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稽胡史迹考——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志的几个问题

稽胡史迹考——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志的几个问题

《中国史研究》2002年01期 林梅村

内容提要:19年山西太原发现了隋代的虞弘墓本文从语言学和民族学的角度作了考察认为墓主虞弘的种族实际上是步落稽而步落稽之名则应来自突厥语的“鱼(balaq)”。所谓的鱼国则可能出自于中亚的比千部落。作者还认为墓志中提到的“尉纥”城本为中国北方草原一个地名或部落名。北魏的“木来”唐代的“墨离”元代的“篾克邻”明代的“麦克零”或“乜克力”都是“尉纥”的异译。而该城可能就是新疆东境伊吾县的下马崖古城。

稽胡是十六国至隋唐时期活跃于甘肃东部至山西北部的杂胡之一最先关注稽胡史迹的周一良教授在《燕京学报》第39期(1948年)上撰《北朝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一文首次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此后唐长孺、马长寿、林、周伟洲、蒲立本(E.G.Pulleyblank)等中外学者相继加入讨论。①

19年7月山西太原发现一座隋代浮雕石棺大墓。墓主人虞弘字莫潘家出鱼国。祖父曾任北魏领民酋长父亲改仕北方草原柔然汗国任莫贺去汾达官。虞弘本人曾代表柔然出使西域访问过波斯、吐谷浑诸国。北齐文宣帝时虞弘回到中原相继在北齐、北周和隋三朝为官。北周时曾职掌祆寺和外交事务最后死在并州晋阳府第葬于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②20年7月北京大学召开“汉唐之间文化互动与交融国际学术研讨会”。张庆捷、姜伯勤、荣新江在会上分别介绍了他们对虞弘墓志和石椁浮雕图像的研究成果。①20年夏应山西省考古所张庆捷所长盛情邀请我到太原实地考察虞弘墓。据我初步研究虞弘家族实乃十六国以来活跃于中国北方的稽胡族源或与中亚突厥系统民族有关。

稽胡史迹考——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志的几个问题

稽胡史迹考——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志的几个问题

一、虞弘之种族

虞弘墓发现后太原虞氏究竟属于什么种族?引起中外学人的普遍兴趣但迄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虞弘墓志说:“公讳弘字莫潘鱼国尉纥城人也。”我们找到一些证据说明虞弘实乃十六国以来活跃于甘肃东部至山西北部的杂胡之一北魏称“步落坚”北周称“步落稽隋唐称“部落稽简称“稽胡②。《周书·异域上·稽胡传》记载:

稽胡一曰步落稽盖匈奴别种刘元海(刘渊)五部之苗裔也。或云山戎、赤狄之后。自离石(今山西离石)以西安定(今甘肃泾川)以东方七八百里居山谷间种落繁炽。其俗土著亦知种田。地少桑蚕多麻布。其丈夫衣服及死亡殡葬与中夏略同。妇人则多贯蜃贝以为耳及颈饰。又与华民错居其酋帅颇识文字。然语言类夷狄因译乃通。

虞弘墓石椁外部造型基本采用汉式建筑结构为砖砌单室墓带斜坡墓道墓室平面呈弧边方形长宽各3∙8米并使用汉文墓志几乎无异于汉族墓葬。③这和稽胡“丈夫衣服及死亡殡葬与中夏略同……其酋帅颇识文字完全相符。

十六国至隋唐时期中国西北少数族可按语系分为四个系统:月氏、塞人、粟特、羯胡属于西胡讲印欧语系的语言;氐、羌、党项、吐蕃属于西羌讲汉藏语系的语言;匈奴、乌桓、鲜卑、柔然、吐谷浑属于东胡讲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语言;鲜虞、丁零、敕勒、高车、铁勒、突厥、回鹘、黠戛斯属于北狄讲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语言。既然稽胡“语言类夷狄稽胡语当属突厥语族。稽胡的族名“步落稽古音可读buo-lak-kiei④疑为突厥语balaq(鱼)之音译。在突厥语中其名亦作balïq或baluχ(鱼)。⑤而虞弘恰为鱼国人恐非偶然。

隋初一度依靠稽胡抵御北方突厥人《隋书·高祖本纪上》记开皇元年四月“发稽胡修筑长城。一些稽胡将领因此立下赫赫战功而载入史册。虞弘时代稽胡著名将领有鱼俱罗和虞庆则《隋书》和《北史》有二人列传。

史载开皇十八年突厥达头可汗犯塞以杨素为灵州道行军总管出塞讨之。①杨素“路逢(鱼)俱罗大悦遂奏与同行。及遇贼俱罗与数骑奔击目大呼所当皆披靡出左入右往返若飞。以功进位柱国拜丰州总管。初突厥数入境为寇俱罗辄擒斩之自是突厥畏惧屏迹不敢畜牧于塞上”②。鱼俱罗是冯翊下(今陕西渭南市东北)人。西晋以来冯翊就是北方游牧人频繁出没之地。《晋书·北狄传》记载:

惠帝元康中匈奴赫散攻上党杀长吏入守上郡。明年散帝度元又率冯翊、北地羌胡攻破二郡。自此已后北狄渐盛中原乱矣。

稽胡迁入长城以南后一部分人慕义中原文化而逐渐汉化改用汉姓。虞庆则就是这样一位汉化稽胡。《隋书·虞庆则传》记载:

虞庆则京兆栎阳人也。本姓鱼。其先仕于赫连氏遂家灵武代为北边豪杰。父祥周灵武太守。庆则幼雄毅性倜傥身长八尺有胆气善鲜卑语身被重铠带两左右驰射本州豪侠皆敬惮之。初以弋猎为事中便折节读书常慕傅介子、班仲升为人。仕周释褐中外府行参军稍迁外兵参军事袭爵沁源县公。

唐人林宝对灵武虞氏的族源已不甚了解。《元和姓纂》卷二灵武回乐县说:“状云本自会稽徙焉。后周有沁源公虞祥;生庆则隋右仆射、鲁公。孙操唐长江令。”岑仲勉先生已指出其说有误。③虞庆则善骑射通鲜卑语自然和会稽虞氏无涉。从虞庆则本姓不难判断此人当系稽胡。虞弘是鱼国人他和虞庆则一样本该姓鱼氏二人皆因慕中原文化而改姓虞氏。

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步落坚胡刘阿如等人在汾、肆二州(今山西隰县和忻县)作乱后被肆州秀容酋长尔朱荣派兵镇压④这是步落稽首次见于史籍。

据美国突厥学家波佩(N.Poppe)研究古阿尔泰语词汇常带有一个不稳定的尾音 /n/。这个尾音有时可释为复数语尾相当于突厥语复数语尾-lar。⑤例如:蒙古语mori(马)复数作morin(马群)⑥;突厥语bod(部落)复数为bodun(诸部落)。又如:铁勒亦称“丁零”茹茹或称“柔然”结骨又作“坚昆”;三者分别为“铁勒”、“茹茹”和“结骨”的复数形式表示“铁勒族”、“茹茹族”和“结骨族”⑦。同理“步落坚”实乃突厥语balaq(鱼)的复数形式意为“步落稽族”或“步落稽部落”。

史书对北朝胡姓采用两种处理方法一般采用音译如柔然姓氏“郁久闾”(首秃);有时也采用意译鱼国即为“步落稽”的意译。此外北朝人姓氏与其氏族或所在部落名称基本上是一致的。《魏书·官氏志》说:“姓则表其所由生氏则记族所由出。”所以从姓氏往往可以找出该姓所出氏族或部落。

据墓志介绍虞弘祖先迁入黄河流域后首先“徙赤县于蒲坂”。蒲坂在今山西永济县蒲州乡。这个地方历史上是否有鱼氏史无明载。不过蒲坂以西不足百公里的冯翔却早有鱼氏入居。《元和姓纂》卷二九记载:“鱼姓冯翔下邳。苻秦(公元351—394年)有鱼遵元孙经后魏吏部尚书生徽、俊、代略。”①冯翔系“冯翊”之讹。下邳即“下”之误因避拓跋讳改作“下封”或“下邳”故地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②隋初鱼俱罗即为冯翊下人后来下鱼氏在唐代居然发展为冯翊郡八大望族之一。③

虞弘和虞庆则皆从鱼氏改为虞氏似属同一家族那么虞庆则的家族史或许能向我们披露一些虞弘祖先的活动轨迹。《隋书·虞庆则传》说“其先仕于赫连氏(公元407—431年)遂家灵武代为北边豪杰。”可知鱼氏家族从蒲坂、冯翊一带北迁灵武约在5世纪初。志文提到:虞弘祖父鱼奴栖早年任鱼国领民酋长。领民酋长是北魏赐予不在编户的北方部落酋长的一种官职。④史载太延二年(公元436年)北魏破薄骨律城。⑤而鱼奴栖改任北魏鱼国领民酋长疑在是年。《魏书·杨播传附弟椿传》又载:

初,显祖世有蠕蠕万余户降附居于高平、薄骨律二镇。太和之末叛走略尽唯有一千余家。太中大夫王通、高平镇将郎育等求徙置淮北防其叛走。诏许之虑不从命乃使椿持节往徙焉……遂徙于济州缘河居之。

灵武原名薄骨律所谓“显祖世有蠕蠕万余户降附”当指献文帝皇兴四年(公元470年)击柔然降万余人之事。⑥那么虞弘之父改仕柔然疑在公元470—49年之间他们一家很可能是随柔然降户从灵武亡命漠北的。

总之稽胡属于讲突厥语的北狄系统民族至少在4世纪中叶就从欧亚草原某地迁入黄河流域最初在山西永济至陕西渭南一带定居。5世纪初鱼氏祖先入仕夏国赫连氏迁到薄骨律城。北魏破薄骨律后虞弘祖父任北魏领民酋长。大约5世纪末虞弘之父离开薄骨律城随柔然降户亡命漠北改仕柔然汗国。

二、尉纥与b(a)krīn

虞弘墓志的第二个谜是尉纥城于今何处?虞弘之父改仕柔然后曾以“茹茹国莫贺去汾达官”身分出使北魏。公元520年柔然发生内乱同时受到高车汗国的沉重打击柔然可汗阿那一度逃到洛阳避难。此后柔然分裂为二部。西部以婆罗门为主东部以阿那为主。

据《北史·蠕蠕传》记载正光二年(公元521年)二月“婆罗门遣大官莫何去汾、俟斤丘升头六人将兵二千随具仁迎阿那”。大官当即达官译自突厥官号tarqan。虞弘之父以“莫贺去汾达官”身分出使北魏疑为婆罗门所遣“大官莫何去汾”等六位使臣之一。

虞弘早年也在柔然效力“年十三(公元546年)任莫贺弗衔命波斯、吐谷浑转莫缘”。那么尉纥城必在柔然境内虞弘在该城出生故称“尉纥城人”。

柔然乃游牧民族“无城郭逐水草畜牧以毡帐为居随所迁徙”①。不过《梁书·西北诸戎传》提到:柔然于“天监(公元502—518年)中始破丁零复其旧土。始筑城郭名曰木末城”。丁零又称铁勒这里当指高车汗国王庭在今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附近。②

《资治通鉴》称沃野镇(今内蒙古河套北)北有“木赖山”突厥科罗可汗在此大破柔然邓叔子。日本学者松田寿男认为木赖山也可译作“木来山”故疑木末城实乃“木来城”之讹。③周伟洲教授不同意这个说法。他认为“柔然筑此城是为了控制和防御高车故可能在王庭的西南。”④尽管松田寿男将木末城置于沃野镇之北有误但是他对木末城系“木来城”的判断可能是正确的。

木来古音作muk-leg。⑤吐鲁番出土粟特语地名表(T.ii.D.94)也提到这个地名写作mykryk(部落名)。⑥英国伊朗学家亨宁怀疑:该部落就是波斯史家拉施特(约14世纪初)《史集》所言m(a)krīn部落。据《史集》介绍维吾尔人边境有个叫b(a)krīn(别克邻)的部落“又称篾克邻(m(a)krīn)。他们的营地在畏兀儿斯坦的险峻山岭中。他们既非蒙古人又不是畏兀尔人。因为他们生活于山岭特别多的地区所以他们惯于走山路他们全都擅长攀登崖壁”⑦。在古代西北方音中汉语“伏”(b’iuk)有时译作“尉”(jwei)如唐代于阗王尉迟信或译“伏信”。我们怀疑尉纥城很可能来自b(a)krīn部落之名。

金兴定四年(元太祖十五年/公元120年)礼部侍郎吾古孙仲端访问漠北成吉思汗大帐后由蒙古草原出访中亚。据刘祁《北使记》记载他们一行“历城百余皆非汉名访其人云:有磨里奚、磨可里、纥里纥斯、乃蛮、航里、瑰古、途马、合鲁诸番族居焉”。①德国学者布列茨施奈德尔认为文中所谓“磨可里”就是《史集》提到的“蔑克邻”。

如前所述古阿尔泰语族名尾音/n/有时表示复数而磨可里城的胡名疑即m(a)krīn的单数形式m(a)krī。同理b(a)krīn的单数当为b(a)krī。我们还发现这个族名似即敦煌吐蕃文献(P.T.1283)《北方若干国君之王统叙记文书》所载北方部落ba—ker(部落名)。中央民族大学的王尧、陈践教授译文如下:

往昔回鹘王颁诏:北方究竟有多少国君?命五名回鹘人前往侦察。此即其回报文书系取自玉府也。

某地汉语称为室韦(ji-vur)突厥语称之为莫贺婆力(ba-ker-pa-lig)。以此为主体在其上有突厥默啜(vbug-chor)十二部落。②

默啜是后突厥汗国的第二代可汗天授二年至开元四年(公元691—716年)在位。从语言分析地名ba-ker-pa-lig(莫贺婆力)是由ba-ker和pa-lig两词组成。前一词为b(a)krīn的单数形式而后一词pa-lig则为突厥语balïq(城)相当于蒙古语balgasun(城)。③那么其名意为“b(a)krīn城”。在以往的研究中b(a)krīn常与突厥鲁尼文碑铭的bökli(部落名)相混淆。④然而两者在这份敦煌吐蕃文献中同时出现ba-ker相当于b(a)krīn(别克邻)而bökli相当于mug-lig(高句丽)不可混为一谈。⑤

另一个问题是室韦偏处大兴安岭一隅而默啜可汗南庭在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其下(南)不可能有室韦部落。吐蕃文ji-vur是否指室韦?需要重新考虑。

研究者早就注意到室韦和鲜卑实乃同一词的不同音译⑥。那么敦煌吐蕃文献中相关文字似应译作:

某地汉语称为鲜卑(ji-vur)突厥语称之为b(a)krīn城。以此为主体在其上有突厥默啜(vbug-chor)十二部落。

这个记载相当重要说明b(a)krīn有城郭。此城或即虞弘出生地—尉纥城也即柔然所筑“木来城”。柔然人属于鲜卑族所以尉纥城人亦被称为ji-vur(鲜卑)人。

三、尉纥城与墨离城

柔然可汗社仑统一漠北之后“其西则焉耆之地东则朝鲜之地北则渡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大碛”①。东魏兴和三年(公元541年)天山北麓的高车汗国被柔然所灭。②木来城本是柔然人为防备天山北麓高车人(即铁勒人)东山再起而筑。据周伟洲教授考证木来城当在柔然王庭西南。③史载柔然汗庭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河以北某地④其西南则为今新疆哈密北山。东汉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耿秉出张掖居延塞击匈(句)林王到沐楼山度莫(漠)六百余里绝无水草。得生口辞云匈(句)林王转北逐水草。”⑤度漠指度过居延之西的莫贺延碛那么沐楼山应在居延以西六百里哈密北山东端。木来城大概地近沐楼山而得名。

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地志屡次提到哈密北山有墨离城而“墨离”古音作mek-ljie疑为木来城之别称。⑥《新唐书·地理志四》瓜州晋昌郡记载:“有府一曰大黄西北千里有墨离军。”唐代边镇或曰军或曰守捉。墨离城地处边陲故称“墨离军”。《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凉州条亦载:“墨离军瓜州(今甘肃安西县琐阳城)西北一千里。管兵五千人马四百匹。东去理所(今甘肃武威市附近)一千四百余里。”

从瓜州到伊州治所伊吾(今新疆哈密市附近)不过90里⑦而瓜州到墨离城却长达10里比瓜州到伊吾还要远10里。从墨离城养有40匹马看该城只能在适于畜牧的哈密北山草原地带。

唐代文献将哈密北山分为两个部分西部称“俱密山”东部称“折罗漫山”⑧。《元和郡县图志》卷四○伊州条说:“天山一名白山一名折罗漫山在州北一百二十里。”如果加上从伊州到折罗漫山的120里瓜州到折罗漫山凡1020里正是《元和郡县图志》所载瓜州到墨离城的里程。

折罗漫山亦作“时罗漫山”由伊吾和柔远县分管。据《唐光启元年(85)书写沙州伊州地志残志》柔远北部天山有“源泉水(原注:县北十里)、第二水(原注:县东北五里)、第三水(原注:县东北九里)凡三水皆临崖涌出南流入碛即绝”①。源泉水《元和郡县图志》称“柳谷水”。该书伊州柔远县条说: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置。县东有柔远故镇因以为名兼置守捉。天山在县北二十里。柳谷水有东西二源出县东北天山南流十五里合。

据钟兴麒先生调查唐代柔远县在今哈密市东北95公里的沁城附近。“沁城北有大天生圈小天生圈二水至南城合流与《元和郡县图志》所说相符。”柳谷水或称“甘露川”即今伊吾河唐代景龙年间曾在此地设伊吾军。②这些都是正确的。

隋末唐初伊吾一度在东突厥统治下。贞观四年唐朝才得以收复伊吾。《资治通鉴》卷一九三贞观四年载:“九月戊辰伊吾城主入朝。隋末伊吾内属置伊吾郡;隋乱臣于突厥。颉利(东突厥可汗)既灭举其七城来降因以其地置西伊州。”与此同时柔远北部天山被西突厥处月部占据。《资治通鉴》卷一九三贞观四年七月记载:“西突厥种落散在伊吾诏以凉州都督李大亮为西北道安抚大使于碛口贮粮来者赈给使者招慰相望于道。”西突厥种落指西突厥处月部亦称沙陀。《新唐书·沙陀传》记载:

沙陀西突厥别部处月种也……处月居金娑山之阳蒲类之东有大碛名沙陀故号“沙陀突厥”云……龙朔初(公元61年)以处月酋沙陀金山从武卫将军薛仁贵讨铁勒授墨离军讨击使。

有学者将沙陀碛置于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庭故城)西北③不一定正确。沙陀碛是指伊州、瓜州之间的莫贺延碛汉代称“沙头”。《汉书·地理志》记“酒泉郡县九……玉门、会水、池(沙)头、绥弥、乾齐”。敦煌悬泉出土汉简记酒泉郡有“沙头县”不见“池头县”。文中说:“玉门去沙头九十九里沙头去乾齐八十五里乾齐去渊泉五十八里。”④可知池头系“沙头”之误⑤。《汉书·地理志》酒泉郡乾齐县本注:“西部都尉治所西部障”。据李并成先生考证西部障在今甘肃玉门市北石河十二墩西南障城。⑥那么沙头县约在汉代西部障之东85里今玉门市东北。沙陀碛则因在汉代沙头县而得名。《新唐书·沙陀传》提到的蒲类是指唐代蒲类县城故址在今新疆巴里坤县大河古城。蒲类之东则为折罗漫山汉代称“祁连山”今新疆伊吾县北哈尔里克山。山上有大草原水草丰美本系月氏人牧地。《汉书·霍去病传》记载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

去病出北地遂深入合骑侯失道不相得。去病至祁连山捕首虏甚多。上曰:“票骑将军涉钧耆济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连山扬武乎鳐得得单于单桓、酋涂王……”益封去病五千四百户赐校尉从至小月氏者爵左庶长……汉代居延泽在今内蒙古额济那旗的苏古淖尔(东居延海)。霍去病对匈奴作战的路线是:首先经过苏古淖尔再到小月氏牧地然后到祁连山。这个地方今天仍有大片草原中国最大的军马场—伊吾军马场就建在此地。①

《唐会要》卷七八:“墨离军本是月氏旧国武德(公元618—626年)初置军焉。”再次表明墨离城在月氏故地。从处月酋长被授予“墨离军讨击使”看处月牙帐或在墨离城。

墨离城近在伊州北部天山但归瓜州统辖墨离军使亦由瓜州刺史(或都督)兼领。例如:景龙四年(公元710年)李思明任“墨离军使、瓜州都督”;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张守任“瓜州刺史、墨离军使”;景福元年(公元892年)索勋任“瓜州诸[军事、瓜州刺史]、墨离军押蕃”②。

关于墨离军的方位P∙2625《敦煌名族志残卷》阴氏条又载:

守忠……充墨离军副使……蒙凉州都督郭元振判奏:谋略克宣勤劳久著当王(五)凉之西面处四镇之东门。③

安西四镇东界在柔远县东境阴守忠驻守的墨离城应在柔远与瓜州分界处瓜州一侧。据考古调查新疆伊吾县下马崖乡西南3公里有一座古城。该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01—103米高约4米城墙为两次筑成下部墙基高约2∙5米厚约4米;上部筑女儿墙高约1∙35米厚0∙5米每隔3米有一个城垛。南北各开一门门宽5米。城墙四角分筑角楼。城内尚存部分房屋遗迹布局以南北城门为轴心东西两侧有房屋房屋多为长方形有回廊相连。出土物很少偶见清代钱币。古城东北1∙5公里处有烽燧遗址。④调查者将下马崖古城定为清城不一定正确。从古城附近有烽燧看该城疑为唐代边镇沿用至清。关于伊州东界杜佑《通典》卷一七四《州郡四》记载:

北至伊吾郡界三百里北戎界。东南到敦煌郡碛无行路马道……西北到折罗漫山一百四十六里其山北有大川连大碛入金山哥罗禄住处。东北到折罗漫山三百四十里其山北有大川入回纥界马行三十日无里数。

其中“西北到折罗漫山一百四十六里”指伊州北界;“北至伊吾郡界三百里”指伊州东北界;“东北到折罗漫山三百四十里”则为伊州到柔远县的里程⑤。故知柔远县到伊州东北界不过60华里。而柔远县(沁城)和下马崖古城之间皆为沙漠两地交通须绕道而行先北行小堡、大石头再东行下马崖全程至少20华里。那么下马崖古城已不在唐代柔远县境内。

另一方面《新唐书·地理志》说瓜州府(今甘肃安西县)“西北千里有墨离军”。今甘肃安西县西北10里正是新疆伊吾县下马崖乡所在地。从自然环境看下马崖乃沙漠中的一片绿洲“气候温暖冬夏季均饮川泉水及灌溉农田为利非鲜”①。这个地方既可从事牧业亦适于屯垦戍边。唐代墨离军疑在此城。

下马崖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汉武帝时霍去病“涉钧耆济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连山”就在此地。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南朝高僧昙无谒从南朝到青海吐谷浑国北上西海郡(今额济纳河)渡流沙到高昌。②昙无谒所渡流沙当即下马崖附近的莫贺延碛只是此地当时尚未建城。

北宋王延德出使高昌时途经下马崖。《王延德使高昌记》记载:“次历拽利王子族有合罗川(今内蒙古额济纳河)唐回鹘公主所居之地城基尚在有汤泉池……次历阿墩族经马山望乡岭(今甘肃西境马鬃山)岭上石龛有李陵题字处。次历格美源西方百川所会极望无际鸥鹭凫之类甚众。次至托边城亦名李仆射城城中首领号‘通天王’。次历小石州(今伊吾大石头乡)。次历伊州(今哈密)州将陈氏其先自唐开元二年领州凡数十世唐时诏敕尚在。”③小石州似在唐代伊吾军城而托边城则为唐代墨离军城—今下马崖古城。

一部分墨离城人后来从哈密北山迁到额济纳河流域。《明实录》宣德五年(公元1430

年)记载:“麦克零部属今居亦集乃迁徙无时恐为边患。上命遣人招谕如其归来即与官赏择善地处之。”亦集乃系西夏威福监军司的城名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河旗哈拉浩特古城。麦克零就是《史集》的m(a)krin明代亦称“乜克力”。《明史·罕东左卫传》记载:“闻罕东左卫居哈密之南仅三日程野乜克力居哈密东北仅二日程。是皆唇齿之地利害共之。”由此可见明代仍有墨离人在哈密北山至额济纳河一带游牧。

总之尉纥本为中国北方草原一个地名或部落名北魏称“木来”唐代称“墨离”元代称“篾克邻”明代称“麦克零”或“乜克力”。柔然可汗曾在此地建城名曰“木来城”或“尉纥城”历代沿用直至明清。结合考古资料分析该城很可能就是新疆东境伊吾县的下马崖古城。

四、稽胡之族源

关于稽胡的族源史书有三种不同说法。其一匈奴说“稽胡一曰步落稽盖匈奴别

种刘元海五部之苗裔也”。其二赤狄说“或云山戎、赤狄之后”④。其三白翟说“今其俗云丹州白室胡头汉舌其状似胡其言习中夏。白室即白翟语讹耳。近代号为步落稽胡自言自翟后也”。“石州……春秋时属赵亦为白狄之地今步落稽其胄也”①。

现代研究者对稽胡的族源亦无统一认识。周伟洲教授认为“稽胡应是以南匈奴五部后裔为主体融合了西域胡及山居土著(包括汉族)而形成的一种杂胡”②。这个看法基本代表了当前学界对稽胡族源的主流意见。蒲立本的看法有所不同主张稽胡主体与陕北和晋西土著居民义渠、山戎或北狄的关系更为密切。③虞弘墓志的发现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稽胡先后依附于南匈奴后裔刘渊和赫连勃勃自然和南匈奴有所融合但是族源似与匈奴无涉。匈牙利人是从东方迁到欧洲的并被视为匈奴后裔。如果稽胡源于匈奴语言应和匈牙利语残留的匈奴词汇保持一致但是两者却明显有别。例如:稽胡族名“步落稽”译自突厥语balaq(鱼)但匈牙利语却将鱼称作szalka(鱼骨)相当于蒙古语zagas(鱼)④。又如:稽胡将奴隶称作“库利”⑤源自突厥语qul或kul(奴隶)⑥;而匈奴人将奴隶称作“赀虏”或“赀”⑦相当于匈牙利语szloga(奴隶)或蒙古语zarts(奴隶)⑧。正如陈寅恪指出的现代汉语“苦力”就来自古突厥语的“奴”字⑨。此外稽胡将城堡称为“可野”来自突厥语qoruq(围墙)相当于突厥语图瓦方言kerem(堡垒)。尽管匈牙利语也有类似的词汇含义却不是“城堡”。换言之匈奴属于讲蒙古语的东胡稽胡属于讲突厥语的北狄不可混为一谈。蒲立本将稽胡归入北狄很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他把稽胡和先秦时期迁入陕北和晋西的赤狄、义渠等古代游牧人混为一谈则不可取。

虞弘墓志明言鱼氏祖先“奕叶繁昌派枝西域”说明稽胡主体来自中亚。尽管我们目前仍不十分清楚稽胡的确切来源可是无论族名还是习俗都可表明稽胡原为渔猎兼畜牧的部族。虞庆则之子虞孝仁“性奢华以骆驼负函盛水养鱼而自给”而稽胡“妇人则多贯蜃贝以为耳及颈饰”一直保持着古老的渔猎传统。所以稽胡主体不太可能源于匈奴。

虞弘祖父曾任北魏领民酋长这是北朝授予散居长城内外不在编户的部落酋长的一种封号。据周一良教授分析“领民酋长皆鲜卑或服属于鲜卑之敕勒、匈奴、契胡族”①。敕勒即铁勒而中亚铁勒确实有渔猎部落。《隋书·铁勒传》说:

铁勒之先匈奴之苗裔也种类最多……康国(粟特)北傍阿得水则有诃、曷、拨忽、比干(千)、具海、曷比悉、何嵯苏、拔也未渴达等。

比干之“干”因与“千”字形近而讹也即拜占庭史家所载9—10世纪活跃于欧亚草原的铁勒pecˇeneg部。俄国突厥学家克利亚什托尔内发现比千人的经济非常独特属于“那种半定居的原始经济已经把畜牧业、农业和捕鱼业结合起来”。因为阿拉伯地理学家伊德利西《地理志》说比千牧地附近有大湖“这是个很大的湖……里面有很多鱼它是该民族的主要食物……湖畔有许多属于比千的牧场和肥沃的土地。这种古斯人经常携带武器他们对待毗邻的突厥种是异常小心而又勇敢的”②。既然虞弘祖先“派枝西域”来自中亚某“鱼国”有可能源于中亚靠渔猎为生的比千部落。

比千人一度在康居统治下两者互有融合。东罗马皇帝康斯坦丁七世(ConstantinusVII公元91—959年)的《帝国行政论》称比千八族中有三个族属于kangar(康居)人。③正如日本学者松田寿男指出的kangar人就是突厥鲁尼文碑铭提到的kangaras汉代称“康居”唐代称“弓月”或“康曷利”④。康居本是锡尔河北岸讲东伊朗语的斯基泰部落南与粟特以锡尔河为界北与丁零(即铁勒)为邻。⑤汉代以来粟特一度在康居统治下故粟特人亦被称为康居人。

此外康居联盟中还融入不少中亚北方草原的铁勒部落。《资治通鉴》卷九四晋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0年)记载:“初丁零翟斌世居康居后徙中国。至是入朝于赵。”丁零即铁勒。赵指后赵。既然前秦时(公元351—394年)黄河流域始见稽胡鱼氏那么虞弘祖先或许随3—4世纪中亚粟特、铁勒向东方迁徙的浪潮从西域展转迁入了中原。

五、虞弘之宗教信仰

关于北朝人姓名周一良教授分析说:“北朝人往往先取胡名其后更取汉名则以胡名为小字。”例如:周明帝“讳毓小名统万突太祖长子也……永熙三年太祖临夏州生帝于统万城因以名焉”⑥。虞弘墓志说:“公讳弘字莫潘鱼国尉纥城人也。”那么莫潘应是虞弘的胡名。许多粟特人或铁勒人叫这个名字。例如:吐鲁番文书中有“何莫潘”和“曹莫盆”等①。我们怀疑其名来自伊朗语相当于婆罗钵语bayaspān(主使、神使)像是个火祆教徒的教名。

北周时虞弘任“检校萨保府”。萨保府是北周管理火祆教的机构。虞弘之所以担任这个职务与他本人信仰火祆教不无联系。据文献记载唐代并州晋阳郡(今山西太原)有鱼、仪、景三大姓②。而虞弘墓志首揭太原鱼氏信仰火祆教。这将有助于了结火祆教研究史上一段公案。唐开元年间太原一度流行弃尸饲狗的陋俗。《旧唐书·李传》:

太原旧俗有僧徒以习禅为业及死不敛但以尸送近郊以饲鸟兽。如是积年土人号其地为“黄坑”。侧有饿狗千数食死人肉因侵害幼弱远近患之前后官吏不能禁止。到官申明礼宪期不再犯。发兵捕杀群狗其风遂革。

岑仲勉教授认为“此实祆教之习俗所谓黄坑西人称曰无言台”③。韦节《西蕃记》中也有关于中亚祆教葬俗的一段记载:康国(今乌兹别克撒马尔干)“俗事天神崇敬甚重……国城外别有二百余户专知丧事别筑一院院内养狗。每有人死即往取尸置此院内令狗食之肉尽收骸骨埋殡无棺椁”④。由于《新唐书·李传》将“僧徒”改作“为浮屠法者”所以有些学者对岑仲勉之说表示怀疑。这个习俗则被释为天竺古法印度式野葬⑤。虞弘墓的发现可证岑仲勉的判断是正确的。

并州以犬食人的陋俗可能在北齐年间业已流行。《隋书·五行志上》毛虫之孽条说:“武平末并、肆诸州多狼而食人。《洪范·五行传》曰:‘狼贪暴之兽大体以白色为主兵之表也。又似犬近犬祸也。’”并、肆二州是稽胡主要聚集地之一稽胡曾在肆州作乱。⑥信仰火祆教的稽胡采用弃尸饲狗的葬俗结果导致饿犬食人。所以武平末年这场狼灾或许与稽胡弃尸饲狗而引起的犬祸有牵连。

据前文讨论稽胡主体属于讲突厥语的北狄系统民族源于中亚铁勒。受中亚粟特文化影响许多铁勒人信仰火祆教。而突厥系统民族信仰火祆教后将火祆教传统葬具—纳骨器加以改造出现了帐篷式的纳骨器。⑦新疆博物馆藏有这样一件纳骨器。据日本学者影山悦子调查这件纳骨器出自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附近长62.5厘米宽45厘米高4厘米呈帐篷形器盖上有人头塑像(保护神)器内盛有人骨。⑧类似的葬器在中亚屡有发现年代约在7—8世纪皆为突厥系火祆教徒葬具。

铁勒迁入中国后或以“翟”为氏并把中亚祆教带入中原。洛阳出土《翟突娑墓志》曰:

君讳突娑字薄贺比多并州太原人也。父娑摩诃大萨宝。薄贺比多日月以见勋效右改宣惠尉;不出其年右可除奋武尉拟通守……春秋七十。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岁次乙亥正月十八日疾寝。卒于河南郡洛阳县崇化乡嘉善里。葬在芒山北之翟村东南一里。①

翟突娑即铁勒人而萨宝译自粟特语s′rtp′w(商团首领)亦表示“祆主”②。翟突娑出身祆教世家他的胡名“薄贺比多”译自伊朗语相当于婆罗钵语mgwpt’(祆教牧师)。③既然突厥系民族信奉火祆教那么魏文成帝时高车五部“合聚祭天”之“天”或许也是胡天神—阿胡拉·玛兹达。④此外信仰火祆教的铁勒人还有伊州(今新疆伊吾)祆主翟陀。敦煌写本S∙O367《沙州伊州地志残卷》记载:

时罗漫山(原注:与柔远县分管)……火祆庙中有素书形象无数。有祆主翟陀者高昌未破以前陀因入朝至京即下祆神。因以利刀刺腹左右通过出腹外截弃其余以发系其本手执刀两头高下绞转说国家所举百事皆顺天心神灵助无不徵验。神没之后僵仆而倒气息奄七日即平复如旧。有司奏闻制授游击将军。⑤

耐人寻味的是这所祆祠距离虞弘出生地—尉纥城不远。

1923年陈垣教授首次系统研究了祆教入华问题提出“中国之祀胡天神自北魏始”⑥。不过《晋书·石季龙载记》记载为镇压冉闵的反叛“龙骧孙伏都、刘铢等结羯士三千伏于胡天”。唐长孺教授援引这条史料提出后赵石勒所奉“胡天”当为中亚粟特敬奉的祆神。⑦上述考证对后来的研究影响至巨以至于一些本来和粟特无关的祆教史料亦被比附为波斯或粟特祆教。虞弘墓志的发现提醒我们火祆教不单为波斯人或粟特人所独有中亚铁勒以及讲突厥语的稽胡也曾信仰火祆教并为祆教传入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林梅村1956年生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6560.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