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1925年,陈赓和蒋介石俩人,从生死与共的袍泽,到分道扬镳的仇敌,仅仅用了十多天而已。

大时代的浪涛,疯狂拍打着陈和蒋的师生关系,更疯狂拍打着他们各自的政治道路。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而本期文章要带来的内容,便是陈赓和蒋介石,从战场的生死相托到各奔东西。

前后十多天的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反差如此巨大?

一,并肩作战,表面合作关于此事的详细经过,要从1925年5月13日说起。

当时是国共合作时期,蒋介石表面上自称是左派,还大谈亲苏亲共。

国共两党的部队,前后三万多士兵,明明要东征去打别人。

可没想到的是,大本营广州却被军阀占领,所以部队要返回广州平叛。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蒋介石主管军务,担任总指挥;而周恩来主管政治,担任政治部主任。

最棘手的问题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我方部队根本就不了解敌情,所以需要特工打入广州城,摸清敌人的兵力布置。

那时候,我方根本就没有完整的特工系统,口头称之为秘密活动,一般都是领导看谁合适,就派谁去刺探情报。 

蒋介石和周恩来,派遣湖南人陈赓,乔装改扮之后,去往广州打探敌情。

陈赓自然清楚地知道,自己只要一开口说话,湖南口音必然会引起叛军的怀疑,这无异于自投罗网。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但陈赓又必须去广州,而他所采用的化妆方式,则是换下军装改西装,伪装成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

当陈赓到达广州之后,找了一大圈仅仅找到一个空子,可以插入敌人的核心。

而这个空子便是广东沙面岛(现为5A级景区),陈赓亮出了自己胸前的徽章,寻找摆渡的船家,要横跨珠江。

有一名年幼的小姑娘,撑着小小的船儿,载陈赓渡江向北。

万万没想到,本以为沙面这边是安全的,可谁知珠江两边的军队,突然就开枪对射。

在硝烟遍地的乱世,虽然说这种场景并不罕见,但普通老百姓置身枪林弹雨当中,随时都会葬身江心。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这可把那小姑娘给吓坏了,子弹在前后左右飞个不停,甚至贴着耳朵眼划过。

陈赓赶紧摁住那小姑娘趴下,他安慰说:“看,子弹不是朝我们打得……它是打当兵的,不会打我们老百姓……”

好说歹说,那小姑娘才颤巍巍的,弯腰划着小船,带陈赓渡过珠江。

陈赓进入广州的闹市区,通过他的关系网络,简单了解了叛军的大致情况。

望着街头闹闹哄哄的敌人士兵,陈赓只感觉一阵阵头大,心里暗暗思考着,自己该如何进入敌人的核心区域呢?

突然之间,陈赓看到大街上,在叛军那边的人,正在大量散发传单。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拿起一看,传单上写着的内容,是反中国共产党,反苏联共产党……

说来也是巧合,发传单的那些人,为了节省时间,所以找个地方扔了好几捆,装作已经发完的样子。

陈赓刹那间就有了想法,他抱起几大捆的传单,一边走一边发,装作“反苏反共”的样子。

叛军虽然在沿途设置了检查点,虽然要求过往行人出示通行证,但却从不阻拦发传单的人。

陈赓抱着传单往里去,虽然没有通行证,但传单明显更加好用,只要到检查点附近,就吆喝着发传单,足足发了三天三夜!

对于一位职业军人来说,而且是黄埔一期毕业的拔尖军人,三天三夜也就意味着,摸清了敌人的兵力布置。

陈赓图上作业,在广州城的地图上,做了一系列的标记,随后便准备离开。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然而他才刚刚走到惠爱中路,迎面就碰上了敌人,陈赓一眼看出,对方是旧滇军。

陈赓已经没了传单,只能被迫往前走,跟敌人走了个碰面。

这伙旧滇军的任务,就是清查共产党人,抓到当场就杀。

有两个敌人士兵,迎面就摁住了陈赓的肩膀,当面就怀疑陈赓是黄埔的学生,也可能是国共两党的东征部队。

实际上,陈赓不仅是黄埔学生,也是东征部队的年轻军官。

在这危急关头,陈赓坚持说自己是学生,敌人也不敢确定他的身份,于是带着陈赓就要去司令部。

这时候迎面走来一个老者,穿着简单朴素的衣服,对着那一群旧滇军士兵说:“老总,这孩子是我们学校的人。”

那些滇军士兵问那老者的身份,老者自称是广东师范学校的门房。

老者一把抓住陈赓,说道:“老师正找你哩,快跟我走吧。”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10月1日,蒋介石和周恩来,率领部队攻打惠州。

否则单单是陈赓怀里的地图,就能带来杀身之祸,十有八九葬身广州城。

6月12日,蒋介石和周恩来,拿着陈赓提供的地图,打回了广州。

陈赓率领连队,虽然人数不多,但胜在战术高明,直接做火车司机的思想工作。

司机战场投诚革命军,于是开着火车带叛军进入包围圈。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一战全歼一车人,陈赓年纪轻轻,便展露出大将风采。

而敌人陈炯明,又获得了北洋军阀和西方国家的支持,大兵盘踞惠州,想再战国共两党的东征军。

只不过蒋介石所谓的国共合作,仅仅是表面上的合作罢了,他虽然没有西山会议派那么迂腐,但却比西山会议派更加危险!

二,陈赓立功,受到“重用”10月1日,蒋介石和周恩来,率领部队攻打惠州。

十天之后,扫清了城外的敌人据点,望着惠州钢铁一般的城墙,想起自从唐朝以来,还从来没谁破过该城。

蒋介石发出攻城命令,但他在这个时候,已经暴露出军事方面的短板,接连两天都无法破城。

这时候,蒋介石和周恩来俩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蒋想立刻撤军回去,周坚持打惠州,所谓的唐代以来不破城,吓不住革命军。

蒋问怎么打,周说改变战术。

周恩来的思考角度是:这时候一旦撤军,如何稳定军心?难道一辈子不打惠州吗?

既然之前是从四个方向打惠州,那就改变成三个方向打惠州,迫使敌人退到一处,再出拳歼灭。

经过讨论,多数人认为周恩来的战术是正确的,所以部队改为三面攻城。

第一个杀上去的,是蒋先云所率领的敢死队。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陈赓不甘落后,率领全连攀长梯,想要杀奔城头。

然而不幸的是,他右腿挨了一枪,紧急关头为了稳定军心,毫不畏惧地拔出子弹,继续顺着梯子往上冲。

果不其然,敌人三面被打,再也不相信“惠州坚城”一说,退到了没有东征军的那一面。

周恩来事先安排的部队,早就埋伏在“网开”的那一面,重拳打灭敌人,一举拿下惠州。

而陈赓的优秀表现,获得了蒋介石的赞赏,于是被调到了指挥部,负责安全工作。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蒋介石一看部队战胜,于是下令推进追击。

可我方第三师,属于刚刚整编的新部队,并未建立完整的政治风貌,所以战斗力并不强。

偏偏这第三师,在10月27日的时候进入华阳地区,遭遇了敌人的主力。

蒋介石亲自去前线,想让第三师奋勇杀敌,却落入了敌人的包围圈当中。

打着打着,蒋介石往周围一看,连指挥部都溃不成军,自己大概率要死在华阳。

之前还是攻破惠州的大英雄,转头却要成为敌人的俘虏,蒋介石掏出手枪想自杀,大喊着要杀身成仁。

陈赓劝蒋介石,不要为了一个师,就这样自我了断。

陈想带着蒋撤,但蒋已经浑身瘫软根本无法走路,陈无奈之下,便背着蒋一路撤出战场。

根据陈赓本人的回忆,明明腿脚伤势未愈,却要背着一个大活人穿过枪林弹雨。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幸亏在一条河边,碰上了一条小船,陈赓让蒋介石坐船快走,而他本人则组织剩余部队挡住敌人。

这一战,蒋介石欠了陈赓一条命,他们安全撤出战场,当务之急就是联络第一师的周恩来和何应钦。

但双方相距八十多公里,中间又隔着莲花山,山上虎豹豺狼众多,土匪横行,危机遍地。

蒋介石急于联络周恩来和何应钦,他扭头望向周围,希望有谁站出来,翻过莲花山送信。

但大家都知道,这一路九死一生,所以场面颇为尴尬,没谁愿意冒险。

蒋介石于是提高了嗓门,再次询问有谁能去送信,可问一次尴尬一次,接连问了数次之后,依旧没谁站出来当通讯员。

虽然说,陈赓是最好的人选,但他刚刚组织了一场大战,因为体力消耗严重,所以脸部充血,看起来红彤彤的。

而在这个关键时刻,陈赓站了出来,他对蒋介石说:“还是叫我去吧!”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大家在这时候都过意不去,蒋介石此时此刻身边唯一可信任的人便是陈赓,想到刚才的那场大战,他只能说一句:“你太辛苦了!”

陈赓收拾东西准备出发,而蒋介石递过亲笔信的时候,则要求陈赓要在明天上午十点之前,务必要联络到周恩来和何应钦。

道路艰险,陈赓只能硬着头皮出发,对于他来说最担心的不是自身安全,而是前路完全陌生,万一迷路了可该怎么办?

一旦无法按时送信,后果简直不堪设想,蒋介石真的就有可能葬身在华阳。至少陈赓当时是这样想的,毕竟蒋那时候表面上是拥护国共合作的。

陈赓化妆之后,为了隐蔽自己的身份,所以并没有携带枪支,兜里装着五十毫洋当做路费。

出发的时候,已经是天色将晚,但陈赓没有时间休息,手里仅仅带着一根棍子,踩着夕阳去爬山过涧。

才刚刚登上莲花山,迎面就碰上了几个持枪的人,细看之下是土匪,陈赓再躲闪已经来不及。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莲花山)

双方相遇之后,都抬眼打量着彼此。

土匪问陈赓要去哪里?

陈赓实际上要去海丰的后埔,但这时候多说无益,搞不好哪句话说出去,就有可能暴露自己的身份。

所以陈赓直接把钱取出,这并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所以“买路”才是头等大事。

而对面的土匪,接过了陈赓的毫洋之后,非但没有放人,反而还仔细打量了起来。

土匪分析了一会儿之后,便看出陈赓身材精壮,眉宇间透露着一股英气,再加上广东那边有大量的湖南士兵。

所以,土匪直接就问陈赓,你并不是这边的本地人,看样子应该是个当兵的吧。

陈赓也知道,自己因为出发仓促,连衣服都不怎么合体,很像是借来的衣服。

所以陈赓既不承认也不隐瞒,而是回应说:“那又怎样?”

土匪脸色一变,凶狠的问陈赓:“你老实讲,是陈炯明的人,还是广州来的革命军?”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陈炯明)

陈赓很冷静,他笑着回应:“你看我像陈炯明的人吗?我是革命军,是去海丰执行任务的。”

土匪一听这话,反而交头接耳的议论了起来,虽然声音很低,但从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在讨论是杀陈赓?还是放陈赓?

关键在于,陈赓到底有没有说谎?如果是革命军的人,那就直接放行通过了,可如果是陈炯明的人,那这条路可不怎么太平。

土匪经过讨论,认为陈赓大概率没有说谎,而他们是来劫道的,也不好空手而归。

因此,土匪拿出陈赓的钱,他们自己这边留下百分之五十,剩下的百分之五十,又退给了陈赓。

这一幕让人唏嘘感慨,几个土匪把未来的开国大将给劫了,而且还退了一半的钱。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陈赓抬脚想走,却又被土匪给拦住了。

土匪的头目,拿起本子和笔,也不知道在写什么;而另外的几个人,则说他们是被逼落草,早就恨透了陈炯明那帮人。

头目写好之后,把纸给了陈赓,上面的符号都是行话暗语,陈赓也看不懂什么意思。

头目说拿着这个去吧,如果半路再被山上的兄弟拦住,亮出这张纸即可通行。

搞了半天才知道,原来是本地土匪内部的“通行证”用来辨别敌我。

陈赓带着纸出发,而土匪还对着陈赓的背影提醒,注意山里有老虎,夜里千万要小心。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虎患老照片)

不得不说,土匪的那一句提醒,倒是让陈赓很担心。

深更半夜,陈赓走在密林当中,越走越感觉手里的棍子太细,于是摸着黑夜折断小树,换了一根粗粗的大棒子。

好在是,一直走到天亮,都没有碰到老虎。陈赓翻山越岭,留下了一串血脚印。

鞋子早就破烂不堪丢弃,幸亏陈赓以前在湘军服役过,所以紧急编织了草绳套在脚上。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蒋介石说得简单,要在上午十点之前联络周恩来的第一师,陈赓一刻都没有停,一直到下午一点多,才赶到目的地后埔。

周恩来赶紧派兵,紧急驰援蒋介石,才算是重新聚拢第三师。  

三,反目成仇,分道扬镳此战之后,蒋介石对陈赓赞赏不已,不仅拿出了很多的奖励,还委任陈赓新职,担任侍从参谋。

周围的黄埔同学羡慕不已,眼看着陈赓成为蒋校长的左膀右臂,出来进去跟随左右,风光无限惹人艳羡。

同学和战友私下里议论纷纷,说陈赓从今以后,肯定会飞黄腾达……

大家也都知道陈赓立下的战功,也都知道自己比不了,所以看到陈赓升职,虽然羡慕,但不嫉妒。

可一个巨大的转折,发生在11月7日那天。

部队拿下汕头,国共两党部队的总指挥部,设立在一栋小楼当中。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周恩来住在了楼上,而蒋介石则住在了楼下,俩人在这一时期,其实也是生死与共的战友,不过这也是题外话了……

部队打到这里,于是举办了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的大会,蒋介石披着左派的外衣,发表亲苏亲共的长篇演说。

现场军民发出如雷鸣一般的掌声,望着国共合作的革命军,展露出所向披靡的气势。

庆祝大会结束之后,部队在汕头休整。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而陈赓本人身为蒋介石的侍从参谋,自然要整理看蒋校长的公务,其中也包括整理蒋介石的办公桌。

万万没想到,陈赓在拉开抽屉的时候,却看到了蒋介石的日记,以及那本蒋介石的花名册。

陈赓对蒋的日记不感兴趣,毕竟蒋介石最近经历的,他也经历了,有啥可看的?

可打开那个花名册之后,却看到上面写着的,都是黄埔的军官和学生。

有的人名字,被红笔画了一个圈,有的人没有画圈。

细看之下,但凡是被蒋介石画圈的名字,全部都是部队里的共产党员。

陈赓很快就看到了他自己的名字,不仅被蒋介石画了圈,而且下面还有一行字。

内容是:“此人是共产党员,不可让他带兵。”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陈赓看到这一幕当场就懵了,因为蒋介石在外面,之前还发表着亲苏亲共的演说呢,而私下里却不让陈赓带兵。

原因并不是陈赓不会带兵,而是陈赓的身份,乃共产党员。

陈赓身为黄埔第一期学生,自然想起蒋介石当初对他的评价,明明是:“此生外形文弱,但性格稳重,能刻苦耐劳,可以带兵。”

然而私下里的花名册,却是不让陈赓带兵,证明蒋表里不一,或者是之前并不知道陈是共产党。

其实对于陈赓来说,他带不带兵并不是重点,而重点是蒋介石有没有包藏祸心?到底是左派?还是右派?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陈赓情急之下,上楼就去找周恩来,猛然推开门。

周抬头看到陈赓急忙而来,还没有看到陈赓敬礼呢,就听到:“啊!这是怎么回事?”

周恩来站起来问:“什么怎么回事?”

陈赓因为着急,所以脸色通红,他问周恩来:“不是说蒋介石是国民党左派吗?”

周恩来早有预料,虽然陈赓看起来很着急,但他却气定神闲,先是说:“究竟出了什么事?”

紧接着,周恩来指着旁边的椅子,对陈赓说:“你坐下慢慢讲嘛。”

陈赓说起了他看到的花名册,随后又说:“想不到他是一个忘恩负义、口是心非的人。前几天他在大会上的讲话说得多好听!”

周恩来回应说:“是啊,我们了解一个人有多难。”

周恩来思考了一会之后,冷静分析了蒋介石最近的所作所为,分析到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蒋要分家。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陈赓当场说,干脆分家摊牌,各走各的路。

周恩来让陈赓冷静,因为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教诲陈赓既然长大成人,就不能跟学生一样容易冲动。

面对这一情况,陈赓不知道该怎么办。

周恩来则想了个主意,他说:“我看,明天你给他递个条子……”

按照周恩来的想法,让陈赓主动去找蒋介石辞职,试探看看蒋的反应如何。

一夜过后,陈赓按照周恩来的主意,写了条子找蒋辞职。

蒋先是看了看条子,又上下打量着陈赓,脸上带着笑容问:“奇怪,你怎么会突然想到辞职呢?你是我最杰出的学生,校长今后要倚重你的地方还多哩。”

陈赓年轻时,在蒋介石抽屉翻出名册,看完跟蒋分道扬镳,成为仇敌

陈赓则说湖南老家母亲病重,想回去看看。

而蒋介石,果不其然准许陈赓辞去侍从参谋,随后给了一笔钱,让陈赓顶着中校队长的官职回乡。

后记:

很显然,1925年的11月7号,成了陈赓和蒋介石关系的重大转折点。

距离陈赓救蒋介石,仅仅过去了11天而已,俩人彻底的分道扬镳。

当然了,这里所说的分道扬镳,并不是老死不相往来,而是政治上的左和右,彻底划清了界线。

放在那个年代来说,左和右之间的距离,比个人的生和死更加遥远,代表着两种思想的存与亡。

从那之后,陈赓和蒋介石,便成了左右路线的仇敌……

线的仇敌……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942.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