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但取“名”,还要有一个或多个、和“名”相关联的,“名”以外的“字”,合起来叫“名字”,我们现在所说的“名字”,只体现了古人的“名”或很大程度上相当于古人的“字”而已。古人是真正的有名又有字,甚至还有号的。为什么有了名,还要取字呢?我们需先来理解和回答两个问题:名和字的真正内涵是什么?一个人的名和字,是怎么得来的?
《说文解字》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先说从夕,有人说“夕”是夕阳之“夕”,表示太阳落山,有说“夕”就是月亮之象形,表示月亮升起。其实无论太阳落山还是月亮升起,它们并不矛盾,都是要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事实———天黑了,于是《说文》接着说“冥不相见”,黑夜里,看不清人,看不见人。而所谓从“口”,便是因为黑夜辩识不出谁是谁的时候,需用“口”去回答。而用嘴巴去回答表明“我”的这个“特指符号”,就是“名”。其情景就如同那条经典的谜语:半夜叫门问声谁,谜底是“我”,当然你要自报家门说出“我”是谁。在这种情景下的“以口自名”,大概就是许慎对“名”这个字下的定义。虽然“名”绝不仅仅只出现在夜晚这个情形,也绝不仅仅只用做回答或介绍自己时的自称。但作为给“名”下定义。许慎找了一种最为经典,最为必然的一种展现,也实在的精彩。
什么是“字”呢?“字”这个字的解释特别复杂,说法也非常多,究其本意,总的方向却也不外乎,女子被娶夫家,怀孕生子,育养后代。
故《广雅》释为“生也”,
《说文》释为“乳也”(孳乳)。
比如“文字”,“独体为文,合体为字”,字是从文孳乳而来的,所以叫“字”。这与夫妻合而生子,孕育之意,具有共通之处,比拟于“名字”:古人在名之外另取一个跟名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另一个“名”,这另一个“名”是从原名孳乳而来的,所以叫“字”。有一定道理,但绝不会仅此简单。我觉得,这要从一个人的名和字,是怎么得到的来分析和理解。
电视剧《鹤唳华亭》行冠礼
《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
《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孔颖达疏:“始生三月而加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山东邹城孟府内举行的笄礼表演
“名”是在婴儿出生三月末(百日)由父亲取定的。据《礼记·内则》记载,这天,由母亲等人抱着婴儿来到厅堂见他的父亲,父亲郑重地握住孩子的手,给他取名。名取定以后,母亲要把孩子的名字通告亲戚,父亲则把这个消息告诉家族,并报官,入籍登记。因此命名仪式非常庄重,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件大事。这种给孩子过“百岁(百日)”的风俗,在我农村老家还依然隐约存在。至于为什么要婴儿出生三个月后,方由父亲正式为之命“名”。这大概是由于彼时医卫条件差,出生满三月,确定能够存活吧?先秦之世,人名或不忌雅俗,一如:齐桓公名小白,晋成公名黑臀,鲁成公名黑肱,秦惠文王名驷……古人的“名”像极了我们现在人的小名或叫乳名奶名。
电视剧《鹤唳华亭》影视截图
待到男孩长到二十岁,女孩长到十五岁,就算成年了。就要给他们举行成年礼。男孩叫“冠礼”,女孩则叫“笄礼”。都是把头发盘起来,盘成一个“髻”,然后插上一根簪子。“夫”“妻”这两个字,上边都有一横,这一横就是那根簪子。同时要请一个嘉宾来,给孩子取一个“字”,名和字必须关联,区别在于名是卑称,字是尊称。为什么这一天要给他们取字呢?应为他们成年了,成年意味着可以社交,要进去社交场合,进入社交场合你就得有一个尊称,这是出于尊重的需要,出于“为尊者讳,为长者讳”的需要。所以必须为之取字。既然是成年了,同一天还要给他们指定婚姻。如果这个十五岁的女孩,还没有找到婆家呢,那就不举行这个仪式,不行“笄礼”,其父母对外也只能委婉的说,我女儿现在还没人给她取字呢。叫“待字闺中”。
山东邹城孟府内举行的笄礼表演
总的来说,“字”指的是人从孩子到成年的那种转变形式。女子成年,行笄礼,要许婚,加一根簪子,要成为“妻”,意味着要承担起生育之责。男子成年,冠而字,束发加簪,这就从“人”(大,正面的人)变成了“夫”,“有为人父之道”,为其取字,表示男子正式成为一个、延续家族血统,履行一个成年男子的义务,承担家国责任,受人尊敬的成人了。这之后,其名只能由父母、长辈、上级称呼,其他人必须要以字来称呼他了。所以古汉语当中的“丈夫”不是现在人所说的老公,是指成年男子,行过冠礼,有“字”的大男人,堂堂正正巍巍峨峨一丈高的“夫”。
看到过这样一个说法,陕西扶风任家村出土了一件特殊的青铜器——梁其簋,它铸造于西周晚期,是祭祀祖先时使用的礼器。在这件青铜器的铭文中,有这样一个符号:一个小儿醒目地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之下。把一个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能承担起沟通天地和祖先,过去和未来的使命。这就是“字”。把“宀”解释为“宗祠”,把“字”解释为“命名、上族谱”。这样的解释,也符合字形和历史逻辑。但在我看来,我宁愿把这个“仪式”的本身,视为“字”字的最初本源。贵族男子加冠取字,有了祭祀权,可以参加公开的祭祀活动,比如祭祀社稷;有了参政权,可以参加政治活动,比如帝王亲政,士人入仕;有了参军权,可以参加军事活动,比如当兵为将挂帅……通过这些情形来看,我也宁愿相信这种仪式就是男子行冠礼取字的仪式。也难怪秦始皇因迟迟不能“冠字”而耿耿于怀,也难怪汉景帝迫不及待的,要为儿子刘彘“冠字”,秦皇汉武于“冠字”的意义,不言而喻。
电视剧《鹤唳华亭》影视截图
对一个王公士大夫,整个贵族阶层来说,“冠而加字”是多么的重要!在宗法等级深入人心的中国古代社会里,它几乎可以和“特权”画等号!落魄至漂母施舍的韩信,其手中的那把长剑就是最好的诠释。因为那是他“冠而加字”后,可以当兵为将为帅的一种资格,那是他贵族身份仅剩的一个标志,因为普通平民老百姓根本没有配剑的资格!于是我们该清楚的认识到,“字”是“名”的升级,它属于贵族阶层,即便是没有了“特权”属性,它也仍主要流行于社会的中上层,至于身处社会底层的广大劳苦大众,一般是只有名,没有字的。
写到此处,脑子里就剩一句话,“名”回答了我是谁?“字”回答了他是谁?
最后,举两个有意思的“名”“字”配合,韩愈字退之;戴笠字雨农。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9185.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