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大地,代代传承着这样一句老话“过日子,勿忘时年八节”,八节就是指新正、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冬节和除夕。“岁时节日”丰富多彩的过节仪式,世代沿袭相传,蔚然成俗,或纪念祖先、或寓意寻根、或祈望幸福、或寄托信仰,都有独特深邃的民俗蕴义,形成一道独具“潮味”的民俗风景线。拙文拟从开春三个节俗的活动中一窥潮人的传统伦理和人文特质。一、潮人过年我—直认为,一个族群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内涵,会在她的节俗中淋漓尽致地表露出来。潮人是一个特殊的群落。这个群落的聚化生成非常复杂,是—个漫长的历史进程。自东晋以降至南宋末年,因中原战乱频繁,很多氏族被迫南迁,相当一部分在福建一带的停留后越过汾水关,进入广袤的潮汕平原,扎根“创祖”。成为今日潮人的主体,而原来的潮汕土著则渐趋式微。中原移民带来了各地不同的行为范式和生活习俗,这些行为范式和生活习俗,在长期的创业斗争中经受了考验和扬弃,经过了融合和同化,形成今天独特的潮汕民俗。从形式到内涵,都可说是丰富多彩,蔚为大观。成为海内外二千多万潮人所共同拥有的群体性文化。正象文首所言,要考量潮俗文化,应从潮人一年中最主要、最隆重、也是最欢乐的节日新春佳节来切入。潮人的过年,从腊月廿三日即已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方落下帷幕,高潮当是“除夕”和“新正”。农历十二月廿四,是“老爷上天”的日子。潮人所谓的“老爷”,是—位长驻在家庭、保佑合家平安的神明,据说他是天公的儿孔必须在腊月廿四到正月初四上天晋见父母,介绍一年来该户人家的基本情况,类似现在的“述职”。各家各户为了欢送老爷上天,早早做好准备,清扫庭除,设下香案,摆上供品。供品主要是大桔、甜圆、清茶,还有马料糖、马料水(是供应老爷的座驾的)等。有的地方还有“咬牙糖”的习俗,用麦芽糖粘在老爷(木偶像)的嘴边,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这一点就彰显了潮人精明的文化心态。 “老爷落天”是正月初四, 同样,家家户户都摆香案供品恭迎。老爷上天之后,人们开始忙着操办过年节货了。首先是蒸制各式粿品,如红壳桃、发粿、肚兜粿、金龟粿等。临近除夕,更是欢快而忙碌,杀鸡、杀鹅、割猪肉,在祭祀祖先的供品准备停当之后,屋里屋外要进行一次大扫除和精心布置,此外,男人要理发,女人要挽面,图个“新年变新样”。到阴历年最后一天(月大称“三十夜”,月小称“廿九夜”),各家各户在祭拜祖宗之后,全家老少开始轮流洗“花水”,即用四式(也有十二式)花叶加入洗澡水中,意在洗去旧的污秽,干干净净迎新正。记得在儿时,这是最令人振奋的时刻, 因为洗完澡,穿上新衣,就可到大人那里领取红包(压岁钱),而明天,一切都会是新的,一切都会是美好的。华灯初上,家家开始“围炉”。在大厅设大圆桌一张,全家老少列座有序,家人平时不论去哪里,都必须赶回来团圆合聚。桌子中央架起一个大“宾炉”,这是用锡和铜打造的一种器皿,中间盛放火红的木炭,四周热汤中放置鱼丸等食物,因“丸”与圆同音,寓意合家团圆的寓意。“宾炉”四周,摆满各种菜肴,有几种是不可或缺的:“生灼鲜蚶”钱多多,“黄豆干炒韭菜”吉祥长久,“鱼”年年有余,“炒蒜”有钱算等等。这顿丰盛、热闹、喜庆的团圆的晚餐,乐也融融,一年来的烦恼一扫而光,欢声笑语中,不竟夜已深沉,小孩忍不住早已酣然入睡,而大人们则“叩”起了工夫茶,在满室氤氲的茶香中等候新年的来临。刻交子时, 四周就迫不及待地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屯此起彼伏,一阵紧似一阵,孩子们在睡梦中醒宋,欢呼: “新年喽”、 “新年喽”,揉着睡眼,跑到大厅,逐一向大人们“旦好话”:“新年好”、 “大赚”,上辈则给孩子以学业的期望。一家子亲亲热热和和气气,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炮仗声一直持续到天明,方才萧疏,各家各户在天井摆设香案,祷告上天和祭拜祖先,匆匆吃一点姜薯圆后,一家子抱儿携女出门给亲戚朋友拜年,有句俗谚:“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拜年越早越好,以示诚心。出门拜年的人,都带着潮州蜜柑,且不能奇数。蜜柑也即黄果,潮人称为“大吉” (大的桔子)表示吉祥如意。这个习俗是有来历的:古时,有一年将过春节,某村突然流行口渴症,一仙人托梦于村里一位美丽聪明的少女,说:“吃柑保大吉”,少女马上遍告全村,村人按仙人指点吃了柑, 口渴症竟奇迹般好了,自此,潮州蜜柑成了吉利的象征。新正期间,大街小巷都热闹非凡,络络绎绎到处是探亲访友、拜年贺春的人流,更有传统游艺,如“英歌舞”、“舞虎狮”、“游联标”等节目,给春节添姿加彩,把新年的喜庆推向高潮。到了初四日,节日的气息尚浓,接“老爷”落天之后,初七大伙过一个充满古远人文关怀的青菜节七样羹,初九日,全家人丁沐浴斋戒,祭拜玉皇大帝,名曰“天公生”,接下来,就忙着准备过喜庆、吉祥的元宵节。在开正到元宵节的十五天里,按俗例家家产户都会张灯结彩,烛火长明,“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喷尘随马去,明月迎人来”,灯是人类文明的结品,在元宵节,潮人把灯的意蕴发挥到极致,元宵之夜,闻名海内外的潮州花灯粉墨登场,精彩纷呈,满城花灯满街人,外地来客叹为观止!元宵节一过,“男女老少找工课”潮人的年方才在人们美好的祈盼中蹒跚而别。潮人的年是一幅浓郁的风情画,充分体现了潮汕民俗文化的特点,其中大量地保留和涵养了远古的文化信息,这是中原民族文化魂魄和精髓的流漫。二、七样羹:潮汕蔬菜节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是潮汕人的蔬菜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采 <买)来七种不同的当令蔬菜混和在一起烹煮,潮汕人给这种蔬菜煲起了一个十分雅致的名字:“七样羹”。大人、小孩,每人至少吃上一大碗。吃“七样羹”时,大人要教小孩子唱一首歌谣:“七样羹,七样羹,大人吃了变后生(年轻),奴仔吃了变红芽(面色红润),姿娘吃了如抛(朵)花。”“七样羹”中芥菜、厚合和萝卜是必不可少的。芥菜潮名大菜,这种蔬菜中的粗汉,是“七样羹”的首选。霜风初起,冷冷露光中,它绿中泛紫的裙叶,呈宝石般的光泽。茎叶爽脆、可口,香味纯正,是平凡的农家菜。《礼记》载:“脍,春用芥。”其食用历史悠久,可见“七样羹”体现了一种远古的情怀。 厚合,叶大如扇,茎硕汁多,一种从中原南移的粗生贱长的蔬菜。平时是作为饲料,不能入肴的,但在“七样羹”中却唱主角, 这反映了先民对根和祖先的眷恋和叩念。 萝卜又称菜头,上古叫芦葩,中古改称菜菔,“冬吃萝卜夏吃姜,医生无赚饿死妻。”其块根如玉,汁水甘冽,是一种著名的药蔬,冬春食用,能清热降火,去痰化积,“七样羹”也包含着养生之道。 除此三款,再随意选配四种(这时可供选择的菜蔬很多),加上调料放入锅中生火烹调。尚未煮熟,早已异香扑鼻,及至一锅热气腾腾的“七样羹”端上来,那绿色的汤汁和茎叶,刷亮了各人的眼睛,轻啜一口,清爽、鲜美之极,胜过宴会的百种佳肴。一家老幼围坐在八仙桌上,别有不可言喻的温馨。“蓼茸高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东坡)。“和羹之美,在乎合异”。难怪外地朋友尝过后,大加赞誉,羡慕潮汕人真好口福。 这个节日,如果从人文意蕴的角度来探究,当是缘起于潮汕先民对春、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恩。春天的潮汕平原,“草芽菜甲一时生”,各类蔬菜约会似的,一齐来参加春天的大联欢。用一个节日来表达对造化亘古的感念,正是潮汕人优雅情怀的生动体现。 如果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在新年伊始之际,置设这个蔬菜节也是十分合适的。你想新春的欢娱热闹接近尾声,几天来都是鱼肉油腻的佳肴美食,换换口味,来几碗清素的菜煲,中和肠胃,消积化食,非常必要。 潮汕族群大多源于中原,因战乱而南迁,我猜想这个食蔬的习俗可上溯至古昔,或许与内地深有渊源,一查史籍,果然。 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晋时, 南人以七样菜为羹”。这是我见到的最早记录。历经一千七百多年,连名字都没有变动,可见潮汕文化确实固守和涵养着许多中原地区已经湮没了的文化信息,是古文明的活化石。宋苏东坡在《菜羹赋》中说:“汲幽泉以揉濯, 持露叶与琼枝,”又在《后杞菊赋》中说: “春食七苗芽……庶几西河南阳之寿。”据周作人先生考证,日本古代把“春七草”(其中一为芥菜一为萝卜)称为“御形” (最好的菜式),实际上与“七样羹”是一致的,仅是叫法不同。西汉东方朔说:“北人春啖萝卜,谓之‘咬春’ ”。俗例这天要吃青菜五种,谓“五辛盘”。陈元春《岁时广记》引《唐四时宝镜》说:“春日,食芦菔、生菜,号舂盘”。与潮人的这个习俗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潮汕,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女娲氏开天辟地,一日作鸡,二日作狗,三日作猪,四日作羊,五日作牛,六日作马,七日作人。初七为人日,人日须食七种青菜……萝卜取‘清白,芹菜取‘勤劳’,大蒜、厚合合取‘诸事合算’”。 饮食文化其实涵盖了一部二十四史,在此我们又印证了潮汕文化与中原文化渊源之深,联系之广远。潮汕蔬菜节,把中原农耕文明对土地的深情眷恋;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对根认同的同时,又深深打上了潮汕风情的烙印。过节的仪式尽显潮汕人的审美情趣、精神内涵和道德操守。从中可以窥探到潮人群体的人文特质:对绿色大地异乎寻常的礼赞和崇拜,而且人与绿色大地是融为一体的。 三、元宵灯节考略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富有诗意的元宵节,也是潮汕人比较重视的一个喜节。中国道教有“天宫当令是上元”的说法,据说天官正月十五生,故元宵节又称“上元”,“宵”即夜,元宵即“上元之夜”,由于这个上元之夜家家点灯庆贺,故元宵节又称“灯节”。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在民间有一个传说:汉武帝时,有一个宫女长年身居宫禁,苦思家人,悒悒成疾,东方朔决意要帮助她与家人团聚,遂心生一计,谎称天上的火神奉玉皇大帝的旨意要火烧京城,不利内宫,他对武帝说,火神最爱吃汤圆,正月十五日可命京城臣民家家产户做汤圆和张挂红灯,帝王后妃、文武百官都要上街杂在人群中以“消灾避祸”。武帝从其言,元宵之夜,长安满城灯火,观灯者摩肩接踵,热闹非凡,许多宫女借此机会得以与家人小聚。从此做汤圆和挂红灯便成了元宵的风俗。 这一传说当然不是信史,由于灯笼最早诞生于南北朝,不可能在西汉出现,但从灯节的实质考察,元宵节俗背后隐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际上,灯节的出现,应是与先人对火的崇拜有关。 《诗》云“田祖有神, 秉畀炎火”。《后汉书》载“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驱疫”,主要内容是用火把来驱邪打鬼;这个“火把节”其实就是元宵节俗的原型。东汉明帝信奉佛教,遂命宫廷、寺院在上元之夜“燃灯表佛”,士族百姓也要持灯敬佛,此令一行,元宵节遂成民间盛大节日。这是最早的历史记载。 在隋代,元宵节的活动内容基本固定,《隋书》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延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光烛天地,百戏为主盛,亘古无比,自是每年以为常焉。”唐代是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气象宏大,元宵灯节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李郢《上元日寄湖杭二从事》诗云:“恋别山灯恋水灯、山光水焰百千层”。《明皇杂录》说唐玄宗在上阳宫中,以彩绸建灯楼二十间、高一百二十尺,饰以珠玉,微风一至,铿锵成韵,其灯为龙凤虎豹踊跃之状。 《春明退朝录》、《天宝开元遗事》《朝野佥载》等亦有记述。唐代长安灯节之盛,令人目眩神迷。 元宵灯节在宋朝几乎成为官定制度。北宋词人曾经留下难以计数的吟咏元夜盛况的佳作。周邦彦在《解语花》中写道“千门如昼、嬉笑游诒”京都汴梁三日不禁夜,写花灯有“一天灯雾照彤云”,写游人是“九陌游人起暗尘”,写歌舞是“千门万户笙箫里”,真是有声有色,直到月落乌啼,人们才归来,尚向灯前说“犹恨追游不称心”,盛况可见一斑。最负盛名的辛弃疾名句:“东风夜放于花树,更欢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元明清诸朝,元宵节俗被相继承袭,在清初,元宵节又增加了射灯谜的活动,丰富了上元佳节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意蕴。 今日潮人大多是中原族群南迁的衍蕃,元宵节的种种风俗习惯和过节范式被完整地承袭下来,这是与中原大地一脉相承的人文基因在历经千百年的颠沛和挑战中顽强的嬗接,已汇聚入潮汕(包括海外潮人社会)文化的主体。 据蔡泽民先生在其专著《潮州风情录》中考证,潮州府自唐以来,每逢喜节元宵家家产户都会祭拜先祖,吃汤圆、游花灯,现民间流传妇孺皆知的《百屏灯》就是元宵花灯上的“戏出”;优秀传统潮剧《陈三五娘》取材于民间传说,剧中的爱情纠葛,发端于元宵之夜上街观游花灯,故事背景是明代,可见游花灯至少有七、八百年的历史。《韩江闻见录》也有相关的记载。 新正三节的这些节俗习惯,揭示了潮人深藏于精神内核中的道德操守和价值取向,既有对中原农耕文明的继承性,又深深打上地域特色的烙印,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来 源: 《潮汕节俗文化》 作 者: 陈坤达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6365.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