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66岁“电影辉”,老古董放映机搬上文交会,现场演红色经典

12月4日,广州文交会的开幕日,在琶州展馆的一角,一位老人在摆弄着一台老式胶片放映机。放映机“嗒嗒嗒”地工作着,但小小的银幕上总是不能出现清晰的图像。“光线太亮啦。”老人自言自语地说。

66岁“电影辉”,老古董放映机搬上文交会,现场演红色经典

锈迹斑斑的放映机,简陋陈旧的工具箱,模糊不清的银幕光影,富有年代感的音乐……

这一切与周边现代感、科技化的氛围形成强烈的反差,不时有路过的观众好奇地上前围观。

66岁“电影辉”,老古董放映机搬上文交会,现场演红色经典

66岁“电影辉”,老古董放映机搬上文交会,现场演红色经典

66岁“电影辉”,老古董放映机搬上文交会,现场演红色经典

66岁“电影辉”,老古董放映机搬上文交会,现场演红色经典

66岁“电影辉”,老古董放映机搬上文交会,现场演红色经典

66岁“电影辉”,老古董放映机搬上文交会,现场演红色经典

66岁“电影辉”,老古董放映机搬上文交会,现场演红色经典

得名“电影辉”

这位老人就是广东电影界有名的“电影辉”,真名叫黄树辉,从化神岗镇赤草村人,今年已经66岁了,他不到20岁就当了乡村放映员,“干了这个行当40多年了。”

谈起自己的放映员生涯,他笑着说,真的是喜欢电影。能当上放映员,他也感到很幸运,“全公社有两万多人,挑出两三个人做放映员,你想想。哎,除了根正苗红,懂放映技术,那还是太幸运了。”

66岁“电影辉”,老古董放映机搬上文交会,现场演红色经典

当年,辉叔骑着一辆28自行车,驮着放映机、胶片影片、银幕和工具箱,每天一个村子轮流放映,走遍了全公社的每个角落,包括最偏最远的山村,他也从此得名“电影辉”,成为十里八乡的大明星,“很靓仔的”,所到之处大受欢迎。

“走到哪都吃香喝辣,生产队长杀鸡宰鱼,招待得挺好。夜里放映完都是吃完宵夜才回去”。辉叔谈起当年眉飞色舞,笑称当年的最吃香的三大职业:电影佬、司机佬、猪肉佬。

私家电影队

后来,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情况发生了变化,辉叔从领工资的公家人,一下子变成个体户。他组建了自己的放映队,从县电影公司租拷贝,然后到各村轮演去赚钱,那时租个拷贝才1块5。他花了大价钱,把8.75毫米的放映机,换成16毫米的,后来又换成观影效果更好的35毫米。

他记得《少林寺》公映时的万人空巷,“一夜接连跑几个村放映,都演到天亮了。”“为什么这么拼呀?”“有钱赚还能不赚呀。一晚上几十块!哈哈哈。”辉叔爽朗地笑了。

辉叔记得,热门的影片还有《妈妈再爱我一次》,很多人都跑去看,很催泪的,“当时这个电影拷贝租金就贵了,要200多块。”辉叔说。他还在家里建了个电影院,取名“赤草放映院”,有120个座位,看一次只收2元钱。村里谁家有喜事,都是包场看电影,也曾红火过一段时间。

电影节高光时刻

后来,娱乐方式的多样化,特别是电影院线的冲击,农村电影市场就不行了,放映电影赚不到钱了,但他还是放不下电影。2011年,他在自家影院的原址上起了一栋5层楼,建成“从化赤草老电影博物馆”。他的心头好——40台放映机、200部电影胶片,都珍藏在自家的博物馆里。

辉叔的高光时刻是2018年的金鸡百花电影节,他作为全国放映员的代表在舞台上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连电影大使吴京都为他鼓掌,他还见到了《董存瑞》的扮演者张良。“老人家80多岁了,腿脚已经不大灵便。”

老古董的价值

“我知道它们的价值。”辉叔谈到自己的老古董,认真地说,去年的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要用到16mm放映机,主办方找遍了整个广州,都没有找到一台16mm放映机,只有我这里有!辉叔的语气充满了自豪。那次,他受邀亲自操作自己的16mm放映机,放映美国纪录片大师弗雷德里克·怀斯曼的经典之作《廉价公屋》。

“今年的抗美援朝纪念日,村委会在群里发通知,说电影辉要用他的老古董,来放映《英雄儿女》,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没想到当天晚上一下子来了几百人观看,除了本村人,还有外村人。谈及此处,辉叔有些激动。

这时,小银幕上出现了清晰的画面,伴随着熟悉的片头曲的旋律,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红五星闪闪发光……辉叔指了指正摆弄放映机的年轻小伙,“他是我的儿子,子承父业。”

66岁“电影辉”,老古董放映机搬上文交会,现场演红色经典

文/图:奥一新闻记者 谢江涛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6107.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