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陈悦 巩汉语 记者 高文
顺昌路将迎来旧改。本文图片 除标注外均为见习记者 陈悦 巩汉语 摄
新天地以南,北至太仓路,南至徐家汇路,全长1.3公里的顺昌路上仍保留着旧式里弄,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顺昌路已有100多年历史。
上世纪90年代起,经过大规模的拆迁改造,如今合肥路以北的顺昌路段已是高楼林立,而以南路段仍保持着上世纪的面貌。现在,顺昌路所在的旧城区改建项目正在进行,截至12月21日,建国东路70街坊房屋征收签约率已达99.68%。
百年老路即将告别,但烟火气不减。12月20日、21日,澎湃新闻(岁修鞋匠还在弄堂口忙碌,传承了两代人的“老山东炒货”生意依旧火爆,撑起“尿片一条街”的批发店已经往电商方向拓展。
顺昌路街景
修鞋20年,他在浦东买了房
一处约两平方米的摊子,几把修鞋的工具,撑起了修鞋匠王水忠的半生岁月。
从浦东出发,坐半个小时公交,早上8点,王水忠准时来到摊位所在地——顺昌路491号弄堂口,62岁的王水忠已经在这里干了40年。
顺昌路491号弄堂口,王水忠在此修鞋40年。
王水忠的修鞋摊并不起眼,一张锈迹斑斑的铁柜上,放着王水忠“吃饭”的家伙——两台用于配钥匙、修拉链的老机器,几把修鞋刀。
上世纪80年代,22岁的王水忠习得父亲的手艺,来到上海谋生计,在顺昌路附近租下房子后,就近支起了修鞋摊。那时候生意不错,一个月几百元的收入已高于大多数普通家庭。
之后,王水忠娶妻生子,并在1999年,用修鞋攒下的16万元在浦东新区买了一套50多平米的房子,算是在上海立了足。家搬到浦东后,王水忠依旧每天到顺昌路狭窄的弄堂口,等待生意上门。用他的话说,这里有老朋友、老邻居、老生意。
如今,儿子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事业有成,还给王水忠添了两个孙女,但王水忠的修鞋生意却大不如前了。
王水忠说,从前的人买鞋讲究,往往半个月的工资才买一双鞋,鞋子精贵,穿坏了总会修修补补,生意也不错;如今的鞋子好的坏的太多了,一天的工资就能买一双甚至更多,鞋不值钱了,修鞋的人也少了。
王水忠做生意实诚,上门的买卖也不一定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阿姨来修伞修鞋。接过物品后,王水忠往后仰了仰身子,仔细翻瞧,几十秒之后,又将东西还了回去,摆了摆手建议道:“鞋子(和伞)便宜,不值得修了”。
实际上,这些年来,家人一直跟王水忠说不用再去修鞋了,但坚持了几十年的东西王水忠不肯丢下。如今街道动迁,王水忠的摊位不久之后也要搬离。
老地方没了,王水忠也就不打算再继续干下去。“等动迁了就不修了......”王水忠说,可以回家养老了。
90岁老裁缝,坚守弄堂口42年
王水忠出摊后一个小时,顺昌路424弄口,90岁的王贤国也支起了裁缝铺,转起用了30年的缝纫机,开始一天的工作。
90岁的王贤国缝纫衣服依旧麻利。
14岁开始学裁缝,20多岁从宁波来到上海,王贤国在顺昌路的弄口已经做了42年。除了耳朵不太灵敏,顾客有时需要提高音量,贴在他耳边说话,王贤国操作起缝纫机动作麻利。
半个小时里,三个人过来裁剪裤子。王贤国量好尺寸,只说一句“过一个钟头来拿”,就开始熨烫、剪裁,最后用缝纫机缝起裤边,这一单只收10元。
剪裁之前,王贤国先熨烫裤脚。
过去,王贤国做了20多年衣服,尤其擅长做女式西装。现在订做衣服的人少了,他“只能修修补补”,缝拉链、改尺寸成为主业。弄口墙上挂着泛黄的营业执照,注册时间为1997年。
靠着做衣服的手艺,他把四个儿子抚养长大,过去一天能挣两三百元,现在一天几十元,但是他坚持做,“我在家没事干,老伴也不在了,天天只会做衣服。”
王贤国就住附近弄堂里,二十几平米的房子里住了四五口人。他一天要做12个小时左右,中午也不肯休息,侄女会给他送饭,路过的邻里街坊经常和他聊上几句。
记者采访时,一位老熟人特地送来一把用了50年左右的老式剪刀,说是好用,并感叹了一句“剪刀还在,磨刀人没了”。
从逃荒到立足,“老山东”手艺传承两代人
14岁时的一根扁担,挑起往后两代人的生计;50多岁时的一辆推车,承载着旧时卖货的盛况;如今,这家“老山东炒货”店依旧延续着老一辈的手艺与记忆。
徐老爷子的儿子延续着老山东炒货手艺。
1938年,因为家里穷,14岁的徐老爷子逃荒到上海,跟在师傅手下学炒瓜子、花生之类的干货生意。
当时偌大的上海,徐老爷子挑着一张扁担两个筐,走到哪儿卖到哪。后来,徐老爷子开始用小推车,载着两筐炒好的干货,在彼时的成都路马路菜市场叫卖。
徐老爷子曾经在成都路摆摊卖货。
徐老爷子的儿子小徐说,那时的生意极好,老爷子的炒花生远近闻名,成为了延续至今的招牌。买的人太多,老爷子便规定每个人排队一次最多只能买两斤,鼎盛时期每天总能卖出超过千斤。
徐老爷子是山东人,在集市上摆摊没有店招,顾客们便称呼他“老山东”,久而久之,“老山东炒货”变成了上海炒货中一个有名气的招牌,徐老爷子便也在上海“立住”了。
1999年,徐老爷子在自忠路开设店铺,取名“老山东炒货”。同年,徐老爷子离开上海,将生意交给了小徐和侄子小樊。几经变迁,两年后,店铺搬到顺昌路,就此定了下来。
今年是老山东炒货在顺昌路的第19个年头,已经56岁小徐与50岁的小樊延续着徐老爷子的手艺,每天忙碌不停。每逢秋冬,炒货店便迎来旺季,顾客络绎不绝,七八成是来买招牌“老山东炒花生米”。
老山东炒货店老板在为顾客称量干货。
如今,顺昌路动迁,这家老店也将搬离,未来何去何从?小徐和小樊暂时没有考虑,他们说:“无论如何,先等旺季过去,之后的事过完年再想。”
靠汤圆、馄饨撑起的百年老店
屋里总是挤满了人,队伍排到屋外也是常事儿。这里就是附近邻里常说的“百年老店”——盛兴点心店。
盛兴点心店的门面,“百年老店”已成招牌。
每天6:30-17:00营业,约30平方米的店里摆了四张桌子,食客们紧挨着围桌而坐,店员全部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小心翼翼地端着汤碗穿梭在食客间。
店里主卖汤圆和馄饨,靠这两个招牌在顺昌路上屹立了九十多年。汤圆个个滚圆扎实,多了一个角的是鲜肉馅;微微泛黄的馄饨是碱水皮儿包的,馅料都是当天现做。
65岁的王师傅在店里做了约四十年,他表示,店里生意一直很好,每天进货量有限,汤圆下午四点多就能卖完,馄饨卖到下午五点,从来没有隔夜的。而生意好得益于经验和手艺,店里会买来糯米,自己泡、自己磨,糯米和大米的混合比例也很讲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最后打出来的汤圆软糯适中。
隔着玻璃,食客们可以看见馄饨制作过程。
汤圆和馄饨的制作过程完全透明。透过店面的玻璃,可以看到四个店员正忙着包汤圆,芝麻、鲜肉取上一筷头,包进面团里,进行搓揉。王师傅站在后面和面,同时为顾客打包生汤圆。冬至日(12月21日)中午11点多,一位客人专程从浦东开车过来买了595元芝麻和鲜肉汤圆,3.5元一个,他买了170个。在餐厅一角,紧挨着食客,三个阿姨在包馄饨,食客也可以直接买皮子和馅儿回家自己包。
王师傅介绍,盛兴点心店自解放后一直是国营,目前有12个员工。顺昌路拆迁后,店铺可能迁到淮海路思南路附近。
定格在90年代的和平美发厅
下午四点半左右,和平美发厅即将结束一天的生意,店内五个理发师或打扫或换衣,店主王老板站在柜台前计算一天的营收。
和平美发厅店内,王老板拨着算盘计算一天的营收。
68岁的王老板双手灵活地用着算盘,数着员工交上来的定价单。细看,定价单是复古的黄色调,被透明胶带包裹着,上面写着几块到几十块不等的金额。王老板说,这些单子从上世纪80年代保留至今依旧完好。
和平美发厅店内洗发间
这是一家解放前开的美发厅,时间在这家店仿佛是定格的。上世纪80年代的空调、90年代流行的影星海报、电话机,四台复古的或红或黑的皮制座椅,店内仍用着30年前烫发的机器,来这里做头发,仿佛置身于上个世纪。王老板说,90年代刚接手这家店时就是如此布置,如今仍保留着一些旧时的味道。
和平美发厅因风格复古吸引不少明星来此取景。
复古的风格,让这家店成为不少电影、杂志的取景地,苏菲·玛索、Angelababy、阮经天等曾来此拍摄。
2015年,苏菲·玛索来到和平美发厅拍摄时尚封面,图为王老板和苏菲·玛索。《悦己》图
王老板记得,2018年的秋天,Angelababy走进美发厅,寸头的造型很是特别,那是一场复古主题的拍摄。如今的理发厅张贴着那次让Angelababy出圈的照片,精致的面容旁,王老板在为其理发,那是一双老工匠的手,用的是老式的剪刀手法。
店里时常有慕名而来的顾客。采访时,王老板为一位“90后”女孩做了复古翻翘式发型,发尾烫卷、翘起,流行于上个世纪的上海。
王老板说,80、90年代的生意最好,做头发需要排队,尤其到了节日,要营业到晚上十一二点。现在的生意不如从前,日常来的多是附近的老熟客,顺昌路动迁之后,王老板也将离开和平美发厅,为自己四十多年的理发生涯画上句号。
“90后”店主:希望延续“尿片一条街”的名片
和其他店主不同,老顺昌尿片批发店的店主是一位“90后”。28岁的徐诗雯继承了母亲的店铺,如今管理着一家十多人的批发店,包括门店员工、仓库员工和送货师傅。
老顺昌尿片批发店已经开了近20年。
从母亲开店算起,这家店已经开了近20年,徐诗雯也在顺昌路生活近20年。
徐诗雯介绍,顺昌路是有名的“尿片一条街”,在她的印象中,过去顺昌路六成的店铺都是卖尿布的,日用餐饮店是近几年多起来。
徐诗雯一家原先是在唐家湾做零食批发,搬到“尿片一条街”以后,也改行卖尿布,并在顺昌路上租房住了十多年。
过去的尿片批发聚集地,现已成为菜市场。
“我们做上海人自己的品牌,就是老顺昌。这么多年生意也是从小做到大,现在在这条街上还算不错的,有点领头羊的感觉。”徐诗雯对于自家店铺颇有信心,多来年通过口口相传,店铺树立了口碑。
十多年来,徐诗雯觉得顺昌路变化不大,一直很“热闹”,熟人多,买东西也方便。
对于即将到来的拆迁,她也没有长远计划。今年12月底,老顺昌将搬到斜对面的毛巾店,“毛巾店老板年纪大了,又没有子女来继承,不干了。”
“这半边先拆,我们先搬到对面过渡一下。等全拆了,我们也不知道去哪,如果能在附近找到一个门面是最好的。”徐诗雯还是想保留实体店,“五六十岁的人不习惯从网店买,80、90后不少也喜欢看看产品实物,然后再通过我们网店或电话订购。”
责任编辑:徐晓阳
校对:施鋆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9136.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