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桓公六年
春正月,寔来。
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
以上注解请见: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好像你是很大的人物似的
秋八月壬午,大阅。蔡人杀陈佗。
以上注解请见:贵人做贱事,富贵犹如草上霜
九月丁卯,子同生。
冬,纪侯来朝。
公元前706年,周桓王14年,鲁桓公6年
九月丁卯,子同生。
秋天,八月。鲁国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九月二十四日,鲁桓公和文姜的儿子出生了。想要起一个好名字,问询大夫申繻。
婴儿
申繻答复说:“起名字有五种取法,按照出生时的特点来起名字叫着信。按照德行来起名字叫着义,以相似的物体来起名字叫着像,借用万物的名称起名字称为假,用和父亲相关的物事来起名字叫着类。这五种方法称为 信、义、像、假、类。 还有几种应当忌讳的取名方法,不可以用本国的国名为人名,不可用官职为人名,不可用山川为人名,不可用疾病为人名,不可以用畜生名为人名,不可以用祭祀礼器物名为人名。
晋国僖侯的名字是司徒,只好后来改官职司徒为中军,宋武公的名字叫司空,后来只好改官职司空为司城“
桓公听了申繻的一番解释,说,这孩子出生,样子看起来跟我一样,就叫着同吧。
以上虽然是古代起名字的方法和避讳,名字的学问很大,貌似只是名字而已,其实它已暗含了家庭的文化水平和父母对孩子的教养立场。
例如,晋国的一段变乱历史就和起名字有关系。晋穆侯在条戎战役时他的夫人生下太子,其名为仇。在千亩战役时又生下一子,其名为成师,是仇的弟弟。大夫师服就很奇怪,说:”国君给儿子起名字真实奇怪,起名字应当以义为原则,道义会产生礼仪,礼仪辅佐政治,政治是使民众正直。故而,政治成功,民众就服从,否则就会产生祸乱。不和睦的婚姻称为仇,这是从古以来的名称。今天的国君,给太子起名字仇,给太子的弟弟起名字成师,弟弟强大,哥哥仇恨不顺,这预示着有祸乱吧。做哥哥的或许要失败衰微被弟弟替代吧。“
后来太子仇成为晋国的文侯,文侯死,儿子昭侯即位,都城在翼城,把叔叔成师封在曲沃,称为桓叔。师服又发表看法:”国家的建立,下面大上面小才能稳固,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建立卿和大夫。卿,大夫,士,农,工,商都有亲疏和等级差别,民众甘心侍奉上司,各守其位,下面的人没有非分之想才能政治稳固。今天的晋国,曲沃很大又得人心,根小而枝节很大,离衰乱难道很远吗?
曲沃代翼
后来大夫潘父杀昭侯,要立桓叔为晋国国君,失败后,桓叔退还曲沃,曲沃逐渐强大超过都城翼城。桓叔死,儿子曲沃庄伯继位,数次进攻翼城杀死晋君,后失败,退还曲沃。曲沃庄伯死,儿子曲沃武公继位,继续进攻翼城,虽经数次失败但最终杀死晋侯而自立,并获得周王朝承认,是晋武公。晋武公是晋穆公的曾孙,是曲沃桓叔的孙子。从曲沃桓叔即弟弟成师封在曲沃开始算起,历经几代,弟弟成师的后代,最终取代哥哥仇的后代成为晋国的宗主,难道不是当初起名字埋下的祸乱基因吗?
名字暗含了你父辈和家庭的教养水平,人为祸乱不是一天突然产生的,它在的你认知和文化基因里面,反映在外名就是你的日常行为,名字是其中之一,比如,有人的名字是天一,难道不是要天下第一的意思吗?这么自得自大毫不谦虚的寓意要不闯出祸来简直不可思议。
《春秋》记录同的出生,是有欣喜的意思,嫡夫人生嫡长子,国家有继承人。桓公杀害隐公,是因为鲁惠公久无嫡子,由隐公来代位,导致祸害产生。能继承大位的嫡子,也称为世子,是世世代代传位的意思。
在春秋历史的语境里,太子的名字前因加“世子”两个字,表明其身份,所以,“子同生”正确的记录方法应该是“世子同生”,国君还存在应称为世子,这里没有称同为世子,隐含着鲁桓公不应当为国君的意思。
桓公弑君自立,得位不正,这是对他的贬低。
所以名字里也有大学问。
参考阅读:
天降异象,天雷滚滚七尺大雪,要警惕不正常的现象
国际上已经分裂成两个阵营
什么是春秋?春秋战国是一个时期还是两个时期?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7266.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