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个好名字,不容易。起码有三 条要求:有个性;富寓意;含正能量。
喜欢舞文弄墨者,附带着往往会有一份雅差落在头上——替人取名字。之所以谓雅差,并不是说这取名的过程满是乐趣和诗意,相反要取一个合适、有意义或多少能使自己满意、对方接受的名字,几乎都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干活,并因此带来对取名字者“懂文化”、“有学问”的信任、期许以至尊重。
900多年前的北宋,有一个叫米芾的以书画牛逼出名,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但米芾还有一个东西很牛逼,则鲜为人知了,那就是他的洁癖。相传米芾洗手用银方觓泻水手上,然后两手相拍到干,不用毛巾,怕毛巾脏手。他家来客人,无论贵贱,客人走后一定要洗坐榻。米芾有女待字闺中,一直择婿不得,不少人上门都因过不了他的清洁关而未成。一天,有人介绍一士人,名叫段拂,字去尘,米芾大喜道:“名拂,字又叫去尘,真吾婿也。”遂以女妻之。
米芾的以名择婿,与科举殿试皇帝老儿视名吉福圈定金榜,有得一比,也可作为取名者终成正果的一个佐例。但对诸如我辈纯属客串的取名者来说,这样的点铁成金,无疑是遥不可及的“诗和远方”,不过因替人取名而所体验、品尝的个中三昩,倒也不妨写下几笔。
记得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上小学五六年级,一位姓章的同桌大概是嫌原来的名字土,也跃跃欲试。作为同桌和语文课代表,我当仁不让揽了这活。大概花了大半节数学课的时间,最终我俩在十来个候选名字中圈定了“章坚”两字。同桌屁颠颠地跑到班主任老师那里作了汇报。第二天班主任上课让同学回答问题,她一连叫了两遍“请章坚同学站起来回答”,全班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站起来,都以为是老师叫错了名字。及至老师叫第三遍,我才恍然大悟,想到了昨天数学课的桥段,于是狠命捅了同桌一下。同桌亦如梦方醒,脸红耳赤狼狈地杵在座位上……我的第一次替人取名字,就这祥以近乎“过家家”的方式,半途夭折。
这样夭折自然可视作儿戏,但若干年后它还是使我明白,替人取名这事并非儿戏,尤其是对欲半途改名者。而要想成功替人取名,首要的条件还得从源头抓起、从婴儿抓起,所谓一张白纸可绘最新最美的图画。然而此后的几次不多的实践,同样使我明白,即使是一张白纸,要绘得既使自己满意又被对方肯定,亦是一大难事矣,
两年前的一个夏天,我乘动车去安徽,车过溧阳微信中跳出一条信息,是平日少有联系的一位哥们发来,说新得二宝,慕我大名,恳请为二宝取一名字。我自知兹事体大,便问有什么要求,比如出生时辰、缺水、缺木等等。他回没啥要求,只要与大宝名字有联系即可。于是一路到安徽,我时而闭目沉思、时而抓发挠腮,时而站起踱步、时而低语有声,弄得几个邻座还以为我突然间中了什么魔症。下车前我终于把三个候选名字外加近500字的说明发与这位哥们。从安徽回来好些天,一直不见这位哥们回音,有心想问问,又恐有讨功邀赏之嫌,于是便放过一边。大约一个月后,偶尔看到这位哥们在朋友圈晒二宝,取得名字一腔洋气,与我提供的三个候选名字风马牛不相及。转念一想,我也一片释然:一个人赤条条地来到世上,又赤条条地离开,真正属于他自己、一生不离不弃的,差不多也只有一个名字而已。所以为人父母者,对儿女之名精益求精、慎之又慎乃是常理。揣摩这哥们当初的动机恐怕也就两点,一是被喜悦激动得迷了方寸,心急乱投医;二是有个参考、多个备胎,有益无害。
当然,在我为数不多的替人取名实践中,上述可归入失败之例的终究还是少数。不久前碰到一位邻家小妹,她喜滋滋地告诉我:你给我女儿取的名字真好。那天女儿去幼儿园报名面试,老师一见面就说,凭这个好听的名字我们也要收了。她一说,我才想起,四五年前曾为这她初夏出生的女儿,取过一个叫“含夏”的名字。
中国人向受“名不正、言不顺”之类宏大旨义的浸染,所以取名也成为多种因素掺合、各类主张汇杂的一门学问和工程。我的老乡、北师大中文系的王泉根教授,还专门赠送给我两大本他这方面的研究专著。不过在我看来,学问也好,工程也罢,一个名字其实并不存在着好与不好的标准,而替人取名者,要想达到自己满意、对方接受的效果,关键无非把握三条:有个性;富寓意;含正能量。(陈荣力)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1364.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绝了!安徽这么多地名与“牛”有关
下一篇:把中国戏剧画给世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