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园林之一,
至今已有670多年的历史,
它以假山著称,素有“假山王国”的美誉。
很多人认为,这座园林取名为狮子林,
是因为园内各种用假山叠成的狮子形状,
其实不然。
狮子林的取名来源于佛教,
它的真实面目,其实是一座寺院!
最早是天如禅师惟则的禅林公元1341年,
天如禅师惟则来到苏州讲经,
受到诸多弟子的爱戴。
第二年(顺帝至正二年),
弟子们“相率出资,买地结屋,
以居其师”,为天如禅师建禅林。
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者”,又因天如禅师惟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师子林”、“狮子林”。
狮子林本身就是宗教用语狮子林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狮子按照佛门的说法,又名狻猊,
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
也是佛国之兽。
在佛学中认为,佛为人中狮子,
狮子座为佛的坐处,
泛指高僧坐席,林即禅寺。
因此,狮子林本身即是一个宗教用语。
作为一座禅宗寺庙园林,狮子林因寺而闻名。禅僧以参禅,斗机锋为得道法门,不念佛,不崇拜,甚至呵骂佛祖,所以狮子林没有设立佛殿,唯树法堂。
园内建筑题名寓以禅宗特色丨立雪堂丨
立雪堂为讲经说教的地方。取自慧可和尚少林立雪之事:达摩祖师在少林修禅时,慧可为拜师在门外站了一个晚上,积雪没膝,后被达魔祖师收为第子,修成正果成为禅宗二祖。
丨卧云室丨
取自元好问“何时卧云身,因节遂疏懒”,译为寺僧静坐敛心、止息杂虑的禅室。卧云室的对联之一取自“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再次预示着这里为佛家参禅之处。
丨问梅阁丨
“问梅”出自禅宗公案“马祖问梅”。法常禅师是马祖道一的徒弟,曾到大梅山隐修,马祖派人打探后,对其赞许称:“大众,梅子熟了。”法常禅师便被称为“大梅禅师”。
还有指柏轩,
为两层楼建筑,全名“揖峰指柏轩”。
批析轩原为禅僧讲公案、斗机锋的场所,
指柏轩来自“赵州指柏”的典故。
虽然后来狮子林成了私家园林,
这些建筑重建后,题名依然不改,
可见狮子林是禅宗与园林相互影响的例证。
天如禅师谢世 寺园荒芜园子建成后,
许多诗人画家来此参禅,
所作诗画列入“狮子林纪胜集”。
惟则曾作诗《狮子林即景十四首》,
描述园景和生活情景。
天如禅师谢世后,弟子散去,
寺园逐渐荒芜。
明洪武六年,
73岁大书画家倪瓒(号云林)途经苏州,
曾参与造园,并题诗作画《狮子林图》,
使狮子林名声大振,
成为佛家讲经说法以及文人赋诗作画之胜地。
康熙年间寺、园分开 几经兴衰明万历十七年间,
明姓和尚托钵化缘于长安,
重建狮子林圣恩寺、佛殿,
再现兴旺景象。
至康熙年间,寺、园分开,
后为黄熙之父、衡州知府黄兴祖买下,
取名“涉园”。
清康熙巡游至此,赐额“狮林寺”,乾隆皇帝六游狮子林,先后赐“镜智圆照”、“画禅寺”及现存“真趣”等额匾。乾隆三十六年,黄熙高中状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园”。至清光绪中叶黄氏家道衰败,园已倾圯,唯假山依旧。
1918年,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贝聿铭的叔公)将园子购得,用8年的时间修葺扩建并新增了部分景点。最终形成东面祠堂,北面住宅,西面花园的格局,冠以“狮子林”旧名,才有了如今的狮子林。
一半是生命 一半是石头狮子林一直以来以石头著称,
各种奇异的造型的太湖石,
被塑造成各种山峰、峭壁、洞穴等景观,
园内有9条假山山脉、21个洞穴,
还有各种数不清的吼狮、斗狮、嬉狮……
似乎一半是生命,一半是石头。
丨水假山丨
水假山中最有特色的,
是一块立在池的中央像达摩禅师的太湖石。
它表现的是禅宗传说中的达摩头戴僧帽,
脚踏芦苇渡过长江的故事。
丨旱假山丨
旱假山的主要是在指柏轩的南面。
在假山的顶上生长着一些古树,
其中有树龄几世纪的古树被称之为“腾蛟”,
应为它看上去像一条正要冲上天去的龙。
其实这些假山不只是为了装点园林,
在狮子林建园时,更有着模拟佛教故事、
比喻和暗示佛理、渲染佛教气氛的目的。
一段段曲折反复的假山,
带来的不仅仅是不同景色的空间体验,
更可以说是人们从“俗”到成“佛”的演绎!
一座狮子林,几经兴衰,
完美地将传统造园手法和佛教思想融为一体,
贝氏家族又将西洋造园手法引入园中,
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
现在你是否对狮子林有了重新的认识?
试想一下,当你还没有觉悟疑惑时,
在狮子林的迷宫里上下摸索、左右徘徊,
直到走出洞口的一刹“豁然开朗”,
有木有感觉有一种禅宗至理的顿悟?
*图文素材来自苏州故事汇、苏园旅游、苏州古典园林等。看见苏州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1210.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闻名遐迩的苏州四大名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