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梦回丹阳之回忆(八)延陵韦氏

韦姓,源于姬姓大彭氏,出自颛顼帝曾孙吴回之子陆终的儿子篯铿(彭祖)之后。《竹书纪年》:“伯靡(彭祖曾孙)杀寒浞。少康自纶归于夏邑(乙巳年)”少康复国,封伯靡(彭祖曾孙)之子元哲于豨韦(今河南省滑县)立国,因善于养猪,并用猪皮制作大鼓,被称为豕韦国。《国语·郑语》记载“大彭、豕韦为商所灭矣”。《竹书纪年》:“四十三年,王师灭大彭。五十年,征豕韦,克之。”至商武丁四十三年打败大彭氏灭其国,武丁五十年灭豕韦氏,子孙四散逃难;其后,豕韦国子孙以国名为氏,称韦氏。汉丞相韦贤诗曰:“肃肃我祖,国自豕韦,黼衣朱绂,四牡龙旂。”《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只载这支说明韦氏在唐之前源流少,在唐代,多为其后。韦氏族人大多尊奉元哲为得姓始祖。

元哲,为彭祖玄孙(彭祖生潈,潈生寿,寿生靡,靡生元哲),彭祖为颛顼五世孙,颛顼为黄帝孙(第3代,孙),故属黄帝后裔。韦氏先祖伯寿、伯靡均有史载,将韦氏可考历史推至4000年前,是比较古老的姓氏,形成于夏朝少康时代,发源于今河南省滑县东南,是夏王朝的重要支持力量之一。在商朝时发展为东方大国,上古五霸之一,被商武丁灭国,子孙以国为姓。子孙北上经华北进入东北、蒙古高原,称豕韦、失韦、室韦,融入北方各族中;向南进入荆楚、云贵川、岭南地区。

梦回丹阳之回忆(八)延陵韦氏

上古时期

周武王时,宣方国(今山西垣曲)复叛,《逸周书·献俘解》记载说:武王令韦伯遐率军和王室军一起讨伐,灭了宣方,又立下战功。武王为表彰韦伯遐的功绩,便封迁韦伯国于其祖先的豕韦国地(今河南滑县妹村),仍称韦伯国;又封其同宗的彭伯国后裔于今河南原阳县,复立彭伯国。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父周公旦摄政,兄弟们认为周公有野心,欲篡王位,怨言和蜚语四起,周公也主动避嫌于今陕西商州的楚国内。被封于今河南淇县的纣王子武庚,乘机勾结成王的叔父管叔、蔡叔、霍叔及东方奄国(今山东)、薄姑等叛乱。在此危急形势下,周公急回京师镐京(今陕西长安丰漓村),说服召公、毕公,解除成王疑心,毅然率大军东征,平定了叛乱,维护了刚刚建立的西周政权,受到成王称赞。

周成王在论功封赏时,依周公的建议,封立宗室人去东方立国(与周王室关系密切的大臣),加强对山东地区的统治。其中封成王的叔父康叔于卫,都于商末故都朝歌(今河南淇县),民与封土最多。成王又迁封韦伯国于防(今山东成武),去加强对夷地的统治。世代相传的韦遐子孙失载其名,但都忠于周王室,与齐、鲁(今山东)大国共同护卫王室,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且韦与彭伯国的贵族还有入朝任史官的。故在《楚辞·天问》中注释说:“尧封(彭祖)于彭城,夏商至周,年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陆德明在《经典释文·庄子》中说:“彭祖在商为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年八百岁”。当然这里是指彭祖世代相传的子孙,非其本人就活了“八百岁”。其中应包括了彭氏、豕韦、诸稽、秃、舟等同宗姓人。

颛顼的氏族部落曾迁于今山东西部,遂有风姓(太昊伏羲氏和女娲氏后裔)氏族加入,在长期的结合或通婚中,颛顼部落中的氏族亦有以鸟为图腾而姓“风”的。颛顼为帝后,定都于顿丘(今河南濮阳),黄帝裔支族防姓氏族部落(今陕西彬县)也从渭水流域徙人,在长期错居、生产、生活以及互相通婚中,颛顼族人亦有姓防的。西周时韦伯国迁封的“防”地就是防姓人迁此而得名的。

春秋时期

周幽王昏庸无道,宠爱妃子褒姒,废王后申氏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立其子伯服为太子,引起一些贵族不满,诸侯叛乱。水、旱灾害又导致阶级和民族矛盾尖锐。在此形势下,废王后申氏的父亲、封国于今河南省南阳市的申侯,联合在今河南拓城的缯国,以及活动在今陕西西北泾河上游的犬戎,从东、西北两面进军,在骊山(今陕西临潼)杀周幽王。犬戎俘获了褒姒,不久又予以杀害,推翻了西周腐朽王朝。相传周幽王逃到骊山后,曾点燃在山巅上的烽火台。诸侯误认为是幽王又取悦于褒姒,使她有笑容,便不发兵,待知道真的是有战事后,幽王已被杀。“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就是这样来的。

申侯等拥立废太子宜为王,称周平王,以雒邑为都(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时为公元前770年,史称春秋,亦称东周。春秋时期,周王室地域狭小,政权衰弱,中央控制下不了诸侯,有“政出诸侯”之说。当时有晋、齐、鲁、燕、秦、宋、郑、卫等十多个诸侯国,不仅互相征战,争夺地域,而且还公然侵占王室的土地,周王无力讨伐。韦伯国弱小,被鲁国逼迫,又西迁于同宗的大彭国故地彭城(今江苏徐州),仍称韦伯国。它和位于今河南原阳的彭伯国,均相继有国君或贵族被召人雒邑王室任史官。

梦回丹阳之回忆(八)延陵韦氏

韦伯国传到周赧王时期,与彭伯国同时灭亡。由此,彭氏人和韦氏人又会聚在彭城地区。史籍《汉书·韦贤传》中提到的记载其祖先韦孟的《诗》,详细说明了从彭祖至元哲,元哲封立韦国至周郝王时期灭亡的过程。又说其国亡后,战国末其祖先仍有任东周王室史官的,世代以诗书传家,秦朝时期务农,西汉初复人京师长安为官。

周原甲骨文未出土以前所出版的古今族源姓源书,没有下功夫研究韦氏形成的漫长历史和迁徙过程。甲骨文出土后,也没有认真研究其关于“韦伯”的由来,故都沿袭史籍《新唐书》关于韦氏来源的旧说,使人对其省略了的或含混不清的简说很难理解,注释或以白话文叙述者也是依葫芦画瓢,不求甚解。如史籍《新唐书·宰相世系四上》云:“韦氏出自风姓。颛顼孙大彭为夏诸侯,少康之世,封其别孙元哲于豕韦,其地滑州韦城是也。豕韦、大彭迭为商伯,周赧王时,始失国,徙居彭城,以国为氏。韦伯遐二十四世孙孟。”今人史国强所著《中国姓氏起源》对此载释为:韦氏“以封国为氏,出自颛顼高阳氏,与钱、彭同出一宗,形成于商朝初年,蛤祖为元哲,发源于今河南省滑县。少康为夏帝时,大彭氏国支孙元哲受封于豕韦,在今滑县南建立韦国,时称豕韦氏。商朝初,成汤灭豕韦氏国,韦国王族四散出逃,约定以国名为氏,遂成韦氏。”今日读者很难弄明白其间的漫长演变过程,致使韦氏来源有四种说法,甚至有韦氏来源于江苏铜山大彭之说,且多说本姓祖先是韦伯遐,不知其后的传世情况。

两汉时期

彭城韦孟迁于邹

汉高祖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封韩信为齐王,称帝后又迁封韩信为楚王,都于下邳(今江苏睢宁),辖地北至今江苏新沂、邳县,南至盱眙和安徽嘉山,东至江苏涟水、淮安和清江市。韩信是淮阴人(今江苏淮阴),出身贫寒,幼孤,常以讨饭为生。他就封国后,向曾供过他衣饭的洗衣老妇人赠千金报恩,叹大度地任用侮辱过他的恶少年为中尉,受到家乡父老的称赞。项羽的旧部将钟离昧,曾在交战中与汉高祖为敌,结下仇怨。他在刘邦称帝后被通缉,韩信与他关系素好,便收留了他,引起刘邦的怨恨。刘邦令韩信捕钟离昧,韩信不听。加之韩信是功臣,出巡时常带军护卫,猜忌功臣的刘邦便以有人上告其“谋反”为借,废韩信为淮阴侯,把他软禁于长安宅第,后被吕后杀于钟室。

汉高祖有同父异母弟刘交,好读书,有才干,年少时常和鲁国的穆生、白生、申公交游,又同拜鲁国名儒浮丘伯为师(荀况弟子的门生)学《诗》、《书》。刘邦起义后,刘交跟从,人秦地后被封为文信君。汉王人南郑(今陕西汉中)后,又还定三秦(今陕西),刘交跟随左右,备受信任。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废楚王韩信后,分其地为二国,刘邦封其叔伯兄刘贾为荆王,封弟刘交为楚王,都于下邳,有薛郡、东海、彭城三十六县地。楚元王刘交赴楚王国后,拜穆生等三人为中大夫,高祖又拜韦孟为元王傅。元王对韦孟十分尊重,又拜他为王子夷王傅。夷王仍然尊重韦孟,又拜他为王子刘戎傅。刘戎继承王位后,十分暴虐,对祖父刘交的老臣不礼,穆生辞官回朝,申公、白生留任。太傅韦孟见刘戎荒淫不道,作诗规劝,刘戎不听。于是,韦孟辞去太傅之职,回到家乡彭城(今江苏徐州),读书写诗为生,成为彭城韦氏尊重的儒吏。此后,他又举家迁于邹(今山东邹县)。从此,彭城、邹县均成为韦氏人的分布地。

韦孟举家迁邹时,同宗的近邻亦有随迁者,彭城留居的同宗韦氏亦不少。韦孟居邹,仍不忘楚王刘戎的情况,为其前途忧虑。他又上奏诗作谏曰:“我祖出自豕韦,夏殷为诸侯。周赧王听信谗言,灭我豕韦国,迁于彭城。高祖受命,我家复兴,辅佐楚王,元王夷王守道,王国大治。戎王继业,怎能荒淫,不守汉德?王政日衰,庄稼不收,民困国穷,危在眼前,恳请吾王勤于政,爱民治国,微臣在鲁心安焉。”楚王戎阅韦孟诗而不悦,后参与吴王刘濞叛乱,军败自杀,楚国被汉景帝废除。

韦孟去世后,葬于邹。其子、孙、曾孙四代都以诗书传家,为汉朝官吏,形成邹地韦氏大家族,彭城的韦氏人亦有相继徙人邹的。这些韦氏人家,又向他地迁徙,便形成齐、鲁各地的韦氏人。

邹地韦贤迁长安

韦孟至四代孙的家族墓均在邹,家族人员较多。传到五代孙韦贤时,家族地位增高。《汉书·韦贤传》记载:韦贤自幼聪明,诚实少言,稍大后专心读书,衣食不讲究。成年后,精通《诗》,兼通《礼》《尚书》,朴实无华,待人忠厚,甚得家族及乡里人爱戴。之后,他又在家乡收徒授业,名声大振,号称“邹鲁大儒”。地方官员向朝廷举荐韦贤,汉武帝派使者赴邹,以“公车”征聘他人长安做官。韦贤遂告别乡亲父老,留三子舜在家奉祀祖坟守业,携妻子及另三个儿子人长安(今陕西西安)。

韦贤到达长安后,汉武帝亲自召见,询问治国良策,韦贤对答如流。汉武帝认为其有真才实学,面授韦贤为《诗》博士,任命为给事中。皇太子刘弗陵年少好学,汉武帝又拜韦贤为太傅,令其教太子学《诗》经。

汉武帝在公元前87年去世后,皇太子刘弗陵继位,称汉昭帝。他将恩师韦贤晋升为光禄大夫詹事。不久,又任韦贤为大鸿胪。公元前74年汉昭帝去世后,无太子继位。大将军霍光与韦贤等大臣商议,迎立宗室王刘询继承皇位,称汉宣帝。汉宣帝封韦贤为关内侯,任其为长信宫少府,对韦贤备加敬重。汉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丞相蔡义去世,汉宣帝便拜德高望重的韦贤为丞相,晋爵为扶阳侯,享始平(今陕西兴平)食邑七百户。汉地节三年(公元前68年),韦贤以年迈辞去相位,归于食邑地平陵(汉昭帝陵,今陕西兴平)安度晚年,去世后谥号为“节侯”。从此,其家人便定居于长安的平陵,成为显贵家族。

三国两晋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韦姓已经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大地区。韦姓人除避战乱者有南迁情况外,大部于原籍繁衍生息,“京兆郡”即在此时产生了,成为以后韦姓分支的最主要源头。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韦姓的繁衍仍以“京兆郡”即陕西一带为盛,盛唐时韦姓名人如韦应物、韦庄皆出于“京兆”,另外,因韦姓显赫之家多居于陕西长安县,而设韦曲镇,可见唐朝韦姓的主要居住地为陕西,同时,江苏、四川、安徽等地有韦姓南迁于此。

梦回丹阳之回忆(八)延陵韦氏

延陵韦氏始祖考

韦贤(公元前148—前60年),字长孺,笃志好学,精读《鲁诗》。汉宣帝本始年间(公元前73—前70年)拜相(朝廷丞相)。古代俗称丞相的权力,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封爵扶阳侯,赐第一区。韦贤的儿子韦元成(玄成),字少翁,从小好学,博学广闻,于汉元帝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以御史大夫晋级丞相。汉朝以明经、射策取仕,韦贤、韦元成父子两人皆以明经进入仕途,以才能入主相位,轰动朝野。韦元成的儿子韦宣泽(韦孟七世孙),告别邹县邻里,徙家京兆杜陵(在今西安市东南),遂成望族。韦氏八世孙明达,不求浮名,喜于耕稼,恭俭礼让,为世人尊敬,号称“泉石主人”。

京兆韦氏九世孙韦修,生有三子:端、著、芳。韦修与父祖志向相同,乐于田园,淡于仕途。韦著,字达微,博学笃行。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当朝太傅陈蕃(汉代高官,汉桓帝的老师),将韦著推荐给皇帝。桓帝以安车、元之、厚礼,派官员去韦家聘请韦著入朝做官,韦著避而不就。《资治通鉴》载:“尚书令陈蕃上疏荐五处士(没有入仕的读书人),帝悉以安车元之备礼征之,皆不至……韦著隐居讲授《四书·五经》,不修世务。

韦著兄弟徙家延陵

朝廷征士,韦著竟敢避而不就,抗旨不遵的罪名,随时都会降落到韦修家庭。东汉朝廷有“三丁征二”的法律规定,就是一家三人中,要有两人被征用。征士,最为优待;征兵,充当兵役,这是高门望族极不愿意的事。韦修心事重重,怎么办?他立即召集三个儿子商讨,以对抗“三丁征二”的政策。最后决定:长子韦端留家孝养双亲,韦著、韦芳兄弟远走他方。

韦著、韦芳以及家人、劳役(家丁、使女)一行,依依不舍地告别亲人,踏上徙家的道路。茫茫四野,何处为家?韦著等一行,经河南,过安徽,来到江苏曲阿(今丹阳市)大地。公元158年,韦著等一行经数月奔走,水陆兼行,这日来到古邑延陵。见延陵山水相通,土地肥沃,民风敦厚淳朴,实是理想中的耕读乐园。

韦著居家辰溪岸侧,韦芳携子日安,落户万顷洋旁,近在咫尺,以示互相照应。韦著安顿家务之后,隐而不仕,乐于田园生活。农忙时,躬耕田亩;农闲时,优游山川,生活无限美好。数年后,韦著去世,其子日章主持门户。韦日章,英姿颖出,至性天成,博学能诗能文,盛名远播。官府多次征士礼聘,皆被他婉言推辞。韦日章喜于渔樵,乐于原野,习惯于平民生活,安逸自在。东汉献帝建安九年,朝政失纲,国内大乱,大权落入曹操手中。“不孝有三,无嗣为大。”韦日章老来得子,喜悦非常。儿子满月,他取孟子《尽心》篇“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之义,为儿子取名“昭”。

耿直韦昭“抗旨”被害狱中

韦昭(公元204—276年),字弘嗣,生于乱世,从小聪敏好学,精通经史,乐著文章。吴大帝孙权时,韦昭授职尚书郎、太子中庶子。会稽王孙亮为帝时,韦昭升迁太史令,撰写《吴书》。景帝执政,韦昭晋级中书郎、博士祭酒。末帝孙皓即位,韦昭荣任中书仆射、侍中(丞相级官员),常领左国史,封爵“高陵亭侯”。韦昭历仕吴国四帝,可谓是“孙吴元老”。他自知年事已高,唯有日以继夜地写书,来报答国家和社会对他的栽培。

韦昭在末帝为政时,荣极一时。他没有想到,荣耀的对立面是衰败,更没有想到,一着阴谋正悄悄地向他袭来。末帝自即位后,就有将其父废太子孙和立“纪”的筹谋,奈史官韦昭秉性耿直,是一位“愿直不弯”的官员,所以就采取“升官封爵”的手段来引诱他,以达到自己的欲望。孙皓看看时机成熟,遂即向韦昭提出“为父立纪”的要求。韦昭抗旨不从,说:“文帝(死后追封)没有登上帝位,只宜立传,不能作纪。”末帝碰了钉子,怒恨交加,决定惩诫这不识抬举的“老贼”。韦昭自从得罪了这位暴君之后,惶惶不可终日,预知将会遭贬(降职)。自陈衰老,求辞去侍中、左国史之职,孙皓不准。韦昭积忧成疾,日以医药调理。末帝又设宫廷宴,韦昭奏请求免。孙皓以“不奉诏命,意不忠荩”之罪名,将韦昭囚系牢狱,时在吴凤凰二年(公元273年)二月十九日。右国史华覈,为搭救韦昭,连续上疏相救,帝皆不准。韦昭在狱中仍念念不忘要完成《吴书》,上疏奉献所著之书,求免罪过。末帝怪罪所献之书沾有污垢,又遭诘责。吴天玺元年(公元276年)八月十六日,韦昭被害于狱中。

韦昭一生都以写作著称。他的作品有:《吴书》、《国语注》、《孝经注》、《洞历记》、《汉书音义》、《杂问难》、《博弈论》、《官职训》、《辩释名》。韦昭在写作之余,还欢喜诗歌,清朝丹阳人刘会恩编撰的《曲阿诗综》就收集韦昭《吴鼓吹曲》十二首(录十首)。十首古诗都是歌颂吴国创建皇业的丰功伟绩。其中《汉之季》歌颂乱世英雄孙坚。《摅武师》歌唱孙权接受父亲基业,建立东吴。《伐乌林》描述曹操领八十三万人马下江南,赤壁一战,孙权和周瑜大破曹军。 韦昭被葬于延陵九女墩

丹阳韦氏宗族奉韦昭为“延陵韦氏一世”,其子韦隆,生于黄武四年(公元225年),配西门丁氏。孙韦德,出仕吴国,任职北军侯丞,配塔山(今金坛境内)王氏,生二子:政、发。韦发,生于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配横塘张氏。

韦昭羁狱,子孙日夜不安。其子韦隆,已接近“知天命”之年,其孙韦德,参军在外。为防株连家族,韦隆从大处着想,作了最坏的打算。当韦昭被处死的噩耗传来后,他不敢去京城 建业(今南京市)收尸,只得草草地在东溪(今金坛县界)岸旁,修筑了一座韦昭衣冠墓,哭拜一番后,全家迁徙他地,隐居避祸。待京城诏书“徙韦家于湖南零陵”到达时,韦家已人去屋空,不知去向。

公元280年,吴亡,暴君孙皓被徙迁至晋国都城洛阳。韦家就在延陵附近避难,当听到吴亡的消息后,全家复回延陵故居。紧接着,韦家人又去建业,殡殓韦昭骸骨,奉迎回家。选择风水宝地和良辰吉日大办丧事,在辰溪之西,彪塘之九女墩下,重修韦昭之墓。

从此,韦昭后代子孙世居延陵,繁衍生息,没有离开过这片灵秀之地,立祖之地。

韦昭墓与韦昭贤祠

延陵九女墩有一则动听的神话故事。韦昭父子先后归葬于此,后裔子孙韦国才、本直、珊、荫芳等人,也先后埋葬于此,因而被称之“韦氏祖茔之地”。历两晋、南北朝、隋唐、北宋千百年,韦氏后裔没有忘记祖宗,年年清明、秋分都上坟扫墓祭祀。南宋嘉定年间(公元1208—1224年),延陵豪强大族王姓欲霸占九女墩周围土地,夷平韦氏祖茔。韦氏宗族心急如焚,怎么办呢?最后决定,上书县衙,以求官府支持正义。韦氏三十三世孙韦晰,呈状丹阳县衙。当时地方绅士刘宰正在县衙与知县品茶聊天,见状后,气愤地说:“光天化日之下,岂容豪强欺压良民!”刘宰随意地对县令说:“这事就交给我办吧。”刘宰,金坛人,进士出生,做过县令,晚年寓居丹阳,喜做善事,办实事,曾重建贤桥,被丹阳百姓尊奉为“贤人”。刘宰写了一篇颂扬韦昭的文章,由县衙派差役去延陵,张贴在韦晰家大门旁的墙壁上,哄动延陵。豪门王氏,见而生畏,遂停止圈地平坟的计划,风波平息。之后,韦氏后裔将刘宰的这篇文章镌刻在石碑上,世人称之“昭公碑”。 到了明朝,丹阳城内城外,到处都在建造祠庙,新北门的丁公祠、麻巷门的鲍公祠、沈家桥北的萧公祠……丹阳知县旷鸣鸾意欲在延陵镇修建“韦昭贤祠”,苦于经费短缺。韦昭49世孙韦学闻讯后,主动与县衙接头与商议,承接建祠一事。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三月廿九,韦学将“拟建韦昭贤祠”的申请呈送丹阳县署审批。批准用地三亩二分,免征钱粮。万历四十年仲冬初一,韦昭贤祠竣工,历时三年。

韦昭贤祠,简称“韦昭祠”,俗称“韦公庙”。位于延陵镇东街,坐北朝南,三进九间。祠门外有韦学所立《重建韦昭贤祠记》石碑,第一进天井内东有“韦昭井”,西有刘宰所书“昭公碑”。第二进天井内有丹阳知县旷鸣鸾所书《重建先贤韦公祠记》石碑。第二进为正堂,供奉韦昭画像,东侧挂有镇江府知府霍镇方暨同知、通判、推官共同送的“后汉名贤”堂匾,西侧挂有丹阳县知县旷鸣鸾暨县丞、主簿、典史共同送的“先儒领袖”匾额。其次是韦氏亲友送的“名贤世第”、“千古名儒”、“先儒正宗”、“杰士光先”等堂匾。其时,丹阳知县带了大批官员,均亲临延陵镇,参加韦昭贤祠落成庆典及祭祀活动,知县致词,并助俸银。

贤祠庆典在锣鼓声、鞭炮声、欢声笑语中结束。从此,每年春秋二季都有县衙官员前来延陵参加祭祀活动。抗日战争时期,练湖后东岗韦昭后代子孙韦永义曾先后两次来贤祠拜谒凭吊先祖祠、墓,在延陵传为佳话。

韦氏家族分迁与祭祖

韦氏宗族自落户延陵后,历一千八百余年绵延繁衍,人丁兴旺,枝叶繁盛。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宗族发展到一定限度,就要分支、分散他迁。为便于祭祖,以及亲情之间往来走动,眷恋本土的韦氏子孙,以徙迁丹阳、丹徒、金坛三地为多。

三十三世韦■,号皎塘叟,晚号柳塘居士。南宋绍兴年间进士,授安徽滁县县令,他见朝廷主张与金邦议和,叹道:“天下事从此可知也!”遂辞官携家隐居丹徒,为丹徒洪溪徙迁祖。南宋时期,延陵韦氏已人口众多,外迁成为必然趋势。

三十四世韦权,迁居金坛邓墓。

韦志达,迁司徒七庄韦甲,韦志和迁珥陵汤庄,韦志圣迁大泊小辛,韦志尧迁麦溪凤凰山,韦志英迁丹徒县吴沙,韦志礼迁延陵塘东。分徙后,都在新址生根,繁衍后代。

宗祠,是家族祭祀祖宗的地方。旧社会,受孔子儒家传统孝行教育,宗族观念相当浓厚,宗族祠堂祭祖,盛于明清两朝。《韦氏宗谱》祠规:“父母为五伦之首,孝乃百行之先……”韦昭贤祠落成后,族人制定祭祀祠规,春秋二季祭祀,分派在各地分支,轮流值祭,经费支出,皆由值祭负责。以明朝万历年间为例,分值祭如下:

万历辛亥年,由河东迟墓山老村负责春分祭祖,珥陵汤庄、马鞍墩、汤巷、后亭桥同值秋分祭祖。

万历壬子年,由焦村、西墓同值春分祭祖,丹徒后小辛咀头上担任秋分祭祖。

万历癸丑年,由金坛邓墓、新塘韦氏分支值春分祭祖;大泊前小辛、咀头上,值秋分祭祖。

万历甲寅年,由塘东、杨岸,值春分祭祖;九灵山、三城巷,轮值秋分祭祖。

万历乙卯年,由司徒七庄韦甲、运河蔡塔里,同值春分祭祖;练湖后东岗、圣墓,共办秋分祭祖。

万历丙辰年,由丹徒大港、吴沙,共值春分祭祖。

圩桥等几个分支,在本村祠堂祭祖。

韦昭,自小至老勤学而不倦,博览群书,有记述之才。他留给后人丰富的文化遗产。他诗作己经被邑人刘会恩编入《曲阿诗综》,所撰《吴书》五十五卷,为晋代陈寿编撰《三国志》提供了翔实的历史资料。韦昭,不但沉迷于写作,更值得人们学习的是“持正”,宁折不弯的坚持真理精神,为维护《吴书》的真实。

古镇延陵,历史文化深厚,古迹遗存丰富。但是在文革破"四旧"运动中,韦氏宗祠也没能幸免,所有祠堂祖产全部破除殆尽,惜乎!悲乎!韦昭祠内的“明代古井”,现移于文化站内的宋代刘宰所书“昭公石碑”,在诉说着近二千余年的沧桑和故事。新世纪,在一帮韦氏有识之士的奔走呼吁下,重新续修了《延陵韦氏宗谱》,并在延陵塘东村重修了韦氏宗祠,功德无量,泽润子孙。

梦回丹阳之回忆(八)延陵韦氏

圩桥韦氏62世孙 韦锁斌敬撰

2020.10.17于上海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9289.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