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生于大同,长于大同,大同这些地方你知道吗?

生于大同,长于大同,大同这些地方你知道吗?

大同

隋开皇年间,为防止突厥进攻,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建大同城,意为“天下大同”。唐末,随沙陀人内徙 ,大同遂侨置于此,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北方中国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大同自古为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辖四区七县。

大同各县区名称的由来:

大同市城区:

大同市城区:

1949年5月2日,大同和平解放,改县为市,城区为市的一部分,称城内。初设四个区,1950年改为三个区,1952年城内只设两个区:一区辖东北隅、西北隅、北关;二区辖东南隅、西南隅、南关、东关;区公所改为区人民政府。1954年2月,城内一、二区合并,成立大同市市区,同年4月改为大同市城区。

大同市矿区:

1950年3月大同市设立口泉矿区办事处。1951年4月改名为口泉矿区人民政府。1955年口泉矿区改称为口泉区。1966年5月,将城区、口泉区所辖农业区域划出,成立郊区,口泉区转以城镇工作为中心。1970年10月,由口泉区划出,成立大同市矿区

南郊区:

1950年3月大同市设立口泉矿区办事处。1951年4月改名为口泉矿区人民政府。1955年口泉矿区改称为口泉区。1966年5月,将城区、口泉区所辖农业区域划出,成立郊区,1970年10月撤销郊区,正式成立南郊区。

新荣区:

建国初期,本区分属大同市和左云县,归属察哈尔省。1958年,除郭家窑、东胜庄、破鲁三个乡外,其余区域划归大同市郊区。1960年属古城区。1964年,复归大同县管辖。1970年,在今新荣村西成立大同市北郊区。1972年4月,因所在地村名改名为新荣区。

大同县:

县名由来之意同“大同市”。1949年5月大同解放,东、西大同县合并,属察哈尔省雁北地区。1952年属山西省雁北地区。1954年与怀仁县合并为大仁县,1958年归属大同市称大郊区,1960年原大同县划为古城区。1965年恢复大同县建制,归雁北专署。1993年7月1日,雁北地区与大同市合并,归属大同市。大同县行政中心自古以来一直在市区,1971年迁到西坪镇。

阳高县:

汉置高柳县,后为恒州高柳郡,领高柳、安阳二县。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阳和卫;三十一年(1398年)在今址筑城,因城在洋河之畔而谐名阳和城;宣德元年(1426年)移高山卫同治,又置阳和通判。清顺治三年(1646年),阳和、高山合为阳高卫;雍正三年(1725年)改卫为县,为阳高县名之始。

天镇县:

战国时为赵国延陵邑。唐置天城军,辽、金、元相继为天成县,明初(1368年)改立天成卫;洪熙元年(1425年)兼置镇虏卫。清顺治三年(1646年)并天成、镇虏二卫为天镇卫。雍正三年(1725年)改置天镇县。

浑源县:

西汉置崞县、平舒二县,分属雁门郡和代郡,两县合并为崞县,属恒山郡。东汉建武年间,废崞县,置常山关(常山即恒山,因避文帝刘恒讳改名)。三国时,曹魏复置崞县。北魏置崞山县,隶司州,为京畿内地。唐初为云州属地,后析置浑源县,因地处浑河之源而得名。

灵丘县:

灵丘之名,战国时就已出现,以赵武灵王死后葬于此地而得名。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设置灵丘县,属幽州代郡。东汉属中山国,后废。北魏复置灵丘郡,属司州。

广灵县:

战国时为平舒邑,属赵国。秦属代郡。西汉始置平舒县,隶属幽州代郡。辽统和十三年(995年)置广灵县,因县西15公里处有广灵泉而得名。

左云县: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镇朔卫。永乐七年(1409年)改名左卫。正统十四年(1449年)把长城外的云川卫并入,称左云川卫。清雍正三年(1725年)撤卫设县,称左云县。

大同各大村名称的由来:

1.西坟、东坟

相传宋朝时,村北有十王坟,看坟人后代在此后形成村落。居住西者名西坟,居住东者名东坟。

2.海力村

相传在元朝时,俗称“小东海”的文嬴湖泉眼很多,水面较大,后因水位变化,泉水枯竭,水面逐年减小。本村建于原海区范围之内,故称海力村。

3.肖家寨

相传宋朝时,北国肖太后来此处扎过寨,故名肖家寨。

4.古城

传说大同城先建于此,因从北飞来一只凤凰,落在御河西。凤凰乃吉祥之意,随之将城改为现今址。原城即名古城。

5.泗庄

相传在元朝时,四户人家住在水边,故以形声字称泗庄。

6.金家湾

相传在元朝时,有个姓金的流落在此定居,后逐渐聚居成村,又因本村座落在御河湾东岸,故名金家湾。

7.房子村

相传清道光十九年有一个叫节庆原的人,在大同府衙内当红笔师爷,和财主程国德合伙雇工开荒种地盖房,农忙时在此地经营农业,农闲时回马营村居住,故取名为“马营房子村”。程、李定居后,更改为房子村。

8.陈庄

传说,本村最初姓陈的居多,意想发财强胜,起名陈胜庄。后改名为陈家庄。解放前夕,阎家地主一手遮天,职掌村权,强改村名为“阎家庄”。解放后,群众恢复原名陈家庄,后简称陈庄。

9.安家小村

传说本村明朝末年,有一个姓赵者,全家居此地起名为“小村”,后又迁来焦姓的一户,因焦家旺盛,定名为焦家小村。清初从岱岳安家寺迁来一姓安的长工,娶此村姑娘为妻,后家庭富裕,超过焦家,更名为安家小村。

10.马家堡

相传在宋朝时,此处有堡,有马氏兄弟俩人居住,故名马家堡。

11.要庄

传说,宋朝时与辽人作战,宋将杨六郎大败辽兵,辽人被迫议和,双方商定辽人退兵一箭射程之地。杨预先派兵卒将箭插入现呼和浩特市七层山上,然后由本村假射一箭,辽人中计,逐退兵七层山。因而本村取名要庄,意取不费一兵一卒,将大部分地盘要回之意。

12.高庄

传说,从前姓高的一家人家在此开店,故得名高家庄,后简称高庄。

13.南村湾

传说,同治十年大雨连绵,某处村民遭到水灾,迁于今址,为区别南村,名南村湾,后简称南湾。

14.小南头

相传本村建于北魏。郝家寺位于沙岭北,齐家坡南,从郝家寺到此种田,因路远不便往返,便在此村建村定居,因位于郝家寺村南,又靠近御河,故名“御南庄”,元朝忽必烈重划乡里,另起村名,因旧人怀念原籍,故名小南头。

15.沙岭

据传说,本村建于明代初年,因地处沙滩,依梁建村,故名沙岭。又叫沙岭儿。

16.东王庄、西王庄

传说本村建于宋朝。因战火连年,百姓流离失所,其时有姓王的兄弟二人逃难于此定居,因兄弟分居相隔一里,兄居东为东王庄后简称为东王庄;弟居西为西王庄,后简称为西王庄。

17.西谷庄

相传,曹、田两家姓定居建村,开店留人,后因图财害命,得财伤客,被官府抄捕,余人迁于村西谷畔重建村庄。故名“西谷庄”。“谷”字当地人读“忽”(hu)音。

18.古店

传说明朝有一姓古的在此开一旅店,后御河东岸四盛堡居民,为了躲避水灾。逐渐移到古店附近居住,到了清嘉庆年间已形成村庄,即称古店。后行人因该村只有一店又称孤儿店,此后按原名又称古店。

19.南湾

清朝初期,有李家湾人在此澄地未成,后榆次姓赵的人来此澄地,淤澄出大片土地,清末定名为“义和园”,后改为“义和顺”。民国初年因争地纠纷,几经周转,“义和顺”地名消失。又因河道改形成湾形,故名南湾。

20.马站

传说清朝有一姓马的军官,带领一队绿营兵,曾在此地驻扎,以后逐渐有人迁来,形成村庄,定名为马战儿。后简化为马站。

21.圣水沟

传说有一风水先生路经此地,认为此水似圣水,故名为圣水沟。后来水污染 了就叫臭水沟了

22.窨子沟

相传明代以前,此地附近有个红土崖、上校湾、南湾三个自然村。当时人们在红土崖的南大沟里挖掘大量窨子,贮藏粮食,逐将此沟定为窨子沟。因沟向阳背风,以后三个自然村的居民逐迁到此沟,逐以此沟作为村名。

23.六亩地

相传清代窨子沟杨家见此处有一块好地,面积六亩,风水好,将家迁到这里。从此,人们即称为六亩地。

24.榆林

相传在明代,本村有洪洞县移民来此定居,因地势低洼潮湿,榆树丛生,故名榆林。曾用名:西榆林。

25.郊城

相传古时,此地系番王管辖,他有两个儿子,分别把守上、下窝寨,因本村地处两寨相交之处,故称交城。村内的明万历年间的铁钟,上铸有“交城村”字样。后为山西交城县区别,改为郊城。

26.小营

传说在宋代时,此地经常发生战争,宋军在此地设过兵营,后来人们在此聚居,取名小营儿,后简称为小营。

27.上、下窝寨

传说宋代本村由藩王的大儿子把守,因两村地处郊城村之上和下,又属长子和次子管辖,故称上、下王寨,后演变为上、下窝寨。

28.南羊路

传说东汉光武帝刘秀十二岁走南阳,在此村落过脚,故名南阳落。后演变为南羊路。

29.五法村

传说,古时本院有一寺院,住有僧尼,关系混乱,被上司得知,派人五次按法规处理,才得解决,故取名五法村。

30.碾子沟

相传本村原分东堡,西堡两处,后因战争混乱,兵马横行,两堡人无法居住,被撵于现址。根据撵字谐音,又地处沟内,故名碾子沟。

31.万家嘴

传说,早年外地人多在此开煤窑,沟内住户多,摆摊卖货十分热闹,俗有“小大同”之称;附近有一山梁叫大圪嘴梁,因而以地形和人多得名万家嘴。

32.鸦儿崖

传说,此村从大同县上泉买回来两根旗杆,旗杆顶端形状象斗,买杆时斗里住着一窝鸦,将杆买回来竖在庙院后,那窝鸦又飞回来住下了。从此,人们就将村名叫鸦儿来。困此村地处崖下,后人们以地形逐渐改名叫鸦儿崖。

33.马林涧

相传此地三道沟出现过一条大蟒,故名为蟒林涧,后以谐音改为马林涧。

34.双井沟

相传村中有两道沟:“一曰大泉沟;一曰小泉沟。两沟都有泉水,故得名双井沟。”

35.魏家沟

相传很早以前,此地沟里有几间土窑,因土匪常来抢劫,人们就来这里藏身,故取名“为家沟”。后来姓魏的住户迁来,人们逐渐增多,将“为”改为“魏”。

36.常流水

据传说,村西南青杨湾沟内,有一眼泉子,泉水常流不息,故取名常流水。

37.乔村

相传,早年有姓乔的兄弟俩在此地住下谋生,以后人口逐渐增多,故以乔姓得名为乔村。

38.黑流水

相传村中的条泉子沟,沟内有一泉水,白天因人畜用水和太阳曝晒,水流不出沟外,黑夜不用水了,泉水能流出沟外,故取名为黑流水。

39.高山

传说,四百年前,在左云旧高山村修筑城垣时,因地基沉陷,筑墙不成,便另选在此地建城。四面山高,得名新高山城。民国初年改为新高山镇,解放初期改为高山。

40.南辛村

传说两百年前,韩家窑人到此种地,因嫌路远,部分人在此建新村居住。因该村以北三十里处,当时有个新村,故名为南新村,后来用同音字“辛”字代替“新”字,改名为南辛村。

41.二台

传说百余年前,有人在此地挖煤,建村定居。附近由西向东有个烽火台,本村位于第二个烽火台旁,故名二台。

42.白马城

传说本村在元朝时,蒙古人在此圈墙筑堡,圈马使用。因马色取名为白马城。

43.霸王店

传说古时候,这里有家店,有个霸王曾经途经此地留宿,人们习惯的叫霸王住过的店,后干脆改为霸王店,故名霸王店。

44.牛庄

相传过去的一牧童,在海力村放牛,于地设的牛圈,故名为牛家庄。后简化为牛庄。

45.梓家村

相传在元朝,有姓史的进士在此地战死,葬于此地,故名史家村,因大同方言史,死同音,嫌其不祥,改名为紫家小村,后转为梓家村。

46.回去村

传说,很早以前,一货郎路经此地,见一小孩玩着条蛇,便将蛇收起养大,放回山里。后来,这条蛇经常下山伤人。一天,适逢货郎路过此地,看到蛇又在伤人,便举起扁担就打。蛇跑到下游戏的“干河”旁边将河水一气喝干后,回头就往山里跑,货郎也跟着追到了山上。从此,这里因蛇的回头而得名为“回头村”后来演变为回去村。

47.银塘沟

相传,因来自各地的农民和商人在此开煤窑、经商,这里逐渐变的繁华富裕。一度时期,出现了银子用斗量的说法,再加上内地的池塘,故而得名银塘沟。

48.王家园

传说,古时候从洪洞县迁来姓王的一户人家,在这里生息发展,并在村庄四周种植杏树,逐年增植成为林园,后故名为王家园。

49.时庄

传说,本村古时只有四户人家居住。故名四庄,后来以其谐言改为时庄家庄,简称时庄。

50.三井

传说北宋时,有二户姓周的和一户姓倪的人家在此居住,因三家不和,每家打了一眼井。为此起名为三井村,后惯称三井。

51.马营

宋朝时期杨六郎带兵骑兵行到此地安营扎寨,故名马营

52.拖披

相传,二百多年前,此地小煤窑较多,来至四面八方的人,到此以背煤为生,并在这里安家立业,彼此和睦相处,所谓“拖拖披披”的(意谓“妥疲”:诚恳老实。当地方言)。故名拖皮村或拖披。

53.竹林寺

相传,唐朝时有一座寺院叫“竹林寺”,后来又在地下挖出的砖瓦等遗物上发现了此三字,便以此而得名。

54.吴官屯

传说本村在明代前期没出过做官的,称为“无官屯”。在清代的道光年间,从云冈迁来一个做官的,名叫吴大兴,便又改名为吴官屯。

55.校尉屯

相传古时有一位校尉军官,弃职到此立屯务农,因此得名校尉屯。

56.刘官屯

传说明朝时,该村有一个姓刘的,在朝中任监斩官,后来告老还乡,居住在村里,故名为刘官屯。

57.荣华皂

相传本村原名龙化皂,后来人们向往美好的生活,雅化为荣华皂。

58.西韩岭

传说,宋朝时辽国元帅韩昌带兵进犯中原,韩氏兄弟二人在此安营扎寨两处,在东扎寨的叫东韩岭,在西扎寨的叫西韩岭。日寇侵华期间,曾在此地建立飞杨场,因此将西韩岭迁移到东韩岭北部,仍叫西韩岭,曾用名西韩家岭。

59.马辛庄

传说,本村庄在清朝时由姓马的建起的,故名马家新庄,后简化为马辛庄。

60.太善村

相传在元朝时,由洪洞县在槐树移民来此建村,元末时初,分为两个村,东叫太村,西叫善力村(来历不明)。民国二、三年,村民因派教员怕花钱,两村合并,并取其原名首字,名为太善村。

61.茶坊

相传,在清朝时,有些来往太原,大同的官员,路经该地歇脚,这村建有茶房,为歇脚人饮茶,故名茶坊。

62.仝家湾

相传,光绪三十二年,广灵县仝福庆为谋生来此,给周家店姓仝的做活,后买了十里河岸姓仝的一湾地,并陆续又从广灵迁来数人,安居落户,遂以仝姓起村名仝家湾。

63.花园屯

传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能骑善射。迁都大同,久仰采凉山胜境,但因国事繁忙,终不能如愿。

64.落里湾

相传本村居民原系洪洞县八里湾人,移民到此安家落户,取名为落里湾。清道光年间曾名乐里湾。

65.地上

相传,本村附近有一条河,河北居住几家佃户,后来又迁来几家,因住地地行较高,故名地上。

66.高庄

相传北宋前,本村在口泉河湾建村称“旧屯”。因连年山洪爆发,数次淹没村庄,无法在旧屯居住,迁居新址,因新址地势较高,故名高庄。

67.米庄

相传,本村初是姓米的财主的庄子,后来住户增多成村,遂以姓米的姓定名为米庄。清道光年间曾名为西米庄。

68.苏庄

传说本村初有姓苏的兄弟二人居住,遂以苏姓定名为苏家庄(清道光年间即名为苏家庄)。后简称苏庄。

69.西房子村

相传,本村原为荒地,清代乾隆时,陆续有人开渠澄地、盖房,当时人们叫“澄地房子”。因分居两片,后来简称为东、西、房子村。后因东房子村东房子村居民迁居到西房子村,故把“西”字改叫房子村。后因与马军营乡房子村重名,故又恢复原来名西房子村。

70.甘河

相传,七峰山玉龙洞内的毒蛇,下山伤人,每到山下的河旁饮水,便会将喝干。人们便将水河旁的村庄起名为干河,后来演变为甘河。

71.大路辛庄

据传说,清代道光年间,因大同至太原的大路穿过当村,故名为大路新庄。后改为大路辛庄。

72.小站

传说东汉时,有叫马武的占山为王,官兵讨伐马武时,在此设有小营盘,故名为站。

73.上、下皇庄

传说明代正德年间,城内有个王伦在雷公山下设有两个庄园,居上者为上王庄,居下者为下王庄。因谐音,讹为上黄庄、下黄庄,后又改名为上皇庄、下皇庄。

74.小石子

相传明朝初,村西二华里之山崖上,有一小寺院,故曾名为“小石寺”又因处于山沟,石子多,后更名小石子。

75.田村

传说本村唐朝时有一个姓田的居住,常给有钱人选择坟地,名声很大,人们称该村为田家村,后来简称田村。

76.十里铺

传说,明朝末年,有一姓武的在开设小铺,当时曾称“新铺村”。由于本村离城十里,清朝末年,又改名为十里铺。

77.新添堡

传说,明末清初,原堡风化倒塌,居民又在离旧堡二华里处的东北方重建新堡,更名为新添堡。

78.智家堡

传说,本村原有一大钟,钟上铸有“智”字,故名为智家堡。

79.西水磨

传说,宣统元年本村是大同城内去路街姓施的庄子,村西建有一座水打磨,后来由广灵县迁来一姓张者在此耕耘,定名为西水磨。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7389.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