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家起名字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不会想着故意去避讳某人的名字,毕竟中国人那么多,重名一两个也不算罕事。古代可不是这样,皇帝的名讳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触及的,除非你想掉脑袋,或者全家掉脑袋。
每个皇帝登基之后,他的名字就像自己一样,独一无二,天下独尊。众多与皇帝重名者,都要在一夜之间更换名字,书信间也要更换名字,避免有字和皇帝姓名重复。但凡敢有和皇帝重名,哪怕只有一个字,也是以欺君之罪来处理的。可见古代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是多么的森严,细微之处到姓名也是如此。
避讳这一现象不止发生在人身上,必要时城市也需要改名。江苏宜兴原名为义兴,北宋初年,赵光义继兄长赵匡胤的帝位。为了避太宗的名讳,义兴也就改为了宜兴。说起赵匡胤,两兄弟确实是改名狂魔,赵匡胤称帝时,弟弟本命叫赵匡义,后因避讳改中间字为“光”。还有就是四川的宜宾市,也因太宗名讳而改名,但是读音没有变。
明清时期,避讳之风更为严谨,不止姓名,就连平日交流书写都要注意。乾隆皇帝就为了避曾祖父顺治皇帝的名讳,下令民间禁止以“五福临门”为内容书写对联和书信。之前康熙皇帝体谅到了这一做法的不妥之处,刻意将自己的子女都以生僻字取名。估计这要是再重名就说不过去了。
可能最悲催的避讳姓氏就是敬氏了,历史上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的著名卖国贼——后晋皇帝石敬瑭。因为名字中的敬字,整个敬氏全体改姓,一支改名姓“苟”,另一支改名姓“文”。公元947年,后晋灭亡后,敬氏改回了原姓。可怜的是当宋朝建立后,因为改名狂魔赵匡胤的爷爷叫赵敬,整个敬氏又改回了文姓。可谓哭笑不得。
但是最可笑的避讳,并不是对人或语言交流,而是对平常事物的避讳。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这个开国皇帝可是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关于避讳可是一点都不含糊。明朝开国时,面临最大的避讳难题就是一种动物——猪,是因为猪的读音和皇帝的姓氏相同。但是老百姓总不能因为避讳问题,不吃猪肉吧。假如你看到了猪,念出了猪字,锦衣卫、六扇门就把你逮了,天下岂不是乱了。
所以朱元璋自己心里有数,发布了一道法令,将猪的称呼改为“彘”或“豕”。如果你还是不小心说出了猪字怎么办?好说,《大明律》里规定了,书信说话没有避讳,打你八十到一百棍,比砍头好多了。
避讳是来自数千年传统文化的禁忌,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封建思想工具的压迫人性的本质。随着封建社会成为了历史,避讳这个禁忌便随风而去。但是,现代社会至今仍有避讳的影响,试想一下,你爸叫王水X,你就不能叫王水X,这就是避讳在现在的残留。不像西方,爸爸叫马丁,儿子也可以叫马丁,孙子也可以。这是现代社会所需要警惕的。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7078.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文氏与闻氏 有何联系?
下一篇:寓意福泽深厚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