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以新鲜活泼的方式把握生活一一驻外记者黄耀辉散文作品选读

以新鲜活泼的方式把握生活一一驻外记者黄耀辉散文作品选读

作者简介

黄耀辉,汉族,祖籍湖南宁乡县花明楼。中国新闻社柬埔寨

分社社长、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1959年11月14日出生广东韶关曲仁煤矿云顶矿区,1976年12月填表入职红尾坑煤矿,次年1月盖章入挖煤工龄,从此结缘文字43年,挂笔外派异国记者岗位。

1977年舞诗 “韶关市通讯”赞美老师而绝缘诗眼。1986年从地球深处闯入雪白的韶关市纺织行业,在雪白的世界笔耕留墨文学、戏剧、新闻,一顶“无冕之王”,走大江南北,看台湾风光,三赴汶川……见证国家喜乐哀愁,开疆拓土柬埔寨,满是坑深路险,伤痕累累。

1992年,纺织女工系列小说《女性世界》,获广东省1992年度期刊优秀作品二等奖,留下 “黄耀辉作品集《失踪的红裙子》”、《我在台湾30天》、《那山那水那人……》,新闻集《封江大吏》……留念舞台人生,常梦运动年华。无悔梦幻追求,感慨今生奔波。

以新鲜活泼的方式把握生活一一驻外记者黄耀辉散文作品选读

2018年12月在柬埔寨副首相采访

何妨吟嘴且徐行

一蓑烟雨任平生

——黄耀辉散文选读

诗人,永不迟到的爱心

有些事情真的很意外。

我相信,地球人都看到了“5•12”汶川大地震,但更多的人至今也是通过媒体获知这一震惊世界的悲剧的,能到现场的人,尤其是诗人亲眼目睹现场惨烈的就更少了,更何况一群远离汶川的韶关诗人们,可偏就是他们,写出了一个民族的——“爱与梦同在”!

“中国地动山摇/一夜间/我们读到多少你成长的震撼/瞬间/你/你读懂生死一课……”(《爱与梦同在》唐小桃/<可爱的中国 可爱的少年>)。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我正和广东电视台的高级记者吴伟光同在一辆车上,大约是下午3点左右,他手机收到一条新闻:汶川地震,7•8级(后更正为“8级地震”)。我当时想的是比当年唐山7•6级地震强烈,但我没想到是,汶川的救援远比当年唐山地震艰难,即使在震后的6月19日,我到灾区采访时仍是满目凄惨,亲历了我终生难忘的中华民族空前团结的一幕,在生与死的面前,我感受到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坚强!

在灾区时就想,回来后写点什么。写什么呢?看了韶关五月诗社朋友们自费出版的《爱与梦同在》才恍然大悟:

以新鲜活泼的方式把握生活一一驻外记者黄耀辉散文作品选读

“深深陷入一片黑暗/你可眷恋平日普普通通的阳光/软塌塌的身体被沉重的砖石挤压/你可想自己有力抗钧的脊梁”(《爱与梦同在》桂汉标/《信念》)。

“脊梁”,正是我们的民族魂,诗人在问中华民族可有力量抗衡?我一直和五月诗社的朋友有联系,也自认是他们一个不会写诗的朋友。诗人要有激情,我没有。但没想到诗人朋友们还有 “凭空想象”的本领,而这种“凭空想象”出乎我意料之外,让我一个曾经亲身经历现场者都无可挑剔。尽管,诗中的惨象存在局限,被诗化了,但依旧能让读者,尤其是能让一个曾经目睹山崩地裂之人沉思。

“……这是一个摧不垮的民族/老师用生命护卫着孩子/孩子对军人敬起了军礼/军人的双手刨出了鲜血/………”(《爱与梦同在》谷音/《一个摧不跨的民族》)。

6月22日,我踏上了“5•12”汶川大地震的震中——映秀镇。当日下午,我在映秀镇渔子溪村发现了一个大约5、6岁的孩子,只见他在废墟上低头寻找着什么,后来我才知,废墟下面曾是他的家,他正在废墟上寻找读书的文具。当地人告诉我,孩子想读书!那一刻,我的眼湿润了。一个摧不跨的民族在我心里耸立着!大地震中,媒体称“映秀镇小学成了一片废墟,只剩下一杆不倒的国旗”。映秀小学原有学生473人、教师46名,一场大地震夺走了该校几乎一半师生,30岁以下的教师全部遇难,该校只剩幸存200多名学生和20多名教师。映秀小学校长谭国强告诉我,当时正是上课不久,只听远处传来一声巨响,离学校不远的一座大山冒出了巨大的尘烟,接着就出现人晃动、楼塌陷、人哭叫……。他说,天空被地震掀起的尘烟笼罩着,犹如世界末日一般,整个映秀镇都在黑暗中传递着凄惨的呼叫声。

“……血与泪的悲剧/溶进了漫漫的史书/爱与恨的火焰/却依然在我滚烫的脉搏里燃烧……”(《爱与梦同在》尹玉林/《叩问大地》)。

该校教务副主任李懋对我说,谭校长才40多岁,可我眼前的谭国强已是满头白发了。“血与泪的悲剧”早已溶进了谭校长心里,诗人想像的和我见到的是如此相同。当时,我隔着岷江河,遥望河对面映秀小学废墟上依旧飘扬的那面不倒的国旗。我知道,葬有千余名学生的公墓,就在岷江河这边的半山腰,而公墓里全都是让幸存下的老师们至今仍撕心裂肺的遇难学生!地震中,谭校长和李懋老师都失去了亲人。在提到亲人时,他们却面无表情。然而,一旦说起他们的学生,七尺大汉的谭国强也和憔悴中透出乖巧的藏族女老师李懋一样,泪水长流……

“家园/被大地凶残地摧毁/亲人/被天灾无情地掩埋在废墟低下……/”(《爱与梦同在》古苑梅/《孩子,我们的爱永远陪伴着你》)。

李懋老师回忆说,学校教学楼房塌陷时,许多老师自己的孩子也在课室里上课,可所有的老师都在救自己的学生,没人想到自己的孩子。她说,在地震与余震间隙间,她发现自己班里的一个学生竟然活着从倒塌的教室窗口跑出来时,她说,那一刻她是爬过废墟把自己的学生紧紧地搂在怀里,不停地哭喊着,好娃呀,你是老师的好娃娃……

“……今夜/月又圆了/你却失约了/粤北的月很圆/圆到让我有一丝丝的恐惧/你在五月的那一天离我而去/今夜/我不知道天堂里有没有月亮/你走的那一天正是下午/月亮还有出门/你来不及带上一个月亮/路上很黑/你没有一点月光/让我今夜的心很冷/很冷…… ”(《爱与梦同在》冯春华/《天堂,有没有月亮》)。

此时,“天堂”在诗人的笔下成了对地震遇难同胞的哀思,把哀思与共和国第一次为平民百姓降下半旗刻在了诗境中,仿佛阵阵哀乐久久鸣响在读者的心底。 灾难发生在汶川,但灾难却让天下人看到了生命的珍贵。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世界性的。把中国人正视灾难“典型化”在四川汉子的身上,用一句给朋友的含泪之笑,寓意出一个民族的豪气,着实让人高看一眼今天的中国人。

“……四川汉子/被外国救援队扒出废墟/后来/他给远方的朋友说/狗日的地震凶噢/老子被挖出来/一看/都是外国人/还以为震到国外去了……”(《爱与梦同在》杨振林/《含泪的笑•新龙门阵》)。

在汶川采访的那些日子,“地球村”的氛围让我感触至深,人类珍惜生命爱好和平,齐心抗击天灾的大无畏气概震撼着星球外。《爱与梦同在》雕刻下了书中的序言感慨——“爱心永不迟到”。

我知道,韶关五月诗社的朋友们,用诗的语言和诗人的特殊方式写出了诗人的真诚,而这种真诚包括了诗人自己捐资结集出版《爱与梦同在》,并把2000册《爱与梦同在》无偿捐赠给灾区的学校,让《爱与梦同在》我们心中。

当然,真诚的《爱与梦同在》更会感动《爱与梦同在》的每位读者。至少,我被感动了。

【写于2008年11月,先后发表于《五月诗笺》、《韶关日报》等报刊和一些网络】

以新鲜活泼的方式把握生活一一驻外记者黄耀辉散文作品选读

结缘红三角

“ 红三角”,指的是广东韶关、清远两市,江西赣洲市、湖南郴洲市三地跨省际区域的经济圈,而在倡导和支持下启动的,是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博士。 与如今广东提出的“泛珠三角”、“9+2”发展区域经济模式圈相比,“红三角”有它更深的历史内涵。

用著名诗人桂汉标的话来说,现在的“红三角”,就是特指新中国成立前,广东的韶关、清远两市,江西的赣洲市、湖南的郴洲市三地山水相连的“老区”。

我认识“红三角”是后来的事。那时,仅是对该地区的文化和教育的扶贫。上世纪的1997年前,我在韶关做记者,自认为是著名诗人韦丘、桂汉标、饶远、郭福平、谢添炳等作家的学生。当韦丘的老战友,从原新华社香港分社退休的何铭思先生走入我的视线后,在不知不觉中,我也走进了后来的“红三角”。

以新鲜活泼的方式把握生活一一驻外记者黄耀辉散文作品选读

我不熟悉何铭思先生,但从何先生对“红三角”的文化、教育的无私扶贫,到积极参与“红三角”经济圈,让我看到了老一辈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听韦老说过,他与何先生是老战友,当年曾在“红三角”一带一起打过仗,流过血,结下了战争年代的战友生死情。可谓,一日走三省,终生情是缘。何先生退休后,与老战友来往密切,知道每年韦丘大部分时间都离开广州的家,回到他们一起战斗过的地方韶关,在那里关心扶持当地的文学青年。

正是非常环境下结下的非常友谊,俩个老战友重逢在了“红三角”。而此时,何先生与霍英东博士的关系,谁也没听说过。当何先生提出,用霍英东博士出资成立的“香港铭源基金有限公司”,对“红三角”的文化和教育扶贫时,我着实楞了!

当时,我已调离了韶关。大约是1997年,有一天,桂汉标老师从韶关打电话到广州找我,说,你赶快回来和我到江西大余县去看点,何先生有意在江西大余、湖南汝城建‘铭源希望小学’。并说,这两个地方都是何先生和韦丘当年打过游击的地方。好在对方从电话看不到我的表情,我的眼睛湿润了。要为江西大余县做点事,已在心底压了好多年。从1994年,我涉足江西大余起,与当时的县委常宣传部长刘开连,其部下温观生、刘小燕、黄宝生等,都结下了非常好的关系,我看到了大余人的真诚和朴实。和所有内地人羡慕广东发达的经济一般,大余人也非常想结识有钱的广东大款,欢迎到他们那里投资置业。只要有机会,刘部长就向我挑明,而我,充其量算半个文人,何缘结识大款?不忍心说自己无能,也不想伤了大余朋友的心。即使我到了广州后,也在留意那些结识的大款,好想拉几个大款到大余去。后来结识的,现任江西宁都县委书记,时任大余县委副书记杨文光笑着对我说,认识就是朋友,能帮上忙的是朋友,暂时帮不上忙的还朋友。就是“朋友”一词,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总在寻找机会。“香港铭源基金有限公司”了却了我的心愿!而更让我感动的是,从何先生创建的“铭源基金会”,我看到了“老革命”与“老区”结下的不解之缘!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下半叶,“香港铭源基金有限公司”,对该地区实行文化和教育扶贫,共捐资达1亿元港币,兴建、改建或扩建“铭源希望小学校、中学及大学二级学院”共四十五所,受惠三地的贫困学生逾10万人。

十万人受益,不要回报,而源源流长的,还有子孙万代的教育。这不能不说“香港铭源基金有限公司”的伟大。也正是从“铭源希望小学”开始,才有了“红三角经济圈”的理念。也有了我与“红三角”脱不了的干系。“红三角”顾名思义是红色的土地、是革命的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600万老区人,正为脱贫致富而努力。2002年8月,霍英东先生正式提出了以广州南沙为依托,打造红三角经济圈的理念,11月23日,在江西大余成立了红三角经济区联谊会。2003年2月,广州“白天鹅会议”,完善了红三角领导组织和章程。从此,红三角经济圈,从策划步入了实施阶段。

今年7月底,桂汉标老师通知我,8月2日起,“红三角”文人赴广东南沙采风,你要来。从8月2日到4日,我以记者和团员的身份在采风团待了2天,亲眼看到来自“红三角”的文人,在感受南沙的变化;看到了为实施“红三角”理念,做出努力的八旬老人韦丘在一天天老下去;也亲耳听到了远在加拿大的何铭思先生,打越洋电话叮嘱桂汉标,要如何关心“红三角”文人的生活;记住了韶关市文联主席郭福平的话:文化先行,就是造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声势,旨在达到三地的共同发展。

离开“红三角”里的“一角”的韶关已8年了,原本以为从此是个看官在看“红三角”,哪料又被卷了进来。 还好,我乐意,毕竟我在这“一角”的韶关生活了38年。

(2005年11月)

以新鲜活泼的方式把握生活一一驻外记者黄耀辉散文作品选读

台湾“士林官邸”的奇遇

3月3日在到台北“士林官邸”公园里,我遇到了当地一个摄影爱好者,他说他姓欧。从欧先生身背的摄影器材就看出他蛮专业。

到“士林官邸”,是陈主任介绍的。陈主任说,老蒋退守台湾后,先是在阳名山的“草山行馆”暂住,后来才下山住进 “士林官邸”。

“士林官邸”究竟如何,我也想看个究竟,况且,离官邸不远的“士林观光夜市”,也让我有了晚上的安排。

我庆幸自己到“士林官邸”,才有了意外的收获。

先说“士林官邸”。我从台北故宫出来,到“士林官邸”后,已是下午五点左右了。

我从资料上得知,位于台北市士林区福林路60号的士林官邸,在台湾日据时期是总督园艺所用地,士林官邸占地面积约30公顷;官邸花卉公园18.54公顷;生态园区占地300多坪。日本人离开后,1950年由台湾省政府兴建供蒋氏夫妇使用。士林官邸正房为蒋介石及夫人宋美龄在台最后的寓所。直到老蒋病逝,蒋宋共在这栋建物居住过26年的时光,是蒋氏夫妇最具代表性的故居,包括前美国总统尼克松等多国政要曾到此造访。

士林官邸在未开放前,让人充满无限的想象,一直到1996年,神秘的花园终于打开大门与世人正式见面。

据说,台湾文人雅式的生活型态并不太感兴盛,从光复至今,并没有太出名的私家庭园,人们能接触到的都是一些政治人物的别庄行馆,因此士林官邸可说是相当具有代表性的园艺庭园之一,也蒙上一片神秘面纱。

2000年台北市政府指定为定古迹。如今“士林官邸”已成了免费对外开放的公园。

官邸花园的庭园分成好几区,焦点在西式庭园与玫瑰园;西式庭园有精心布置的花圃,花草一地;玫瑰园植有十数种优良品种的玫瑰,是台北难得的玫瑰花观赏地点。

相对于西式庭园和玫瑰园的浪漫,官邸内中式庭园的规划感觉就不是那么的突出,不过观叶植物与假山假石的搭配也显得生机盎然。

官邸内,蒋宋故居没开放,至今仍大门深锁,一幢绿色简单的二层楼水泥洋房,隐没在树林里,四周园林环绕,引来无数从旁经过的游客好奇眼光。

据说故居楼下为大会客室,布置有古典的太师椅家具,并展示蒋宋美龄收藏的瓷器,墙上还有她的国画作品;二楼为卧室,为蒋氏夫妇起居空间。整座建筑虽属西式,但内部陈设呈现的气氛仍保有中国传统风格。

附近的慈云亭,是蒋为怀念母亲于一九六三年所建,一九七二年再题字悬匾;故居旁边的凯歌堂建于一九四九年,是蒋氏夫妇的礼拜堂。

在官邸生态园区,透过生态环境展示,蝴蝶、蜻蜓、豆娘飞舞花丛间,蟋蟀、螽斯、金龟子、瓢虫及甲虫到处可见,萤火虫在水池里自然生长,让游人在休闲中,了解人类的生活环境与原生动植物的互动关系。

官邸内的露天音乐台,建于1998年5月,是台北市艺文活动举行中心之一,是一个能让市民边赏花边欣赏音乐的露天好场地。

据后来认识的欧先生介绍,官邸是全台湾最神秘的地方。从蒋介石搬进官邸住的第一天起,官邸就开始进行要塞化的工程.军方除成立“衡山指挥所”外,还在附近的剑潭山、鸡笼山及福山内部挖掘坑道工事,其地道直通七海官邸(蒋经国住所)、“总统府”与松山机场.有战事时,蒋介石可由“总统府”或士林官邸进入“衡山指挥所”;如果战事失败,他可由地道直奔松山机场,逃之夭夭.因此,严格地说,士林官邸是一座大堡垒.

1975年,蒋介石去世,宋美龄黯然离台,从此士林官邸远离政治光圈。昔日层层电网围成的区域,今日鸟语花香,游人闲步,精致庭园的设计,也引来了婚纱摄影的亮丽。

正当我把镜头对准庭内的婚纱摄影时,欧先生走进了我的视线。我拍完婚纱摄影场面后,想找一个人替我拍一张在官邸的留影。我冲身背照相机的欧先生说,先生,能否替我来一张?

行呀,大哥,在哪照?他说,

“大哥,你的普通话说的很好,是大陆来的吧?”当我谢过他后,他问我,并告诉我他姓欧。

当他得知我是大陆来台驻点的记者后,显得很兴奋,冲我说,大哥,我原来也在媒体做记者,去年底辞职了,现在为多家媒体提供摄影图片。又说,春节前到了大陆四川峨眉山。

于是,他给我讲了他的故事。

他说,他爷爷的老家在湖南,他去过几次。由于喜欢摄影,今年1月到了四川峨眉山。

我当时不以为然,到过峨眉山的台湾同胞多着呢。后来我才知道,峨眉山有他的“奇遇”。

他说,在峨眉山的10天里,他遇见了一位姓杨的姑娘,让他动心。最初是,杨姑娘也是让他替她照相,后来接结伴而行。他说,杨姑娘很有文化,热心肠,是重庆人,蛮漂亮的。还说,最让他感动的是,杨姑娘不仅做了他的免费导游,还介绍了很多四川小食给他吃。

我说,现在还有联系吗?他说,有,我们通过电子邮件。并说这是缘分。

他解释道,欧阳(杨)原本就是一家。 欧先生说的很认真,我也听得过瘾。我问他,哪你什么时候再见她? 他说,我准备5月份又去。

欧先生有没有再回大陆来,我已无法知道了。但在“士林官邸”,欧先生的坦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想,我来自大陆,让他感到了亲切。

(2007年4月)

【 选自作者《我在台湾30天》 一书】

以新鲜活泼的方式把握生活一一驻外记者黄耀辉散文作品选读

六祖故里的“藏佛坑”

唐先天二年(公元七一三年)农历八月初三日,禅宗六祖惠能在广东新兴县故乡圆寂后,其真身供奉故乡国恩寺还是韶关南华寺(原名“宝林禅寺”),弟子相持不下,以烧香问祖的方式而定。

国恩寺大师如禅说,当年六祖显灵“藏佛坑”,香火飘向北边,弟子尊祖所愿,六祖真身供奉其毕生弘法的韶关南华寺,至今千余载香火不断。

惠能,俗姓卢氏,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世称禅宗六祖。1300百多年前凭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得五祖弘忍真传衣钵,成为佛教禅宗第六代宗师,与孔子、老子被誉为“东方三大圣人”。

“藏佛坑”位于新兴县六祖镇寺田村东侧,距国恩寺不到十分钟的车程,坑内的化身潭有瀑布从峭壁下泻成数米深潭,潭内有岩洞为六祖惠能圆寂之处。

在“藏佛坑”潭外百余尺溪中有一平面石,当地人称,过去天旱时,乡民常迎六祖塑像来此石求雨,极为灵显。在平面石的对面山有一块高数十丈的巨石,似韦陀佛像,故名“韦陀石” ,坑两侧山麓有数巨石,如四大天王,俗称“金钢石”。

如今,以六祖惠能禅宗文化为主线主题的“六祖慧能文化博览园”也正式落户六祖故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课题组负责人张晓明曾表示,该园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集心灵和谐、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为一体的世外桃源,是佛教的“博鳌”。

据了解,“六祖惠能文化博览园”为“国际六祖惠能圆寂1300年纪念大会”提出规划,总投资超6亿,首期完成投资近9000万,去年8月动工,计划今年底竣工。

在“六祖文化博览园”概念策划基础上,包括“藏佛坑”在内,对“六祖镇”所辖区域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在珠三角地区形成创新文化消费、引领产业升级的新的增长级。

( 2010年1月10日 云浮 新兴)

以新鲜活泼的方式把握生活一一驻外记者黄耀辉散文作品选读

2018年9月在柬埔寨贡布省海上采访

“Baby”是“贵宾”

作者:黄耀辉

1

金边的太阳很毒,早上7点不到,床前的玻璃窗已烫手,迷迷糊糊爬起,习惯地把重重的窗帘拉上又躺下,来个“回笼觉”。旁边沙发上的Baby也习惯性地、懒散地在用萌萌的眼神瞄我,随即跳下沙发,在离我更近的地方趴下,继续去见属于自己的周公……再过会,我把双脚搭在床沿,拿起香烟点着走向洗手间时,Baby也结束了“早睡”,开始每天必备的撑腿伸懒腰动作,等我洗漱完毕,扭着小屁股跟我向餐厅走去,趴在我的视线范围内,瞅着我手中的食物,眼神流露出“天下掉馅饼”的奇迹而捡漏。

Baby是“贵宾家族”中的宠物犬,高28厘米,长42厘米,浅红色毛毛茸茸的。在我奉命出国履新10个月后,2017年7月15日Baby也办妥了属于它的“护照”陪主人“随任”到柬埔寨,充当“保卫”工作。它的“护照”是由官方认证的动物检疫检验证及各种免疫证,凭“护照”,才能购买一张价格不菲的国际航空机票。

Baby的“护照”就是Baby,是我女儿起的名。8年前春节前夕的某个上午,正读大学的女儿突然抱回一团毛茸茸的一个小动物,说花了攒下的近3000元人民币,刚出生2个月,大家不喜欢她就带回宿舍自己养。女儿一口气说了许多,我只记住了犬类中,“贵宾”的智商排名第二,但对怎么养才28厘米高,42厘米长顿觉不满。老婆也站在我这边,反对的理由很简单,谁弄它?但女儿不听,直接抱进她书房:我自己养。

以新鲜活泼的方式把握生活一一驻外记者黄耀辉散文作品选读

2

我喜欢养犬,没有理由。之前养过三只,最先进入我家的是朋友送的“土狗”,取名“小泉”。“小泉”不“土”,黄色毛,有点野,每每出门,就穿过客厅跑到阳台,从五楼伸出头朝停车场“旺旺”几声算是和主人打招呼。母亲常叨唠:只要“小泉”冲向阳台“旺旺”,她就知道我回来了。家里有一台跑步机,母亲说,她上机跑步,“小泉”也会争着一起跑。偶尔带“小泉”开车兜风,打开车门它便跃上坐到副驾驶位置。老婆隔三差五在旁边的集贸市场买些鸡、鸭肝之类洗干净不加油盐地煮熟搁在冰箱里,开饭时加热拌在饭里,“小泉”吃的很开心。有一天,“小泉”乘家门开着溜了出去,母亲趴在阳台如何呼唤也没有等到奇迹出现。老婆说:真是一只“土”狗。再后来,大舅哥送来一只成年德牧,“牛高马大”,威风凛凛,我像牵回一头小种马回家。大舅哥在反复强调是名犬,因为太“威武”,母亲喂食时心里都发怵。有一天,家里餐台上盖着来及收拾的剩菜全没了,连碗碟都干干净净的。母亲说,以后家里不用洗碗有“人”干活了,让德牧“打扫”干净了。德牧爱洗澡,老婆把它带到卫生间洗澡时,半天也不离开。

一天晚上,女儿从沙发的一头向我抛过来一本书,德牧突然跃起绕过沙发猛扑向女儿,场面吓坏了家里所有的人。而它,早已把两只前脚搭在我女儿的肩上,它的头已超过了1米6身高的女儿。母亲说,送人,不能再养。结果,连犬的名字还没叫顺,它就成了我一个彭姓哥们工厂的“警卫”。

养开了就喜欢。当年底,我从广西梧州又抱回一条刚满月的宠物犬,卖主说是“皇帝犬”,还没有起名。正值春节前,要陪母亲到深圳弟弟家过年,把它暂寄养在朋友家。接它回时,它躲在朋友屋外的垛里,不敢出来,它害怕朋友家的几只大狗。从此,只要出门散步,它就贴着老婆的脚后跟,生怕主人不要它。由于这只犬掉毛,老婆有些过敏,母亲找到了借口:送人,养我就不能养它!

伍姓朋友的女儿见过“皇帝犬”,好喜欢,我就送给了他。那天,在车上与它说了许多,它似乎听懂了,趴在副驾驶室的座位上,不瞅车外一眼,也不肯下车,要我抱它下来。一年后我问伍,“皇帝犬”如何了?他说,很听话,但小孩要高考了,送回乡下了。直到2009年母亲过世,家里也没有出现过宠物。

以新鲜活泼的方式把握生活一一驻外记者黄耀辉散文作品选读

3

Baby的出现,打乱了家里平静的生活。

2017年3月期间,我在北京准备出国履新前培训。一天早上,老婆打电话哭着说,Baby站不起来了。我心里一惊,从发来的视频发现Baby两条后腿拖在地上无法站立。老婆说,宠物医院诊断是后腿的滑车沟有问题,要手术,又不能两条腿一并手术,怕Baby 受不了。几乎没有犹豫,我随即答道马上手术。后来才知道,一条腿要近万元人民币。从北京回广东家里后,Baby又做了另一条腿的手术,住院期间去看它,狗医生叮嘱我们轻手轻脚,担心影响它的情绪,但每次它都知道我们来了,不停在呻吟,似乎要看我们,却又怕我们看它的痛苦……

2019年3月的一天,凌晨5点多,老婆哭着大声叫醒我:Baby屙了好多血。我猛地睁眼跳下床,Baby却在床边吃力地抬起头,金边家里四个洗手间都是一堆堆的血,毫无插脚之地,再看Baby一晚没睡精神萎靡的模样,两眼显得无奈。我怎么问它,它也无法回答,趴在地上似乎告诉我:血全屙在了所有的洗手间,没有给主人添太大的麻烦…

第一次见这此场面,慌了,半天才打电话向金边的医生问诊,抱着它开车赶到宠物医院,经过抽血、化验、照片、打针……忙了一个上午,最后决定住院治疗。一天后,Baby出院了。医生说,吃坏了肚子,是急性肠胃炎。我怀疑是车上的矿泉水过期了。

事后,我还在纳闷,它的血没有屙在房间其它地方,都在卫生间里。之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在国外,只要让它单独 “守家”,它就不高兴,在家里添堵,一泡尿要分几个地方撒,像天女散花,主人回来了,就躲起来,直到把卫生搞完了,它才斜视着主人,观言察色地小心靠近,直到“警报解除”。

我喜欢大犬,不喜欢小犬。8年前女儿怎么夸Baby,我都难以接受。有一天,它在客厅撒尿,我忍不住了,一边呵斥一边按以前的套路,把浸透它尿的报纸放在家里唯一没有装坐厕的“公用”洗手间,随手关它进去,再用消毒水把之前的尿地拖一遍。几天后,它就习惯自己去洗手间,加上外出回来习惯性地等洗后脚再进门,结果,Baby讲卫生成习惯,并保持在国内外住酒店。因为体积小,随便用一个纸袋装下不让Baby别露出头,前台服务员无法发现。进了酒店房间,把它从纸袋里放出来,指着房间的洗手间说,“去”,它就跑进去“放松”,出来后等着主人用纸擦干净“下身”跳到房间的沙发上趴着。临出门时,叮嘱它“别出声,出声人家不让住。”晚上回到酒店,它才兴奋地等着 “开饭”,直到离开酒店,始终没人知道它的光临。

又因为个子太小,不“威武”, Baby刚到家时确实不喜欢,但女儿喜欢,还威胁说不喜欢她就带回大学的宿舍养。还是因为太小,老婆也不喜欢,要女儿去“退货”,即使贴钱也不养。老婆要上班,家里只有我是“自由人”。Baby很快摸准了环境,我成了它第一个“公关”的重点,先是趴在我坐的沙发脚下紧靠我的脚,推开它后又靠上,我盘脚而坐,它就不时用前脚爬我的手或脚,提醒它的存在,还趁势跳上沙发与强行与我“亲热”,常常爬到我腿上的手提电脑提醒我它的存在,一根筋地认死理要改善和我的关系,粘人粘到骂它,它听不懂,推开又回来,直到家人个个“攻破”。每到老婆下班时分,它就站在沙发上,头朝家里的门等着,一听到开门声,立马跳下沙发在门口迎接。Baby把自己当作家里的主要成员之一,一点也不客气,经常是大人睡着了,它就跳上床,冬天还要在两个人之间往里直钻,似乎不盖被子不像睡觉,直到在被窝里热得不行,再从脚底钻出来……遇到下雨天,不能散步,它就遵守家里的“规定”定点“放松”。

它不接受再“教育”,在它的世界观里,压根也不着调,更没有“国际形象”之说。在金边,主人说“不去”,它就非常“恼火”地赌气不送,躲到看不见的地方,回来让主人“搞卫生”找鞋子。一听说,“走”,它就兴奋地在主人脚边直打转,扯主人的裤脚,像在说“快点走”,毫无来自大国的矜持,更没有稳重之说。

以新鲜活泼的方式把握生活一一驻外记者黄耀辉散文作品选读

4

Baby是出国“随任”的,在金边华人圈,中资企业,包括当地华媒圈都喜欢Baby的乖巧,但Baby偶尔做过了。金边家里有本地人搞卫生,每次都围着不停地叫,远远地爬在地上眼瞪着看人家搞卫生,对方要把垃圾提走,它就追上前老叫,像在提醒主人:有人拿东西走了。遇到说普通话的人到家里,它也叫,嗅几嗅,很快就趴在地上听宾主聊天,好像它能听懂似的,相当认真。如果带它出去吃饭,就趴在为它准备的椅子上,头也不抬地“听”人家吃……

2018年底回国休假期间,Baby寄养在金边宠物店,店里全是当地员工,Baby和店里人的关系很好。直到回金边接回家后,偶尔路过店里,Baby还是显得格外激动,从进门开始就匍匐地朝每位员工走去,分明在感恩他们曾经的照顾。

你养它一时,它跟你一世,它不说人话,但能听懂人话。金边华人宏恩医院院长陈新华的话我记忆犹新。据说,中国农业农村部已起草了将犬类定为“伴侣动物”,挺好的。据说,中国农业农村部已起草了将犬类定为“伴侣动物”,挺好的。

2019年8月,女儿在广州举行婚礼,有Baby送“结婚戒指”的环节。当年3月起,老婆就开始着手在金边找能代理办回国的宠物店,一番验血、打预防针,预定机票,4个月后拿到Baby回国的“护照”,远比主人办“护照”复杂多了。

2020年春节休假回国,原本计划与留在国内的Baby过一个荣归故里的团聚春节,但突然而至的疫情打乱了。每天都在家里,直到回金边前,送它到“宠物托养所”寄养,每天店主的视频都在说:Baby生活的很好。

其实,视频里,Baby每天都等着我们。

以新鲜活泼的方式把握生活一一驻外记者黄耀辉散文作品选读

(2020年4月13日 金边)

以新鲜活泼的方式把握生活一一驻外记者黄耀辉散文作品选读

以新鲜活泼的方式把握生活

——黄耀辉及其处女集《失踪的红裙子》印象

作者:桂汉标

半年前,黄耀辉打来电话,说要把从事创作以来发表的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合编成一本集子出版,并委托我代为选编时,我打趣地问了一句:"你还在搞文学吗?"电话那头传来他的笑声:"怎么,你要把我开除出文学队伍吗?……不管我现在和今后干其它什么工作,我都记着,自己是从文学这条小路上走过来的,请放心好了!"平日留给人"嘻皮笑脸""没一会正经"的黄耀辉,这回却变得一本正经,尽管一番话仍是以开玩笑的口吻说出的,但毕竟袒露了他曾作为韶关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那"文心未泯"的内心世界.

认识多年的黄耀辉对文学依然钟情,我是颇为高兴的.当我在灯下再次检读他托人从广州带来的厚厚一大叠剪报时,似乎又看到粤北文坛崎岖的山道上,那一个熟悉的身影……

七十年代末期,当我开始把曲仁煤矿当作自己创作的"生活基地",多次前往"走马观花"时,黄耀辉还是曲仁六矿一位普通青年工人.他生性活泼,多才多艺,成了矿和局本部文工团的骨干,他既写戏又当演员还当导演,干得有滋有味.那时,我开始在《曲仁矿报》(《广东煤炭报》的前身)、《韶关报》读到他一些"豆腐块"短文,大多是小散文、小杂谈和一些新闻报道。不久后的一天,他忽然兴匆匆地跑来我家,告诉我他已调出市区工作,在市帆布厂当专职宣传干事.那时,普通工人的调动, 从矿山调进市区,如果不是有什么"背景",还是一件颇为难办到的事.黄耀辉却捧着自己在报刊发表过的作品剪报,似乎轻松自如地从矿山一个普通工人,猛一下挤进了市区的"干部"行列,不存在各种繁琐的调动手续.可见黄耀辉的处事方式和活动能力.

我与他那时同住河西,来往比较方便,从此他常常来我处,每次来除带一些新作外,大多还是谈人生、谈社会现实生活.他热爱生活,性格开朗,广交朋友,社交能力颇强.这一点对于他的业余文学创作是大有裨益的,加之与其他文朋诗友的联系密切了,并参加了中央戏剧学院首届"戏剧·电视·电影创作及理论刊授班"学习,他的创作开始有了较明显的拓展.当时,我兼任编辑的韶关市对外宣传刊物《粤北乡情》想选发一些反映粤北风貌的小说,我便向他约稿.我说:韶关是个工业城市,你整天生活在纺织女工中间,最好写一些反映纺织女工的作品.过了半个月,他送来一篇《扶贫妹》,写的是石灰岩山区因实施扶贫政策而照顾进厂的女工的故事,题材独特,生活气息浓郁,艺术手法也较活泼,读后我颇为高兴.我建议他今后集中时间和精力,写作纺织女工的系列小说,这在粤北乃至广东文坛上,将是有别于其他作者的独特的"风景",更容易脱颖而出,也更有价值.黄耀辉接受了我的建议,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陆陆续续写出了十多篇反映纺织女工的小说,开始引起粤北文坛的瞩目.

1992年下半年,正当我们酝酿将我们市唯一公开发行的文学刊物《南叶》改版为幽默文学杂志,以适应广大读者和文化市场需要的时候,黄耀辉应邀赴上海参加《人民文学》举办的一次笔会,让他有了向文学前辈请教和与各地文学"发烧友"交流、学习的机会,增强了他追求文学的信心与决心.而且,他还在笔会上宣传《南叶》,为《南叶》改版征求意见,约请各地文友赐稿支持.从上海回来后,他被借调到编辑部,参予《南叶》的编辑发行工作。

进入1993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推动下,全国掀起了第二次改革开放的热潮,我们市作家协会为促使文学更好地贴近经济建设,创办了旨在"文化与经济联姻"的《经济文化报》,率先在粤北宣教界试行一种新的运行机制,公开招聘编辑记者,办出一张"不是晚报,胜似晚报"的大型周报,受到读者的欢迎.黄耀辉是主要参予策划者之一,负责广告发行工作.那时,他象其他同仁一样,工作极为紧张繁忙,他便把创作的主攻方向转到报告文学上,采写了许多粤北企事业单位改革新风貌的"大文章",常常占满《经济文化报》的一个版乃至两个版,颇为引人注目……

此刻,面对着十多年来黄耀辉辛勤笔耕的成果,我把他的作品依照以上所述的几个阶段,略作整理分类,编为几辑,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位年轻作者在文学追求的道路上所走过的一个个足印,也从侧面折射出粤北山区这些年来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稳步前行的希望之光.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过:"如果诗人每天把当前生活抓住,对所感所触都以新鲜活泼的心情去处理它,他总会写出一些好东西来,纵然有时不成功,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不要迁就旁人的要求,永远要按照你自己的见解去写作."(《和爱克曼的谈话》)歌德这里说的虽然是诗人,但我觉得,用这段话来概括黄耀辉的创作,却也是颇为恰当的. 这本集子几乎包容了除诗歌、剧本以外的所有文学品种.其中第一辑的短篇小说,尤其是"纺织女工系列小说"是全书分量最重、也是质量最好的.它们充分体现了贴近现实生活,人物形象鲜明、艺术手法生动活泼的特色.

相对于其它题材而言,工业题材小说最容易流于古板枯燥,陷入过去那种"车间文学"的固有模式.但我们从黄耀辉的十几篇写纺织女工的小说中,却完全看不到这种弊端。作者曾生活在纺织厂的"女儿国"中,生性开朗风趣的他,"以新鲜活泼的心情","每天把当前生活抓住",对性格各异的众多女工,对她们生活的"原生态",对她们的喜怒哀乐、心志与兴趣、困惑与追求、命运与向往……可以说到了"烂熟于心"的地步.因此,他笔下的女工形象,显得何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丢失红裙子的工段长陈芳;情窦初开的"臭妞";摘取技术桂冠的"扶贫妹";从"酒盲"一跃成为"酒仙"的吕玉芬;渴望情爱而忍辱负重的"寡妇娘"……无一不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伟大革命导师恩格斯曾把"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作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主要法则(见《致玛格现特·哈克奈斯》等文).黄耀辉的创作,大体上也是遵循了这一法则.他笔下的纺织厂,是背负着计划经济重荷,在改革开放浪潮冲击下,正处于艰难的蜕变之中,传统模式和现代意识的矛盾冲突,为一个个人物揭示命运,刻画形象,提供了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如果没有新时期我们党和政府对贫困地区实施"扶贫攻坚"工程,就不可能出现"扶贫妹"这样的文坛人物画廊中的崭新形象.作者在揭示"扶贫妹"的命运转折的同时,着重刻划了她由封闭落后的山区走进现代工业环境而产生的,由困惑、惶然到逐步适应、成熟的心理流程,使这个崭新的人物形象焕发出可贵的美学光彩.《酒仙》吕玉芬同样是新时期才可能涌现的新形象.这些年,各行业的不正之风愈演愈烈,其中用公款大吃大喝就是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症"之一.出于与各关系户"拉关系"的需要,厂领导把吕玉芬从普通挡车工的岗位调到"公关部",主要任务竟然就是陪客人喝酒!小说通过故事情节的推进,把原先对酒一无所知的"酒盲"一步步"逼"上天天豪饮之途,还美其名曰"酒仙",实则是生活和人性的异化.我们从吕玉芬身上,读到了困惑、痛苦和无奈,也留下了对当今不正之风的嘲讽与思考.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细节和语言.这本集子的小说在这一点上也有独到之处.作者从女工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中,撷取了大量真实生动的细节,加上群众口语的大量穿插运用,使读者读罢小说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精彩的例子比比皆是,没有必要一一列出,还是留待读者朋友自己去品味吧!

比起一大组"纺织女工系列小说"来,选入这本集子的散文、报告文学显然是弱了一些,不过还是有其长处的.散文是一种极为自由的文体,写作方法完全可以不拘一格.黄耀辉善于编织故事,刻划人物,故其散文往往溶入小说的叙事成份,大多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避免了过于空泛的毛病,增强了散文的可读性.当然,它们更注重真情实感的抒写.其中悼念自己父亲的那一篇洋洋万字的长文,感情尤其真挚、深沉,虽稍嫌琐碎冗长,却还是颇为感人的.

黄耀辉的报告文学,大多是采访粤北一些先进单位和人物后写成的"急就章",不少还带有一些"广告文学"的功利性,文学价值自然不如他的小说、散文.但毕竟他曾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与一般新闻记者写的这类文章相比,其文学性还是比较强的.作者调动了小说、散文乃至戏剧的一些表现手法,把真实性和文学性、可读性较好地结合起来,同样有他那种以新鲜活泼的方式把握生活的特点.

文学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读者阅读水平的提高,对每一位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黄耀辉的创作,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但也还存在思考不够深入、作品的内在含蕴不深等不足之处.我想:经过这些年他从事新闻记者的磨炼与积累,今后理应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黄耀辉,你该不会让我们的期待落空罢!

【本文写于1999.7.2__6,《失踪的红裙子》已于2001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以新鲜活泼的方式把握生活一一驻外记者黄耀辉散文作品选读

2017年4月金边首相府采访现场

以新鲜活泼的方式把握生活一一驻外记者黄耀辉散文作品选读

2017年11月赴老挝现场采访中国驻该国领事

(#英雄拒绝黄昏# 团队出品,责任编辑:桂汉标)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9203.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