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徐雨阳 王磊
【一】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杭州紫阳书院的书桌前,油灯微光下,多了一个临安於潜少年的小小身影。
少年知道,以朱夫子命名的这座书院,有过多位出名的山长,龚丽正和龚自珍父子、孙衣言、夏同善。进入书院苦读的一众稚嫩面庞,谁不曾在心里默默立志,也能如这些名儒一般成就功名。
日日临窗苦读的少年,偶尔抬头看向窗外的恍惚间,或许会想起家乡的小村、小溪,和雄奇绵延的天目山。
时在光绪年间,少年读的,依旧是应试的四书五经。
但毕竟国门已开,少年能接触的,不只有这些,还有更多新锐的书籍和思潮,其中就有他喜爱的数学。在此之前18年,京师同文馆就开设了天文、算学。
就在这年,选拔贡,少年七试皆冠其曹。
他的脚步,自此开始迈向遥远的京师。
这一年,方克猷15岁。
△临安於潜方元村后山方克猷夫妇墓前的进士亭,亭中碑上刻有墓志铭。
【二】
父亲方际云给儿子取名“克猷”时,定是寄予了莫大的希望,将来能成就一番功业。
方克猷没有辜负父亲的寄望。
十里八乡的哪个没听说,於潜方元村方家出了个神童,“生而奇慧,读书目下十行”;七岁束发受经,过目成诵;年十二应童子试,以第一名考取秀才。
县志里记载下了他和於潜县令之间的一副对联。县令出上联曰“方元鼓打到更楼太阳来哉”,克猷应声而对“藻溪鱼跳过横塘化龙去矣”,联中的方元、更楼、太阳、藻溪、横塘、化龙俱是於潜地名,工整绝妙,下联意境更胜一筹。
半由天赋,半由勤勉。
寄望愈深,父亲的督教也愈严。方克猷自是肆力于学。
光绪十五年,乡试中举。据说,他在考试时所做的文章,用了数学语言,主考官李文诚公赞叹道,此几何家学也,不曾想在科场上遇到了。
第二年(1890年),方克猷远赴京城参加会试,中二甲,赐进士出身,成为於潜最后一位科举进士,任刑部主事。
年仅二十的方克猷没有理由不踌躇满志。就如他的号——凤池,“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那是朝廷枢机、宰辅所栖。他还那么年轻,已在京畿首善之地,心怀抱负,前程似锦,家国天下。
△临安於潜方元村后山方克猷夫妇墓前的进士亭。
【三】
可是,那是怎样的天下啊?
老大帝国拖着沉重的身躯,航行在黑夜的海上。外遭暴雨狂风,内已朽烂遍体。何以前行?何处是岸?
有人在高喊:必须要变,才能救国,才能图强!
有人在怀疑:向洋人学习,果真能行?不会丢了祖宗江山?
眼观耳听,年轻的方克猷还来不及分辨,就因母丧回乡守孝三年。那三年,乡间的风见过他潜心钻研西学、数学、外文的模样。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方克猷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第二年,父亲亡故,他再次返乡,丁忧三年。待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服满回到北京,世事变化仿佛隔了一个世纪。
即便在乡下的山间,也隔绝不了山外的消息:维新只持续了百日就匆匆流产,皇帝被软禁,菜市口斩了谭嗣同杨锐等六君子,山东义和拳闹得很凶,闹到八国联军进北京了……
仍任职总理衙门、因勤敏而专司军务电报的方克猷,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无主的朝廷——慈禧已带着光绪仓皇西逃,北京城的主人换成了高鼻深目的洋人。
更折磨的是接下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和谈。庆亲王奕劻和李鸿章被派为和谈全权大臣,方克猷作为随员参与其中。
从现有资料里,我们很难确切了解到方克猷具体做过什么,谈判长达一年,直到1901年9月7日才被迫签下《辛丑条约》。其中万般滋味,热血男儿当如何咀嚼?
对于1901年的方克猷,县志上有另一种记载,他还曾作为出使德国随员,赴德谈判。一年前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成为八国联军侵华的重要借口,辛丑议和时,列强们提出的第一款要求就是派亲王专使代表皇帝致惭愧之意。后来,担此使命的是醇亲王载沣,溥仪的生父。如果确成此行,带给方克猷的无疑是巨大的震撼,一个陌生而先进的国度,一个与古老东方截然不同的文明。
【四】
该醒了。
尤其是在目睹淋漓的鲜血之后。
1900年的庚子事变中,同为浙江人的许景澄、袁昶、徐用仪因直谏不可纵义和团、不宜攻打外国使馆,而被处死。一个嘉兴人,一个桐庐人,一个海盐人,巧合的是三人都和方克猷一样,曾在总理衙门任职。
我们还原不出方克猷与三人的交往细节,只找到方克猷悼念袁昶的一副挽联:碧血丹心,大节早符湖上梦;素车白马,归魂应赴浙江潮。字里行间的惋惜与悲愤,一眼可辨。想来,方克猷与三位同乡之间应有惺惺相惜之处。
睁眼吧,努力睁开眼。
看清这个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的王朝。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这场在中国领土上打响的战争,清政府却只能以日俄两国“均系友邦”为由,宣布局外中立。眼看着国土被肆无忌惮地践踏,方克猷难抑心底愤懑,写下“杞人底事竟忧天,极目辽河顿黯然”,“试问谁谙交涉策,从教一鼓扫狼烟”。
文字记载中的方克猷“忧国忧民,思想激进”,曾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共倡新政,后对清廷彻底失望,寄希望于革命浪潮,秘密加入同盟会。
同朝为官的台州人喻长霖后有《凤池先生传》一文,提及“时革命之说风起,君(指方克猷)亦变姓加入会党,密谋光复,凡党人被捕,有可设法者皆力营救,其意以复汉乃气运之所必然……”。
同盟会会员、江浙会党联络首领之一、《京白日报》主编杭辛斋,1906年因在报上直言无忌,报纸被查封,人被关押进刑部大牢。方克猷从中斡旋奔走,为其减刑,使其解回浙江老家海宁。
△2019年,方克猷的孙女、93岁高龄的方玫卿女士带着子女一行6人专程从杭州到临安,代表方氏族人,把《天目山房算学》、《方子壮所著书》、《说贴雜存》等10件方克猷手稿捐赠给临安博物馆。钱江晚报资料图片
【五】
事可秘为,忧愤却难平。
燃烧久了,终有燃尽的一天。只是,对方克猷来说,这一天来得太早了。
1907年,因积劳成疾,方克猷在北京逝世,年仅38岁,归葬於潜方元村。
今天杭州临安区於潜方元村后山的方克猷夫妇墓前,立有一块碑,刻着翰林院编修、杭州人吴士鉴撰写的墓志铭,其中写道:“潜山之漪崎,亘千百年而一泄其奇,学则丰而志则赍……抱遗书而长逝,其庶乎畴人之大师。”
畴人,即精通历算之人。为官之余,方克猷不曾停下对数学的探索,《曲线考》、《八线法衍》、《四元术赘》等合刻为《方子壮数学》,尚有《圆锥曲线说》、《尖锥术解》、《尖锥术衍》、《三角公式》、《勾股公式》、《火器真诀衍》等未刻。京师同文馆的算学教习席淦称赞他为“几何大宗”,同文馆格致学(物理)教习、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皇后大学硕士欧里斐亦心折于他。
或许,这是方克猷心中的曲线救国:追求“德先生”的民主之路晦暗,那就用自己的学识,把“赛先生”介绍给更多的后人。
△2019年,方克猷的孙女、93岁高龄的方玫卿女士带着子女一行6人专程从杭州到临安,代表方氏族人,把《天目山房算学》、《方子壮所著书》、《说贴雜存》等10件方克猷手稿捐赠给临安博物馆。钱江晚报资料图片
(感谢临安区委宣传部提供部分图片,感谢临安区委党史研究室审核)
【之前,我们写了什么】
遇见汉潜唐昌|开篇语
遇见汉潜唐昌①|遇见·汉潜唐昌
遇见汉潜唐昌②|其耘陌上,四季耕织
遇见汉潜唐昌③|邵氏金书铁券:嘉靖祖母的一生
遇见汉潜唐昌④|元好问和滕茂实的一段往事
遇见汉潜唐昌⑤|骆宾王: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遇见汉潜唐昌⑥|於潜问“轼”
遇见汉潜唐昌⑦|一面唐昌
遇见汉潜唐昌⑧|韩世忠墓前,十年血难凉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4027.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姓名搭配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