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祁阳容驷堂家谱记载:“始祖八三郎,追字开泰......原籍南京镇江府金坛县,明洪武初(7年)随父宦粤,归过祁,爱其山水,卜宅于富里铺上五里,地名龙头上古富居家焉……。”
一、八三郎三代事略
始祖考八三郎,字开泰,元至正□□年十月十八日□时生,殁失考,葬太公祖山(相传球门山)辛山乙向。原籍南京镇江府金坛县,明洪武七年随父宦粤,归过祁邑,爱其山水,卜宅于富里铺上五里,地名龙头上古富居家焉,世传耕读,忠厚造家,人称长者。
始祖妣陈老太婆,元至正□□年□□月□□日□□时生,殁失考,葬同□□公,生一男:九十二郎。
九十二郎,字承家。同父缔造经营田宅,立业永世,多出其力。生殁失考,葬迁正屋后坟山,子山午向。配石太婆,生殁失考,葬耙弓大坵,丑山未向,生一男:百四郎。
百四郎,字恢绪,力耿继志,朴素无华,生殁失考,葬大井坟山,甲山庚向。
配邓太婆,生殁失考,葬龙鼻头坟山,壬山丙向。生二男:千五郎,千六郎。
家谱中关于八三郎派下齿录
二、容驷村与古富居
容驷村原名古富居,是八三公子孙的摇篮,发祥地。位于县城之南,沿老北大路走25华里就到达,乘322国道车到大冲坪下车,沿村级公路乘车或步行2公里就到达,交通较方便。
容驷村地理位置较好,座西北向东南,东临龙鼻头,西与树德堂接壤,与古富脚房屋紧密相连,后面是马迹观绵延的群山,前面是一个约千亩左右的田垅;往东南展望,司马亭、黄龙亭(这两座亭子都在1949年以后被拆除)历历在目。四公里外的三房村,龙王殿雄峰依稀可辩。垅田宽阔平坦,不熟悉水流方向的放眼观望,你肯定会猜不出水的流向,甸中间有三座高3-5米的山头,名庙山、鲁台山和峦山,既似三个盆景,又像三颗大印,象征着容驷的人才辈出、大印在握。传说鲁台山过去有庵子,晨钟暮鼓,烟雾缭绕,念经声、木鱼声不绝于耳。紧靠村子有10口大小不一的火应池塘,连在一起,象一面大镜子,交相辉映着周围的群山、村庄、“盆景”、农家青烟、“官道”、上的车辆行人,宛如一幅壮丽的农村图画,胜似瀛洲仙境,令路人留恋忘返。
据传说,八三公携眷来到古富居时,见这里山水秀丽,心里顿生爱心,令妻、子、侄放下行李,架锅造饭,大地为席,合宿了几天,意欲在这里定居。但家里人也有持不同意见的,他们要找到比古富居更好的地方故所又携眷沿途往前找,一直找到下七渡,选了好儿个地方,比较之下,认为不如古富居,于是又携眷回到古富居。做饭时,奇迹般的发现,原来做饭菜的灶凼里还有红彤彤的火丝,做饭的高兴大叫:这是烟火之地,这是好地方!古富居,我们定居了!八三公离开宦海奉送年迈父亲回归故里,返回古富居,就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带领子、侄们营造田宅,重建家园,世传耕读,忠厚造家……
当时离村前800公尺远有一条从衡阳至广西,用青石砌成的6尺宽的官道,官道路旁每五里设有风火台,是当时传递信息的工具,现在风火台虽无存,但遗址还在,南来北往的过客络绎不绝。
八三公是朝廷旧僚,九代起,家族于蕃公,涤庵公,在沅公等黄榜贵各,陆续出世,名声大振,为方便拜谒客人,修了一条与官道相连的能经过驷马时官路。途中有两座桥,一座叫断桥,一座叫仙人桥(也叫下马桥),传说来访者,经过这些桥的时候依按旧制文官要下轿,武官要要下马。小官道从司马亭经槽门可直达正堂屋,相当方便。从进槽门至正堂屋,两边有似街道式的房屋,有开设的酒店、酒作坊、豆腐店,糖果加工店、染布坊、南杂店、小百货店、猪牛肉摊等作坊店铺,村临近村庄摆红白喜事酒席,一般到该村内可以购回所需要的东西。此外,村内还办了私塾学堂,儿童读书不要出村,从而充分展示了其祖上对农村城市化、经济市场化的才华。
古富脚(左边)和古富居(右边)
古富居槽门
古富居匾额
容驷这个村名是如何得来的呢?谱书上无文字记载,只有族人中的传说,现刻碑记载于太公亭内:
太公亭中的容驷志碑刻
碑文如下:
容驷志
世居南京镇江府金坛县的我于氏太祖八三公,于“明洪武7年宦粤归,道经祁邑,爱其山水,爱卜宅邑南龙头上开创基业。”离开宦海的太祖带领子、侄在自己择定的土地上重建家园,世系耕读,为发展氏族文化奠定了基础。
自第九世开始,我族又有贤嗣登上仕途,并名震府、群。为记述先祖的名人轶事,十世祖克明公为首于崇祯13年,搜集金坛旧牒肇修新谱。刚刊印,遭并燹,与宅俱焚。十二世祖涤庵公继承克明公未竟之志,为首访故老口述而遂成墨谱。故家史多有失传。于今,我等只能据谱述、综传说,秉笔直书。
相传六百年前的古富居,原为深山老林。所谓“古富居”村名又是怎样演变为“容驷”的呢?传说某年有个大官员慕名来村,环视风景称赞:“风景果然美——美若瀛洲,槽门果然宽———门能容驷马。”后在改建槽门时,先祖在槽门上写了一幅:“驷马家声旧,瀛洲世泽长”对联。无独有偶,民国初年,九六郎裔在县城兴建于氏友进公祠,巧遇时任监察院长的于佑仁因公来祁,应邀写了幅:“驷马旧家声翌,拱祁山腾秀气,瀛洲先世泽清,环语水壮文澜。”不离“驷马、瀛洲”四字的对联,嵌于该祠堂大门。嘉庆二年我族建祠堂,又将“门能容驷马”一词中的“容、驷”二字冠名为“容驷堂”。
得先天之灵气,托祖宗之福荫。历经六百余年繁衍生息,到2001年底,登记入谱鸿丁已逾2000余众,且代有贤哲。据谱载:从洪武7年到民国38年的575年中,孕育有邑群痒生32人,贡生、进士、太学的大学生34人,七品以上官员5人。1949年后更是人才辈出。委以副科、处级以上干部11人,留学生、研究生的大学生60余人。往后每年将有10人后贤出入高等学府。这一批批后起之秀,将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展望未来,深信他们的业绩一定能够超过前人!“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于氏容驷堂六修续族谱筹备会代办会
公元二〇〇四年清明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蕃衍,有限的土地与人口增加出现了矛盾,“同类相聚,聚多而分”的自然规律和“扯江西填湖南”,走马圈地的移民占地法,迫使人口向外迁移。其家族四世祖千五公首迁杨塘。十世祖于灿公、于焕公迁徒庙丫塘。十五世祖凤章公迁徒赤湾。十五世祖思泰公迁徒椒山(椒山从1993年搞房地产开发以来,已改造为县城街道或居民区)。思泰裔20世必连公迁往永州市芝山区蒋家田村。十七世祖成福公迁徒大忠桥镇村。十七世祖成让公迁七里桥早禾冲村。此外,还有迁往外省外县的。其中从11-17世迁徒四川的就有63人(户),他们都在各自的新址开基立业。现住容驷发祥地的人口有398人。
容驷于氏,代有才俊,从八三郎开基截止民国38年的575年中,以《冠带录》尊称载入谱牒的有108人,其中任知县官的有4人,省级官员1人:如有经营田宅,立业永世,多出其力的二世祖九十二郎。有力耕继志,朴素无华的三世祖百四郎。有虽服田畴而好诗礼,有儒风的四世祖千六郎。有事存忠厚,乡里德之的五世祖万十四郎。有幼事诗书,克家令子的六世祖于兴公。有为人笃实,朴素无华,正直有才能,资性诚朴的七世祖永亮公。有为人刚直有礼让,平易近人,不雕不饰,存心积善,教子有方的八世祖时鸾、时凤、时御公。有中正贡生、进士,教子有方,名声大振的九世祖怀德公。有中正贡生、任沅州训导、绥宁教谕、升用知县的十世祖于蕃公。有中正贡生,桃源教谕,阴漳教授的十世祖于宣公。有中正贡生,任桂东训导,升用知县的十二世祖于铭公。有中正贡生、进士的十三世祖在沅公。有邑庠生、钦加同知衔陕西补用知县的十八世祖锡麟公。有大学毕业,曾任湖北咸宁县长的清远公。有大学毕业,任台湾财政部副部长、公债司长的良壁公等等。
三、太公亭
慎终追远,长忆先人,容驷堂于氏后人于2004年修建了太公亭以存永记。
太公亭远景
太公亭近景
太公亭中的纪念碑
太公亭中的纪劳碑
碑文如下:
于氏容驷堂兴建太公亭纪劳碑
在距今207年的清嘉庆二年,由先祖立先,恒发诸公为首,仅发动千六公后裔建成了于氏容驷堂,为当时清明祭祀活动开创了条件。由于历史的原因,部分坟山在解放初期被毁,其中有四世祖蒋太婆,五世祖万十四郎等101棺坟茔的双巴坟山被夷为田土,祠堂被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导致子孙祭祀祖宗既无置放祖宗碑位的祠堂,又无祭祀先祖的坟茔。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对纪念祖宗有看新的认识。我族在民殷物阜,猪、牛、羊、大米等主要食品价格每公斤稳定在12、18、16、2元之间的2001年,完成了五续谱牒的重任。在2002年3月17日最后一次扩大理事会上,提出了兴建太公亭的倡议,是年致元主持召开建亭工作会,建立了以“于氏容驷堂六续族谱筹备会代办会”为首的“三会一主”亭务会,并将筹资任务分配到了每个亭务人员,2003年腊月太公亭竣工。
集纪念祖宗、美化农村于一体的太公亭的建成,她标志着我族为文明祭祀祖宗首开了先河,县现已将我族太公亭编进了县建设至,这是我族众贤达、姑亲及宗亲解囊赞助的结晶,同时也与“三会一主”亭务人员积极筹资分不开。为如实表彰、记载“三会一主”亭务人员为兴建太公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特立此公德碑,昭示后贤。
于氏容驷堂六亭务工作筹备会代办会
公元二〇〇五年清明立
(图文:于洋,文字整理自容驷堂于氏族谱,照片自己拍摄,上述文章及图片材料版权归原作者和【于姓的天空】所有,未经同意引用、转载发布请注明出处,随意篡改核心文字及版权归属属于侵权!)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7398.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