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难怪燕王朱棣会登基,原来背后有这位精通帝王术的高僧

难怪燕王朱棣会登基,原来背后有这位精通帝王术的高僧

《琅琊榜》里,被誉为“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的梅长苏,运筹帷幄,决策于千里之外,施展奇谋伟略,把一位看似跟皇位毫不沾边的皇子靖王,送上了万人之尊的皇位。

明朝也有一位“梅长苏”,他处江湖之远念庙堂之高,把一个不敢当皇帝的藩王,送上了皇位。他就是被人称为一代“妖僧”的姚广孝。

难怪燕王朱棣会登基,原来背后有这位精通帝王术的高僧

姚广孝14岁削发为僧,48岁遇到燕王朱棣,鼓动他造反,用16年助燕王登基,70岁被封资善大夫、太子少师。

是的,他是一位功高震主的厉害人物。皇帝登基,他却急流勇退,散尽财富,淡泊名利,白天上朝,晚上穿上僧衣回去念佛诵经。

他的一生,活出了气概和风骨,剽悍有力而又高风亮节。

难怪燕王朱棣会登基,原来背后有这位精通帝王术的高僧

学佛修道,诵诗昭显野心

1335年(前元元统三年) 姚广孝出生于苏州,家族世代行医,父亲姚震卿为他起名姚天禧。

多了一张嗷嗷待哺的嘴,家里生活愈发艰难。好在父亲行医多年,勉强供姚广孝上学。

本没指望儿子读书光耀门庭,姚震卿万没想到他生了个学霸。姚文孝天资聪慧,成绩拔尖,深得老师喜爱。

他的启蒙老师,是北宋信安郡王的六世孙孟材翁。贤人惜才,闲聊时,会将祖先的画像和传说讲给姚广孝听。

有学问能做大官,好神气!小姚广孝深受鼓舞,想着自己也要做大官,让家人都过上好日子。

难怪燕王朱棣会登基,原来背后有这位精通帝王术的高僧

有一天,他在街上忽然听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看到是一群大和尚路过,他瞬间觉得当和尚更有气派。

十四岁时,姚震卿让他弃学,行医养家。姚广孝跟父亲说:孩儿不想行医,想要继续读书,将来学有所成,封侯拜相,为您和娘争光。若您为难,儿子情愿出家为僧,自食其力。

这才多大的孩子,会顶撞,还有主见,逆天了。

姚震卿拗不过儿子,由着他剃度出家。

姚广孝小小年纪选择入佛门确实很有远见。当时佛教兴旺,文人墨客、高官达人喜欢在佛寺集会。对他来说,就如进入一个高端朋友圈。

他有个小心思,如果自己一不小心成为有名高僧,那人生岂不开挂?

当同龄人在庸庸碌碌混日子时,他早就审时度势,选行业,立FLAG,定下远大目标。十四岁少年的野心,配上才华,那他的人生注定剽悍。

他开始如饥似渴精研佛理。

姚广孝成为僧人道衍时,朱元璋还是游方和尚,他加入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实现逆天改命的梦想。群雄纷纷揭杆起义推翻元朝,战乱不断。

姚广孝云游四方,广交名士,拜大名鼎鼎的道士席应真拜他为师,学习阴阳术数。30岁,他又拜在江南佛教领袖智及大师门下。

他学得一身绝学,成为精通三教的高僧。

他的朋友圈都是名家精英。朱元璋的心腹宋濂,还有元明两位兵家高启和王行等等都是他的好友。

他博采众长,能睿智地剖析国家形势,精研分析各路叛军的路数和胜算大小,国事时事身边事,他洞若观火,预判未来。

看得多了,他就技痒,恨不得把场上的那些“菜鸟”揪下来,自己上场演练一番,随便几下都能甩他们十几条街。

都说相由心生,姚广孝的异能,开始显露在面相上。他游历嵩山寺被相士袁珙看到,他大为惊奇:“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

刘秉忠是忽必烈的重臣、元代制度的设计师,也是元大都的规划师。类比这样一位股肱之臣,姚广孝不怒反喜,深感这人真是好眼力!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基为帝。1375年,朱元璋下诏选拔精通儒学的僧人,姚广孝满怀信心而去沮丧而归。

难怪燕王朱棣会登基,原来背后有这位精通帝王术的高僧

他路过北固山,不禁念道:“谯橹年来战血乾,烟花犹自半凋残。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

同行的人斥责他:“这难道是僧人该说的话吗?”“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姚广孝只笑不答。

才华和抱负就像怀孕,是无法掩饰的。历史后来证明,他的狂傲可以改写历史,为自己逆天改命。

难怪燕王朱棣会登基,原来背后有这位精通帝王术的高僧

他遇上他,就能建立一个新国家

1382年,姚广孝47岁。马皇后病逝,朱元璋广寻高僧为她祈福。姚广孝受人举荐去应征,姚广孝一眼相中了燕王朱棣。

不知是因为朱棣自带帝王之相,还是姚广孝早早瞄定他,做足了功课。

朱棣没理他,他诱惑他:“燕王选我,我将送你一顶白帽子。”

难怪燕王朱棣会登基,原来背后有这位精通帝王术的高僧

“王”字加“白”,难不成当皇帝,燕王嘴上不说,心里很实诚地带他回去了。

朱元璋驾崩后,他的孙子朱允文继位。姚广孝觉得机会来了,此后几年,他被养在燕王府,每天就是三件事:吃饭,睡觉,鼓动燕王造反。

朱棣心里几十只吊桶,七上八下。一会担心兵力悬殊,一会担心不得民心。姚广孝就像奥特曼打怪兽,专打他心里的各种小忐忑。

朱允文猜忌众藩王,开始削藩,眼看众藩王纷纷获罪被废。朱棣在劫难逃,他开始装疯。

姚广孝一眼看破了他。他加劲劝他起兵。朱棣纠结:“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姚广孝趁热打铁:“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

朱棣说:“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姚广孝甩过去:“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明朝对相士非常尊崇,姚广孝又生一计,他找到袁珙,袁珙用非凡的专业能力,假装遇到朱棣惊为天人:殿下,太委屈您了!不要枉负这天生帝王之相,您肯定能成为真龙天子,一代明君。

造反,造反,不造反简直跟自己和天下人过不去。

朱棣心里的怪兽终于全部打掉了,他决定起兵!老天偏偏这时候捣乱,那天屋顶掉下一片瓦,朱棣毛病又犯了,纠结。

姚广孝又机智了,他说:飞龙在天,风雨相随。瓦片坠地,意味着将换成黄色,江山要易主了。

每次的应急文案都这么完美,姚广孝堪称策反的天才。各种“定心丸”吃下去,朱棣定了心,开始拉拢军官,勾结部队,招募勇士。

难怪燕王朱棣会登基,原来背后有这位精通帝王术的高僧

姚广孝负责操练兵马,修建地穴,打造军器,声音大,他就养鸡鹅鸭来掩盖。时机终于成熟,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发起“靖难之师”。

朱棣首次攻宁城,南军李景隆趁机包围他的北平。姚广孝略施小计,夜间用绳子将士兵吊出城,与朱棣来个里应外合,南军惨败。

朱棣围困济南,久攻不破。姚广孝让人传信说:"将士已经疲惫了,还是班师吧。"朱棣退回北平。燕军又接着在山东聊城战败,朱棣只能再退。

姚广孝极力劝说朱棣继续进军,一举击败强将盛庸,攻破西水寨。

姚广孝的神奇之处在于,每次朱棣觉得山穷水尽之时,他总是很妖孽地觉得机会来了。每次都能扭转乾坤。

打了三年,朱棣又丧了:自己打来打去,只占北平这三府地,认怂吧,动摇一下,立刻被皇帝灭了。打吧,兵力悬殊,前途一片黑暗。

这时姚广孝又妖起来:您这么打下去,敌人永远杀不完,您自己先完。打那么多城池干嘛,直线救国,直取京师。京师兵力单薄,很快成为您的菜。

难怪燕王朱棣会登基,原来背后有这位精通帝王术的高僧

哇,朱棣一下接不住,又得先稳定一下小心脏,打起精神再战。

姚广孝这棋真是走绝了!最难的,反而是最容易的!朱棣势如破竹,直接拿下淝水、灵璧,一路高歌直逼京师。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朱棣当上了皇帝,朱允文失踪了。

从初见起意,到出兵定心,经历大小战役,直破京师,姚广孝为朱棣定其心,坚其志,雄其胆。没有亲临战场,却决胜千里,料事如神。

最黑暗的时候最是要发光。每次最艰难,他都弯道超车、转败为胜。

算无遗策,胸有雄兵,成就千古功业,燕王登基,他居功至伟。

难怪燕王朱棣会登基,原来背后有这位精通帝王术的高僧

格局高贡献大,活得漂亮,死得尊贵

在姚广孝的辅佐下,朱棣用了短短三年时间,登顶成功,成为历史上的明成祖。

皇帝为功臣论功行赏,特别感谢他:“道衍(姚广孝)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

难怪燕王朱棣会登基,原来背后有这位精通帝王术的高僧

这时候的姚广孝,头脑非常清醒。皇帝劝他还俗,他不还俗,将宅院改成“崇国寺”。白天穿上朝服去陪王伴驾,晚上归来换上一袭袈裟青灯古佛。

皇帝又赐他府邸、宫女,姚广孝概不接受。他到苏湖赈灾,去长洲散尽钱财,将获赐的黄金分发给宗族乡人。

别人实在看不懂他,觉得他作“妖”:不做平民跑去出家当和尚;当和尚不好好念佛又去鼓动人家造反当皇帝;得了天下,他却放下荣华富贵,又回去念佛当和尚。

人生转了大圈,又回到原点,图的是什么?不是瞎折腾吗?

姚广孝就爱折腾,而且折腾大事。晚年他念佛之外,还负责几项重大国家大项目。皇帝决定迁都北京,让他规划北京城布局。

他负责完成了《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他编撰的《永乐大典》,为中国文化历史作出了不不起的贡献。在佛教渐显颓势时,他又担起责任,整理《道余录》,为佛教作出大贡献。

难怪燕王朱棣会登基,原来背后有这位精通帝王术的高僧

李贽评价他:“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

他要做就做名垂千古的大事。

如果说姚广孝人生上半场的表演,展示雄才传略,显山露水,惊艳了世人;那么,下半场的表演,他低调淡泊,韬光养晦,成就了自己。

前半生是逆天,改命,让人惊叹;后半生是淡泊,藏锋,让人钦佩。

大开大合,出世入世,才华纵横,贡献卓著。拿得起放得下,才华与品行完美搭配,真是一位千古奇人。

人至无求品自高。朱棣对他尊敬至极,给他更多的荣耀和信任。拜他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把太子和孙子交给他教。

他死后,朱棣为他废朝二日,以僧人厚礼安葬,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亲自撰写神道碑铭,让他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

这是至高的荣耀,纵观明朝,他是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难怪燕王朱棣会登基,原来背后有这位精通帝王术的高僧

历史上功高震主的功臣,很多都没有好结局。蒙恬、蒙毅;韩信,英布,长孙无忌,因为不懂得收敛藏锋,都不得善终。

而姚广孝却云淡风轻,安享晚年,死后入明祖庙。活得漂亮,死得更尊贵。

清朝名臣张廷玉,一世荣耀,却挂念死后配享太庙这个待遇,多次跟乾隆唠叨确认,被削伯爵,罢配享,弄得晚景凄凉。虽然死后得以配享太庙,但他的得失心,让他显得格调很低。

姚广孝相比之下就高明多了。他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看淡名利,随心而活。

难怪燕王朱棣会登基,原来背后有这位精通帝王术的高僧

用一颗凡心建功立业,一颗佛心度人生圆满。

他以无与伦比的成就站在人生巅峰,活得剽悍,死得尊贵。

编辑后记:

在这万千世界,有这样一群人,青灯古佛,庙宇钟声,然而这只是我们的固有印象。在这样一群人里,就有些人,酒肉穿肠过,佛祖留心间;就有些人,上马杀敌,下马礼佛;就有些人,嬉笑揶揄,以通俗法度世人心。

本周七天,柴叔和你一起品读“和尚也疯狂”专栏,敬请关注。

看别人的人生,开拓自己人生的宽度。

. END .

【文| 云淡风轻】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杭州190高的帅小伙,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为何偏偏出家当和尚?

苦行僧村上春树写作40年,拿奖到手软,为何偏偏诺贝尔奖不给他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1202.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