞誉。名誉出去后,一时间洛阳纸贵,南园的施工师傅一人难求,非常抢手。有的人家宁愿耽搁几天也要等着南园的师傅。

2010年,县城主要干道桐邱路向南延伸,正好从西吴中间穿过,将西吴一分为二,为此搬迁了数十户人家。2012年,县里筹建行政新区,建人民公园、教育园区。南园村80%的土地被征用。失去土地的南元人只有另外寻找其它某生之路。目前,位于桐邱路两边的民房大部分已经重建,样式新颖别致的二、三层小洋楼鳞次栉比,于宽阔的桐邱路交相辉映,小城市的雏形初见端倪。高楼大厦与绿野田间,古老与现代并存,成为一道具有南园特色的独特风景。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大部分土地被征用,从南园走出去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立足本地远走他乡,为南园、为家人而辛勤打拼。

三:南园张姓

据民国八年(1919年)九世张纯德墓碑记载:”始祖兄弟二人,长讳大功,次讳二功山东青州府益都是人也。明初来扶,一居杨村岗,一居裴村园丙方,裔孙彼此易祖而祀,亦以示久而相亲之意焉。我此祖实二始祖之九世孙也,卜葬于此,迄今己二百有余年矣。”此支张氏族谱毁于明末,民国十年(1921年)重修时,二至八世名讳己无可考,仅从九世起。字辈从十二世至三十一世为:“印应成振锡,清万志明德。英杰公良才,贺香照家来”。1996年3月,张坡、张法安续修。族村有南园、新南园、东后街、寺前街、窦虎营、晋桥、瓦岗、屯民庄、吴桥、魏寨、聂埠口等处。

目前,南园的张氏族群多居住在四、五、六队的东张,由于1960年由南乡回迁时居住散乱,西吴的三队、七队也有部分张姓居住。

四:南园吴姓

南园吴氏

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吴氏始祖吴隐由陕西平凉迁居扶沟县西北角郭村,生八子,只知第四子吴昊以上三子,长子迁山东,次子迁固始,三子迁杞县,其余四子下落不明。吴昊生四子:宗鲁、宗周、宗文、宗武。分为四门,长门散居于扶沟县南园、鸭岗、和庄、北吴、梁庄、吉庄、窦虎营、高河套、前岗、袁岗、谢庄、杨王、太康县丁集等村;二门散居于扶沟县老庄、吴桥、学户、小吴庄、前吴、马庄、太尉铺、鄢陵南、北吴等地;三门散居于淮阳县、郸城、鹿邑、柘城、尉氏等地;四门散居于太康县吴庄、大吴、小吴、三里口、东张、大许寨吴庄以及淮阳、西华、许昌等地。共99个村庄。因历经黄水泛滥和战乱,族谱遗失,1979年重修,从一百世至一百一十九世字辈为:凤国宗继公,永本景祥田。德福诚克敬,芳名传万年。由著名农民诗人吴书款序。

五:南园王姓

在南园居住的王姓不是很多,散居在东张和西吴。2008年南园王氏续归城北大王庄《王氏族谱》。

北大王庄王氏

王氏始祖王观光,于明初有山西洪洞县迁扶,卜居城北五里许,村名老龙窝。明万历年间邵阳知县王格创修族谱,几经续修,毁于清咸丰年间捻军之乱,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岁贡王谦广查邑志、碑记,重修《王氏族谱》,并从二十三世拟定字派为:“宗同祖合,本源可知。光崇先业,法立心怡。家声丕振,兰桂豫期。福泽永庆,公秉孝恩。2008年,由王一新、王树培等续修,族村有:城西大王庄、小王庄、董村、二十里店、城北大王庄、郑王庄、石桥、南园、凉亭、盐厂等处。

南园村目前除张、吴、王姓外,还有丁姓、刘姓、候姓、袁姓、朱姓等等。这些姓氏大都是近几年人口流动、婚姻嫁娶的结果。南园张、吴两大姓虽人口众多,但张、吴之间辈分清晰、分明。异姓之间相互尊敬,从来不乱辈分。

清康熙年间,扶沟县令屠又良曾经作过一首关于南园的五律《晓过裴村》。策马荒郊外,茅檐晓色屯。 寒鸦依古木,宿雾涨深村。 碧散遥天影,青留霁雪痕。 三年休息意,待与老农论。 此篇五律诗《陈州府志》卷廿九曾经记载过,《扶沟历代诗选》也有过收录。

近年来,随着扶沟县城区向南扩展,南园村被日新月异的城市建筑群包围其中,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南园的文明程度和文化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升华。村民在分享成果的同时,仍然坚守原本的勤劳与朴素,淳朴与善良。相信南园人会用他们智慧书写更加辉煌明天。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2948.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