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千亩竹林环绕村庄 溪水潺潺山谷回响

千亩竹林环绕村庄 溪水潺潺山谷回响

千亩竹林环绕村庄 溪水潺潺山谷回响

千亩竹林环绕村庄 溪水潺潺山谷回响

[ 位置 ]

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

[ 总面积 ]

2.47平方公里

[ 特色 ]

千亩竹林十里水声,原始森林与红色文化交错,打造“世外桃源”。

这里,千亩竹林,十里水声。

这里,山色青翠,处处茂林修竹,山谷中,流水淙淙,蜿蜒穿过。

叫水坑村因山高林茂,山地面积达4300亩,溪涧流水在山谷中淙淙回响而得名。叫水坑村依托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和名茶产业优势,携手进村帮扶企业,通过“公司+经济联合社+农户”的运作模式,打造叫得响品牌的“桃花源”,走出一条以“托管联营”“村企共赢”为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

红色印记,聆听先辈故事

叫水坑村下辖内峎、外峎两个自然村。这里,世居的村民皆姓林,林姓先祖起先从福建移居到饶平新塘石壁乡,后又移至凤凰镇东坑村、中段村与上春祖厝村,最后于清朝年间迁移至本地开基创业。村民传统经营以毛竹生产,竹器加工,兼种茶叶、水稻,现时主要作物是茶叶种植。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也离不开生态宜居,如何让两者有机结合、共荣共生?叫水坑村引进公司作为村全域旅游投资主体,合作创办“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把村集体、公司、贫困户联系起来,让村民享受收益兜底分红。

基于“乡居醉美、红色热土、休闲慢境、全域体验”的生态发展愿景,叫水坑村致力做好“红”“绿”两篇文章,推动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融合创新,进一步提升自我“造血”能力,让“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成为乡村时尚新风。

“红”的文章是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叫水坑村下辖内峎、外峎两个自然村。因为地势险要,叫水坑村历史上曾是潮澄饶红色根据地的活动中心。1934年,潮澄饶县革命委员会在叫水坑内崀村成立公厅,在半山处设立县委印刷所,村民给革命军供应竹制军壶斗笠、草鞋草药等物资,成为抗日韩江纵队、凤凰山游击队的有力后勤保障,为创建浮凤苏区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帮扶单位多方联系筹集资金,对叫水坑内崀村公厅进行修缮整理。村以潮澄饶县革命委员会旧址为核心,联接草甸区碉楼战壕,建设红色文旅体验线,以特色民居民宿为载体,按标准配套建设“革命大讲堂”,打造革命文化宣教基地,建成了“红色文旅区”,让游客沿途参观革命遗迹,聆听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

打造“绿”文章,千亩竹林有新意

在叫水坑村,有一片1500多亩的竹林,漫步其间,满目翠绿,竹影婆娑。这正是叫水坑村做好“绿”文章的切入点——盘活竹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村里配套建设休闲步道、观览亭榭、生态驿站等设施,并升级建设“智慧森林”体验区,把6D电影院从室内搬到自然环境里,给游客营造耳目一新的森林慢生活体验意境。玉瑶公司还发挥自身农业产业优势,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在全村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布植观赏花卉苗木6000多株,美化村游览环境。

叫水坑境内有将军老爷山,海拔1000多米。其中鹤顶山方圆500亩的密林属原始森林,其中古树林有年逾300年的树龄,其中一棵梨树已近700年,树围达6.5米。密林中鸟兽种类十分丰富,斑鸠、鹧鸪、山鸡、彩雀、画眉、野兔等野生动物屡屡可见。村的四周有成片的毛竹林,约1500亩,景色十分壮观。

在村东南坡还有一片面积上千亩的宜牧草地。叫水坑,顾名思义就是水声响。在村子的西北侧有3条纵向平行的山涧小溪,分别为麻竹涵溪、石壁头溪和桂竹坑溪。麻竹涵溪有一处高71米的巨石壁,溪水自石壁上下泻而成瀑布,交响成乐,沿溪开遍山野奇花;桂竹坑溪总落差约15米,自然形成6级小瀑布。

“小茶叶”助推全面小康“大事业”

帮扶单位和村委密切配合,积极筹措帮扶资金,落实对口帮扶政策,发展村集体经济。聘请资深茶叶种植专家、茶叶制作专家进行专业培训,指导农户优化种植,科学制作茶叶,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增加收入。对积极发展种养业和新开发茶园的贫困户实施种养奖补制度,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

结合乡村建设,实施进村道路改造升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饮水工程、村党政服务中心修缮、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农家乐、路灯、村卫生站和视频监控等15个项目,发展特色旅游。踏进原始森林,在竹林边、溪水旁,泡一杯工夫茶,享受大自然乐趣,让人流连忘返,叫水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将成为潮州一处旅游观光的胜地。

如今的叫水坑村,以乡村特色旅游为龙头,全村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蜂蜜生产、竹编加工、餐饮购物、民宿客栈等特色产业日趋兴旺,村民安居乐业,八方游客蜂拥而至,主客共享共谱人与自然生态华章。

未来的叫水坑将成为真正叫得响品牌的“桃花源”。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9272.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