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致敬初心如磐,致敬无悔奉献——2021年教师节特别报道

免费算命 宝宝起名 2022-04-08 3 0 2021

来源:衢州日报-衢州新闻网

编者按:老师,一个平凡的称谓,却担当着“树人”的不凡使命。他们是孩子们的人生筑梦者,也是孩子们的成长守护者。

今天,在中国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衢报传媒集团联合衢州市教育局共同策划“致敬初心如磐,致敬无悔奉献”2021年教师节特别报道,将目光投向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不凡的衢州教师团体。他们有的扎根农村教育30年,无私无悔地为农村孩子更好地成长奉献自己;有的以“妈妈”的名义,为留守儿童带去家人的温暖;有的倾尽全力,只为了能让特殊孩子也能有尊严地生活;有的即使退休了,也依然把“当老师是一辈子的事”放在心里……

他们业精于勤,成于专。在他们的故事中,一代又一代教师爱党爱国、仁爱奉献的精神焕发出动人魅力,也将激励着更多教师恪守教育初心,勇担时代使命。

老师好!老师辛苦了!

老师,节日快乐!

“圆梦”导师团

特殊孩子也能勇敢追梦

教育宣言:人生有梦才精彩,特殊孩子也能圆出彩人生梦。

致敬初心如磐,致敬无悔奉献——2021年教师节特别报道

在不少衢州人的淘宝收藏夹里,有一家叫“橙色公益”的手工艺品小店,店里商品虽然不多,但每次上架都会立刻售罄。这些精致的手工艺品都出自衢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之手,客服也由学生担任,这其实是衢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圆梦”导师团给学生们设置的实践课程之一。

“我们的孩子们虽然身体有残缺,但他们有时只是缺一个机会而已。”“圆梦”导师团成员之一郑卫珍说,特殊孩子也能凭借自己能力在社会上立足,甚至实现梦想。

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更有尊严地生活,市特殊教育学校职高部的老师们为自己取名“圆梦”导师团,带着孩子们勇敢追梦、努力圆梦。他们为特殊孩子举办艺能周等活动,培养锻炼他们的交流能力、组织能力;他们创建校外的“圆梦”培训创业基地,让学生凭自己美甲、陶艺等专业能力直面市场;他们成立摄影、皮饰制作等职业社团,为将来就业提供更多技能培训交流机会。

2018年,“圆梦”导师团又和衢报传媒集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橙色公益项目”,带着特殊孩子们创新创业,面向社会开展公益培训项目,假期里让特殊孩子当老师,教市民做手工。

最让导师们开心的是,孩子们越来越自信了,他们逐渐打破了封闭自我的状态,有了更多朋友,展露了灿烂的笑容。

“希望他们融入社会之后能‘自立门户’,勇敢逐梦。为了他们,做再多我们也心甘情愿。”郑卫珍说。

银龄讲师团

退而不休,老有所为

教育宣言:当老师是一辈子的事。

致敬初心如磐,致敬无悔奉献——2021年教师节特别报道

在衢州,有一群退休多年的老教师,不怕劳累,继续发挥余热,成立了“银龄讲师团”,为农村教育更好地发展服务。

2018年,在原柯城区教育体育(文化)局局长陈先福和柯城区退休教师老年协会的倡议组织下,12名优选的退休教师成为“银龄讲师团”首批成员。他们中有的当过局长、校长,有的曾是特级教师、优秀班主任,他们定期到乡村和基层学校为老师们讲学,传授教学经验。

他们不怕劳累,把“当老师是一辈子的事”这句话挂在嘴边,放在心里。每一位银龄讲师都定向与一名或几位农村学校老师结对,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展讲学活动。虽然较少直接参与课堂教学,但他们会根据受援学校的教育教学需求开展听课评课、开设公开课、研讨课或专题讲座等活动,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提升受援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他们放弃享受清闲的生活,为教育继续奔波。自讲师团成立以来,这些白发苍苍的退休教师先后到农村和基层学校支教讲学,受益师生有万余人。他们的故事还曾被央视报道。

如今,这支队伍已有19人,平均年龄65岁,他们结对了19所农村学校,利用各自所长,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出谋划策,助推农村教育的发展。

乡村教师团

扎根农村教育30年

教育宣言: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致敬初心如磐,致敬无悔奉献——2021年教师节特别报道

在衢江区高家镇中心小学,有一群教师30年如一日地扎根农村教育事业。这个由7人组成的“乡村教师团”,从参加工作至今,一直致力于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发展,教龄最长的38年,最短的也有31年。

他们默默奉献,全身心钻研教学,为给予乡村孩子温暖关怀,有的甚至甘愿放弃“进城”的机会,继续深耕农村教育为孩子们奉献自己。

他们那些平凡的故事,尤其感人——胡朗英老师经常自己花钱带学生看病,为学生买药,还把自己孩子的衣物送给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们;徐国胜老师每天就寝检查都要为孩子盖好被子才回家,常年用自己的工资给孩子们买学习、生活用品;宋晓飞老师以校为家,坚持每天面批作业,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邵金妹老师手把手教会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的学生写名字、写数字,时常坚持步行1个多小时上门送教,直至其毕业……

他们凭着真诚和热爱,把半生奉献给了乡村教育这片热土。

“君君妈妈”工作室

给留守儿童“妈妈”的陪伴

教育宣言:以“妈妈”的名义,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

致敬初心如磐,致敬无悔奉献——2021年教师节特别报道

在龙游,许多偏远乡村的留守孩子都知道,放假了,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君君妈妈”们每次都会如约赶来。

2011年12月,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的雷素君成立了工作室,开展扶贫帮困、敬老义诊等公益活动。2016年,工作室更名为“君君妈妈”工作室,以“妈妈”的名义,关爱留守儿童、“小候鸟”的成长。

2016年至今,“君君妈妈”工作室为小学、社区等15个站点的2000多位留守儿童、“小候鸟”开展假期关爱活动,为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捐赠书籍、衣服等物品。这期间,还结对贵州罗甸县和四川叙永县凉伞坡、半边山、赤水镇等学校,为当地贫困孩子们捐赠物资、圆微心愿。

从一开始的15人,到如今的300多人,“君君妈妈”中,有中小学一线教师,有医生、公务员,还有在校大学生、高中生。每个志愿者都特别积极,越是偏远的地方,大家越是抢着去。每次到服务的乡村,车程1个多小时,从没人抱怨,不少志愿者24小时在线,为孩子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让孩子们更加快乐地成长。”雷素君说。

“劳施豪”教育服务团

用幸福为教育注脚

教育宣言:让教育更具温度,更有情怀。

致敬初心如磐,致敬无悔奉献——2021年教师节特别报道

在江山,有一群老师共同拥有一个简单又响亮的名字——“劳施豪”。这一声仿佛带着乡音的“老师好”,是江山的学生、家长还有老师心里一个温暖又强大的存在。

“劳施豪”教育服务团是由江山市教育局成立的一个综合性教育服务团队,“劳施豪”取“老师好”的谐音,意在体现“劳动最美、施人乐己、奉献自豪”。

2017年高考后,多年来义务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招生咨询服务的江山市教育考试中心主任祝龙江正犯愁——考生的咨询需求量大,他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江山市教育局的同事们了解情况后,索性成立了志愿服务团队,分多组奔赴江山各所高中,为全市考生和家长提供招考咨询服务。就这样,“劳施豪”教育服务团应运而生,这个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团也成了江山甚至周边城市不少考生和家长的“招考锦囊团”。

后来,江山市教育系统组建合唱团,成为“劳施豪”教育服务团的首个小分队。紧接着,“劳施豪”旗下的小分队越来越多——为分身乏术的老师提供家政服务的“老园丁助教服务团”,为“四点钟学校”提供志愿服务的党员服务队,为全市教师提供健康检查和看诊服务的“天使爱心服务团”……如今,“劳施豪”教育服务团下已有8个服务分队,每一个,都是为了让江山的学生、家长和老师更加幸福而存在。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学在江山’品牌建设的关键在教师。”江山市教育局副局长段齐敏说,江山教育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教育铁军,办有温度的教育,“劳施豪”教育服务团就是这份努力的缩影。

家庭教育讲师团

教你当智慧家长

教育宣言:爱而不溺,宠而有矩,教而有方,育而有力。

致敬初心如磐,致敬无悔奉献——2021年教师节特别报道

如何对0~3岁的孩子进行正确的喂养、亲子沟通?如何倾听孩子的心声,并且让他们理解世界的规则?如何进行隔代教育?如何处理青春期的亲子矛盾……这些困扰家长们的家庭教育问题,在常山,有一个特殊的“家庭教育讲师团”,每周都将智慧家长的“十八般武艺”掰开揉碎,耐心讲解给家长们听。

2020年,常山县成立了一个特殊的“家庭教育讲师团”。这个由常山县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的优秀教师和社会爱心人士组成的团体,目前有49位成员。

有感于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缺失,常山家庭教育讲师团依托乡镇(街道)、村(社区)成人学校、家长学校、乡村振兴讲堂及各中小学(幼儿园),致力于开发常山本土的家庭教育系列课程,希望通过课程学习,努力提高家长素质,促使家长重视家庭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因人而异地开展好家庭教育。

2020年12月,常山家庭教育讲师团开始举行线下“慢城家长课堂”,由常山县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担任授课老师,采取沙龙形式,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长,每周围绕不同的主题,分享、交流、探讨育儿经,在常山县引起巨大反响。从成立至今,常山家庭教育讲师团已经成功举办了各类活动二十余场,开发了各年龄段课程十余种。

“教育共富”支教团队

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公平的教育

教育宣言:共同富裕、教育先行,普及普惠、优质均衡,阳光活力、共创美好。

致敬初心如磐,致敬无悔奉献——2021年教师节特别报道

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公平享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2020年,开化县以城区优质学校为龙头,成立“教育共富”支教团队,搭建城乡教育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城乡教育高水平均衡化一体化发展,让开化的孩子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

从杨林镇中心小学到华埠镇中心小学,再到开化县实验小学,最后又回到了杨林镇中心小学,这是杨林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鄢女英的任教轨迹。“2019年, 县教育局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我觉得这是我回馈母校的机会,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鄢女英说,她把在县实验小学积累的教学经验、办学理念、文化建设等带到杨林镇中心小学,两年里,学校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教育共富”支教团队的努力下,开化县农村的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进步。不少城乡学校之间实现了线上同步授课、同步作业、同步辅导等,教师们也能够在同一堂课实现研讨交流,从而收获优质的教学理念,由此也提升了自身的专业能力,并将更优质的教育带给学生们。

“距离不再是农村小学与城区小学互动交流的障碍,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农村学校能够获取优质资源。”“教育共富”支教团队成员之一、齐溪镇中心小学校长吴章德说道。

“我们希望通过教育领域的城乡帮扶,让优质资源更大范围地覆盖乡村学校、覆盖薄弱学校。”开化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余利军表示,接下来,“教育共富”支教团队将继续发挥优势,携手推进“教育扶贫”, 推进区域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

本文来自【衢州日报-衢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9291.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