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福州这座宗祠,寄托了一族的乡愁「区县头条」

今天的区县头条 我们来看看闽侯!

来源:闽侯广播电视台

▲视频来源: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古人云:“追远溯本,莫重于祠”,所谓“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故而,祠堂作为一种乡土建筑的艺术瑰宝,不但给宗族后人留下了许多丰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亦对研究当地的民俗和姓氏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闽侯县青口镇的壶山村,对于当地不少外出工作的施氏族人来讲,他们的一缕缕乡愁主要“凝聚”于村内一座古色古香的古建筑——壶山施氏宗祠,这里既是当地施氏一族的精神依归,更是他们家国情怀的彰显。福州这座宗祠,寄托了一族的乡愁「区县头条」

壶山施氏宗祠 王立强/摄

紫台山下筑庐居耕读传家勤为本

壶山施氏的先祖,是孔圣人的弟子施之常。施之常,字子恒,又称“施子”,是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据说,他身怀贤德,兼通六艺,聪颖过人,颇得孔子赏识,被列入孔门“七十二贤”。此后的封建王朝都对施之常青睐有加、尊崇备至,唐开元八年,皇帝下诏以施之常画像从祀孔子庙堂;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乘氏伯”,从祀圣庙;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临濮侯”,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施子。福州这座宗祠,寄托了一族的乡愁「区县头条」

福州这座宗祠,寄托了一族的乡愁「区县头条」

施氏子孙,系春秋时期鲁国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施之常,封山东临濮侯 林明秋/摄

作为圣人弟子的后裔,施氏子孙在鲁地世代繁衍,历代都是齐鲁大地的高门显族。秦始皇帝三十四年至三十五年间(公元前213年—前212年),受到焚书坑儒事件的影响,施之常的子孙——大儒施固镇离开鲁地,避居陇西郡,子孙自此分支,散居于全国各地。 其中一支辗转到吴兴郡定居,并以此为郡望,繁衍成族。宋端宗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吴兴施氏子孙施国忠、施国仁兄弟抗元殉国,其家族子弟四散,族亲施镇恰好游学于福州,见各地战乱不止,遂在还珠里觅地(今壶山村)买屋置业安居,此为壶山施氏肇基之开始。到明朝万历年间,壶山施氏已经传承到十五世,渐成望族。福州这座宗祠,寄托了一族的乡愁「区县头条」

听施氏后人讲述那祖先的荣耀 王立强/摄 “先人初到壶山时,当地已有叶、杨、张、陈、林、郑、黄等诸姓,先祖向林氏买田,在山下筑庐构室而居,教导子孙要以耕读为本,勤俭、忠厚传家,后人世代敬之遵之,人丁日渐昌盛,不过百年,已经成为壶山当地仅次于叶姓的大族。”壶山施氏宗祠管理委员会主任施珍荣说。 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壶山施氏六世孙施琨、七世孙施适轩共同倡议修订《施氏族谱》,该谱流传至今,谱中以施镇为肇迁始祖,并订立了“孟仲继德、叔文绍英、允循善道、弈世嘉珍、克遵至理、永守纯仁、腾蛟起凤、大振家声”等字辈。福州这座宗祠,寄托了一族的乡愁「区县头条」

祠堂大厅族贤横匾众多,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气势非凡 王立强/摄

到民国时,施氏宗族又对族谱进行了小规模的增补修定。然而,修谱艰难,后人保存族谱也不易,此后数十年间,由于战乱及保存不善等原因,壶山施氏族谱流失在外,险些失传。 “1988年,这本颇具历史价值的族谱流失到祥谦镇,几乎要被当地的商家当做虾米的包装纸,幸好被村干部发现,报告到祥谦镇党委、政府,由政府派员告知了族内宗老,大家急忙派人携款将族谱赎回,并在1995年重修祠堂之时,复印多份分发给各房宗亲。”施珍荣感慨地说。福州这座宗祠,寄托了一族的乡愁「区县头条」

福州这座宗祠,寄托了一族的乡愁「区县头条」

宗族的荣耀 林明秋/摄 至今,壶山施氏本支已传承到第25世,族亲中人才辈出,有解放军少将4名、地方厅级干部4名,获得教授、高级工程师等职称的族亲亦不在少数。壶山施氏本支在乡人口有700多户2800多人,大多居住在青口镇壶山、农光两村;此外,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和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施氏宗族又陆续有族人迁徙到长乐、尤溪、大田等县,后裔相继迁徙到省外乃至于海内外各地,宗亲人数达到6000多人。

古祠堂深处街巷三百载熠熠生辉

壶山施氏宗祠,位于青口镇壶山村(旧属还珠里)。宗祠坐北朝南,祠堂前濑江环绕,周边沃田千亩。

福州这座宗祠,寄托了一族的乡愁「区县头条」

宗祠位于青口镇葫芦山北麓,坐南朝北,祠前濑江环绕,祠周沃野千亩 王立强/摄

宗祠建于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重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再修,现整座宗祠面积800平方米,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正门有中国最后的科举“会元”、中华民国政府主席谭延闿为宗祠题写的《壶山施氏宗祠》一匾。

福州这座宗祠,寄托了一族的乡愁「区县头条」

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谭延闿为宗祠题额 王立强/摄

“据说,旧时祠前还有双斗旗杆分列左右,双斗旗杆是封建社会家族荣誉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等级森严的制度下,只有家族中有人取得四品以上官位的,才有资格竖立这样的旗杆、享受此种荣耀。否则,任你家财万贯也是不允许的。”谈及家族往昔的辉煌,施珍荣颇为自豪。

走进宗祠,只见祠内布局严谨、堂廊相接,梁上柱前匾额众多,有文魁、进士等多面历代施氏族贤的牌匾,缤纷耀彩,令人目不暇接。“旧时祠堂内建有戏台,台顶精工制作十级圆形叠井,三进神主厅中有立方角石柱,刻浮字柱联曰‘昭生穆穆又生昭生生不已,子抱孙孙复抱子抱抱无穷’,体现了作者对施氏家族的繁荣、和子孙兴旺的美好期盼。”施珍荣说道。

新中国成立初期,施氏宗祠被国家征用,作为粮食仓库使用,至1993年始得归还。1994年,施氏宗亲集资80万元再修祠堂。我国著名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壶山施氏宗亲施嘉炀老先生亲自书写《临濮流芳》制金匾赠与宗族,该匾至今高悬堂上,和众多祠内楹联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宗族文化遗存和景观。

福州这座宗祠,寄托了一族的乡愁「区县头条」

十七世裔孙、清华大学终身教授施嘉炀亲书“临濮流芳” 王立强/摄

2005年,宗祠扩建前厅,于祠堂中雕龙刻凤、饰以琉璃瓦面,并结合彩绘、黄金贴花等工艺,做到了“无木不刻花、朱璧显辉煌”。正面四石柱镂刻二副楹联“壶山靠背世世英才辈出,濑水环腰代代丁财两旺”“教子孙扬祖德敬老尊贤,修宗祠聚族心思祖爱乡”,另一边墙上雕刻有《二十四孝》故事和展现世界纳米学权威、十九世孙施至刚,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十七世孙施嘉炀事迹的青石雕图案,相当引人瞩目。

福州这座宗祠,寄托了一族的乡愁「区县头条」

福州这座宗祠,寄托了一族的乡愁「区县头条」

福州这座宗祠,寄托了一族的乡愁「区县头条」

福州这座宗祠,寄托了一族的乡愁「区县头条」

福州这座宗祠,寄托了一族的乡愁「区县头条」

精雕细刻 林明秋/摄

“2006年,施氏一族继续扩建宗祠后大厅,套换了两对青石龙柱;并把神主厅改为玻璃封闭亭式木结构,配三对悬身龙凤柱,在其中雕刻人物、花鸟、走兽,构建宏伟壮观,令人见而敬之!”壶山村文化协管员林秀明说。

福州这座宗祠,寄托了一族的乡愁「区县头条」

祠堂戏台是村民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王立强/摄

如今的施氏宗祠,不贪求金碧辉煌般的绚烂,“裹着”家族子弟的“期盼”,度过了三百余载严寒酷暑;摒弃了雕栏玉砌般的“华贵”,“透着”古色古香的“气质”,将最真实的“面貌”展现给世人。它宁静而悠远,古朴而秀逸,深处于街巷之中,在后人的保护下,任凭岁月的侵蚀,依然熠熠生辉。

精彩视频推荐福州这座宗祠,寄托了一族的乡愁「区县头条」

监制 王新 刘必泳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4150.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