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相距1600多公里 自治区救助管理站助阔别21年母子相见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李琳 实习生 邓淏坤

从乌鲁木齐市到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高德地图显示1600多公里,驾车21小时,马永龙却走了21年。

4月15日15时,自治区救助管理站业务大厅服务窗口前,马永龙在离站手续上签了自己的名字,工作人员随即将相关材料和返乡车票送到他手中,祝福他与家人团聚。

马永龙与家人在此相认的场面还在工作人员眼前浮现。14日21时,马永龙的母亲、弟弟、堂哥、堂弟站在这里翘首期盼。他一进大厅,母亲就喊出他的乳名,泣不成声。压抑了21年的思念之情,在一场酣畅淋漓的抱头痛哭中得到释放。持续半个小时的认亲场面让人动容。

兜兜转转了17个日夜,凝结了各方的努力,最终迎来了团圆。自治区救助管理站业务科负责人哈丽旦·克力木介绍,马永龙自从得知找到家人的信息后,话也多了,精神状态也好了,与之前判若两人。她还一直记得马永龙刚来时的模样:30多岁的一个男子弯着腰、低着头,瘦弱的身躯好像无力站立。

相距1600多公里 自治区救助管理站助阔别21年母子相见

马永龙在自治区救助管理站办离站手续。

3月29日凌晨4时许,马永龙被公安民警从桥梁涵洞下送至自治区救助管理站,值班工作人员对其救助。吃完夜宵,工作人员安顿他休息。马永龙经过一夜休整后并未恢复体力,第二天上午还昏昏欲睡,经驻站医生初诊后,送往自治区救助站定点医院进一步诊治,因需住院治疗,工作人员又为其及时实施医疗救助。

自治区救助管理站在帮马永龙就医过程中积极寻找他的家人。马永龙提供不了任何证明身份的证件和材料,对家庭地址也只能说出所在县的名字,给寻亲带来难度。

“我们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发布了他的信息,可是几天过去了也没有回应。”哈丽旦说,根据马永龙提供的信息,他们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公安局取得联系,公安民警查到他的户籍信息已经注销,无法查询其亲属。他们又联系了当地救助管理站协助寻亲。

4月12日,自治区救助管理站收到了当地救助管理站的确认信息后,立即与马永龙的亲属通了电话,14日晚他们就赶到乌鲁木齐。

“这些年我们一直都没放弃找他,没想到自治区救助管理站帮我们一家人团圆了,真的很感谢。”马永龙的堂弟马永录说。堂弟抓着马永龙的手不肯放开,堂哥也搂着他的肩膀,三人坐在大厅的长椅上说着过往,就如儿时在老家的屋檐下、土路边传出的谈笑声。

相距1600多公里 自治区救助管理站助阔别21年母子相见

马永龙(中)听堂哥堂弟说儿时趣事。

在工作人员护送马永龙前往乌鲁木齐站乘车路上,马永龙向记者讲述了与家人失联的经过。年少时父亲的突然离世让家庭背负沉重生活负担。21年前,他跟随母亲去了甘肃打工,之后随工友来新疆做建筑工作,头三年他还能通过母亲居住地的小卖部座机电话与家人联系,随着此电话的销号,他彻底与家人失联。他曾试图打听家人的下落,工地上一年到头来不了一两个青海、甘肃的工友,他总是把烂熟于心的小卖部电话告诉他们,描绘老家村庄的模样,可每次都无果而返。马永龙坚信总有一天会与家人团聚的,不如趁年轻力壮多挣些钱,攒够了就回老家结婚生子。有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也有了干劲儿,苦活累活都不怕,水泥工、搬运工都干过。近三年,他明显感觉体力不支,有些记忆变得模糊。

3月29日,外出就医后,马永龙还未回到工地就感觉昏昏沉沉只想立即躺下休息,就近找了一个桥梁涵洞睡下,一直睡到听见有人问他是否愿意去救助站。来到自治区救助管理站,不仅得到及时救助,还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马永龙觉得这像一场梦,又惊又喜。

4月15日16时30分,乌鲁木齐站进站口,马永龙的母亲手捧一双崭新的运动鞋,站在阳光下等候儿子的到来。马永龙一下车,母亲就蹲下来为他换上新鞋。弟弟马永军紧紧地握着自治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挥手,再挥手,马永龙终于踏上了盼了21年的回家路。

“看到他们一家人团聚我们很欣慰。”哈丽旦说,每个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心中都有一个愿望:希望每位滞留人员都能找到自己的家!

本文来自【天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182.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