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乡村新玩法:认养半分地一年1680元,提供新岗位让农户口袋鼓起来

一亩地大约666平方米,半分地则是33平方米左右。花1680元在乡村认养半分地一年,可以获得12次收获的蔬菜,同时随之可以前往体验农耕,你愿意吗?

今年3月12日,成都一家农业公司推出了“认养半分田”的活动。4月4日,记者从该公司了解到,这次是第一次推出类似的活动,一共准备了200份。目前售出50份左右。其中购买的主力是有孩子的家庭。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样都是种地,如何提升价值,如何留住村民是他们一直考虑的问题。“认养半分田”并不是单独的活动,而是其农旅产业链上的一部分,类似引流的窗口,让更多人走进乡村。

每年春秋两季认养,可种植蔬菜品种6选3

今年3月12日,微信公众号天府良仓发出了“认养半分田”活动的推文。认养方式全托管型和半托管型两种,面积均为33平方米,时间都是1年,每年的3-5月、8-10月分春秋两季认养。其中全托管型土地认领后,全程种植、管理及采收均由农场负责。半托管型则需要认养人前往农场自行耕种,以及季节末作物采收清理。农场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及过程管理,以及认养人前往农场耕作所使用的农具。

同时,认养期内,农场会按季节性作物成熟情况,提供12次包邮配送收获农作物的服务。3月到5月春季可种植蔬菜品种包括番茄、茄子、四季豆、冬瓜、二荆条、黄瓜。8月到10月秋季可种植蔬菜品种包括萝卜、莲白、棒菜、红油菜苔、儿菜、大蒜。春秋两季,认养者分别可以从6种蔬菜中选出3种播种。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第一次做这样的尝试,一共准备大约200份,目前售出50份左右。其中30多份的认养者都是有孩子的家庭,另外还有一些认养者是企业。

“我们主要是希望带孩子来体验农耕,让他们亲手参与其中。”一位父亲表示,他的孩子只认识饭桌上的蔬菜,对于地里的蔬菜则是一片空白。之前孩子参加过一些农耕活动,但时间都很短,真正下田干活很少。他希望假期的时候,带孩子好好在认养的地里干干农活,认认蔬菜,同时也能锻炼身体。另一位认养了田地的企业负责人表示,想把农耕作为团建的固定项目,回归乡村体验农耕对长期在城市生活工作的人很新鲜,同时周围环境也很不错,体验农耕至于大家可以放松身心。

提供新岗位,让农户口袋鼓起来

“我们并不指望认养活动本身能赚钱。”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说,一年1680元包括管理技术指导等服务,算下来差不多收支平衡,没有太多盈利。一年大约有52个周末,有孩子的家庭能来15个周末,不到全年的三分之一,平均下来每次的费用差不多一百元。但一亩地同样是种地,只是换不同的人,价值则大大提升。半分地1680元,一亩地就是3万多元,这个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据了解,今年该公司拿出了位于崇州隆兴镇附近的10多亩地来尝试。其中土地是该公司从农户手里租的。该公司希望利用自身的渠道,扮演乡村和城市之间的桥梁,吸引更多人到乡村来,不仅仅只是观光,更要“躬耕”——亲身参与到农耕活动中去。而田地认养活动就是窗口。认养活动中的全托管型对于就管理来说更省心方便,但他们希望更多消费者选择半托管型。对于该公司而言,全托管型还是种地卖米卖菜,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太大变化。半托管型则涉及教人种菜,这对当地的农户和从他们手里租地的公司则意味很多。

乡村新玩法:认养半分地一年1680元,提供新岗位让农户口袋鼓起来

近期参加的亲子家庭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当地的农户就是最好的老师。认养田地的活动为农户提供了新的岗位,并且这个岗位就在家门口,田地的价值提升了,农户的口袋也有望随之鼓起来。同时该处附近配套的餐饮及休闲娱乐项目已经初步打造完成,通过田地认养吸引过来的人流将为乡村带来更大的商机。

乡村振兴有哪些新业态?农用地认养一直备受行业关注。在两年前,成都市郫都区就曾推出“共享田园”发展模式,通过农用地认养,为城市人群打造体验乡村生产生活的平台,实现区域内特色农产品和优质旅游资源串联成势。同时,采取跨区域多村共营方式,搭建特色农产品、优质旅游资源的协同发展平台,通过市场化运作,为乡村导入更多人流。

乡村新玩法:认养半分地一年1680元,提供新岗位让农户口袋鼓起来

近期参加的亲子家庭

今年,四川在为乡村振兴划重点时,提到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包括推进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天府旅游名县、名镇、名村建设,认定一批休闲农业重点县,培育省级农业主题公园和休闲农庄。积极发展县域内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发展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支持具备条件的中心镇发展专业化中小微企业集聚区,推动重点村发展乡村作坊、家庭工场。

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图据受访者提供

编辑 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乡村新玩法:认养半分地一年1680元,提供新岗位让农户口袋鼓起来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0125.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