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爱说 “自古皆然”,其实翻开历史你会发现,除了人心之外,亘古未变的少之又少,连我们习以为常的节日也不例外。今天,就让我们打开 “月光宝盒”,去追寻一下中秋佳节的来历,感受一下独特的东方美学。
(西安古城墙)
中秋与唐明皇的十二时辰
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仲秋节”或“八月节”,是传统节日中的大节日。但是中秋节其实形成较晚,唐代及唐以前的史书与岁时书皆无记载。
中秋节一大盛事就是赏月,汉末、魏晋、南北朝士人虽对月吟咏甚多,如曹操著名的《短歌行》。但当时赏月并不限定中秋,亦未曾特意提到过中秋赏月之事。
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据考证,中秋节是在唐代渐渐成型。五代后晋时刘昫、张昭远等撰写的《唐书·太宗记》已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记载。
《开元天宝遗事》更有记载,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八月十五临太液池,“筑百尺高台”赏月,望之如神仙。封建皇室的风尚,都会赢得民间的效仿。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十二时辰”,也使得群臣纷纷效仿,渐渐延及民间。
(西安大唐芙蓉园)
史学家陈寅恪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中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后必复振。”
宋朝鉴于唐末藩镇武力割据,自开国就抑武而崇文,科举取士名额大大超过唐代,宋太祖还立下誓约“不杀大臣及言事官”,于是宋代士风大盛,由此使得中国文化红极一时。
赏月、赋诗、作词,当然是士大夫的盛事。苏轼的《水调歌头》就是中秋欢饮,怀念兄弟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脍炙人口的词,原本是配上音律反复吟唱的,可惜如今不传,大概天上的那颗月亮,千年之前听到过吧。
《东京梦华录》记开封:
“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可见宋时中秋佳节的盛况。
(开封大宋御河)
中秋节成型于大唐,盛极于宋代,至明清时已经成为与春节齐名的节日,一直延续至今,并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文化圈诸国。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中秋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这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中秋节的来历。
月饼竟然是“胡饼”
在封建时代,皇室是绝对的“流量明星”,引领着时代的风尚和习俗。而唐代皇室对于文人墨客流传皇室故事,以诗文讽谏皇帝德行的行为也格外宽容,基本是默认或者任由其行的态度。
白居易作《长恨歌》、元稹作《连昌宫词》,皆纪唐明皇与杨贵妃故事。尤其是《长恨歌》,辞藻娇艳,借皇室故事呈自己笔尖风流,竟也未见皇室见怪降罪。这在明清时是不可想象的,清文字狱时,一个“朱”字可能会丢掉九族的性命。
(传说第一个吃月饼的人,唐高祖李渊画像)
月饼的来历则与唐代另一位明星皇帝李渊有关。传说,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出征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到扬州经商途经长安的胡商,向皇帝李渊献饼贺捷。李渊接过礼盒,从中拿出一份圆饼,喜悦间抬头望月道:“应将胡饼邀蟾蜍”,说罢,便将圆饼给了众臣分食。这就是月饼的起源。
这只是传说,“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但为何中秋节和月饼的传说都附丽于唐代,却是值得我们想一想。
(月饼的前身胡饼)
唐长安城,面积87平方千米,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大7倍,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城”。
唐长安之大,不仅在于城,更在于唐代博大包容的文化特质。世界各国、各族人士都可以在此经商、求学、生活,各种文化在此交融、发酵、生长。月饼大概正是当时游牧民族和汉民族饮食文化融合的产物。据说有唐一代始终称这种月饼为“胡饼”。
(唐长安城)
“月饼”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记载在吴自牧《梦梁录》中,但对于“月饼”这一名词的由来,仍旧不得而知。有学者研究称,“月饼”名词极有可能由北宋诗词衍变而来,论证为北宋文人苏轼曾作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这句诗被认为是“月饼”名词的来源。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月饼在南宋已经衍变出不同的品类,如:菊花饼、梅花饼、五仁饼等,不同类型的月饼同时存在,颇受百姓喜爱。
发展到如今,我国月饼品种之繁多,令人眼花缭乱。按产地分有:苏式、广式、京式、宁式、潮式、滇式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味、麻辣味;从馅心讲,有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月饼等。
(笔者朋友晒新鲜好吃的月饼)
现在的月饼已经更多地成为一种礼品,而不仅是美食,因此礼盒满天飞,包装越来越隆重,意义却越来越寡淡。令人欣喜的是,笔者发现近两年手工新鲜制造的月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月饼已经在向它最初的本质——美食回归。
我想,只有当它回归本质,不时勾起人们对美食的回忆时,它才能真正承载人们赋予它的文化意义。
月下独特的东方美学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国民大作家”,他的出现使得日本近代文学面目一新。夏目漱石早年打下了很好的汉学基础,又曾赴英国伦敦留学研究英国文学,兼具东西方文学素养,他的作品反而更有一种文化自觉,文字具有鲜明的东方美感。鲁迅说:“夏目漱石的著作以想象丰富、文词精美见称,是明治文坛上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
有次夏目漱石在给学生讲授英国文学时,问了学生一个问题:文中男女主角在月下散步时男主角情不自禁说出的“I love you”怎么翻译?有学生答“我爱你”。夏目漱石说那不符合东方美学,翻译成“今晚的月色很美”就够了。
(夏目漱石)
我曾经以为我读懂了这个故事,无非是说东方特有的含蓄、婉转之美。直到我毕业后初来深圳,一个人在深圳工作生活。有次下班,路过中心书城广场,路边飘来一阵《梁祝》,那是流浪艺人在用小提琴演奏。
我拿起电话,拨通还在上海读书的她的电话,说了一句“路边的小提琴很好听”,就突然泣不成声。我终于明白“今晚月色很美”文字背后蕴藏的东方美学的深厚力量。
在东方美学中,留白处往往才是重点,是东方人蕴藏喷薄感情和独特美学享受的地方。所以欣赏一幅东方山水画,重点往往不在山水,而在留白,以及留白给整个作品带来的独特的意境。
《红楼梦》毫无疑问是一部集中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巨著。周汝昌先生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最好的既最有趣味又最为便捷的办法就是读通《红楼梦》了”。
第一回中就有贾雨村对月感怀的场景,这样一位落魄的士子联想到自己的人生际遇不由得诗兴大发,“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央视电视剧红楼梦)
最有名的一处是在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细致地刻画了清代贵族是如何庆祝这一团圆佳节的。在书中写到了过节前尤氏已令人给各房各人分送了西瓜、月饼等食物。宁府这边的贾珍也在府中煮猪、烧羊、被果蔬、展屏、赏月作乐,只可惜这好乐趣被突如其来的“长叹和风声”结果了。
及至十五日,贾府众人皆前往贾母处,准备团圆家宴庆祝中秋。为求赏月方便众人随贾母前往了凸碧山庄,席间还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饮酒赏月,作诗联对整个场面是一片祥和之气。
突入的笛声和深夜孤独的明月,让贾母心生悲情,众人看了连忙换酒止月说笑话。一向不喜热闹的黛玉在湘云的陪伴下来到凹晶馆联起了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两句悲凉凄楚的诗便出于此时。
(央视电视剧红楼梦)
我们可以看到从设宴到饮酒赏月,中秋节贾府真是热闹无比,但期间还是免不了“悲”字感。有喜有悲,从众人热闹的高潮到各自散去的悲凉,这样的中秋夜宴是贾府的命运,也是世间众生的命运。
王国维极其推崇《红楼梦》的美学价值,他在《红楼梦评论》中说,“《红楼梦》自足为我国美术上唯一大著述”。
王国维的美学理论,把美分为优美和壮美,他说红楼梦书中壮美部分大于优美部分。笔者以此理念再读《红楼梦》,觉得中秋夜宴多是优美处,宝玉与黛玉最后一次相见是最壮美处,黛玉葬花则是优美和壮美的完美融合。
(王国维)
赏月大概是独特的东方文化和东方美学的具体体现之一,在西方文学中很少出现这种对月遐思的描述。所以东方文化中,月中有蟾宫,有嫦娥飘舞,有桂树飘香,月光也能传递对远方的想念。
在此讲夏目漱石的文化自觉,讲《红楼梦》的优美壮美,并非要现代人也在中秋夜去吟诗作赋,回归旧时的生活方式,只是希望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中也要爱惜眼前人,爱惜家人。我们不妨暂时“留白”人生,去月下同家人欢聚,一句“今晚的月色很美”,就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东方文化的独特之美了。
也只有当我们感受到传统节日中蕴藏的独特的东方美学,感受并享受到这种生活方式和文化的美之时,传统节日和文化才真正活了,才能长久地传承和发扬下去。
(深圳中秋,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2106.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