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刘六家:

位于市府西南12.2公里,镇驻地南8公里。

明初,刘六、刘五从枣强迁此,以兄名立村。司姓1900年从司家迁至,兰姓1938年从兰家迁至,张姓1970年从马张家迁至。

1900年,黄河在马张家决口,村淹。1700年起集 (一、六)。

刘清廉,又名竹溪,师长,在江苏省扬州市离休。其父刘树勋,是知名进步人士。曾为滨县第一、二届人民代表。

清属赡国乡; 1919年至1944年属三区何集乡,西南路26保; 1947 年属十区何集乡; 1952 年属十区刘集乡。

现有166户,740人,耕地1050亩。

小学1处,教师2人,学生40人。

1950年成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库李家:曾名:街北头李家

位于市府西南11.5公里,镇驻地南7.8公里。

明初,李姓从枣强迁安定街北,名街北头李家。后官府于此设仓库,改称库李家。另有吴、赵、任、张姓。

清属赡国乡; 1919年至1930 年属三区安定乡,西南路26保; 1947 年属十区安定乡。

现有126户, 551人,耕地759亩。

小学1处,教师4人,学生97人。

1963年成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大安定:曾名:安定、安平镇

位于市府西南12.2公里,镇驻地南8.8公里,东临小开河总干渠。

宋代置村,以吉祥之意名安定村。明初改称安平镇。清末,复原名。因人口众于西南小安定,冠以“大”字。为清滨州十二镇店之一。另有游、王、张、李、吴姓。

村有高尚观。咸丰《滨州志》载:“刘卞功,字子民,筑堵于家之后圃,不语不出者三十年,徽宗闻其名,召之不起,赐号高尚先生,靖康之变,不知其所终"。观内有碑四,三块在水库中,一在村(残)。

清属赡国乡; 1919 年属西南路26保; 1930 年属三区安定乡; 1947 年属十区安定乡。

现有70户,365人,耕地450亩。

小学1处,教师2人,学生50人。

1946年建党,1957 年建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码头:

位于市府西南13.2公里,镇驻地南9.5公里。

明初,张吉善从枣强迁此,因在大清河渡口停泊处,故名码头村。

《滨州志》载:清河商贾渔游艇舸络绎,傍岸村墅丛集,烟树苍茫。即指此。

清属赡国乡; 1919 年至1930年属三区安定乡,西南路26保; 1947 年属十区安定乡。

现有200户,896 人,耕地913亩。

中、小学各1处,教师10人,学生230人。

1950年成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小安定:

位于市府西南13.8公里,镇驻地南10公里,南靠黄河大堤。

1880年张克道从黄河南安定村迁此立村,因人口少,名小安定。另有阮、胡、孟李、于、刘、王姓。

清属河平乡,西南路25保; 1919年至1944年属河南老五区菜园李乡; 1952年属十区何集乡。

现有104户,490人,耕地610亩。

学校1处,教师3人,学生95人。

1944年于洪策、张敬党入党,1956 年成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于新:曾名:圈里于

位于市府西南14公里,镇驻地南10公里。

嘉庆十三年,于锡爵从大河于迁齐家圈(现齐耿),1845 年又迁此立村,取名于新(新立村之意)。因村北大堤呈半圆形,亦名圈里于。民国26年(1937) 李明、李泽由高青迁人。另有张姓。

清属河平乡,西南路25保; 1919 年属老五区菜园乡; 1930 年属五区菜园乡; 1947年属十区何集乡。

现有60户,240人,耕地326亩。

小学1处,教师1人,学生28人。

1958年成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齐耿:曾名:齐家圈、柳包枣、齐耿于

位于市府西南14.2公里,镇驻地南偏西10公里。

明初,齐姓从洪洞县迁此,村北大堤呈半圆形,故名齐家圈。清初,堤上枯柳树上长一枣树,人称柳包枣村。清末,与于姓、耿姓合政,称齐耿于村。1945 年于姓另立于新庄,遂改名齐耿。另有张、李、刘姓。

清末黄河南移,村陷,十三年无居。

清属河平乡,西南路25保; 1919 年属老五区菜园乡; 1947 年属十区何集乡。现有170户,788 人,耕地1144亩。

学校1处,教师2人,学生146人。

1956年建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孔家:

位于市府西南13.2 公里,镇驻地南偏西9公里。

洪武二年,孔希合从枣强迁此,以姓名村。

清属赡国乡; 1919 年至1930 年属三区安定乡,西南路26保; 1947 年属十区安定乡。

现有79户,358人,耕地211亩。

学校1处,教师1人,学生24人。

1974年成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打渔张:

位于市府西南14.7 公里,镇驻地南偏西10公里。

明初,张报从枣强迁此,因近河打渔为生,故名打渔张。李姓清代从李肖海迁至,王姓1945年从三甲王迁至,兰姓1951年从兰家迁至。

清末历年三月初三庙会。

清属赡国乡,西南路14保; 1919 年属赡国乡14保; 1930年属三区14保; 1944 年属三区何集乡,时为乡驻地; 1947 年属十区何集乡。

现有220户,946人,耕地922亩.

小学1处,教师4人,学生100人。

1961年村建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放粮张:

位于市府西南15.2公里,镇驻地南偏西10公里。

原有孙姓。元明征战时人稀粮缺。洪武二年,张氏从枣强迁此,地广粮多,张氏善施济民,人称放粮张,习为村名。另有王、李、孔姓。

清属赡国乡,西南路14保; 1919 年属赡国乡14 保; 1930 年属三区何集乡; 1947 年属十区何集乡。

现有136户,695人,耕地898亩。

学校1处,教师4人,学生113人。

1942年张绪仲人党,1952 年成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殷家:

位于市府西南13.3公里,镇驻地南偏西8.5公里,北1公里至小开河总干渠。元代,殷氏以姓立村。村东原有大牛王村,并人殷家。

刘姓1922年从刘六村迁至,李姓1972年从高青道堂张迁至。

村南200米有清末黄河故堤。

清至1919年属赡国乡,西南路14保; 1930 年属三区14保; 1944 年属三区何集乡;1947年属十区何集乡。

现有117户,489 人,耕地539亩。

小学1处,教师2人,学生58人。

1947年建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何家集:曾名:何家

位于市府西南14公里,镇驻地南偏西9公里处。

洪武二年,何龙、何虎,何豹从枣强迁此,以姓立村(后何豹迁出)。1780 年起集,遂称何家集(有谱)。

张姓1780年从惠城南关张家庄迁至,任姓民国13年从南任家迁至,阮姓民国10年从阮家阁迁至,刘姓民国12年从刘家集迁至,李姓民国12年从东李家迁至。

1780年起集(一、六),1958 年止。清代历年四月初八有庙会,1945 年止。

清属赡国乡,西南路14保; 1919 年属赡园乡14保; 1930年属三区14保; 1944 年属三区何集乡; 1947 年属10区何集乡,时为乡驻地。

现有147户,550人,耕地930亩。

学校2处,小学教师4人,学生90人;联中教师5人,学生80人。

1946年建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吕太占:曾名:李家庄

位于市府西南14.2公里,镇驻地西南9公里。

明初,李氏从黄河南包袱李村迁此立村,名李家庄。清朝,吕太占、吕万占兄弟从定吕村迁人,改称吕太占村(有吕氏谱)。另有王姓。

1900年马张河决,村被淹。1962 年、1964 年雨涝。

1919年属赡国乡,西南路14保; 1930年属三区 14保; 1944 年属三区何集乡; 1947年属十区何集乡。

现有93户,400人,耕地190亩。

学校1处,教师3人,学生80人.

1951年建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山赵:曾名:三赵庄

位于市府西南14公里,镇驻地西南8.5公里。

明代,赵姓由堤口赵迁此,后又有两赵姓迁来,因不一宗,故名三赵庄,讹三为山,称山赵村。孙姓1921年从耇士孙迁至,尹姓1946年从何集迁至,另有张姓。

1919年属赡国乡,西南路14保; 1930年属三区14保; 1944 年属三区何集乡; 1947年属十区何集乡。

现有85户,312人,耕地154亩。

小学1处,教师2人,学生30人。

1961年建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业继李:曾名:桃园李、凤凰李、野鸡李

位于市府西南13.5公里,镇驻地西南7.7公里,南临小开河总千渠。

王氏为坐地户。明初,李姓从枣强迁此,村西有桃树园,取名桃园李村。传云有凤凰落村南大树上,又称凤凰李村,村南荒地中有野鸡栖息,人称野鸡李。后人因野鸡字意不雅,改用谐音字称业继李。刘姓1930年从刘六家迁至,李姓1966年从高青枣庄李迁至。1919属赡国乡,西南路14保; 1930 年属三区14保; 1944 年属一区何集乡; 1947 年属十区何集乡。

现有86户,388 人,耕地180亩。

小学1处,教师2人,学生60人。

1960年建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三甲王:曾名:三家王、三角王

位于市府西南13公里,镇驻地西南7.7公里,北临小开河总干渠。

明初,王千从枣强迁此,生三子各立门户,称三家王,又因其三兄弟院落呈三角形居住,亦称三角王。后讹为三甲王。

任姓1902年从南任家迁至,韩姓1902年从南韩家迁至。

1919年属赡国乡,西南路14保; 1930年属三区 14保; 1944 年属三区何集乡; 1947年属十区何集乡。

现有146户,616人,耕地404亩。

小学1处,教师3人,学生84人。

1959年建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洼里孙:

位于市府西南11.6公里,镇驻地南偏西6.7公里,东靠三干渠。

洪武二年,孙姓从枣强迁此,因地势洼,名洼里孙。另有孔、于姓。

光绪26年正月二十日河决马张家,村被淹没。1964 年、1966 年雨涝。

清属赡国乡; 1919 年属三区,西南路12保; 1944 年属三区何集乡; 1952 年属十区刘六乡。

现有39户,170人,耕地92亩。

小学1处,教师1人,学生30人。

1975年建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平方王:

位于市府西南12.5公里,镇驻地南偏西7公里,南临小开河总干渠。

洪武二年,王一千、王一万兄弟从枣强迁此,因地势平坦,村形方正,取名平方王村。另有赵、孝、刘、孔姓。

清属赡国乡; 1919 年属西南路12保,分8闾; 1930 年属三区12保,分6甲; 1944年属三区何集乡; 1952年属十区刘六乡。

现有155户,606人,耕地532亩。

小学1处,教师3人,学生88人。

1947年建党,1948 年成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东傅家:曾名:傅家

位于市府西南11.8公里,镇驻地南偏西7公里。

洪武二年,傅杰从枣强迁此,以姓立村,1982 年6月因重名改称东傅家。另有吴、张姓。

清属赡国乡; 1919 年属三区,西南路12保,1闻; 1930年属三区12保, 分3甲;1944年属三区何集乡; 1952 年属十区刘六乡。

现有43户,164 人,耕地63亩。

小学1处,教师1人,学生20人。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官赵:

位于市府西南11.7 公里,镇驻地南7.2公里。

洪武二年,赵六公从枣强迁此。因传闻一官老(死)于此,故名老官赵。张姓1940年由马张迁至,何姓1930年由何集迁至。

光绪26年正月20日河决马张家,村被淹。1964 年、1966 年雨涝成灾。

清属赡国乡; 1919 年属三区西南路12保,分1阊; 1930年属三区 12保,分5甲;1944年至1947年属三区何集乡; 1952年属十区(张管区)刘六乡。

现有75户,327人,耕地150亩。

学校1处,教师2人,学生38人。

1949年成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林家:

位于市府西南12.6 公里,驻地南7.2公里。

明初,林辉、林字兄弟从枣强迁此,以姓名村。 另有李、吴孝任姓。

1880年村有集市,后迁至大安定村。1900 年黄河在马张决口,村淹。1942 年、1946年雨涝,平地行舟。

清属赡国乡; 1919 年至1930 年属三区安定乡,西南路28保; 1947 年属十区安定乡。

现有110户,475 人,耕地550亩。

小学1处,教师2人,学生68人。

1961年建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南蔡家:曾名:蔡家

位于市府西南21.4公里,驻地南7.5公里。

明末,蔡存、蔡训兄弟从杨集赵棉花桃家迁此,以姓名村。1982年6月 20日因重名更名南蔡家。清代张氏从张肖堂迁至。

清至1919年属赡国乡,滨县西南路29保; 1930 年属三区安定乡; 1947年属十区安定乡。

现有70户,258人,耕地250亩。

学校1处,教师2人;学生42人。

1960年建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南任家:曾名:任家

位于市府西南10.2公里,镇驻地南8公里。

明初,任风廷从枣强迁至,以姓名村,1982 年6月20日为重名更为南任家。

清至1919年属赡国乡,滨县西南路29保; 1930 年属三区安定乡; 1947 年属十区安定乡。

现有36户,156人,耕地165亩。

小学1处,教师1人,学生20人。

1976年成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小周家:

位于市府西南10.3公里,镇驻地南8公里。

明末,周姓从大安定迁此,名小周家。

1900年,黄河在马张家决口,村被淹。

清属赡国乡; 1919 年至1930年属三区安定乡,西南路26保; 1947 年属十区安定乡。

现有41户,135 人,耕地145亩。

小学1处,教师1人,学生28人。

1978年成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香坊王:

位于市府西南10.2公里,镇驻地南偏东7.5公里。

洪武二年,王姓从枣强迁至,以做敬神烧的香为生,故名香坊王村。

1900年,黄河在马张决口,村被淹。

清至1919年属赡国乡,西南路28保; 1930 年属三区安定乡; 1947 年属十区安定乡。

现有26户,91人,耕地120亩。

小学1处,教师1人,学生25人。

1974年成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南卜家:曾名:卜家

位于市府西南10.2 公里,镇驻地南偏东8公里。

明初,卜杰从枣强迁此,以姓立村。1982 年6月20日为重名更为南卜家。游姓1983年从李扎根迁至。

1900年,黄河在马张决口,村被淹。

1919年属赡国乡,滨县西南路28保; 1930 年属三区安定乡; 1947 年属十区安定乡。

现有140户,545 人,耕地475亩。

小学1处,教师3人,学生98人。

1957年成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狮子刘:

位于市府西南10.8公里,镇驻地南偏东8.2公里。

明初,刘道明从枣强迁此,因古庙前有对石狮子闻名,故称狮子刘村。

林姓1912年从林家油坊迁至,赵姓1912年从堤东赵迁至,张姓1902年从马张村迁至。

清至1919年属赡国乡,西南路25保; 1930 年属三区安定乡; 1947 年属十区安定乡。

现有122户,475人,耕地603亩.

小学1处,教师3人,学生84人。

1950年建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马张家:

位于市府西南11.9公里,镇驻地南9公里,南靠黄河大堤。

吴姓,明前户。明初,张志三从枣强迁至,取名马张家(“马”字待考).。另有李、林姓。村东有张思九村,因黄河淤背迁马张半华里处,与马张村合政。

1900年,黄河在村决口。

清属赡国乡; 1919 年至1930年属三区安定乡,西南路26保; 1947 年属十区安定乡。

现有84户,337 人,耕地490亩。

学校1处,教师2人,学生50人。

1961年建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张茂家:曾名:张毛家

位于市府西南12.5公里,镇驻地南9.5公里,南靠黄河大堤。

明初,张茂从枣强迁此,以名立村。曾讹书张毛家。吴姓于1960年从小吴家迁至。清至1919年属赡国乡,西南路26保; 1930 年属三区安定乡; 1947 年属十区安定乡。

现有50户,181人,耕地255亩。

小学1处,教师1人,学生21人。

1975年成立党支部。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老杜店镇村名及由来(3)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8299.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