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中国画坛著名画家2022年1月份人气指数排行榜top100

中国书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中国书画历经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进入新的阶段,成为艺术传承的时间枢纽;在唐宋时期,中国书画更是发展到了一个巅峰,至今仍被人们感慨称奇;此后的明清时期,中国书画也是佳作频出,成为收藏家们的钟爱收藏;近现代至今的中国书画,则是融入了更多新元素,体现出多元的审美价值。

今天的书画艺术依旧繁盛,各路名家层出不穷。通过相关数据深入分析研究整理中国画坛著名画家2022年1月份人气指数排行榜!这个排行榜的出炉为当今书画收藏爱好者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也对当今较为混乱的画坛产生了一定的引领作用,将每月持续整理发布,敬请关注!

中国画坛著名画家2022年1月份人气指数排行榜top100

信息来源:中国嘉德、北京匡时、佳士得、保利香港、香港苏富比、华艺国际、北京荣宝、荣盛国际、广东崇正、上海敬华、上海嘉禾、上海匡时、中贸圣佳、西泠印社、和永宝斋等。

本次推出的当今画坛国画家人气指数主要依据画家取得的成就、荣誉、知名度、影响力、网络关注指数等因素,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

1、范曾:古人之风,慷慨豪侠范曾堪称中国当今书画界翘楚,曾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后转中国画系,曾师从蒋兆和、李苦禅、李可染、郭味蕖等巨擘。其画精于白描,尤喜写意人物,提倡清初名僧石涛的“一画论”,主张“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画作笔力遒劲,线条简括,气韵生动。

范曾人如其画,颇具古人之风,慷慨豪侠,谈及历史、儒学神采飞扬。“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这是他给自己的评语,他这24字看似谦虚,有几分博古通今的自傲。范曾的“狂傲”在书画界及学界久有议论,但在他看来这其实是“当仁不让”的儒者自信,“譬如我曾经说过,‘国内白描,可能和我比较,无过其右者’,报纸上登出来范曾太狂了,其实这是一个事实吧,是不是?这怎么是狂傲呢?我觉得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应该受到尊重,而不应该受到非议。”

2、黄永玉: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老小孩”“老顽童”“鬼才”,是不少人对他的评价。黄老先生年过九十,耄耋之年,却一点儿也不安分,80岁上时尚杂志封面,90岁开画展,91岁撩到林青霞,93岁飙法拉利,94岁出书……

“你们都太正经,我只好老不正经了。”“对自己要求:活着就要有意思一点。”

画如其人,除了庚申年猴票,黄永玉设计的酒鬼陶瓶,创下国内设计包装费之最。他的漫画,是内心世界和情感的融合,常常用淡淡的几句配语,将画的意境另行展露。“鸟是好鸟,就是话多。”“我丑,我妈喜欢。”“夏娃问亚当蛇去哪里了,亚当说让广东佬偷去泡酒了。”看似一点正经都没有,笑过之余,却也能体味到黄老轻松豁达的心境。挥毫之间,似人生阅历、领悟、洒脱。

3、陈家泠:中国画里的抽象主义大师陈家泠最初学习的是人物画,八十年代开始吸收中国古代壁画和外国水彩的技法,且经过了反复的研究和实践,创造出了具有中国哲理性,兼有印象派、抽象派及表现主义特点的现代国画新流派。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成名的那一辈画家中,陈家泠可说是非常"另类"的一 位。家泠先生在画坛上崭露头角之时已不算年轻(以二十出头即能举办个展的标准来看),然而他却能在其后十几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表现出青年人才有的敏感和超前意识,完成由技法到观念的一大飞跃,确立了强烈的个性风貌,并在九十年代初跻身上海"现代水墨"画派,在当时真颇有些前卫画家的味道呢。

4、韩美林:上善若水,善者步长。作为我国一级美术师,不仅设计了两轮的生肖纪念邮票,还是奥运福娃的设计者,在绘画、书法、雕塑、设计、陶瓷等艺术领域上均有造诣。

韩美林的艺术融于岁月征程,也指向人生哲学。他画笔下的小动物,天真、可爱,只要看一眼就会被吸引。但谁又能想到,这位老人,经历过贫寒、战乱、十年浩劫,一半人生可以用坎坷艰难来形容,但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最想表达的,仍旧是纯真的爱,这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弥足珍贵。

5、崔如琢:中国当下“最贵”的艺术家崔如琢在当代水墨界中被众人寄以厚望,以其细腻又别具神韵的工笔为最。其工笔画纤毫入微,细密处弱于发丝,几乎完全再现具象的原貌。一般来说,这是最难表现出神韵的,然而他的笔触散发出一股生命形态,一股生命气息,一花、一草、一石、一竹、一流水、一衣褶……有所表现出动态感。

崔如琢经常强调:“我相信成功是有捷径的,执着就是成功的捷径。”他自幼与父亲习画,数十年来没有改变初衷,除在技法精进之外,更求内在体现于笔纸之上的境地。师承各代名家风范,精益求精,淬炼出个人独特风格,为当代水墨再创新局。

6、霍春阳:经久弥远,精神永恒自1976年以巨幅作品《山花烂漫》名闻四方后,霍春阳一直执教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潜心花鸟画,成为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写意花鸟大家之一。

霍春阳追求画的意境,用简约的形象表达出深沉、博大的意境。绘画中的用笔能传达情性,线条中轻重缓急的变化,更能呈现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乃至学识修养。他的画中能有超凡脱俗的意境,主要得益于自己继承传统和文化上的积淀。在霍春阳看来,传统本身是一个博大的世界,经久弥远,是精神世界永恒的自由王国。

7、孙其峰:淡薄名利,甘于寂寞孙其峰在艺术实践上给后辈的启示是:以继承优秀传统为己任。在传统的延续中,求得自身的发展。孙其峰所取得的书法成就也向人们提示出:只有淡薄名利,甘于寂寞,在艺术园地里勤奋地播种和耕耘,才能结出丰硕之果。

孙其峰在从事篆刻的同时,就开始了对篆书的研习。篆书在完成了它的文字功能的历史使命之后,仍以巨大的艺术声明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潜心学习和创造,自秦代至清代,历代写篆书者大都未出李斯、李阳冰的小篆风范,不少人未能逾越二李的门墙。明清的一些篆书家片面追求小篆的工整匀适,逐渐形成僵化,导致了篆书的衰微。孙其峰论述篆书时曾说“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再到李阳冰,是从不规矩到规矩,到了清朝邓如石、赵之谦、何绍基和近代的金息候等,则又从规矩到‘不规矩’,看来‘物极必反’是有一定道理的。”

8、何家英:格高有境界,所画不小气何家英笔下的工笔人物总是让人百看不厌,尽管岁月流逝,魅力犹存。那些沉静优雅的少女形象,总有一种超然物外的高洁和涉世未深的真纯——

何家英相信一件事,绘画是心性的表达。孤独时刻,内心澄净,一打眼,形象映照到眼中,画者内心产生强烈或轻微的情绪触动,内心触动与过往积累相撞,诉诸笔尖,构成画面。

何家英开创出了一条既不失传统又具有时代审美的现代工笔新路,以新经典的姿态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在美术圈备受追捧。虽然“老师”的身份如今更多、更紧地围绕在身上,但在何家英心里,他仍是一位对艺术拼命汲取营养的学生,面对新的艺术语言和生活感受,努力让自己再进步一点……

9、范扬:率性洒脱,自成一格血液里与生俱来的文人气息,让他对于书画着独到而率性的理解。在他的众多作品中,尽管纵横肆意,却自由规律,虽然放笔直规,但不违法度,追求的就是一种洒脱,一种自然,不想要中规中矩也不追求技法。

这样独树一帜的风格当然也会有争议,但这些范扬本人并不在意,他曾表示,画画对于他来说不是事业而是生活,画画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正源于这种洒脱的心态,范扬方能“临事制宜,从意适便”,信手拈来皆得理法,在散乱的节脉中荡起形象的生机。

10、龙瑞:偏执之才,兼容并蓄龙瑞不是一个偏执之才,而是一个具有中和之质的整合型画家。从他80年代出道以来的种种表现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身上兼容并蓄的气质。他可以是相当前卫的“张力的实验——表现性水墨展”的重要成员,也可以是坚守传统笔墨趣味的“新文人画”网罗的对象,还可以是观念与语言都平实中正的“河山画会”的中坚。似乎谁也不想漏掉他,他也不想同谁过不去。当主旋律画展或纪念性场合需要他的作品时,他可以画出气势磅礴的锦绣中华,为祖国河山立传的凛然正气不让前贤。当游戏笔墨的小兄弟让他表现些轻松愉快的边缘人生情调时,他那的诙谐幽默也能派上用场。当前卫画家们痛心疾首于水墨画在观念和语言上滞后于世界潮流时,他也深感责任在肩,于是策划于密室,揭壁于展厅。

龙瑞不是一个满足现状、吃老本的人,他有着活跃的思想,悟性高、能力强、眼界开阔。用评论家郎绍君的话说:龙瑞是为数不多,极有希望取得突破性成就的画家。因为他走过了一段曲折与反复的路程,对东西方艺术的整体有更明晰的认识,且更加自觉和成熟。作为有实力的画家,龙瑞通过有目共睹的创作成就,无言地阐述着自己的思想主张和价值取向。当临中国画发展需要在深刻反思中重整旗鼓的特殊历史情境,他的艺术追求尤其提示了一种颇有表率意义的实践方式。

11、韩天衡:精心推度、一丝不苟是一种装饰的美。他自认为在秦汉工匠之后,从最自然处下功夫是很难奏效的,人工的气息未必一定与艺术相悖,倒是一定的刻意中包孕的自然之趣,使美显得更醇,更耐人寻味,而且更凝练。如果说丁敬身们与邓石如们的装饰是一种技法的装饰;而吴昌硕、齐白石则是从不经意处着眼,因而在某一意义上是有意无意地抛弃了形式美的表面效果的话,那么韩天衡则是想努力回归,再回到装饰中去。但这已经非复清人的装饰涵义了。兼通书画的条件,使他的装饰更倾向于形式——空间切割的精密与计白当黑的严谨;当然还包括出红流白的精心推度、一丝不苟。

具有一种平面构成的意蕴,他的眼光不是古典的书法形式的,他好像在用一种西方式的形式观审着这小小的印面,但所采取的表现方法又是地道的中国味:线条圆润、厚实;强调重心稳定;还有,则是一种信手的趣味。

韩天衡的书法,篆、隶、楷、行、草诸体皆擅,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大气、飘逸的气格,独具自家面貌。从他的作品来看,来源于传统,得益于传统,又不囿于传统,十分清醒地以自己的审美趋向为切入点,在历代先贤碑帖中取己所好,认真刻苦地临习琢磨,在借鉴的过程中,深入思考,为我所用。他认为,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古与今、新与旧、中与外、都不是对立的,而是一种推陈出新的过程,其本质就是推新出新,即推往昔大师之新,而出今日及未来之新。

12、史国良:朝山过后是念经只有受过“三坛大戒”,才可成为正式的出家人。受戒之前,戒子们(等待受戒的男女)的集训生活比军营更加严格。每人被授予一个号码,代替了各自的姓名。所有的戒子编为若干班,史国良被指定为比丘三班的班首。每天清晨4时起床,只有10分钟的整理内务和盥洗时间;一间寮房(和尚居住的房间)住九个人,卫生间里只有两个便器。为了不因站队迟到而受罚,早上的“如厕战”进行得无比紧张而激烈。

早课的第一堂是朝山,从山脚开始,念一句佛号,趴在地上叩一个头起来,向山上迈一步;再念一句佛号,再叩一个头,再站起来……一直叩到山顶,即使赶上下雨地上全湿的时候也要叩下去。炎热的夏季,戒子们仍然要按规矩穿好六层僧衣,即使不下雨,浑身上下从里到外也会被汗水浸透。在西藏,史国良看过也画过一队队男男女女的藏民背着行囊摇着转铃,走一步叩一个长头,直叩到佛住的地方。

13、冯远:攀缘高山,进取不辍谈及冯远,其最为鲜明的标签便是重大历史题材和当代现实生活题材的人物画创作。9年艰苦而迷惘的知青生活如同生命的烙印,为冯远提供了丰沛的社会底层的人生体验,也加深了他对历史和人的理解,奠定了他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的创作态度,赋予了其作品热情雄肆、深刻浩大的风格特征,以及独特的中国精神气象。

“我画历史,意在为民族立碑;我作文字,是觉出了书法抽象结构美与绘画源出同一律。大化流衍,沧海一粟,绘艺无涯,窥其堂奥需倾一生心力。”如此,每幅画作不再只是小我的人生体验、趣味追求,而是对于宏大理想境界的追寻和对美的礼拜。

14、贾又福:一滴墨包含了整个世界贾又福是我国成就卓著的山水画家,潜心山水画艺术创作和中国画理论研究数十年,曾三十多次深入太行山区体察感悟生活和自然,其绘画逐渐形成幽邃神秘的山水画审美风格和语言样式。同时,贾又福教授还长期从事山水画教学实践和研究,逐步确立了一套适应时代进步要求的山水画教学体系。

这一教学体系不仅是对以李可染大师为代表的优秀教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更是根植于中国画传统的契合中国画根本发展规律的再创造。它的基本框架是“加强传统教学、深化写生教学、强调开拓精神的创作教学”复合化教学模式。贾又福山水画教学思想体现了学院派学术体系一贯的严肃性和完整性,标志着新山水画学术理念的萌发和成长。

15、朱祖国:以全面而多能的实力“破局”当代中国画坛画家朱祖国,字:墨客,号:樵耕山人、放牛娃、溪江山人(1964年出生)、浙江永嘉楠溪江人。居于上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研究员,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上海中西美术融合协会顾问,中国纪事报道顾问,诗人、书法家,国画家、指墨画艺术大家、收藏家、书画鉴赏家、擅长山水牛鹰等动物画,其书法作品获米兰世博金奖,其独创风格被画坛誊为绘画艺术大家。朱老师所创指墨画,是继潘天寿先生后又一位指墨画艺术大家,作品被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先生等知名人士收藏。

朱先生童年在家乡牧牛,以沙当纸以指作笔习画,其作巨幅山水气势磅礴为世人赞叹。尤喜画动物,其画之牛呆萌可爱。被著名评论家评曰“观之牛既灵动又见牛在言、牛画活了,是盛世牛”。朱老师数十年游历大江南北于深山大泽,获灵感于自然,其作品潇洒自由并传递着一位艺术家悠远心声。其风格独特艺术价值高被藏家追捧。其心境旷达独树一帜与自创画风将在中国画坛影响深远。朱祖国作品多次获大奖,并被选为国宝级艺术传承人以及入选为冬奥会艺术大使称号,其鹰石作品拍卖表现优异,多次被著名拍卖行征集上拍而誉满画坛。

16、贾广健:奔放纵逸,别树一帜达到清净的境界,贾广健的一实一形之物和多为大景,着眼极宽,较为容易创造出画中之清、之境。除了技艺方面的处理方法,另外也要在题材上有所选择。他的荷花系列作品中尤其体现了他在这种境界中的创造成果。贾广健所画的荷花,是以复瓣莲花为主,这类绘画形象再现了一个清净的世界。

这正是他的成功之处。这样他的作品中既处处有实,历历在目,清晰而透亮,体现着毫不掩饰的华丽,达到美善咸备的意趣;也见画面浮气蒸绕,冉冉欲堕欲飘,更显生动之态。画家要做到这一点,除了需要坚实的绘画技艺,更要开阔的视野,旷望自然、胸无凝滞,和与古相通的心境。襟怀洒落,则超然具出尘之思,笔墨精良,自盎然发占香之气。

17、卢禹舜:奢华丰富的创作状态卢禹舜不仅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同时又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与领导者。在他的领导协调下,国家画院相关工作在过去一年中步上了新的台阶,仅教学培训,2007年夏学员就从上年的180多人增加到340多人,教学规模几乎扩大一倍。由于管理得当、教育有方,目前中国国家画院已成为全国范围内人气最旺、成果最为显著的非学历教学专业艺术机构,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一致好评,取得了社会效益、学术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多重丰收。

禹舜的三个系列既表达了三个不同的人文向度, 也是其风格、图式探索过程中同中见异的三个方面。从历时性的角度, 可以大体勾勒出这样一个思想演进的轨迹:从《静观八荒》的澄怀味道, 到《唐人诗意》的古典精神与家园叙事, 再到《欧洲写生》的异域人文之美, 禹舜在数量庞大的作品中完成了一次神秘的精神轮回, 也同时完成了新山水风格体系的构建;从共时性的角度看, 这三个系列仍处于不断推进的状态中, 在精神上秘响旁通, 在语言上相互依存, 共同呈现出卢禹舜精力弥漫, 奢华丰富的创作状态。

18、张立辰:重视中国绘画优秀传统张立辰先生系出名门,弱冠之年便负笈求教于浙江美术学院诸位中国画名师大家门前,后执掌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系主任职务,现同时担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的中国画专业博士生导师,可谓真正的学院精神传承者。

在当代中国画领域,张立辰先生是写意的旗帜,是大写意花鸟画的领军,也是重建中国画传承体系卓有收效的师表。

他自五十年前师从潘天寿以来,不断精研古法,注重鲜活感受,吸取时代新机,兼取他山之石,得吴昌硕之气,齐白石之情,潘天寿之理,旁参青藤之恣肆,八大之奇逸,西方的平面构成,以对笔墨妙悟的深度,文化积淀的厚度,节奏对比的强度,文化修养的广度,自觉拉开与西洋画的距离,表现了饱满精神和充沛感情,赋予了大写意花鸟画以高亢昂扬又饶于生趣的内在精神。

他之所以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把大写意花鸟画推向了一个新的境地,首先在于文化立场的坚定,同时也在继承黄宾虹与潘天寿思想的基础上,认真回顾百年来中国画发展的得失利弊,以清醒的头脑,敏锐的认识,摆脱了西化理论的误导。更能从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把开掘传统的精华与进行现代阐释结合起来,把对于中国画学本体的理法思考与重建中国画学传承体系贯通起来。

19、喻继高:憧憬成为现实喻继高生长于苏北农村,家境贫寒,从小就干农活,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和热爱劳动的习惯,也培养了他对大自然和花鸟鱼虫的深厚感情。他心中的艺术种子在这块沃土上发了芽,爱上了绘画,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在1951年考入了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开始了一个放牛娃的艺术征途。他赶上了好世道,遇到了好老师,傅抱石先生渊博的美术史知识和陈之佛先生卓越的工笔花鸟画成就,引导他进入传统绘画的大门,并选择了工笔重彩花鸟画专业。童年的憧憬成为现实。

喻继高的工笔重彩花鸟画近师陈之佛先生,远祖五代两宋,更直接以造化为师,而熔铸以个人的生活感情。从他的花鸟画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和新时代的昂扬诗情。他很少去描绘罕见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而是着眼于生活中常见的花果虫鸟,给人一种朴实亲近的乡土感情。他的画没有古代院体画那种恬淡幽远的隐逸气、江湖味,它是入世的,属于新的时代和人民的艺术。繁盛、充盈、丰实、欢乐、光彩照人、典雅秀丽、风流蕴藉、活泼天真、雍容豁达、泱泱大度,这就是继高工笔重彩花鸟画的基调和风格。读他的画,如同聆听一部华彩乐章,或者说是急管繁弦的江南丝竹,是对大自然的讴歌,对生活的赞颂,对美和爱的咏叹,唤起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乡土、热爱人民的美好感情和高尚情操,因为花香鸟语、春华秋实,是大自然的赐予,更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用血汗浇灌的祖国沃土的绿色生命。画是无声诗,于无声处感受到时代的脉搏跳动,听到画家的心声,这是一颗人民艺术家炽热的赤子之心,他对祖国一草一木爱得那样执着和深沉,一笔一画都充满感情。

20、王西京:我的一生是一个艺术的苦行僧作为长安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王西京在六十多年的绘画生涯当中,创作完成了近万幅绘画作品,同样也给大家展示了出了自己惊人的艺术高度。

王西京作品即以狂草的笔意,画出深具禅意的作品,减笔人物画,开拓新风气,而 且创造了大笔泼墨法,成为写意人物画的现代代表性画家,其作品皆运用豪放而简洁的笔墨,生动的表现出人物的神韵。水墨写意人物画,逐渐形成中国人物画的一个主要潮流。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0516.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