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涉及史料如有异议或史料补充者,只要依据靠谱,随时欢迎。本篇文章,编排上采用金字塔式,先以简述综述方式,力求简洁的形成总体印象,有深究需求者,可详阅《历史背景》、《村史传说》两部分。
大孙村史考
历经明清两朝民国一时数百年风云,大孙村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村。文明古老的大孙村,在父老乡亲一代代生生不息的勤劳创造下,进入新时代。对于族谱文化的重视,时有时无,新时代多元文化,特别是现代意识的冲击,族谱文化和村史文明,现状是忽略大于重视。不按族谱用字取名,已是普遍现象,“无谱可循”、“无以靠谱”,一势将成为必然。新时代对于乡愁的重视,对于乡村文化的重视,似能给村庄文明的整理留存带来契机。得退休老教师孙振田先生,积极查阅走访考证,获得史海钩沉之功。幸赖兄长落笔成文,构成史料,在此梳理编辑,形成《大孙村史考》,以备后需,并以供热心大孙村史文化者了解。
村落位置
今大孙村,东邻东孙村、于家村,西邻霍家村和牛家村,北邻雷家村,东北角有台子杨,西北角与吕相村相望,南隔大刘村与惠民县桑落墅街相望,地处阳信县惠民县临界。
村名演变
大孙村,上溯村落形成之初,是魏家庄。随着家族兴衰村史演变,后改为大王庄,再后改称孙法家,相对于村东小孙家,亦称大孙家.建国后,政府统一命名这个村级行政单位为大孙村。
1、魏家庄:明朝前期,山东地面大举移民,魏氏先祖由“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到现在的大孙村东头落户,此为移民首次落户之地,这就有史上的魏家庄。魏氏子孙大体居住地,至今于大孙村东南角范围内。
2、大王庄:王氏先祖,开始有移民到现在大孙村西头安家落户名大王庄,后来迁到村东头与魏家庄为邻,再后来迁到现在的于家村居住,就是现在于家村的王氏家族搬迁过程。也是大孙村的人员变动一段史实。
另外还有一王氏族人形成的村庄,地处大孙村西北角,名为“王扒棍儿”,家族不大,但颇为富庶。世道混乱之年,听人说不远处的土匪意图对他们抢劫,搬到现雷家村居住,传承至今,现雷家村王氏后人,知道祖上口传“从大孙家迁来的”。
3、大孙庄:孙氏一世祖,于明洪武十三年移民始祖落户河北枣强,北园子一世祖由枣强入阳信北园子时间,据推算为嘉靖年间,具体时间待考。至清朝顺治四年七月的阳信“四十二义士”遭劫遇难,四世祖孙际熙是其中一员。四世祖死后,夫人刘氏因家族财产纠纷,带着五世祖孙法逃到当时的大王庄落户后,人丁兴旺,成为人口大家族,影响很大,大王庄改名大孙庄。
五姓一家
大孙村,俗称大孙家,大孙村所有人共有的家园。村史演变至今,大孙村已是孙氏、查氏、张氏、劳氏、魏氏五姓和谐共处的新时代行政村落。孙氏、魏氏为主的大孙庄,据各姓氏族谱显示,可知查、张、劳先祖入村时间及情由。
1、查氏,原籍浙江海宁。大约在清朝中后期,查氏一世祖查亦森,是孙氏二支八世女儿之夫婿。婚后,在大孙家落户。
2、张氏,大约在光绪年间张姓72代孙由大张村迁入。
3、劳氏,大约在光绪年间劳氏先祖劳克俭由劳店迁入。
历史背景
大孙庄村落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村落形成之初,大明王朝的移民政策背景;二是阳信县志有记载的“四十二义士”其后,家族财产纠纷。
一、明朝移民
1、明朝前期的移民屯田
元朝末年,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红巾军首领朱元璋,先后吞并了张士诚、陈友谅两支起义军,基本统一了南方。于公元1356年在南京建起了政权。1367年朱元璋发布了讨元文告,派徐达率军北伐。元朝军队南下迎战起义军。南北两军在山东交战。第二年(1368年)徐达攻克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洪武,明朝正式建立。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因太子朱标早亡,有太孙朱允炆继承帝位,国号建文。建文帝继位后,为了巩固统治,用削藩来夺取各位叔父的军权,加强朝廷的中央集权。当时镇守北平的四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借口,率军南下,意于夺取帝位。而南京建文帝也派兵北上迎战,两军仍在山东交战。这次宫廷内部的夺权斗争史称“靖难之役”。
以上两次战争,主战场都在山东。在连续十几年的战争中,山东大片土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许多富商文士四处逃散。在山东遭受战乱之苦的这段时间,山西省相对安定,工农业生产及商业活动空前发展,而且出现了历史上的晋商。当时山西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密度大增。
明朝前期,为了恢复经济,发展农业,采取了“移民屯田”措施,鼓励人们到山东开荒种田,新开荒地归私人所有,并免除三年徭役赋税。于是,便有大量民众从山西移民到山东。
2、“山西洪洞大槐树”的传说
明朝前期,移民屯田法令下达之后,政府在山西洪洞广济寺设立移民点。广济寺旁有汉槐大树,“树身数围,荫遮数亩”,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迁移民众,故土难离,离开广济后,一步三回头,回望自己的故土家园。特别是少儿,年龄小,个头矮,越走越远,回头只能看到大槐树和树上的老鸹窝。所以到山东后,只记得自己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来的,这就有了口口相传的“山西洪洞大槐树”还有老鸹窝了。
当时战乱年代逃散属自主行为,多为贵族富商文人智士。移民则有政府移民、自由移民两种情况。移民初期的政府行为,多数被动,也有主动。后期的自由移民,则有政府的优惠政策鼓励,对移民有很大吸引力。据说,全国有720多个姓氏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有关。
二、阳信“四十二义士”的传说
这是在民国《阳信县志》中数处都有记载的一个关于“义士”的故事。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直隶密云人周朴,字器先,调任阳信县知县。当时海内初平,人心惶惧。他深入了解民情,很得人心。不久,济南府催要粮草,周朴怜惜百姓,极力申辩,最后减半。
周朴到阳信仅七个月,被言官弹劾,阳信父老闻听,数百人要求联名保释。经推举,马维柔、王师臣、孙际熙等四十二人自备干粮盘缠,赴京请愿。当他们行至直隶省任丘县的时候,正赶上河间府土寇作乱,驻防武官温某贪暴异常,见财起意,将四十二人诬为土寇,逮捕下狱。四十二人力辩不屈,任丘县令方策也认为不妥,再三恳请,建议先向山东方面咨询,了解清楚后再行处理,而温某刚愎自用,贪虐成性,趁方策外出,残忍地将四十二人尽行坑杀。临刑前,四十二人号呼于天,高喊:“死有何憾!只恨我们的好县令沉冤未雪啊!”他们至死颜色不变,在场的任丘百姓无不感叹流涕。
在此期间,阳信本地土寇百余人,趁周朴误遭弹劾的混乱之际,盗取库银三千两。由于新官未到,这笔损失也落到了周朴的身上,而清官周朴根本无力偿还。阳信父老闻讯,主动筹款,很快凑齐三千两,偿还了被盗库银。连山东巡抚听说后也感慨不已,不得不对周朴另眼相看,周朴的冤屈很快得雪。不久,作恶多端的温某以贪酷伏诛,闻者无不称快。周朴平反,将四十二人骸骨迁回阳信,合葬于阳信县城西北辛庄附近,周朴与众人痛哭失声,嚎啕连天。合葬墓成,周朴亲题“义士同丘”。事后,周朴绝意仕途,想回原籍。阳信士绅以及四十二义士家属联名恳请,将周朴的父亲、曾担任长山县令的周懋臣接到了阳信,颐养天年。此后至民国前的历任县令感于四十二人忠义,每年清明、孟冬、月朔,都亲自或遣官致祭。
在民国《阳信县志》的艺文志中收有康熙年间阳信县知县周虔森的《四十二义士合传碑》碑文,摘记如下——
当章皇帝御极之四年,密云周公朴以名进士选授阳信令,时方出于汤火,联之以情罔不怀,结之以心罔不感,甫七月,歌舞讴吟,合邑恃有贤父母焉,而公则以拾遗挂弹章矣,士民谋所以留之,相约走京师,伏阙上书,数百人心佥同,而马维柔、王师臣等四十二人,斋粮负橐,踊跃先行。至任丘时,虎弁温姓者,驻防于斯,利其行囊,悉执付狱,县令方公策,力为之请,不听,请移咨山左又不听。伺令出,遂执而尽坑之。四十二人慷慨不挠,号呼于天,曰:“某何憾,憾吾侯之冤未白耳。”至死,色不变。任丘士民靡不堕泪,曰:“义哉,诸贤。”未几,温竟以贪毒伏法。四十二人既死,周公迎其骸骨归,卜兆于西北郊,哭而合葬之,重义也。其家之父兄子弟咸在哭,皆失声,独王师臣之父王旒大言曰:“亲上死长,义固然也。见义不为,非勇。吾儿得死所矣。”周公闻之,益恸。志其墓曰:“义士同丘”。迄今三十五年,每岁清明暨孟冬朔,令遣官致祭,或躬诣焉,而墓碑未立。予乃为传书之于石,以垂久远。
村史传说
魏家庄的传说
魏家庄后世子孙常说,俺姓魏的是这个村的“坐地把”,你们别的姓都是晚来的,言下不失得意之气。有人问,你们魏氏是啥时候来的?魏氏子孙说,祖上说“燕王扫北”的时候迁来的。查明史得知,明朝建立后,元朝军队虽撤离大都(今北京),但军事力量仍很强大。经常越过长城到内地骚扰。明太祖朱元璋,派四子燕王朱棣征讨漠北。六十五岁那年,燕王死在第五次征讨漠北回归路上。据魏氏子孙口传反映的史实,大致判断魏氏先祖是大孙村史上开村家族,魏家庄是大孙村历史演变的初始阶段。
大王庄的传说
明朝前期采取移民屯田措施,从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有十多次移民。魏氏移民到大孙村以后,又有王氏移民到了大孙落户。王氏住在大孙村西头,因与后来的孙氏有了家族摩擦,移居大孙村东头。王氏人丁兴旺,知名度高涨后,大王庄取代了魏家庄之称。王氏一族,后来与魏氏家族又发生了矛盾,第二次迁居到了现在的于家村。据说,王氏与于家村有亲戚关系,所以收留王氏。
大孙庄的传说
清朝顺治四年七月阳信县发生了“四十二义士”遇难事件,阳信县城北园子孙氏四世祖孙际熙就是其中一员。“四十二义士”事件后,孙际熙夫人刘氏,因家族财产纠纷情形险恶,夜间带着幼子即五世祖孙法,慌忙离家出逃。据传,匆忙中,只带着两袜子筒的银子,来到大王庄。当时住在村西头大王庄的王官老人收留了刘夫人和幼子孙法(王官是官衔还是人名无考)。后来孙法长大成人娶妻生子人丁兴旺,孙氏族谱记载孙法生五个儿子,在大孙分为五支,各支又有多子,知名度越来越大,逐渐由大孙庄取代了大王庄。历史发展到今天,仍是大孙庄,俗称孙法家,建国后政府统一命名为大孙村。
注:孙氏一族,一世祖由河北枣强迁居阳信北园子,五世祖于清朝顺治四年迁入大孙村。
大孙张氏的传说
据张氏族谱载,张氏始祖是孔子的弟子颜回,所以张氏为颜姓后人。颜氏六十世孙文昌、文智在明初由直隶永平府滦州迁入沾化。文昌居颜家,文智居马家。文智娶妻杨氏,为耕种方便,文智迁到堤圈。后因地名不利改颜姓为张姓。其中有一典故:颜姓和陶姓两族为防水灾,两姓共筑堤为圈,由此得堤圈名。当时陶姓为望族,常欺凌颜姓。一天有老者从南方来,在大树下与颜姓人乘凉。老者得知颜姓受陶姓欺凌后,老者说道:“盐入圈而被淘”,危矣!颜姓向老者讨对策。老者说,改姓张,意为“张口吃桃”。颜姓改张姓后,果然人丁兴旺,家业扩大。而陶姓在清嘉庆年间,因文字狱获罪,族人潜逃四方。后来张姓72代孙从大张家迁入现大孙村。
大孙劳氏传说
大孙劳氏,大约在清光绪年间,劳氏十二代孙劳克俭年幼时由劳店街外出,流落大孙庄,由魏氏收留,遂改姓为魏克俭。魏克俭长大成人后,娶妻生子,成了劳氏一大家族。后来,子孙重新把魏克俭改为劳克俭,所以在劳氏家族中,劳克俭与魏克俭实为一人。
大孙查氏记载
大孙查氏,祖籍浙江海宁。大约在清朝中后期,查莹在小尹村开盐肆。其长子查亦森娶大孙八世女为妻。婚后,因在岳无子,所以查亦森在大孙落户安家。落户后,先住庄北,后买九世廷栋宅居住。至今,查氏在大孙已有九代人了。
史料搜集 孙振田
整理编辑 孙祝田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4565.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那些渐行渐远的太原老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