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一半是节气 一半是节日

免费算命 宝宝起名 2022-04-07 3 0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当先民们仰望星空时,看到了这七颗星像是古代舀酒的斗形,故起名北斗。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北斗成为天地秩序的制定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似乎都是随北斗指向而来临,北斗成为天地万物化生的中心。

“二十四节气”最初便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来确定,斗柄从“寅位”开始,然后顺时针旋转,当斗柄指向“乙位”时,天象进入清明节气。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特殊存在。

清明前后 种瓜点豆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是作为节气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作为节日的清明。

作为节气的清明,天空清澈明朗,万物生机勃勃,一切都欣欣然。

作为节日的清明,有细雨如针,有思念如丝,怀念故人无不心有戚戚。

清明节气,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从汉代开始就有了明确的记载。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农谚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因为清明节气对于农耕无比重要,关于这一节气的农谚也是最多的。“吃了清明饭,晴雨出田畈。”“清明草,羊吃饱。”“清明前后麦怀胎,谷雨前后麦见芒。”“清明秧,立夏苗,小暑穗,大暑谷。””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其意思说的就是从这个节气开始准备养蚕。在《四民月令》对农历三月的安排中,几乎全部都是关于耕织的。还有描述气候特征的谚语,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对于清明断雪的说法,现在有很多人是有疑问的,毕竟最近十年内,阳历四月,农历三月飞雪的情况还是有的。其实,在气象学中,清明断雪,指的并非是不下雪,而是不积雪,也就是指地面不再容易形成积雪了。我省晋南一带作为节气起源地区的积雪一般在惊蛰时节消融殆尽,最晚的积雪在4月10日左右也会消融。而且所谓“断”,不是“少见了”,而是“绝迹了”。多数农作物的存活与生长有赖于无雪无霜的状态。这句断语,就是告诉农民此时积雪已经彻底消融,不会对春播作物造成致命危害。积雪是没有了,飞雪却不一定,所以谚语有“三月桃花雪,各样果子收不多”的说法。就连小曲里都唱:“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种菜哥哥要落雨,采桑娘子要畦干。”

清明,这样一个乍暖还寒的天气里,天气变化多端,人们的心情也随之时阴时晴,农人们总结了一箩筐的谚语来打理生活,文人们的诗歌中则半数多描绘的是春天的画卷还有内心的思念。

寒食扫墓 延续至清明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其中唯一发展为民俗节日的节气。在山西有三个主要时间祭祀祖先,一是清明节,二是七月半,三是十月初一。过去大家族都有祠堂,或者家庙,祭祖一般都在祠堂里完成,进葬地祭墓一年只能去一次,一般就是在清明节时,对于清明节上坟扫墓的习俗始于何时,清代就已经有人进行过考证,并将来龙去脉说得十分详细。

清代学者顾张思在其《土风录》中说:清明上坟,从寒食开始到谷雨前一日止。确定寒食上墓祭祀,始于隋唐。《旧唐书》记载开元二十年敕云:“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对已在民间流行的寒食节扫墓习俗给予了政府认可,并颁布为礼制,遵其执行。尽管在唐玄宗时期,这道礼制就已经颁布执行,但是直到宋代,寒食上坟这件事在有些地方还未成为习俗。苏东坡曾有“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的诗,诗中有:“鹿门山下德公回”的句子,可知寒食扫墓在汉代已有,而直到宋代,海南一带还未有此俗,依然以上巳节为扫墓日。上巳节则是一个更为古老的节日,起源于古老的巫术祭神活动。

提到寒食节,这个起源于山西,为介子推而设立的纪念日。在春秋晋国得到了政府推广,渐成习俗。并且随着晋国范围扩张,习俗也随着人口迁徙,不断流布。但是,三晋大地南北气候差异较大。晋文公所在的曲沃一带,寒食节已经春意盎然,而维度更高的地方,春天还未到来。寒食节最重要的就是断火,因为不能用火,所以人们只能吃冷饭,这就给高纬度地区的人们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在一段时期曾遭禁止,后又进行过改革。

《后汉书·周举传》记载,周举在任并州刺史时,“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见此情景,周举亲自祭奠了介子推,“乃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使还温食。”根据这段史料可以看出,两汉时期,寒食节长达一月之久,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都吃冷食,那确实对健康极为不利,以至于不少人因此丧命。汉代的并州大致相当于如今太原、长治、阳泉、忻州、朔州、大同等地,几乎都是高纬度地区,这些地区在寒食节这段时间还处于供暖期间,长达一个月的冷食,真的会要命。

后来,到了三国时期,曹操也不认可吃冷食。他说,伍子胥跳江,吴国人也没有说不碰水,为啥偏偏介子推被烧死,老百姓就要吃冷食。“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于是下令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禄。”这个指令直接上升到了刑罚的程度,也许这也是后来寒食节从一整月吃冷食缩短为三日的肇始吧。

到了隋唐,寒食节得到了官方认可,还成了法定假日。又因为正好与节气清明挨着,所以寒食假期就和清明连在了一起。《唐会要》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至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据成书于元和年间的《大唐新定吉凶书仪》,又变为“寒食通清明休假七日”。唐代,寒食节和清明连起来,已经有了七天长假。如此看来,法定节假日,开启度假模式,才是让一个节日得以延续的最好办法。

宋朝基本上仍沿袭唐制,然已将寒食与清明合二而一。《东京梦华录》载:清明节,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子女及笄者,多以是日上头。寒食第三日,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宗室南斑近亲,亦分遣诣诸陵享记,从人皆紫衫白绢三角子青行缠,皆系官给……士庶阒塞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叠成楼阁之状……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但一百五日最盛。

清明扫墓自此已沿习为俗。清末民初,晋南一带上坟扫墓常常在清明节前十天就陆续开始。一般是清明前以家户为单位,各家扫各家的坟;清明前一天集体上家庙进行拜祭。祭品一般有纸扎类、蔬果类、花馍类、酒水等,祭祀结束后便是一场盛大的家族聚会,共叙亲情,齐赏春光。

放风筝 荡秋千 不负春光

作为一个在古代就可以有一周长假的节日,不生出点有趣的习俗,都对不住这闲着的七天时光,况且春光正好,草嫩花媚。“插柳”“放风筝”“植树”“食清明蛋”“占岁”“祭蚕神”,还有纯粹的娱乐活动,如“荡秋千”“斗鸡”“蹴鞠”等等,也可谓是花样百出,与春光共荡漾。不过这些习俗是经过不断演变逐渐丰富的,有些习俗在演变过程中也渐渐失传,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存在这些节俗。

在北方地区,清明还有秋千节的说法,足见荡秋千这项活动的广泛性。秋千,最早也不是用来娱乐游戏的,而是来自于先民们的日常生活。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最早称之为“千秋”,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后至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

荡秋千,最初主要是一种女子的游戏,南北朝时就已流行,唐代以来更是盛行于大江南北。唐朝欧阳询主编《艺文类聚》中载:“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后来秋千成为宫内嫔妃喜爱的游戏。明代刘若愚在其《酌中志》中提到清明时说:清明,秋千节也。这个节气,皇宫内的坤宁宫和各宫都要安置一架秋千,供妃嫔们荡秋千使用。

古代女子所受的约束较多,何以荡秋千这样一件事能从不被诟病,且还在皇宫后院里得到支持,也跟这项活动具备养生功效有关。

古人说“打个秋千不腰疼”。荡秋千时,能使平时很少活动的腰部活动开,身体随着秋千前后摆动,处在前进和后退急速变化的状态之间,这样,可以协调身体的平衡性,在快速变化中使腰部受到反复刺激,腹部肌肉有节律地收缩、放松,不知不觉中就增加了腰腹部力量。从这方面说,打秋千确实能起到避免腰疼的作用。荡秋千时在不断克服紧张和恐惧心情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四肢和头部受限的情况下,骨骼肌有节律地收缩和放松,有利于肌纤维体积的增大。

至少二十年前的校园中,还常常能看到一架秋千荡来荡去,而今城市里,已经很少有秋千这种装置了,公园里倒是多了些常做倒走运动的人,也许养生效果也是有的,但却再也没有了荡秋千时的乐趣,显得枯燥无味。

清明时节,还有一项流行的活动,那就是放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人类的心中一直有一个飞翔的梦想,过去如此,如今依然。“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渚宫旧事》记载鲁班“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太平御览》说张衡做了一只木鸟,并将这只木鸟饰之以羽毛,腹中设置机关,能飞数里。东汉蔡伦造纸,“木鸢”渐少,“纸鸢”增多。大约到了五代时期,明陈沂《询刍录·风筝》载:“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风筝之名由此而生。

唐以前,风筝一般被看作是用于测量、通信等军事功能的工具。唐以后,风筝的军事功能逐渐消失了,而变成了一项娱乐活动。唐代宫廷里的太监们把灯笼挂在风筝上,夜晚放上天空以观赏;宋人把脸谱做成风筝放飞天空,博人喝彩。宋《续博物志》说:“今之纸鸾,引线而上,令小儿张望视,以泄内热。”放风筝可养生治病的说法开始出现,说小孩子放风筝有助于清热败火;到了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发明记》里提到:“儿童放之空中,最能清目。”放风筝有助于保护视力,可以明目。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当放风筝有了对人体健康最为实际的好处之后,这件事便自然而然的衍生出了消灾祛病的寓意。要不然《红楼梦》中,大家一时兴起想去大观园放风筝时,黛玉亦言要“放放晦气”。当她的风筝随风而去,大家立刻来了句:“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也纷纷用剪子铰断引线,看着自己的风筝消逝在空中。这些偶发的状况,常常会突然打乱人们美好的心境,而为了让心境依然美好下去,于是便有了口彩文化,多了许多美好寓意。

清明小长假,放放风筝,像林妹妹一样去去晦气,让那些灾呀病呀的,都随风而去吧。

作者:李雅丽

来源: 山西晚报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6663.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