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给新生儿取名的喜事儿,这虽然不是什么大事,却也影响孩子一生使用名字方便与否。汉族大姓单姓取单字名或两字名,如果选用常用字,常常发现与他人“重名”,例如像“赵小兰”“孙小云”“李小平”“周浩”“吴昊”“郑磊”“王芳”这样的名字,在同一个幼儿园、同一个学校同学中就常有“撞衫”现象,全国户籍联网一搜可能有成千上万。
选用生僻字作名字,发生“重名”机会少,但是使用中多有不便,十有八九的人不认识生僻字。所以古往今来,家长为给孩子取名避免重名都没少费脑子。我谈一下这方面的心得体会供诸位参考。
一、取四个字的名字是避免重名的最佳选择。家族有派行是再好不过的。派行,亦称谱派、派语,祖宗早已规定好并写在家谱中。姓名的第一个字姓氏是与生俱来的,第二个字派行字是祖宗规定的(亦可放在第三个字的位置,谓之“彩派”),“派行”是汉民族姓氏文化精华内容之一,我们最好是遵守它,这既是对祖宗的敬重,也是对自己家族的认同,更有利于在人际交往中辨识同宗和彼此的辈份,好处很多;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联系在一起容易取一个读音好听、字形好看、寓意美好的名字。仅仅只多用一个字,就可以做到基本上不会与他人重名,而且选字、寓意的自由度增大好多。
二、取四个字的名字采用父母双方的姓氏作复姓已经常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家族中没有谱派传承下来或者是有而不愿意采用,另一个原因是独生子女家庭,希望孩子传承两个家庭的姓氏。采用父母双方的姓氏作复姓的缺点是两个姓的读音和寓意不一定适合搭配,硬要搭配在一起,未必是个好名字。如果有家族谱派而不用,一两代人之后便不知人生的来处,既找不到祖宗也找不到同宗,找到同宗也搞不清楚辈份。这对后代来说是很可惜的,话说重一些是对后代不负责任。
三、用生僻字会带来许多不便。多数人可能接受不了四个字的名字,只认可传统习惯的两三个字名字,但是又想避免重名,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选用生僻字,古人就是这么做的。我阅读旧宗谱,最难认的字是人的名字。祖宗为了子孙不与他人重名,真是绞尽脑汁,尽选择一些不常用的字,而且喜欢给同一代男娃选择相同偏旁或相同部首的字作名字,结果造成许多名字大多数人都不认得。一个大多数人都不认得的名字,又能有多大的使用价值?只会给本人和他人带来不便。
四、取四个字的名字可以放心使用常用字,甚至可以使用常用词,也不容易与他人重名。从一些老宗谱看,汉民族使用“谱派”源自唐代。我第五十世祖宗开始应用谱派“君”,我是第八十七世,我应用谱派的第三十八个字“定”。唐代太和元年(公元827年),我第五十世祖启用四十字谱派:君承少师令,世知继仲宗。公汝延时泰,天元宇宙洪。宣和纯正直,福德永兴隆。文武全忠义,贤能定有功。我给我孙儿、孙女取名时考虑到避免重名问题,分别为他们取名为王功伯汝、王功韵涵。既是常用字又不重名,并使用了家族谱派,保留了姓氏文化传统。
五、四字名、五字名汉民族古已有之,非学日本。日本人常用数字作名字,用“郎”作名字,用四五个汉字作名字,我们误以为这是日本民族独有,其实非也(反而是日本人学中国的)。在唐、宋甚至早在汉代时期,汉民族已有用数字作名字,到了元代已经普遍。我口说无凭,特附上我宗谱部分谱页照片为证(见图片)。这里我必须说明:我宗谱中虽然有这种现象,但并不普遍,唯有图片中这个分支家族这种情况比较集中,从唐代后期到元代初期,谱派“师令 世知继仲宗 公汝延时泰”这十二代人几乎全都是四五个字的名字,而且全是数字加“郎”。这个家族当时居住在江西省。
六、取四个字的名字不是赶时髦、不是追新潮流,更不是学日本人,而是人口增加、人际交流的形势逼迫,是方便自己、方便他人的做法,也是大势所趋。网络时代,啥都联网,谁愿意输入自己的名字,出来几百、几千个相同的名字呢?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1797.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男马宝宝缺金姓王怎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