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弘治年间,商丘县某乡有个男子叫姚大勇,常年挑着个担子,走街串巷,以卖杂货为生。由于这小子父母早亡,早些年十分贫困,后来还是靠做杂货生意,才挣了些小钱。邻居王氏,是个媒婆,早些年是很看不起姚大勇的,认为他从小没读过什么书,长大了肯定没什么出息。后来看到他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而自己的外甥女骆氏,这时候死了丈夫,守了活寡,往后的日子没了依靠。王婆便寻思着:何不把骆氏说给这小子呢?一来可以挣点儿介绍费,二来解决了外甥女的后顾之忧。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王婆主动找到姚大勇,说要给他介绍对象。姚大勇听了自然是喜不自胜,急忙拿出二两赏银给这王婆道,“那就有劳妈妈费心了。事成之后,还有重谢。”
“哈哈,放心吧大勇,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了。”王婆得了银子后,立马跑去找骆氏了。骆氏公公婆婆早亡,丈夫死后,她就是一家的主人,她自己完全可以做主,到底是嫁还是不嫁。不过让她犹豫不决的是,她跟亡夫,还有个六岁大的儿子。她担心姚大勇不接受这孩子,便将心中疑虑告知王婆。王婆偷笑道,“这孩子难道没有外公外婆吗?你把他交给你爹妈养着,岂不是两全其美?”
骆氏想了想,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就点头同意了。两天之后,王婆偷偷将骆氏带到姚大勇家里,吃了个饭。姚大勇被骆氏的美貌所吸引,顿时心动不已。而骆氏看到这小子家里的装潢摆设,料得他的日子过得不赖,于是频频送出秋波。就这样,二人都看上了眼,没要到三天,便成了婚,正式结为夫妇。
婚后,姚大勇为了挣钱养家,更加勤快了,经常是天还没亮就出门去卖杂货了,到了很晚的时候,才挑着个空担子回家。一年后,骆氏给姚大勇生了个女儿,取名姚苗苗。姚大勇很喜欢这件小棉袄,晚上回家,见姚苗苗睡着了,他都要趴在她脸边,狠狠亲上几口。这个时候,骆氏忽然想起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刘江,想起已经有一年多时间没见过他了,她常常以泪洗面。
姚大勇察觉这一细情后,便一再追问,“娘子,你最近是怎么了,怎么老是唉声叹气呢?”骆氏料得姚大勇当了爹后,必然有了慈悲心肠,便将事情合盘托出,并表示想将儿子接到这边来,跟小女儿一起抚养。姚大勇听了,心里虽然有些别扭,但还是笑着说,“这事儿你怎么不早说呢?早说了不是可以早点儿把他接过来吗?放心吧,我一定会把他当亲生儿子一般对待。”
骆氏听了十分欢喜,第二天就把刘江带到了姚大勇家里。这个时候,刘江已经七岁了,基本啥事都心里有数了。他恨姚大勇夺走了自己的母亲,便经常跟他捣乱,作对。姚大勇念他年幼,也不跟他一般计较,这就助长了刘江的嚣张气焰。一天清晨,姚大勇做好了早饭,首先把稀粥端上了桌,然后就回柴房去端白面馒头了。刘江赶紧撒了些尿在自己碗里,等骆氏上了桌子后,这小子故意喝了一口稀粥,然后就将脸转到一边,不住作发呕状。
骆氏看了十分紧张地拍着这小子的后背问,“江儿,你怎么了?”刘江趁机说道,“娘,我碗里好大一股尿骚味,后爹是不是在我碗里撒尿了?”
“怎么可能?你小子可别乱说话啊!”姚大勇本来就对刘江有些不满了,听了这话更是鬼火乱冒。骆氏并不相信姚大勇会在儿子的饭碗里撒尿,便端起碗来尝了半口,还别说,真有一股尿骚味。顿时,骆氏也勃然大怒地瞪着姚大勇道,“姓姚的,你就算不待见我儿子,也用不着使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啊?你简直太卑鄙了!”
“难道你也认为我在他碗里撒了尿?”姚大勇不徐不疾地端起那碗,同样尝了一口道,“难道你没想过,是你儿子撒了泡尿在碗里,然后故意诬陷我,以此挑拨咱们的关系?”
“我没有撒尿!娘,你听,他说‘你儿子’,他完全没把你当一家人!他连你也不待见。”刘江跟着嚷嚷道。骆氏听了更加生气,哭着脸就叫道,“姚大勇,你太让我失望了,这日子没法过了!”说罢,这女人收拾了细软,假意要回娘家。姚大勇积蓄在心中的旧怨顿时就爆发出来道,“没法过就滚,带上你那讨厌的兔崽子,给老子滚得远远的!”
“好,这是你说的,你以后可别后悔。”骆氏本来就对姚大勇没有感情,如今听他这么说,不但没有台阶下,还更讨厌他了。于是当天清晨,这婆姨就带着儿子,抱着姚苗苗,回娘家去了。姚大勇当时正在气头上,也不去追她,他寻思着:过不了几天,这婆娘气消了,肯定会带着娃儿女子回来的。
然而,让姚大勇没有想到的是,骆氏在娘家住了半个月,都没有回来。姚大勇这才急了,赶紧去丈母娘家里认错,请求骆氏带上儿女,跟他一起回去。偏偏这个时候,骆氏父亲得病死了,这婆娘便假惺惺说道,“爹爹刚死,我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儿,难道不应该给他守孝吗?等守孝期满,我再跟你回去吧。”
“好,那我过段时间再来接你们。”姚大勇以为骆氏最多为岳父守孝三个月,于是将岳父送上山埋了之后,这小子就继续去赚钱了。这期间,他经常来丈母娘家走动,把这段时期所挣的银两大部分交给骆氏。自己只留下一小部分做本钱和日常开销。
时光转瞬即逝。三个月后,姚大勇满心欢喜地来接骆氏时,骆氏却告诉他,她要为亡父守孝三年。姚大勇没办法,又只得再等。如此地等了三年后,岳母又病逝了。骆氏趁机又说,要继续为亡母守孝三年。姚大勇看出这婆姨是不想跟他过日子了,便希望她把姚苗苗丢给自己带。怎奈这骆氏,还想从姚大勇身上榨取血汗钱,便坚决不同意将姚苗苗给他;她心里很清楚,一旦把姚苗苗给了姚大勇,这小子肯定就不会再给她拿钱了。
还别说,姚大勇顾及着亲生女儿姚苗苗,只得像往常一样把自己所挣的血汗钱交给骆氏。就这样又过了三年,姚苗苗都已经六岁了,而骆氏的守孝期也满了。姚大勇寻思着:这婆娘这下该找不到理由拒绝自己了吧?于是他又满心欢喜地跑去找人。谁知,到了骆氏娘家,姚大勇才得知,这个心狠的婆娘,已经将她祖上的房子卖了,随后带着一对儿女不知所踪了。
姚大勇没奈何,只得去找王婆,询问骆氏的下落。王婆害怕引火烧身,不但否认了她跟骆氏的关系不说,还称自己人傻,当初也被她给骗了。姚大勇太过老实,王婆这么一说,他竟也信了。由于被骆氏伤透了心,这小子也不准备再娶了。
两年之后的一个夏日,邻县某地发了水灾,闹了饥荒。姚大勇卖完杂货,途经当地时,遇到一个在路边乞讨的幼童,那幼童最多只有四五岁大,他远远地看见姚大勇来了,便在别的孩子向他乞完讨后,弯腰行了个大礼,恭恭敬敬地问,“先生,我爹娘已经饿死了,我在这里无依无靠,我又不想饿死,我能麻烦您带我离开这里吗?”
“可以!”姚大勇见这小子乖巧懂事,便将他带回自己家里住了几日。在这期间,他发现这小子不仅知书达理,还能写字背诗,心中不禁欢喜不已:若将他当义子留在身边,好好把他养大,说不定他将来还会为自己养老送终呢?于是,五天之后,姚大勇便将这事儿对那小子说了。那小子慌忙跪地磕了三个响头道,“多谢义父收养,孩儿感激不尽。”
从此,这个原名为张进的孩子,正式改名为姚进。别看这小子人小,洗衣做饭,却样样都会。他常常在姚大勇还没起床时,就把早饭做好。等姚大勇卖完货回来,他又把晚饭做好了。姚大勇如获至宝,更加喜爱这小子了。
父子俩如此地过了十二年,这时候,姚进长大了,姚大勇的身子骨却是越来越不行了。这一年,姚大勇染上风寒,治了半个月也没治好,眼看着快不行了,他便噙着泪,向姚进道明了心事,表示他十分想念亲生女儿姚苗苗,希望在有生之年,还能再见到姚苗苗一面。
姚进得知这事后,赶紧去了骆氏娘家打探她们母女的下落。然而骆氏自带着儿女走后,就杳无音信了,村中人都忘记了她这号人的存在,更别说她的下落了。没奈何,姚进又找到媒婆王,希望她能透露些消息。
媒婆王得知姚大勇很想见姚苗苗一面,心里就打起了小九九,于是对姚进说道,“两年前,我去县城买布,曾在曹家巷见过骆氏;当时她蓬头垢面,像是才从哪户人家里出来,所以我想,她一定住在曹家巷附近。她若是住在那附近的话,姚苗苗肯定也在,所以你要想寻人的话,可以去曹家巷一带碰碰运气。”
“多谢妈妈指点迷津。”姚进一喜,立马带着姚苗苗的画像进城寻人了。画中画的是姚苗苗六岁时的模样,姚进完全是根据姚大勇的描述手绘出来的。这小子带着画像,在曹家巷一带询问了良久,却没问出个名堂来。眼看着午时已过,肚中饥饿,这小子不得不带着画像,进了一个小酒馆,要了一晚豆腐,两碗干饭,凑合着填饱肚子。就在他走出酒馆,准备继续上街寻人时,一个颇有些姿色的年轻女子忽然挡在他面前问道,“听说你在找我?”
姚进见这女子右眉里有一颗红痣,完全符合姚苗苗小时候的特征,心中一喜,暗暗而道:莫非此人就是义父的亲生女儿苗苗妹了?不过,她怎么知道自己在找的?姚进不由得多了一个心眼,便故作诧异地问道,“你是谁啊?你又是听谁说的我在找你?”
那女子不徐不疾地说道,“我小时候叫姚苗苗,后来我母亲改嫁了,我便跟着继父,姓了谢,现在叫谢苗苗。我听人说,有个抱着画像的年轻人,正在这附近寻找一个眉毛间有红痣的女人,这样的人实在是少见。估计你就是在找我了,所以特意上前一问。”
原来是这样啊!姚进深信不疑,当即认为此女就是义父的亲生女儿姚苗苗,便问她道,“我知道你亲生父亲在哪里,如今他已病入膏肓,想见你最后一面,不知姑娘能否答应他这个要求。”
“已经有十几年没见到爹爹了,我时时刻刻都在想他,你既然知道他在哪里,就请你赶紧带我去见见他吧。”谢苗苗说着说着就掉起了眼泪。姚进见她情真意切,更是没有一点儿怀疑,当天下午便把她带到了姚大勇面前。姚大勇看到谢苗苗眉毛间的那颗红痣,也深信不疑地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女儿。于是向谢苗苗打听,骆氏当年带着他们兄妹,究竟去了哪里,如今过得怎么样?
谢苗苗哭哭啼啼说道,“娘亲带着我们,去了城里一个姓谢的布商家里。我和大江哥哥,都知道姓谢的继父不是我们的亲生父亲,便一直以谢叔叔相称。谢叔叔怀恨在心,经常打骂我们。还好一年之前,他和母亲相继病逝了,我和大江哥哥的日子才好过了些。不过现在,谢叔叔的亲生儿子已经长大,他把我和大江哥哥赶出了家门,如今我和大江哥哥,还租住在曹家巷一间破败的老房子里。”
姚大勇听说骆氏死了,颇为伤感。想到那个刘江,还是她的亲生儿子,他便对谢苗苗说道,“虽然小江不是我亲生儿子,但好歹也是你娘生的,你有空回去走一趟,告诉他若不嫌弃的话,可以来这里与我们同住。”
“我看还是不了吧?爹爹,大江哥哥一直对你有怨言,我怕他来了之后,又跟您产生冲突。还有,爹爹,既然咱们相认了,以后我还是姓姚吧,我可不想跟谢家沾上一点儿关系。”姚苗苗很是动情地说着,姚大勇觉得她想得很周到,便拉着她的手道,“好,苗苗,一切都听你的。”
姚苗苗在家里住了几日后,姚大勇的精神竟好了许多。他见女儿与义子十分般配,便有心撮合他们,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嘛!而姚进和姚苗苗,一个是有情,另一个是有意,于是二人很自然地结合了在一起。为了避免外人说闲话,姚大勇让姚进改为他的原姓,即张进。这一切事办好之后,姚大勇才含着笑离开了人世。
婚后,张进为了挣钱养家,也学着姚大勇的样,挑了个担子,走街串巷,卖起了杂货。不过,卖杂货是永远没有出头之日的,张进深知这一点,因此晚上回到家后,他还经常秉烛夜读,期望将来考个功名,让老婆儿子过上幸福日子。
卖豆腐的赵大爷是张进的左邻。这一日,他挑着担子,跟张进一起同时出了村。赵大爷见身后没人,便招呼张进歇息一会儿再走。张进看出赵大爷有话想对他说,便笑眯眯地在他身边坐了下来。赵大爷问,“小张啊,你每天这么辛苦的挣钱,究竟是为了什么?”
张进笑道,“当然是养老婆孩子,好让他们以后能过上幸福日子啊。”赵大爷冷声一笑道,“你想得倒是挺美好的,可是有些人啊,却不知足!你今天先别忙着挣钱,等过一个时辰,你再悄悄回到家里,看看你的辛苦究竟值不值得。”
张进是个聪明人,听了这话,似乎意识到什么,可他又不相信老婆苗苗会做对不起自己的事情。于是他将货担交给赵大爷照看后,当真在一个时辰后,悄悄摸回了自己家里。不久,后院响起一阵敲门声,姚苗苗听得这声音,急忙从里屋跑出,随后将一个鬼鬼祟祟的男子迎进睡屋,关上门就做起了见不得人的事来。
张进这才意识到:赵大爷的话不是空穴来风,这个姚苗苗,真的背叛了自己。他心头一恼,本想大声叫嚷着让附近邻居都来帮他捉奸。可张进这小子心善,他寻思道:自己眼见的未必就是真的。万一那个男子,就是苗苗所说的大江哥呢?万一他们进入房中,是说一些事情的呢?先看看再说吧!于是趁二人还关着门之际,张进又将耳朵贴到窗口偷听了一阵。这一听他才发现自己太傻了!
只听那男子轻声问道,“娘子,你究竟还要给张进那傻子待多久啊?为夫的可想死你了。老怎么往村里跑,迟早是要露馅的啊,不如趁那傻小子今日出门之际,你就跟我回城吧?”
“相公别急啊,我算了一下,这半年时间,前前后后才从这家得了二十两银子。你若想让我和咱们的儿子过上好日子,还得再忍耐一段时间才行啊!”原来这个苗苗,早就结婚了,屋内那个奸夫,就是她的原配;而且,她根本不是姚大勇的亲生女儿。她竟是被王婆买通了,联合来骗姚大勇和张进钱财的!怪不得当初在城里,她会主动找到张进,询问他是不是在找姚苗苗。
这对狗男女,简直太可恶了!必须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才行。张进想了想后,找到了赵大爷,给了他五两银子,请他帮自己,去县衙请来了两名公差,等那个假苗苗再次和她原配做那见不得人的事情时,当场将二人抓了个正着。最终,这二人不仅被判了凌迟之刑,就连那个王婆,也被杖杀了。据说,张进后来找到了真正的姚苗苗,并跟她成婚了,婚后,张进也考取了功名,他和姚苗苗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据姚苗苗讲述,其母亲骆氏,后来又嫁了两嫁,结果都没有再遇到像姚大勇一样的好人。最终,她因不堪折磨,精神变得异常了。而哥哥刘江,因为没人管教,跟盗贼一起同流合污,被打入了死牢。姚苗苗再逃出养父家后,被好心人收养,才逃过一劫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①对待婚姻一定要忠诚,双方既然选择在一起,就应该共同努力,把一个家建设好;如果像骆氏一样心怀二心,动不动就想重新换个人选,那是永远都不会幸福的。②要想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必须通过勤劳的双手艰苦奋斗,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文中那个假苗苗,以及王婆,就是个鲜明的例子。只有像张进一样踏实上进,勤奋肯干,才能有所收获。有句话说得好啊:“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相信上天一定不会辜负每一个勤奋善良之人。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8876.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骆氏宗亲查找必腾公墓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