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地名文化调查
编者按:《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地名文化调查》一文,作者谢敏宇,系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人,现在宜春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一年级学生。2021年1月寒假期间,其返乡进行田野调查后,完成此文。
一.基本情况
1. 村名:谢屋村(隶属: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
(2014年11月,谢屋村被列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下辖:坊牌组、九井组、营内组、下坪组、昌坪组、上屋组、干新组、洋坪组、下屋组、溪背组、老屋组、上排组、干背组、郭屋组)
于都县原名雩都县,因北有雩山,取名雩都,1957年6月1日起改名为于都县,位于江西南部,贡水中游。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县,是江西最早建县的十八个县和赣南最早建县的三个县之一,素有“六县之母”,“三省往来之冲、东南之一要区”之称,古时于都曾为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要地,郡治曾设于此近250年之久。土地革命时期,全县又先后分设过于都、胜利、登贤、瑞西、兴胜和于西等县,中共赣南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驻于都县城,是著名的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岭背镇位于于都县中北部,毗邻县城,岭背原称“虎岭背”,盖因圩之后山形似虎背而得名,后虽避“虎”字简称“岭背”,仍暗蕴虎虎有生气。境内仰雩山之鼻息,吸梅江之精气,自古人杰地灵,素有“柿子之乡”美称。
谢屋村位于岭背镇东北部,依山傍水,风光独特,全村3200多人。该村有700余年的建村历史,留存了大量古民居建筑群,内有500多年历史的明代建筑——步蟾坊,客家“厅屋组合式”民居典型——“九井十八厅”。2014年被列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2. 地形地貌:平原 ,丘陵(平均海拔120米)
3. 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适度、无霜期长和春早、夏长、秋短、冬迟等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 19.7℃。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别是 6.9℃和 29℃,极端气温为 39.5℃和-4.5℃。年均降水量 1450 毫米,夏季降雨量占年降水量的46.46%。受季风影响较明显,秋冬两季盛行偏北风,春夏两季盛行西南风,秋季风力较大,常常发生灾害性大风。
4.农业:
谢屋村耕地面积 1156 亩,主要位于村庄西侧,农作物以种植水稻、玉米、花生、黄豆、番薯为主。谢屋村主要植物种类有棕树、榕树、皂角树、香樟、桂花树、白兰花等,周边山体有竹林覆盖,家养牲畜以鸡、鸭、猪为主,无大型野生动物。
(一)2020年,村党支部购买了大型翻耕机、手扶拖拉机,为全村560余亩水稻田提供翻耕服务,每亩纯利润60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3万元。村集体合作社承包120亩土地种植双季稻,获利预计达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达20万元以上。
(二)自动恒温、恒湿,自动喷淋、排风……这种全电子智能控制、无土栽培的蔬菜大棚,可以在岭背镇谢屋村见到啦!对!没错,因为谢屋村的农业旅游观光园项目即将引进无土栽培技术,发展无土栽培种植园啦!
无土栽培不仅能节约用水,而且清洁卫生、省力省工、易于管理,还能避免土壤连作障碍,不受地区和空间的限制,无土栽培使农业生产摆脱了自然环境的制约,可以按照人的意志进行生产,是现代化农业的标志。
此次考察的谢屋村农业旅游观光园项目坐落于岭背镇谢屋村老屋组、洋坪组、营内组、坊牌组和下坪组,通过由村委收集流转农户零散土地、由政府引进项目落户的形式,招商引资入驻专业合作社整合资源,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集成先进的农业科技发展现代生态高效农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观光园建成后,将成为岭背镇现代高效农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岭背镇以“精准扶贫,多方发力”为出发点,找准扶贫发展新思路,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吸纳贫困户加入合作社,优先雇佣贫困户,对贫困户给予更多的帮扶支持,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真正实现了集体、合作社、农户三位一体共赢的发展模式。
(三)在一个山坳里,几个鸡棚在山间点缀,远远听见鸡棚内传来音乐的声音,51岁的村民谢源福,正在自家鸡棚内喂鸡。看着活蹦乱跳的鸡,谢源福满心欢喜。
2017年9月,谢屋村与江西栖岭农牧公司合作搭建大棚进行肉鸡养殖,村党支部公开招聘致富带头人,谢源福听说后第一个报名,加入养鸡合作社。谢源福勤奋刻苦又善于学习,久而久之,熟能生巧,成了镇里的“养鸡技术员”,养的肉鸡长得快,成活率也高,2018年如期脱贫。
2019年,村集体经济发展了,又新建5个养鸡大棚,半自动化饲养,饲料、饮水都是自动投放。尝到甜头的谢源福再次报名,又增加了2个大棚。
谢屋村党支部始终把产业兴旺和增收致富的责任扛在肩上。通过党支部领办,成立村集体合作社,按照“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积极发展种养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
为了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村里的老支部书记谢小毛带头将自家的土地流转,党员谢小平将自己养着120斤鱼的鱼塘一起流转,谢荣辉则四处张罗帮忙卖鱼。
2019年,村党支部新建9个肉鸡养殖大棚8100平方米,年出栏肉鸡13万羽,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4.71万元,收益按照4:4:2模式分配给村集体、贫困户、失能弱能农户,户均增收2800元。流转土地360亩搭建蔬菜大棚,发展蔬菜产业,村民获得土地流转金21万元。
5.河流:大坝河,梅江
6.早期生活用水:河水,井水
7. 人口信息:全村约有700户人家,总人数约3200人,面积大概为2平方公里,谢姓人口户数占98%以上。
8. 传统建筑:
村庄建筑因地势高低错落而建,传统建筑集中连片,主要在村中心地带,大部分古建筑及传统建筑保存较好。主要有牌坊、祠堂、民居、家庙等。
古建筑大部分为砖木结构,风火墙,悬山顶。特别是该村的明代步蟾坊,是一座全木结构建筑,该坊为歇山顶,四柱三间四楼重檐式木牌坊。整个牌坊分顶楼、明楼、次楼,坊楼檐下均以四层三朵斗拱出檐,檐角起翘。由四根立柱、八根戗柱支撑。明代正统六年(1441),于都知县王琳等人旌表该村谢宁中举而建,曾于明代成化二十一年维修,是谢屋村标志性建筑。
这里有着很好的古村落环境,以步蟾坊为中心,周边分布的谢氏祠堂群、谢氏家庙、福神庙、谢氏民居等大批乡土建筑与其相映成辉,组成和谐的有机整体,使村庄更具浓郁的地方特色。
一.村名沿革
据家谱介绍,南宋末年(1279年),谢屋村一脉先祖谢孟清从兴国大都来到于都打猎,来到象山(现谢屋村后面的就叫做象山),觉得此地不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同时还有蜿蜒环绕的河水浸润滋养,实为难得的风水宝地,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便决定在此开基建宅,带着族人迁居至此,繁衍生息。当时四周还住着肖姓、李姓、吕姓、杨姓、温姓等姓氏的族人。
随着时光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谢氏传到第六代时,开始越传越昌盛,其余诸姓氏的村民便自动迁徙到其他地方了,故望族谢姓族人逐渐发展形成了自然村谢屋村,为了怀念其他姓氏的乡邻,在他们居住过的地方,至今还保留着以他们姓氏命名的地方,如:肖屋、温屋、吕坪、杨坪等。
到1958年大跃进时期,谢屋村被改为大屋村,90年代又改回谢屋村。
自谢孟清迁入,至今已繁衍28代,虽然谢屋村只3000余人,但谢姓后人早已扩散到岭背镇禾溪埠、水头、上营等其他各村,已有1万余人之多。自明朝谢宁开始,训敕子孙,务于耕学,村中民风淳朴,尊师重教崇尚文化,家家户户重视后代教育,谢氏子孙勤于进取,在明清时期乃至民国时期,有众多子弟出任各地各级官员,据家谱记载,自恢复高考制度后,共有一千多人考取了全国各大专院校。当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现在的谢屋村子弟仍然继承了谢氏一脉纯正的家风,或在家乡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或在外乡的土地上开拓进取,相信勤恳的谢屋人明天会更美好。
二.地名故事
(一).九井十八厅
距于都县城以北约十八公里的岭背乡水头村谢屋,至今仍基本保存着一幢颇具规模的清代民间建筑,俗称九井十八厅。
这幢民宅,是清人谢素存在康熙年间营建的。关于谢素存营建这幢九井十八厅的大宅院,当地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
谢素存是以贩运木材为主的生意人。他经营木材,由于货真价实、恪守信用,在长江下游一带享有较高的声誉。凡他经手的木材,每一根都在树蔸烙上一个火印“素存记”。购买木材的客商,都以木材上有无这个火印,作为鉴别木材质量优劣的标志。
传说有一年,谢素存离家出门,去产地贩运木材。因贪赶路程,天色将晚,来到一个前不着村后不落店的去处,心里不免有几分着急,便加快脚步,往前赶去。暮色苍茫中,听见前面响起了一阵阵沉重、杂沓的脚步声,和粗浊、急促的喘息声,仔细一看,原来是几个挑着重担的壮汉,迈着大步,迎面而来。他见这些人来势迅猛,忙不迭地避让路旁,给他们让路,谁知走在最前面的那个壮汉,刚走到谢素存面前,连忙停住脚步,放下担子,双手打拱,开口问道:“来者莫非是谢素存谢先生?”
谢素存一听,不由暗吃一惊,心想:“我从此处借路经过,并无熟人,与他们索昧平生,怎么晓得我的姓名?”但他却不动声色地拱手还礼,答道:“在下正是谢素存,不知有何赐教?”
为首的壮汉忙说:“谢先生,我们正要赶到府上去呢。”
“你们去寒舍有什么事呀?”谢素存疑虑地问。
为首壮汉转身向后,向一副副放在地上的担子一指:“谢先生.这些东西,是送到府上去的。”
谢素存定睛一看.看清那一幅幅担子都是贴着封条的坛子,不胜诧异地问:“这里面装的是什么?”
几个挑担的壮汉异口同声地答道:“这里面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谢素存不禁呵呵大笑:“诸位不要取笑,我谢某人哪里有这么许多银子!天色已晚,我还要赶路,告辞!”
几个壮汉哪里肯让谢素存脱身,为首的正色道:“谢先生不要推辞,这些银子确实是送给你的。”
谢素存恐遭不测,急欲脱身,随口说;“啊?既然如此,就烦你们送往寒舍吧,我商务在身,恕不奉陪了。”.
为首的壮汉一想,问:“送到府上放在何处呢?”
谢素存随手解下挂在衣襟上的一副牙叉递到为首的壮汉手里,说:“随便放在什么地方,只要把这副牙叉插在那里就可以了。”
说完,他和那几个壮汉拱手作别,赶路去了。
他在木材产地,选好木材,烙上火印,扎成长排,雇请排工,顺流放下。不日来到一个叫做“双沟合流”的地方,水急浪涌,漩涡凶险,木排被浪打散。但不知何故?数以千计的木材一根根卷入水中,冲了个无影无踪。谢素存百般无奈,只得空手返回产地,凭他多年的信誉,又赊了一批木材,扎排往下游放去。
无巧不成书,在此之前,南京城里遭了一场大火,几条繁华的街道焚为灰烬。商家急于重建店铺,争相抢购木材,价格一日数涨。正在此时,谢素存的木排放到下关码头,奇货可居,卖了个好价钱.说也奇怪,一连卖了数日,河里的木材并未见少。谢心里纳闷,河里的木材是从何而来的呢?留意一看,那些木材的蔸上一根根都烙着自己的火印。谢素存百思不得其解。待到木材销售一空,一打总寸码,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上次在“双沟合流”被浪打散的那只木排的木材,如今一根不少地流放到了南京,帮他发了一个大财,他心里暗自感叹;“此乃天助我也!"
这时,各路营造工匠,云集石头城里,清瓦砾,建店房。谢素存赚了大钱,心情欢畅,每日四处察看,反复比较,选中了一张营造住宅的图样,花钱买来副本.决意返回家乡,依图营建住宅。
可是,他兴冲冲日夜兼程地赶回水头谢屋,一进家门.就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他的妻子不知为何冰冷似铁,不理不睬。谢素存低声下气地试探、询问,才知道妻子因为在家里一个女佣身上发现了他随身佩戴的那副银牙叉,疑心丈夫与女佣有染,故尔醋意大发、妒火中烧。
谢素存问明原因,不禁哑然失笑,忙向妻子讲述那次途中所遇的奇事。其妻将信将疑,询问女佣,牙叉从何得来?女佣说是在菜园里挖土时所拾。谢素存夫妻不露声色,待到夜深人静,潜至菜园,在女佣所指处挖开,果然在不深处看见埋着几个坛子,揭开封条一看,坛内尽是白银!谢素存夫妻喜不自胜,随即择定地基,雇请工匠,设窑烧砖,营造这幢九井十八厅。
这幢民宅座东朝西,占地数千平方米。大门是一座三开间的红石门楼。门楼上有一横匾,上书“秀览西昆”四字。跨进门楼,是一个正方形约三四十平方米的院落,迎面一堵照壁,南面是一个月洞门,门楼的北侧,正对月洞门,也是一堵照壁;跨进月洞门,又是一个正方形三四十平方米的院落;东面正厅的大门,是一座红石门搂,门楼上有一横匾上书“奕世流芳”四字。门楼上刻有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可惜年代久远,已斑驳不清。
走进第一座门楼,再进南面的月洞门,再进第二座门楼,走进正厅,是上、中、下三进厅堂。上厅后墙正中,据说当年有一红漆金字横匾,上书“余庆堂”三字。正厅四根大石柱,十二根大木柱,木柱漆成红色,早已剥落,尽失当年风采。这些大柱,将厅堂扩展成为普通祠堂宽度的三倍,颇为壮观。据说当年,这上、中、下三厅,等级森严,不可逾越,贵客延至,上厅入座,一般客在中厅就座,而下厅则是接待雇请前来的割禾客的。正厅有上、中、下三个天井,据说还有一个暗天井,隐在“虎座”之后。
每一对木柱之间,竖向都有一道木屏障,屏障上开有双合门。正厅南北西侧,还有两个对称的月洞门,门上有可以推拉的板门,通向里面的廊厅,这是当时所谓的“官厅”。
正厅共有上正栋房四间,下正栋房也是四间。这八间房,开间较大,长度可连摊三张床,约六米有余,在农村的民居中可算是相当宽敞的了。正厅南北两侧的隔壁,是两座格局完全相同的三进房屋,也各有上、中、下三个天井,连同正厅的三个,共称“九井”。
南北两座房屋的上中天井和中下天井之间,当年各有大板楼梯一座,直通搂上。稻谷、杂物均在楼上设仓贮藏。南北两侧的下天井旁,还夹有一个小厅,三井之间还有廊厅四个,总共为大小十八厅,九井十八厅由此得名。
正厅大门的南侧,是一间置有磨、砻、碓的平房,是这一家的作坊,统称碓闸,北侧屋外是一大片菜园,石头围墙,有后门通院外。园中有水井一口,井水可供人畜饮用和灌溉菜园之用。菜园西端是厕所、猪寮。现在还依稀可见院墙的遗迹。
经过三百多年的世事沧桑,这幢九井十八厅的民居,有的墙壁已经改砌,有的门洞已经堵塞,甚至有的地方已经建起了红砖小楼。往日风貌,已经大为改观。但是,从这些天井、厅堂的遗迹,不难看出这幢民宅的非凡气派。
相传谢素存营建这幢民宅的时候,是自家雇人设窑烧制砖瓦的。砌到墙上的每一块砖,都经过精心水磨。一个熟练的泥工砌墙,一天仅能在这幢宅院的墙基上砌一层砖,真所谓慢工出巧活。
(二)步蟾坊
于都县的步蟾坊是为了旌表族人高中举人而建。建于明代的木牌楼本应符合时代风格,但在古建筑专家看来,步蟾坊却有着更多的宋元特点,甚至还有唐代遗风,令人称奇。
在古代实行科举制度的时候,中举是件了不起的大事。一步登上蟾宫折桂,乡人往往与有荣焉。自明代永乐年间开始,建造牌坊之风盛行,贞烈、孝悌都是足以建坊表彰族里的大事,科举高中自然也被列入其中。于都县岭背乡谢屋村的步蟾坊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修建起来的。全木结构的牌楼“站”在谢屋村村口守护这一方水土已有570余年。
“步蟾”的学子名叫谢宁,他于明正统六年(1441年)中举,又在其后的会试抡元,获赐进士出身任广东都司,后又敕封承德郎,升五品奉议大夫。在谢宁中举之年,知县王琳“奉旨监立”了木质牌楼步蟾坊。
步蟾坊所在的谢屋村是一个谢姓家族聚居的村落。据其族谱记载,居住在这里的谢家是东晋名将谢安的后人,宗祠上仍挂着“东山世家”的横匾。中举的谢宁是谢安的第五十四代子孙。
据古建筑专家赖德劭考证,从1922年《谢氏族谱》的屋场图上可以看出,步蟾坊建在谢屋村的入口处,入坊后百余米是谢氏宗祠,祠堂后面和左右为村民住宅。赖德劭认为,当时的步蟾坊还保留着一点作为村门象征性的功能。
步蟾坊是谢氏家族荣誉的象征,因此族人也对其保护有加,让全木结构的步蟾坊得以保存至今。据了解,谢家甚至将保护步蟾坊写进了族规,还有专款用于维修。
虽然族人保护有方,但毕竟是留存数百年的木质建筑,难免老化。然而,记者从于都县博物馆了解到,数百年间,步蟾坊有史可查的维修不过三次。
第一次是在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江西布政司参政秦民悦偕同于都知县罗珒等主持维修步蟾坊,这一事迹在“步蟾坊”横匾上有所记载。赖德劭认为,这次修缮距建坊仅41年,应该只是重加油漆彩画和翻修瓦面而已。
第二次是在1936年,维修了牌坊的屋面。据一名参加过那次修缮的老工匠回忆,当时屋面损坏较严重,修缮时以屋盖为主,梁架斗拱等主要结构基本未动。
最近一次是在1986年至1988年间,江西省文化厅拨专款4。1万元对牌坊的屋面、檐椽、脊檩、望板、飞椽、正脊、戗脊、梁架、斗栱、戗柱、油漆、彩画都进行了重修和更换,对宝顶和“圣旨牌”按原样复制。
1997年,于都县政府曾拨款千元对步蟾坊进行白蚁治理。据于都县博物馆谢称英介绍,迄今已有570多年历史的步蟾坊是目前赣南地区现存年代最早且有绝对纪年的一处全木构建筑,如此年久和完全木构建筑在南方地区极其少见。
步蟾坊为歇山顶,四柱三间四楼重檐式木牌坊,由四根立柱、八根戗柱支撑梁架,梁架为穿斗、抬梁相给合。面阔11.2米,进深3.55米,高10.38米。
牌坊分顶楼、明楼、次楼、坊楼,檐下均以四层三朵斗拱出檐,檐角起翘,由四根立柱、八根戗柱支撑。顶楼正脊中饰“一瓶插三戟”,寓意“平安”和连升三级,两端饰鳌鱼脊吻。顶楼檐下正中悬挂“恩荣”圣旨牌,明楼檐下正中置“步蟾坊”横匾,匾两侧附有题记和“正统六年冬月吉旦”落款。坊顶采用望板、筒瓦、瓦当等官式做法。坊楼檐下均用四层三朵斗拱出檐,檐角起翘。
据谢称英介绍,由于步蟾坊是纯木结构,坊中柱和大部分戗柱是1986年维修前遗留的老柱,历经20多年的风雨和白蚁侵蚀,两根中柱已出现朽空现象。梁架和天花板有霉烂现象,局部彩画因年久自然风蚀剥落。由于牌坊纵跨谢屋村来往通道,有受人为不当挤撞而损坏的风险。
1987年12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将步蟾坊列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赖德劭参加了1986年对步蟾坊的维修,维修过程中他发现,步蟾坊从建筑风格、材料选用等方面与中原或江浙明代建筑风格相比,更多地保留了宋元的风格。
赣州市博物馆馆长、古建筑专家万幼楠也认为步蟾坊具有宋代建筑遗风,是宋代向明代过渡时期的见证,对研究南方古代建筑具有重要价值。
赖德劭根据建筑细节证明了他的观点。例如斗拱外观给人以雄浑朴实、清秀俊逸的印象,全无明清时那种纤细绮丽之风气。斗拱铺作层与屋檐高度的比例完全承袭了唐宋时期的做法,且斗拱都是结构上必须的部件,与明清时期仅作装饰用的不同。
除此之外,步蟾坊的生起与侧脚都是盛于唐宋,柱础与元代做法接近,月梁是明清以后极少见的做法,斗拱铺作在宋代比较盛行,虾须拱是宋元时期特有的构件。这些无不证明着步蟾坊散发着浓重的宋元味道。
赖德劭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历史与地理环境所致,“赣南自北宋后,未经过辽金时代,直接由南宋进入元朝,元代的历史很短,不过80余年便又过渡到明朝,因此,赣南明初至明中叶在营造制度上沿袭、继承宋制是有可能的。同时赣南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闭塞,在古代交通落后的情况下,文化艺术的传播往往比较缓慢,中原地区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传入往往要几十年乃至一个多世纪。另外,赣南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明代起,闽粤沿海一带经济文化比赣南发达,赣南在学习吸收中原文化的 同时,也吸收着沿海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如步蟾坊斗拱上用蝉肚式替木取代令拱的做法,在沿海一带也有流传。”
由于步蟾坊具有宋元特点,个别细节独树一帜,因此被古建筑专家视为研究宋代法式建筑(《营造法式》为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过渡到明清官式建筑之间的重要实例。目前,于都县正在为步蟾坊申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宜春学院大一学生 谢敏宇;供稿:于都县志办 于都在线)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4564.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为山水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