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南资深媒体人,博鳌书院常务理事老石,
《引子》
中华古姓氏渊源流长,张姓乃百家姓中排位居三者,入琼始祖多批,异地迁徙,可考溯源有北宋神宗年张壁,南宋张天平、张应科、张有文等。
此章独溯元至正由宁波而来的一脉在清末民初时于博养古村衍源的"张骏煌"一族。
偶得机会,在秀英区西秀镇博养古村外,“张骏煌墓群"及族人,引发关注。
于今,遗存古墓在开发冲突中危危可及,抢救保护迫在眉睫。"张骏煌古墓"及古宅,是一套完整的文化根基,保持完好,能系统展示一段人文历史,七百年间这支脉络清晰,于琼为望族之一的历史文物力证,以实物见证一段鲜为人知的渡琼族群渊源及走入现代的发展历程,其不止在文物价值上,更是对挖掘与利用这些看见摸着的鸿爪一痕,加以保护,让其在地区维稳、旅游价值、自贸区建设中,成为古村、古墓、古镇名片,发挥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以族群脉络及"张墓、古宅"价值考证为主线,强调其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由于手头素材不足,了解不甚深入,仅做抛砖引玉,于下分段述说。
引子
《一》古墓沿考
《二》古宅貌述
《三》迁徙传说
《四》开发价值
《五》。。。。。。
(以下相片多来自七仙岭老师及洁心老师提供,特此答谢)!
本文为手机书写手工作业,编码中谬误难免,望多见谅。
《一》古墓沿考
1.
墓群概况
张骏煌夫妇墓位于海口市秀英区西秀镇卜(博)养村东,墓地方向坐东朝西,墓地为张骏煌夫妇三人的合葬墓。
墓地建于清末民初,由墓冢、墓碑、石供桌、石翘头供案(台)、石五供(左右置圆、方花觚形烛台各一对、簋式炉带托尼及方座三级台居中)等建筑组成。
墓冢南北向并排三座,均呈长方形,外表用石条分三级浙宿砌成,呈矩形。顶部正剖面及尾部,呈山字形宝盖(详见图中)。
张骏煌墓冢居中,比原、庶配墓前后均稍长出,东西长2.77米,南北宽1.33米,高1.32米。
南北两侧分别为元配李氏、庶配邝氏墓冢,东西长2.60米,南北宽1.33米,高1.32 米。墓冢前立有玄武岩墓碑一通,高1.92米,宽0.74 米,厚0.12米。正面居中阴刻碑文“清例授中书科中书字辉山谥刚直张府君元庶妣李邝孺人之墓"。碑右阴刻子孙后裔姓名。立碑年代为民国十五丙寅(1926) 仲秋。(详见图中)。特别的是碑文背面阴刻遗产及分派遗嘱,(原文见图中),为古墓罕见。
据《卜(博)养村张氏族谱》记载,张骏煌生于清代道光年间(1838年),为卜(博)养村第二大姓当年族人中之绅士。长年经商,涉海贸等营生,建树辉煌,富甲一方。曾投建长流集市,并于道、咸、同、光朝,资助曾国潘平捻及太平军,及甲午战争时捐助北洋战倭,其及长子巍范并为当朝"例授"荣誉,为当地父子双"中书科中书"衔头者。宣统二年(1910), 废私塾兴学堂,以其长子张巍范和那秫村进士郑天章之子郑鉴为首筹,兴办“拔萃高等小学堂”(今长流小学),为一方新学教育开辟先河。
其背面碑文嘱定,田税款用于祭扫津贴外,其余分配等遗嘱内容,以及墓制特色,均是自汉两伏波设郡开疆以来,登岛之地古烈楼一、二都人文及大姓迁徙文化之墓葬文化一脉相承的实物实证。其保存完好,不可多得,是研究海南晚清至民国时期墓田族规和地方经济史的珍贵资料,对古迹文物研究及旅游开发利用,传统教育及地方维稳等诸多方面,其迫切期待的保护,将起到重要作用。
2.地域特色堪舆
走访研究《易经》及堪舆学几十年的学者刘平老师,初探风水堪舆中该墓制特色及本土化风俗,收获匪浅。
址于海口西关五源河以西,处古烈楼二都(后为凤楼都)矮丘陵带,北临海口湾至五源河口及北凸之"鳌头"状崎头,西望盈滨半岛及荣山寮方向,南依古烈楼都,东临长流海口及五源河域。坡东渐西斜低走向,座东向西,依刘师分折,应偏南或北5度上。
历来此坡多葬有名门乡绅,今夷平后己难完整断现风水走向,只凭孤耸古墓而推断,于缓坡之中段。
(补充1)
乡人及文保专家整理的素材,需考证后采用。
(补充2)
(补充3)
缓坡由西而东倾下,刘师分折符合风水学格制所选址。
西望是其家族原有墓地,建路中己夷平。
朝北是查证地图中的北凸、临海口湾的峙头海滩。
凌空所见正俯图,其形制严谨,布局中正。
族人为保留墓群疾呼
向热心于保护的古稀陈老及骏煌公第四、五代族人了解今昔情况。
3.碑背刻文
碑后铭刻遗产、用途及派配内容,古墓规制罕见。
此刻文用心良苦,后代承先辈所嘱,于每年祭拜时,可重温教诲,可为族人法规根据,避免纷争,是难得的一方乡规民约之一实证。
摹后码字如下:
“公之遗产:那毓田一坵十工,粮米一斗零五合,澄米三升五合;博君田一近八工,澄米八升三合三勺;那琶田上下二坛,粮米一升,澄米四升四合三勺;那邦田上下二近六工,粮米六升: 那大田一近三工,粮米三升七合;金秦地一阶,澄米二升七合五勺苍荡地一阶,粮米一升二合;坟行脊群地-一阶,粮米二升五合;坟行脊群大路地一阶,粮米五合;库兴地一阶,每年纳钱二十文:群大头地一阶,粮米四合;大滨地一边,粮米二合。议:每年税款除公与邝、李妣祭扫费并津贴,婚娶外孝者即按丁分派。子孙年十六岁以上得一份。十六岁以下得半份焉。”
碑背镌刻阴文
4.前置五供
前置有玄武岩石制"五供"及"长案"基座。
此规制为当地当年石造五供习俗及大户人家为祭拜与显示规格所设定。
一条跨五米的三拼石板,组合成”翘头案"为基座稳筑于地,上呈居中有三层高炉,炉为承西周所至的簋造型,下承托尼,础为方形印座,座的东西南北四面分别阴刻小篆体“仕藉名登"(从正面循右、后、左读),此句推能从各角度读取皆能通晓,意近。
炉之左右分立有一圆一方花觚形烛柱,设为"五供"。
“登"字于小篆典范中难寻此写法,可能于清末民初时碑刻者所杜撰而为,说明时年规制有所自由。
方正大度有余,此字西向。
四字似有“鸟虫篆"风格
《二》古宅貌述
迁徙来琼张姓多源,今考据有古墓、祠堂、老宅等遗址旧迹为实物佐证者,随年代跨步保护欠缺而越来越少或不断消失。再之为口传、谱碟及热心者研究存记,许多杜撰成份,难于实证。
本章以族谱及实地调查为切入,探讨一番卜(博)养古村张骏煌族人源考,只作参考备案。
1。张氏晚清民初古宅及朔源
氏族迁徙,以古墓古宅(含私宅及祠堂公产)及先期产业可证类诸多"硬原素"链接,以物证史,越多越好,不可割裂而推断。
博养古村历经千载,是人文历史厚重一方,有原往民二千多户,人口近万,本省历史文化名村舍排名于前一二。
以邝、张、伍三大姓居多,其三姓先祖先后迁来,居第二之张姓可考至少有四百载,其他姓氏为"小姓"。
据说,邝姓于中华起源于此有一支占大比例,是源头之一。
张姓源于此者,在岛上亦属其姓氏中最为集居,影响深远。
考张骏煌墓组,有庶配邝氏于其左,此“张邝氏",应出于该域望族邝氏门中。
今考于此村张姓族人,活化石般相承于族谱辈序,男丁取名,虽受新时代冲击,多数人还依祖训严规而行,在民初立碑及老宅祠堂神位的迹载,能清辩辈序排位,这是传统,也是人脉根源。
此番考探于古村卜养,在张氏族人古宅中,考证有五处,古宅风格归清早期乾、嘉、道间,至清晚期、民初皆有,具有典型的四合院及闽、粤干樑式结构及布局。
其张姓总祠居于村中央,依次于傍古宅保存尚好,有嘉道间及同光后民宅岭南风格及灵位、牌匾若干,但清时所立牌坊己无,偶见石构件散于祠边角落。
2.张姓古宗祠及迁徙脉络
此张姓总祠,乃当村并立邝、伍姓祠堂中之一举,座东朝西,四合院式三进格局,前有明塘后倚靠山,一贯而过的沙带隔离了村庄。
此为纪念分迁先祖瑀(肇基)公(崖州司军、特授忠翊校尉)创博养基地之源系,于明永乐年间,从五源都滨涯村迁来,有6百多年。上溯浙江宁波,于元代至元十四年(1278年)太始祖炤公(进义郎)入琼,此742年(至甲子岁),逾卅代。
居村中央的张氏宗祠,"前照后背"好风水。
这祠前塘,水可通百米外大塘,原是活水源头。
"骏煌“公一支,依族中背份长幼有序地分居于祠堂前后左右及塘边。
依塘而建的房子在近几十年中相互挨挤,今己无处插针。
3.张骏煌公一支略带
此行为煌公后代为引线并从中了解到诸多素材整理成文之依据,略带表述。
骏煌公族人传有六代上,遍布各地,有从商从政务农教书为业,这批族人多为老师者,为保护遗产奔走呼号。
4.古宅
能看见摸着的古宅,见证"骏煌"公一族人,在百多年老宅间生活的脉络,跨越嘉道咸同光五朝风格迥然的建构与材料、文饰风格,一一展开如下。
明显偏有同光后至宣统民初风格的斗拱抬梁,用进口于南亚的黑盐大木料造就,扇面至顶,连雀替都用心极能事,以多纹饰装饰,用高、浅、镂空、圆雕,在硬木上着力,叹为观止,不差钱的感觉。
这间老宅明显偏向民初风格,其神龛上一组壶门,及边上插扇,为一间厅整体菠萝蜜木造就,新落成时一派黄灿灿的色调,与"平安有象"、"万寿无疆"、"雍容华贵"等神龛立面繁褥纹饰交相辉映,显示这大户人家的奢华与显赫。
沿廊雕饰为"松鹤同春"、“一路连科"、"英雄独立"、"太师少师"纹饰,寄寓着一代又一代门中族人传承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一间厅堂,明显偏向嘉道间的古朴。
斗拱结构简约中与徽派所见相吻合。用白盐料整料做出罗锅状,以光素面示人,大度刚坚中又带柔情似水。
此结构与今之"丘濬故居"相同。
民国后,这等简约风盛行于琼。
西番莲纹及花瓶雀替为主张的清末民初风。
隔扇用包蜜(菠萝蜜)大料而为
高悬之"兴朝光宠"四字匾额,为宗族荣耀。
此匾额,是奉旨赐表生于乾隆卒于同治跨六朝百三岁(匾额上书,后人写为百零三岁)太夫人而赠的原匾。
此间应该是这次考证古宅中之"老大",至今也该有百六载岁月。
早年用它做农活
太祖婆百三岁相居于左,右乃先祖之冠袍加身相,供于分立的各家神龛前。
依湖左建的"骏煌"公一支的老宅,由石料所筑墙。。。
太祖婆为朝廷授匾,村中立坊旌表,此坊轰动一时,成为卜养及周边木村庄一处名胜,只可惜毁于几十年前的运动中,今遗一对石狮及部分构件在祠堂边。
这间大堂正中,祭奉着婆相,让后辈早晚日课香火。
《萱阁长春》匾,为同治九年间知府大人贺赠予"寿妇张郑氏百三岁",字样历历在目。
经文物局领导及专家认证,此原匾珍稀难得,可申报文保。
此匾额为奉"旨"特授,于嘉庆元年所恩赐于张心汉先祖。
为祭祀所作"祝文"一段张示于堂正中。
分祠中供有张骏煌公(左灵位,例授父子双"中书科中书衔)及上代先祖灵牌,可辩"清太学生。。。"字样,为当年举送太学之荣光。
分祠高越六米,坐向于宗祠后,庄严肃穆,当年亦用于私塾教授族中子弟。
建于清中期“骏煌"公老宅,厢房里摆满老物件,吸引了洁心大咖。
一口老井为此宅家人共用,装上活塞式机械井后,现还在使用中。
骏煌公所建老宅,门前留有大院,开门见照壁,壁有五福之格局让一排横屋取代。
从用材及工艺上,与老宅差别明显,是解放后分给贫农时不够住而外加盖的,我给族人后辈解释推断。
《三》迁徙传说
历次修谱,瑀公脉络清晰,此省略N字,独表"新料"。
1.坊传迁卜养张姓另一说
1587年,奉旨扶灵回乡的行人司行人许子伟,与世居于此的张姓几十户折迁移居卜养,有故事。
《明史》载;
"万历初,张居正当国,亦不乐瑞,令巡按察御史察之,御史至山中视,瑞设鸡黍相对食,居宿萧然。御史叹息去,居正惮瑞峭直,中外交荐,卒不召"。
万历十五年丁亥秋八月,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海瑞卒于任上。明神宗特旨,遣行人司行人、海公同乡并学生许子伟扶灵归乡,“勅葬"。
于万历十七年,归葬于滨涯村,与“有明一代文臣之宗”丘濬墓遥相辉映。
时因“让地”之名,几十户张姓世居族人,被迫远迁烈楼都古地的富教、博养。
坊间传说并当推断如下
当年隆庆起用海瑞,定职位正四品,“巡抚应天",徐阶与高拱,轮流坐庄,给他小鞋穿,他干脆托病返乡了,一走十几年。
这十几年是海公的成熟期,上《治安疏》时,当是年富力强,至还乡,在古今都是干事业的黄金年岁,可这一折腾,加上张居正十年冷处理,再出山己是古稀之年七十挂二了,安个虚名让他供着,没一年后就翘了,奉命勅葬归乡的许”行人"一行,日夜兼程,每天应酬着从南京远涉,疲惫而至的滨涯村,坊传抬棺椁绳断了,一打听,这地是百载世居的"张家庄"。就地安葬之说不究,另有版本此述。
海公悬了印还乡,小许十五岁上,捧牒上门,拜入瑞门中。此期间,朝上己换上张居正,尊海公名望,多人举荐他复职为朝效力,可十年中,张总理硬是顶着不用海瑞,这让小许感受最深,直至他随行北漂京畿赶考进士及第,一样目睹朝上对"海派"的排斥,不受待见而不寡。
今一听说这域乃"张姓"所据,再度于风水,得,就这选中宝地,安营扎寨。
苦于此系张姓几十户,自元初、明初,仰入琼先祖张炤,四祖张贤开辟琼地之荫,男耕女织,安居乐业,今再“背井离乡",往西去卜养地,一步一回头,可能因姓"张"?
时光荏苒,历史给后人留下许多谜团,等待大家去深究破解。
这片老墙静静地开着无名的花果,述说着几百年沧桑巨变。
更新于 5分钟前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2995.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