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左右,郑州这座城市还在酣睡。踏着星辰月光,几名志愿者来到位于郑东新区如意西路的百家姓·爱心粥屋,亮起灯、穿上红马甲,蒸馒头、炒菜熬粥,为上百人能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早饭而悄悄忙碌起来。氤氲的蒸汽从门帘向外弥漫,橘黄的灯光看的人心头一暖。
百家姓·爱心粥屋的设立旨在为困难群体免费提供早餐。从2020年9月21日开张至今,已累计奉粥五百多天,参与帮忙的志愿者数千人,帮扶人数已超9万人。粥铺的发起人之一、爱心志愿者张清表示,“这里并不售卖任何商品,只在清晨免费发放早餐,其余时间则会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每日清晨的一顿免费早餐
凌晨五六点,一些志愿者手脚麻利地将十几条长桌子和两百多把凳子搬到空地上摆好,粥屋外的石阶上早早坐满了等待领取爱心早餐的小区保安、环卫工和社区的孤寡老人等等,有人自发维持起了秩序。
满满当当散发着热气的粥菜和馒头被抬到屋外桌子上,等待的人安静排成一长队,依次从志愿者手里领取早饭。寒风微凛的郑州街头,一碗热乎乎的粥足以让身心都温暖起来。
“早上大约需要90斤菜、400碗粥,500个左右馒头”,张清告诉记者,设立这间免费粥屋的初衷是为了让环卫工人早上能吃上口热饭,“那时候看到,环卫工人在天还没亮的时候扫完地,拿着水杯,用凉水就着凉馒头,当时就想怎么能给他们提供一些方便。”
粥屋成立之初,张清的父母并不乐意,觉得做这种事情既不挣钱也费时费力。“后来我爸爸来过粥屋就餐和帮忙,他也很开心,回去告诉家里人后现在家人都很支持”,张清说。如今每天清晨都有近200人到粥屋免费就餐。
郑州7·20暴雨事件时,百家姓·爱心粥更是打破只在清晨送粥的规定。昼夜不停为消防队、环卫工、救援队、福利院等近万人次送去了热粥热菜,并一度成为了爱心企业捐赠物资的协调中转站。
有就餐人员坚持为粥屋捐款
早上六点半过后,就餐的人陆续离开,五十多岁的康大叔是附近的环卫工,吃完饭后像往常一样留下来麻利的收拾起了桌椅板凳。“不干活就吃饭心里不踏实”,他说。
这样善意付出得到善意回馈的例子在这座粥屋常常发生,每每提起来张清都很是感慨。有位李大姐是附近街道的公厕管理员,每个月收入不到三千元。她在刚到粥铺就餐时,执意要给粥铺捐款100元,张清感动的表示不能收。李大姐却执拗的站在他面前说,要是张清不收她就站在那儿不走,最后张清收下了李大姐50元作为捐款。而之后李大姐还时不时在志愿者群中参与红包爱心接龙,每天献出一点爱心。
“这里很温暖舒心,很好”,环卫工人张良喝着粥,憨笑着对记者的镜头竖起了大拇指。
在粥屋,自发劳动、捐款助人成为了一种默契和“时尚”。除了志愿者张清和王瑞瑞,每日帮忙的人并不固定。人手紧缺时,张清和王瑞瑞会把需要人的消息发在朋友圈内或者各个志愿者群中,“每次来的人都特别多”,张清称,甚至有志愿者驱车半小时赶来粥铺帮忙,还有很多志愿者带着孩子,鼓励小朋友主动加入劳动。
粥屋的日花销基本都在1500元,全部由志愿者和爱心人士捐赠。“我们有一个‘日行一善’群,很多人每天会在里面‘乐捐一块钱’”,张清说,曾有小朋友来当过志愿者后,将压岁钱全部带来捐给了粥屋。
爱心的传递每日都在进行,网商银行公益小店联盟得知此事后,主动邀请,为百家姓·爱心粥屋分担部分公益成本。
“网商银行公益小店联盟中,绝大多数都是像粥屋这样的A套餐小店,他们守着一方铺子,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顿饱饭,一些温暖。公益无大小,小店主的善意值得被看到,被关注。我们联盟成立的初衷,就是希望在金融服务之外,支持公益小店主的善意走得更远,今年我们计划支持1000家公益小店。”网商银行公益小店联盟负责人王烨表示。
“感谢网商银行公益小店联盟”,张清说,“有了这份帮助,我们更有信心把这份爱心传递好。这个社会有很多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情,但只要我们心里有阳光,前方就是美好的、幸福的。”(记者古晨茜)
来源: 郑州晚报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0493.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