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儒学文献——孟子思想光耀千秋

儒学文献——孟子思想光耀千秋

儒学文献——孟子思想光耀千秋

一、 孝悌

(一) 以孝行天下

  中国历史上自汉朝以来的封建王朝,多奉行以孝治天下,尤以汉“文景之治”、清“康乾盛世”声势为奭。述孝道之典律、书文,及至各代戏剧之抨颂、抑扬褒贬,言孝之事,可谓汗牛充栋,世人耳熟能详。

  汉代政府强调“士有百行,孝敬为先”,采取“举孝廉”的造贤制度。武帝下诏:“2000石的郡,国之官不举孝,以不敬论罪,不察廉免官。”80岁以上的老者,全家免除两年的人头税;90岁以上的老者,全家免除军赋及子孙们的徭役,使他们全心全意静养老人。到元封元年(前110年),武帝又扩大对象,宣布70岁以上的老人也可以得到朝廷赏赐的绢帛,高龄老人每人赐米4石。

  到了清朝,“以孝治天下”从皇帝、王宫做起。不少皇后的谥号也要加一个“孝”字。清太宗皇太极皇后的谥号为孝瑞文皇后,孝庄文皇后;清圣祖康熙帝皇后为孝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清高宗乾隆皇后为孝贤纯皇后,孝纯仪皇后;清仁宗嘉庆皇后为孝淑睿皇后;清宣宗道光皇后为孝慎成皇后,孝静成皇后。这些都是以统治集团的最高处打出鲜明的“孝”字旗号,以启明天下。

宋代,把“孝”融于《三字经》、《千字文》中,使娇顽纯真的童龄见而易学,朗朗上口,摇头晃身,诵背如歌;“香九龄,能温习,孝与亲,所为执”,“守孝悌,次见闻”;“孝当皆力,忠则尽命”,“外受博训,入奉母仪”。还有《弟子规》、《女儿经》等经典之作,均含有大量的孝道的教化,推广普及,家弦户诵,妇孺明心,以孝为荣 。

(二) “孝”字的内涵

 “孝”字的构造是“老”、“子”的组合,“老”、“子”是“孝”字的两个构件。“老”、“子”组合到一块是一个人伦的概念。这个“老” 、 “子”之组合,有人认为应视为老人对子女的教育,因此训“孝”为“教”。有人认为是子搀扶老人走路的形象。一个立于“老”,一个立于“子”,立足点不同,可看出二者有逻辑的相通之处。也许“孝”字的“老”、“子”组合本身就含有“老”教“子”之意。《孝经》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就说明这二者早就有了质的联系。它更反映出因果相辅相成的关系,父母因子女为己所生而养育子女,子女因父母的养育而回报父母 。

(三) 孝的践行

  怎样行施孝道?一言以蔽之“养其身,悦其心。”

  中国自古有言:“养儿代老,积谷防饥”。儿女孝敬父母,从最朴素的意义讲,是对父母生养自己成人的回报。孟子说,老年人“五十非帛不暖,七十无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孟子·尽心上》)即人到了五十岁,不穿丝帛便不会暖和身子;到了七十岁,没有肉食补配,便不能吃饱肚子。身子不暖,肚子不饱,便会受到冻饿。现在的《河南省老年人保护条例》第九条规定:“赡养义务人必须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其生活水平应高于赡养义务人家庭的生活水平。”这个“高于”该为对父母吃穿的高额“补配”。

  对父母行孝的“悦其心”,用孔子的话说叫“色难”,“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孟子之言,为之“悦亲”、“悦于亲”、“尊亲”,“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对父母行孝难的是叫父母喜颜悦色,脸好看。如对父母不尊敬,仅管父母吃饱,那跟饲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孝顺父母孝到了极点,就是要达到内心里尊敬父母,叫父母喜悦。《礼记·祭义》曰:“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这些说明对待父母不仅要吃饱穿暖,还要从精神上、心情上高兴,喜颜悦色,脸上有婉容、有春风,才是儿女尽够了孝道。

(四) 父有诤子

  《孝经·谏诤章》说:“子曰:昔者天子有诤臣7人,虽无道,不失天下;诸侯有诤臣5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3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这就说明各级掌管部门都必须配上制约机制,以防权从错出,造成不良的后果。此处防止了孝敬父母、顺从父母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带来的弊端,这尤其告诫为人父母者不可以完全自以为是,留有余地,省自知之明,发扬民主作风,礼贤“下士”。

(五) 兄姊生死相许

  汉朝有一双兄弟,大的叫赵孝,小的叫赵礼。一天一窃贼闯入其家,把贵重财物收拾完以后要抢人,二兄弟惊慌跳墙逃窜。贼抓住了小兄弟赵礼,赵孝一看弟被窃贼抓住,且要吃掉他,赵孝马上回来对窃贼说:“抓我吃了吧!放走弟弟。”弟弟说:“别吃我哥,家里还都指望他,就吃了我吧!”哥说:“我长得胖,弟弟瘦小,没有肉,吃我吧!”弟又说:“先抓的我,我命中注定该让你吃,别吃我哥!”贼见兄弟二人争相替死,兄弟情意如此深厚,良心发现,感动不已,撒手跑了,谁也不抓了,二兄弟得以安宁无事。后朝廷发现这一动人事迹,经访察属实,让他们兄弟都做了官,以彰扬其兄爱弟恭的楷模。

世间有言:“打虎还是亲兄弟,上阵还是父子兵。”这充分说明孝悌也者,可生死相许也。

二、 性善论

   “人性”,是一个十分隐形的东西。没人设定其轮廓模样,没有显明探索的途径,词不好讲,义不好辩。故孔子只轻略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任凭他的学生感怀、自我品味。有慨叹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孟子自诩直言“私淑孔子”,但他没有对孔子之说予以缕析,而是独抒其见,提出“人之初,性本善”。此论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开创了儒家心理理论的先河。尽管后人对“人性”有繁多的刍议、浅说、试析、漫笔,但没有能过其右和另立他论而又能自圆其说者。这不能不说是孟子对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发明和创造。

  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孟子·郜子上》)

上言之“端”,《说文》中云:“耑(专的异体字,古代同“端”),物初生之体也,上象生形,下象根也。”端具有“发端”、“萌芽”之意。此仁义理智之端,均在遇有恻隐、羞恶、辞让等迹象出现时,即可萌生。其中“恻隐之心”之端点发出的第一个“中子”即是“仁”。其后依次连激、“热化”,都会循义递演。这仁义理智是人生所独有的。“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就其上述设定的发射第一个“中子”之端,为人所固有。孟子有一个有力的明证:“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

意为,人们猛一见到小孩将要掉入井中,都会情不自禁地立刻产生惊恐、不忍之心,而想要去拉他。这不是想与孩子的父母攀交情,不是为在乡里炫耀名声,也不是厌恶孩子掉入井中的惨叫和啼哭声,而是人所“固有”的、来自“恻隐之心”之“端”——“仁”的驱使。

  这说明上述之善端是象人有四肢一样与生具有的,不是由外面装饰而成的。孟子提出有不善的行为是怎样来的?他认为这不归罪于人的天性、本性,只是受到了外界的影响,由环境所造成。“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牛山长满草树,本来很美丽,但经常有斧头去砍伐,牛羊狠命地啃吃,纵然它日日夜夜不停地生长,雨露不断地滋润着它,它还能保持美貌吗?人们看见它光秃秃的,便认为从来就没长过树木,这难道是牛山的本来面目吗?

  这些例子都说明原来有好的发端,必须去培养、引导、维护它,不要叫它们失去应有的美丽。它们这些善、美的东西本来就具有,而没让发挥好它的主动性,使其失然也。所以孟子提出“修身”、“养心”,将其善端扩充、培养;将其失去的东西再“找回来”。这是孟子一套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性善论是此体系的出发点。

  这一理论的立定,给人类提供了一份极其丰盛、可口的精神肴馔,对教化百姓是一个良好的技艺。他把失去的良心、良知比作农家的鸡、鸭、牛、羊跑丢了,一定会把它们再找回来一样,说明他们本来就有这些禽畜。对于一些人,他本来是善的,本就有良心、良知、良能,只是一时不慎丢失了,再“找回来”——齐了。这对失足者的回返是多么大的名誉、鼓舞和尊严呢!今天说,是多么合宜的人性化说教。历史学家钱穆说:“孟子的性善论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启迪人们向上的自信,二是鞭促人们向上的努力。”(《孟子要略》)

  荀子是战国时期上承孟子的杰出思想家,儒门八派中一家首领之一。齐襄王时,曾三次任齐国学术领袖,对儒家学说颇有建树。据一些学者认为,盖因其提出“性恶论”与世人情理相悖,忤逆人之感性而与“圣人”无缘了(后第四章《从朱元璋‘废孟子而不立’谈起》文中对此意有较详细地论述)。

  善合乎中国人的品性,难怪历代起名多带有“善”字:“积善”、“存善”、“友善”、“为善”、“德善”、“仁善”、“行善”、“善行”、“善良”“善举”等等。人们自古传下以善为荣,以善铭心,以善与不善判明一个人的好坏。善是做好一个人的起点,必先做好一个人,才能去争创一生的宏图大业。

(一) “三娘”育子成美谈

  始自明代的优秀传统剧《三娘教子》,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善恶异果的民情故事。晋商薛广于镇江贩米被其家奴堕江陷害,以侵吞其财产。广妻张氏、妾刘氏闻凶讯逃嫁他乡。唯留善良的三娘,怜悯刘氏撇下的幼子,居家奈心地哺养,沦落到讨饭供幼子上学。幼子顽皮逃学,她效仿孟母“断机喻学”训子专心读书。幼子由此刻苦努力,长大中了状元。薛广后来被人救起,进城与子相遇。他们奏明皇上嘉奖三娘,皇上赐以双诰褒奖。卷财逃嫁、负义只顾自身的张、刘二氏被富人抛弃,穷困潦倒,落了个可耻的下场。

(二) 与人为善有好报

  千年优秀传统剧《锁麟囊》歌颂一个与人为善,前后互施救穷之恩的美丽佳话。登州一富小姐薛湘灵出嫁,遇风雨避轿春秋亭,恰遇一穷家赵小姐同亭落轿。赵小姐见阔人花轿八面威风,锣鼓成队,而自己只有一人跟着敲着个破丝锣,还怨声载道,自觉苦涩,由是啼哭。薛小姐闻听,遂起怜悯之心,随手想摸一个值钱之物赠送,以安抚这位哭泣的同类人,但一时找不到适宜之物,就索性将一家传数代、价值千金的锁麟囊拿出,叫人送给了她。

  薛小姐出嫁后,一次三口坐车回娘家,忽遇大水躯三口为三处,自己飘落到莱州,靠富人卢员外舍粥止饥。想起自己家阔时每日锦衣玉食,今日受此之罪,不禁落泪。偶遇其原家老妈子胡婆,她竟懂得孟子之言:“彼一时,此一时也”,以此言劝慰薛小姐忍耐自安。这卢员外恰是六年前于春秋亭同时避雨,获赠锁麟囊的赵小姐的丈夫,他们正是靠着这囊中之财发了家。薛湘灵以奴仆的身份给卢夫人即赵小姐当侍女,被她惊喜地认出,马上领谢大恩,奉以上座,全家叩拜,报答其救穷且变富的大恩大德。适逢薛家老小前来探视,赵小姐对他们厚待衣食,诚心馈赠报答,祝贺他们举家团圆。

  薛湘灵践行了孟子的“与人为善”、“达则兼善天下”、“乐取于人以为善”的做人美德,给人间留下了怜贫惜弱、善待、宽爱他人的美谈,创造了一支善有善报、知恩必报的昇平颂曲。落幕词高昂、激奋、亮丽,感人肺腑,撩明全场观众和世人的眼帘:“苍天有眼酬后报,千秋一曲春秋亭。种福得福有好报,愧我当初赠木桃。”见者尽叹“善有善报,人有好心天不昧。”

(三) 善在顫栗中争存

  2002年4月6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讨论了一个现实中发生的故事。西安人龚德福拾了10000多元现金,他本还欠外债一万多元,但他首先想到的是失主正在焦急和恐惧。他从拾到的证件里得知,失主是在西安打工的重庆商贩林新生,距西安数千里。更重要的是,他愿千里迢迢去寻找失主,但怕的是因其大善超乎现时循常之人,失主会不会反咬一口,栽赃上想不到的罪名,反倒惹来自身之祸?

  为避免不测之害,他叫其哥随行同往,做为助手。到了重庆,失主林新生被找到了,他对龚氏兄弟感激万分,热情接待,带其二人游览了乐山大佛、峨嵋山等风景区。失主和施善人都如愿以偿。龚德福拾金不昧的高贵品质没有受到侵害,受助者知恩报答,行施了应有的良心。

  节目收尾大家评论:“善”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里,是一最伟大的举动。处事是否善良、行善,对人是否友善,身边有危难之事肯不肯善举,是判定一个人是好是坏的主要标准。但这个善鼓动起来的行动,今天却被一些反面意识侮为傻瓜、无能、“没二心不可早起”。好象人们所做的一切,都必须是、应该是攫取利益。

  虽有种种思想意识的干扰,给“善”泼上形形色色的污秽,但社会的主力、主体意识还是占据着“善”的主宅大院。人们相信“积善人家,必有余庆”,奉行“与人为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欢迎和向往的是真、善、美,鄙视和摈弃的仍是假、恶、丑。

(四) 以德报德

  前几年,《大河报》登载了一则知恩必报的消息:上世纪六十年代困难、挨饿时期,在徐州火车站躺着一位饿得面黄肌瘦、衣不遮体、近乎奄奄一息的中青年男子,两眼半睁,直瞪瞪地对着过路的人,似乎是盼着谁能给他一口吃的东西。后来才得知,当时中原几个省都有几百万人饿死,能给口饭吃的人是何等的渺茫啊。好久才有一个善良的人不忍视这痛至命绝的景况,恻隐之心顿起,忍着自己的困难,给了他10斤粮票和一些食物、零钱。这位饥饿之人吃了一点东西后,嘴唇微微蠕动,慢慢振作,起来走了。

  没想到,“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这个被人救活的人,做了一个企业的老板,发财变富了,他始终没忘当年救饥、救急的恩人。他费了好多的周折和努力,终于在郑州找到了这位恩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报答了他10万元人民币!成为了终生的密友。

中国最后一个大儒梁漱溟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化即东方文化的思维方式是‘为人’、‘为他’,而西方的方式是‘为我’。”托尔斯泰也称赞“中国人不争斗、奉献多、索取少”。上述戏剧中的三娘、薛湘灵,现代的龚德福及在徐州施救的一位郑州人氏,他们都是为了别人的利益、安危而施以的善举。这个只为别人,就饱含着施、舍、赠、赐之味的善意。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 仁政

  《百家讲坛》一主讲人于丹在其《论语心得》中说:“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精髓的东西除‘恕’字以外,还有‘仁’字”。“恕”者,用自己的心去推想别人的心,不忍把逆于人性、他人的东西施加于人;对人宽恕、善解、饶恕。有说:世上最珍贵的礼物是宽恕,是因为“恕”字的根源和发端仍出自于“仁”,所以“儒家的基本思想可以用一个‘仁’字来概括”。(韩国赵骏河著《东方伦理道德》

“仁”来自于人,用于二人之间,相互奉献敬爱。子曰:“仁者爱人”。孟子将人们理想的、美如琼瑶的人际之“仁”,由二人推及、扩展到统治阶级与广大民众之间,将仁之质注入向大众布施的大政政策之中,即为“仁政”。从而成了发展孔子思想的孟子思想核心——施行仁政。

(一) 何为仁政

  孟子将理想的向各诸侯国推行的“仁政”,分以下两个方面:

1、 制民之产

  孟子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上》)

即有固定产业的人有稳定的思想,没有固定产业的人就没有稳定的思想。老百姓如果没有稳定的思想,什么无法无天的事都会干得出来。他要求梁惠王每家给“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孟子·梁惠王上》)意为每家给五亩大的住宅,院里栽满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绵袄了;鸡和猪狗一类家畜,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饲养时间,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一家一户的百亩之田,能适时的耕种管理,八口之家就可以免除饥饿。地方搞好学校的教育,反复讲明孝顺父母、尊敬长上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肩挑背扛,劳累在路上了,早被“入则孝,出则悌”的孝悌之人所代替了。七十岁以上的老人着丝绵,吃上肉食,老百姓不缺衣少食,便摆脱了饥寒。“事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意为,贤明的国君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面能足够养活父母,下面能足够养活妻子儿女;遇上好年景终身饱暖,遇上凶年饥岁也不至于饿死。对于较穷困的阶层,要予以适时的辅助。“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孟子·告子下》)春天视察耕种情况,补助困难户;秋天视察收割年成,对不能自给的缺粮户,要进行赈济。“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孟子·梁惠王下》)这可怜、孤苦的四者,牵连着他们周围的亲人、乡邻的心,安抚了他们,便是得了民心,博得了整个社会的民意和社会的稳定。文王施政就是这么做的。

2、 轻刑薄税爱惜民力

  孟子劝说梁惠王:“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即(你们)厨房里摆满了肥肉,马厩里养着膘肥的马匹,老百姓都面黄肌瘦,田野里横躺着饿死的人尸,这无异于驱赶野兽去吃人。你们是怎样做的人民父母官呢?他警告齐宣王:“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今当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孟子·公孙丑上》)他为民请命,告齐宣王说,老百姓受暴虐的政令迫害,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一个饥饿的人,对食物是不挑拣的;一个快渴死的人,对次点的水是不嫌怨的。你现在以一个万乘之大国施行仁政,老百姓心中定然高兴,就像把一个倒悬着的人解救下来一样。

  他规劝齐宣王要放宽边境政策:“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孟子·公孙丑上》)意为,在市场上,提供储藏货物的货栈而不征收货物税,遇上货物滞销,便由国家按法定价格征购,不让它们长期积压在货栈,那么天下的商人,都会感到喜悦而愿把货物藏在那个市场上;在关卡上,仅仅考察语言、衣装打扮不同于一般的人,不予征税,那么天下的商旅,都会感到喜悦而愿取道那个国家了。能光顾此国,就有商机、投资的可能;耕田的人,只需耕种“井字”中的公田而不必另交租税,那么天下的百姓务农者,都会感到喜悦,愿意到那里去种地了;里弄的居民,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即使无正当职业,或不在屋旁种桑,都免除附加的雇役钱和地方杂税,那么天下各国的百姓们,都会感到喜悦而愿意到那里去居住了。这就跟今天各地政府都热热火火地鼓励招商引资一样,可借鸡下蛋,招蜂引蝶,搞活地方经济。这样岂不把当时所居的诸侯国的经济搞活,改善民生了吗?

  他说服齐宣王要对百姓施放恩典:“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chu rao)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为以大,不亦宜乎?”(《孟子·梁惠王下》)意为,周文王的园子,周围七十里见方,打柴的人可以到那里去割草、打野鸡、打野兔,众民可尽享其获。文王与周围的老百姓一同享受园子的利益,老百姓认为小了,难道不是应该的吗?我初到达您的边境,先打听一下齐国有哪些禁令,然后才敢进入国境。我听说齐国首都的远郊,有一个四十里见方的园子,射杀园子里麋鹿的人,就象犯了杀人罪一样。这就相当于在国土上,设下了一个方园四十里的大陷阱来坑害老百姓,老百姓嫌它大了,难道不是应该的吗?他以此启迪齐宣王要与人民同甘苦、共利害,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

  他还劝齐宣王与民同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君王与百姓同命运共呼吸,喜忧与共,老百姓就会为国强而庆喜,为国难而分忧。这样,你还不能使天下归心,是决不会有的事。

(二)历史的践行

1、 施仁政世道兴

  孟子劝说梁惠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孟子·离娄上》)后来的皇帝凡是正视、吸取了上述的正反教训和经验,都能出现盛世。

  在中国历史上,隋文帝杨坚是仅次于秦始皇的第二次形成华夏大一统的皇帝,他将南朝的宋、齐、梁、陈,北朝的北魏、北齐、北周长达270余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大统一。他很好地吸取了秦始皇很快就亡国的教训。他理解经过这么多年的分裂、兵燹,“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也。”所以他很注重于“安民”、“保民”。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杨坚派左右出宫,看视百姓所食。带回来的都是豆渣、杂粮,杨坚“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决定亲自带领关中饥民“就食于洛阳”,取消御膳房中的酒肉之设。第二年东拜泰山,路上与流动的饥民相遇,命左右随行不准驱赶,饥民与杨坚的侍从夹杂而行。遇有老弱携儿带女者,杨坚还给让路,“辄引马避之,慰免而去。”在道路艰险处,见有负重者,则“令左右扶助之”。到达了济州(今山东济南),仍以民情为念,立即亲问疾苦。

  杨坚经常深入社会民间,“乘舆四处”。遇有上访奏事之人,即驻跸(bi)“亲自临问”。有时派人到各地暗中察访,了解治吏情形。看官吏有无接受地方官馈赠的“小物”,如鹦鹉、縻皮、马鞭之类。一旦察出,高祖便“闻而大怒”,“亲自临决”。后来他甚至暗中派人给地方官送贿赂,一有受贿,立即处死,决不宽容。史称:“民间疾苦,无不留意”。一相州刺史被推奉为廉洁的楷模,文帝奖其500石小米。但同是相州刺史的豆卢使人偷偷向文帝进贡一些绫纹细布,杨坚命在朝堂上当着群臣的面烧毁,带头力戒奢侈,以示爱惜民力,践行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训诫。

  隋文帝重视了民本根基,使国家人口得到了快速发展。他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到隋炀帝时已达890万户。按当时一家六口人计,全国人口不下5000万,这个数字直到120年后的唐玄宗时才达到。隋朝的经济达到空前的富庶,当时国库存粮够吃50年。由于隋文帝的廉政、勤政,他将勤务思政当成了乐事,一切国事难题到他手中迎刃而解。“每旦听朝,日昃忘倦,居处服玩,务存节俭,令行禁止,上下化之”。之后的唐贞观、开元,清康熙、乾隆,虽然都逢中国历史上的治世明君,但没有过其动用自如、治世驾驭能力之右者。

  唐朝李世民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也同样采纳了孟子的仁政政策,“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李世民即位时,对公卿说:“秦始皇营建宫殿,老百姓都怨声载道,叛乱发生,这是由于他损害了别人以利己的缘故。”他设想的宫殿材料已准备好,立即传旨罢止。他下令合并了许多州县,中央各官府的官员从2000人减为643人,两次释放宫女5000人。由此涌现不少廉吏,如高官魏征生活极为简朴,住的是破旧房子,直到临死还无正屋。一位身兼三职(右卫将军、右卫率、工部尚书)的重臣李大亮,死时家还没有珠玉之类值钱之物,只存有5斗米、30匹布。太宗哀他,恸哭叩祭。

  贞观二年大旱,蝗虫大量滋生,太宗视察庄稼,凄然动心,双手抓起几个嘱告曰:“粮食是百姓的生命,你吃了粮食,是坑害百姓。有过错,责任在我一人。你如果有灵性,应该吃我的心,不要伤害百姓。”左右急忙揽劝,他已把罪恶的蝗虫吞下,并说:“我希望灾祸转移到我身上,还避免什么病呢?”

  太宗李世民吞吃蝗虫给百姓免灾是否科学,勿需深究。如追究这些,连带商汤王在他的黎民遭遇大旱的光景,为了求雨救民,自设烄刑,以死抗旱救民,今人能理解昔人的信念和意识吗? 30 我们只是肯定他们体察民情,关心万民生灵,不顾个人安危,一心想着百姓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他们体现了百姓的利益和心声 。

  这里都显现出隋文帝、唐太宗“民为贵,君为轻”、“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急也。”(《孟子·离娄下》)

禹思天下人民蒙受洪水灾害,就像是自己把他们推到水里一样;稷思天下还有挨饿的人,就像是自己让他们挨饿一样。他们都是揽过灾害的责任,克己为民,爱民如子。此均归结于施行仁政,才得以世道兴隆,赢得万民的称颂。

2、 宋相韩琦仁政为民获称颂

  韩琦,安阳人。宋仁宗晚年入相,相继又扶持英宗、神宗,历任三朝宰相。他所处的北宋时代,风谲云诡,周折无常,外有辽夏扰境,内有党争较劲,这都给韩琦为相兴邦安民带来多方面的压力。韩琦以朴忠为本,勤国恤民,在国事张皇、百姓苦忧之际,他处乱不惊,精心励治,安抚百姓,仁民爱物,维护了国家大局的稳定和百姓的安康祥和。

  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北宋与辽国因战事与国情需要,订立了“澶渊之盟”。河北定州与辽国接壤,所以定州军事能力对于大宋的安全关系甚重,所以真宗派出重臣韩琦上任定州。为了强化军事要务,立马整顿当地驻军。一次韩琦伏案夤夜全神贯注写一紧急军事书信,一名士兵举蜡侍护,不慎烧着了韩琦的胡须。韩琦只是用衣袖拂一下胡须,继续写信。写完后回头一瞧,发现执蜡人已经更换。韩琦想到那个士兵的“厄运”,恐怕会受到长官的鞭打,急忙叫道:“不要把他换掉,他很会执烛的。”韩琦的仁爱之心让三军将士十分感动。

  韩琦在定州任职几年,河北屡遭水旱之灾。韩琦领导定州军民奋力自救,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小程度。公元105O年,河北遭大水,北宋朝廷大力赈灾。仁宗接受韩琦奏请,下诏蠲免百姓所欠官府一切田租,并拿出四十万缗钱,四十万匹绢赈济灾民。灾后大疫,情势严重,饿殍遍地,饥民如流,但地方长官不是把精力用于救灾,而是奉迎上级的检查。以美酒佳肴款待朝廷使臣,以骗取政绩、美名。宋仁宗得知十分恼火,立即禁止一切宴饮活动。韩琦却与世俗官员行为相反,他一方面下令开仓放粮,另一方面招募人员从外地调运粮食。还命官吏到各地开粥场,让流民前往取食,韩琦亲自巡视督察。饥民有了充饥之食,不再逃往外地,流民纷纷凑集于粥场,感激涕零,跪地谢恩。由于韩琦忠于大宋国民,措施得力,使几百万定州饥民得以生存下来。盛名佳话誉满定州,宋仁宗专门下诏书对韩琦进行褒扬。

  定州百姓自发到京师敲登闻鼓,乞求朝廷为韩琦建立生祠。是时,韩琦升迁并州(太原)府,收拾前往赴任,百姓不愿让他离开,纷纷涌来劝留,无奈,忍痛奔走传告,老少妇孺自发联合追送韩琦。路长长,如绳、如网;途漫漫,净是招手、呼叫、翘首眺望走远的韩琦、眼泪汪汪依恋不舍的定州百姓。

  仁宗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韩琦罢枢密使,加资正殿学士,知扬州。仅仅两年时间,便对当地民间情伪、疾怨苦楚尽知查明。他废除了扬州的无名征敛,保护了百姓的利益。早期五代十国时,此地以军需匮乏为由,让百姓每年在常税之外,再交一半作为军费,称之为“借”。实际上年年有借无还,是一种对百姓的硬性掠夺。北宋平定扬州后,对百姓的搜刮无任何减少。韩琦认为这是一项坑害百姓的无名之敛,应该尽快废除,于是他奏请朝廷取消了这种不合理的重负。

韩琦在陕西时多次上书国家设置义仓,仁宗采纳了这一建议。后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义仓,但义仓中的粮食,却无赏地拨入官仓。韩琦认为这是国家占有了百姓的粮食,这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初衷相违背,这将失信于民。通过韩琦的奏请,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物归百姓,大大缓解了国人的饥困,还百姓一个安康、平和。

  韩琦十分崇拜孔孟,他在其十四言诗《孟子赞》中说:“欲观圣人,必自孟始。较其大功,盖禹之此。呜呼!道孰可拟?孔子以后,一人而已。”他终生奉行孔孟的“治国八德”和“礼义仁智信”行为之“五常”,成就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风云伟业。故其后人在安阳《韩王庙》为其建造《昼锦堂》,立碑镌刻“孔孟根系相州”鹅卵大字。意宇孔孟的思想在相州安阳着根、开花、结果,以褒奖他儒家“忠君爱民”的贤相风姿。他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治国生涯中,尤其体现了亚圣孟子的“民为贵”、“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他与百姓息息相印,浑然一体。为一代君王展示了仁政治国,受到万民称颂的伟大风范

3、 秦王朝的“不仁”之政

  汉文帝执政时,命太中大夫、政论家贾谊总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仅15年便亡了天下,教训是什么?贾谊总结了秦王朝发生、发展、兴衰过程,著曰:“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意为:只因一人发难,而使秦王朝自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郦山,秦襄公护驾平王东迁有功,封诸侯建国以来500多年基业毁于一旦,(到秦王子婴)死于他人之手,被天下人耻笑,其原因是:尽管攻守的形势不同,而不施行仁义、仁政是最重要的。打天下以暴政,虽无理挞伐他国,造成百万生灵涂炭,但总算完成统一六国,似无可厚非。但统一后,应与民休息,哀祭亡灵,施之以仁心、仁政,医治民伤,抚慰民心,让人民忘记多年的暴政和仇恨。而秦王却一意孤行,勿视民权、民生,忽视了社会阶级的进步和文化的成熟,自建长城,又自毁了“长城”。

(1)周孔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早熟

  中国最后一个大儒,敢于学用孟子“说大人,则藐之”(《孟子·尽心下》)的梁秋溟,在其著作《梁秋溟讲孔孟》中说:“古中国人理性早启,中国文化是人类未来文化的早熟品。”“周孔以来的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早熟,导源则在古人的理性早启,盖有远在周孔以前者。”

  周朝和孔子以后的中国,奴隶制社会已衰,病入膏肓,封建社会开始萌芽,新制度所需要的治国理论,父子、君臣伦理,各阶层人士相处的道德规范,孔孟先后承继,已明法成典。但旧制度中或来自山凹草寇,或未开蒙、洗礼的朝野遗老遗少陈宫旧吏,仍在滥操旧制刀柄,在残酷地舞弄权威,丝毫不顾忌换了时代人们的意愿,根本否认和任意践踏人权、人本的意识,惹来极大的社会反弹和反作用力。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回答西方记者人权问题时说:“中国的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讲的人权比法国的卢梭、美国的人权宣言要早得多了。”说明孟子已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尤其社会民众,向病入膏肓的奴隶制度索要并宣示了“民贵”、“民本”的人权。秦始皇仍死守其500年前先祖秦襄公以来的宗祧治世模式,执奴隶主之政的治国老经,肆意鱼肉百姓。他接下数代的治国老经里,缺少了一个“民贵”、“民本”,更无任何“仁”的意味,由此“覆舟”,盖历史之必然也。他无视中国先行、早熟的文化,亵渎社会文化的进步,随意地愚民、暴民、虐民,撞上了历史前进的车轮,能不亡乎?

(2)对生灵、仁义的践踏

  秦王朝与其他六国(以前更多)是并列于周王室之下,平起平坐的诸侯国,它完全用暴力手段,残酷地杀伐、并吞了它们而统一的。它囊括了五倍于它的疆土,十倍于它人口的国民,残害了数以百万计生灵,又苦害了数不尽的像屈原一样的忠诚爱国志士,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永远难以泯灭的遗憾和惋惜。

  秦国重金收买了赵国权臣郭开和赵太后,离间其朝政,使赵王撤换并杀害了保国栋梁、大将军李牧;秦收买齐国重将后胜,使其涣散了戒心,刀枪入库,马放南山,“40年不受兵”;秦令人携金收买魏国信陵君的仇人,无中生有地数次祝贺其“当了魏王”,迷惑了真魏王,怒而剥夺了他的军权,废为平民;秦使人重贿楚国上官大夫靳尚与王妃郑袖,使怀王罢黜了多谋、精诚、爱国的屈原;秦多次对齐、燕等国采取诡计,各个击破,肢解其权力机构,使其自毁长城,以待秦国乖乖地来收缴。用尽狡黠、奸诈的手段,捅烂了别人,肥壮了自己。

  公元前289年,秦攻楚斩首5万;前264年,秦白起攻韩,占领陉城,斩首5万;前260年,秦将白起于长平活埋赵降官兵45万;前256年,秦将摎(jiu)代韩攻取阳城,斩首4万;前245年,秦麃(pao)公攻魏卷城,斩首8万;秦两次扒黄河淹魏,魏都大梁水泡仨月,死人无数(至今城摞城的斜坡剖面展示可见一斑);秦13年,秦将桓龁(he)攻赵,渡漳河攻平阳,斩首10万。战灾兵燹,次数难计,秦仅攻魏大的战争竟达17次之多。历来打仗不仅仅是一方死人,哪有一个方阵活生生站定,等待其敌军尽情地杀戮?两方死人几乎是对等的,“歼敌一千,自损八百”,“杀敌一万,自损三千”,由是说也。综上“斩首”,逾百万不止。

  按历史记载当时2000万人计,还要去掉每年征发徭役300万人,这说明全国有500万左右的人不是死伤,就是在生死线上煎熬!除掉老弱病残及广大的妇孺散民,社会上还有男耕女织、妻儿老小天伦轮回的人气和生活气息吗?今说起秦始皇统一六国,功莫大焉,诚然。但过去的历史就是今天的政事,此景况如搁在今天任何人之上,不说苦役,仅说死人平均十有二三,为着自己的生存,实地所处的情感,还会有心为他的统一天下,伸出大姆指尽情地讴歌吗?况且那时韩国、魏国等正要从中国版图上独立出去吗?那赵国、齐国、楚国已出现“赵独”、“齐独”、“楚独”了吗?秦始皇的“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只是一种“权欲”,他当上了地上的神,还要当天上的神,还要“长生不老”。如他生在今天,他的享乐奢望早到月球上了。难怪西汉班固说:“秦狠暴虐,独贼天下,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朱熹说:“秦王无道,决无久存之理。”秦杀红了天下,恼了天下,惹引无数刺客西进,荆轲刺秦王成了那时的代表作,成了最为悲壮、为世代赞许除暴安民的惊世义举。

(3)秦统一了六国,仍暴力戕民

  史载,秦始皇为修阿房宫,征发男力70万人,修陵墓70万人,修长城40万人,征发谪戍守五岭50万人,伐北越50万人,总计年征发男力超过300万人次。占当时全国人口2000万人的15%之多。加上四处征战挞伐六国用兵及战争双方战死人员,约有500万人分布于战斗、战死和劳工之中,可见社会的凋零和人民生活的凄楚。

  战场上秦兵得一敌首,赏爵一级;五人编一册,如一人逃跑,加罚五人;“屯长”如未获敌人一首级便处死。使人“非斗无由也。”有时逼人甚急,还需戕民,杀良冒功。因杀人越多,获赏越高。在处处是重徭、策杀之下,全国无一处安生之地。徭役当差之徒还受到种种的苛刑,动辄即遭“劓刑”、“凿颅”、“抽筋”,致使“秦不以无鼻子为丑”,因受罚无完整鼻子者已占了多数。服兵役年龄幼、老扩展到15—60岁,征发时还往往超过此限。税敛是“收泰半之赋”,即征收农民收入的大半。农民由此流离失所,或“亡逃绿林,转为盗贼。”举国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秦之暴君、酷吏只顾贪图天下,杀戮、虐民以尽其欲,对国民“仁义不施”,向来未想到过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也。”“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四、“民贵君轻”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民贵君轻”之圣言,有多少清官廉吏、博学泰斗、文人墨客敢想而碍于忌讳,或敢暗射而不敢明谏。因为它太绚烂了,美如绿地,灿如兰天;它赐赏万物,甘露生民。由于人们共有的心悸,谁不怕上司?谁不怯握有生杀大权的高层权威?敢于闯此险关、释民心声、为民请命、替下层说话者唯有孟子也!在中国历史上,犹如数世纪一遇的一声春雷,震撼着浩渺艮古的往世,波动着悠悠无尽的未来。因为他关乎的是民生、民本、以民为主。是天下稳定、祥和、繁荣、发展的基础和生命力。要不戏剧上有多少皇帝开场便自诩:“为王我坐江山……万民称颂。”万民的分量似乎是对帝王坐江山最有力的粉饰,民归、民富对盛世是最荣耀的诠释和征象,其内含的压轴语,仍意识为“民贵”。

  然而,君不见其中许有偶然之蹊跷。“春秋无义战”,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无一大国权威,无一强权政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时代背景所赐,并非某政体所推动。在此情形下,言论自由,征伐无羁,谁都可以和盘端出,不用承担立论、文字的是非责任。拿今天说即为,不打杠子,不抓辫子;拿到清朝开明官吏之说,“不搞文字狱”,所以才有那么多的真知灼见。但这并不否认孟子的伟大思想、言论的价值,这偏偏可以肯定他知识的渊博和胆识的宏浩。但也可以许些肯定,这个难得的天时、历史机遇给了孟子斗胆加无畏。他敢“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下》)他对无礼的“君子”可称之“国人”、“土芥”、“寇仇”;他跟齐宣王辩论,将其逼到“墙角”,使其“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见过梁襄王,出门便戏谑其“望之不似人君”(《孟子·梁惠王上》)。如不是无“文字狱”之风险,那么精明的孟亚圣,他敢去“藐之”、“土芥”、“寇仇”、逼王无言以对吗?所以孟子的“民贵君轻”论的产生,仍得利于时代政治的宽松。如在此之前周天子、再后实现大一统的秦始皇等时代,孟子敢不敢当面与“君”叫板、立此论去撞火墙?恐怕还有点难说矣。

  一言以蔽之:这是人才加时代的赋予。于此,我们就更应该珍惜和珍爱这一伟大理论的历史性出现。

(一)“民贵君轻”刺痛封建专制

  孟子当齐宣王的面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则去。”(《孟子·离娄下》)孟子又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下》)朱元璋看到“民贵君轻”,又见到这么一大堆“易位”、“则去”、“国人”、“土芥”、“寇雠”,勃然大怒。认为自己至高无上,绝对权威,竟被孟子摆弄得如此之“轻”,便命罢其配享(孔子),将其塑像从大成殿中抬了出去。命翰林院学士刘三吾删去《孟子》中上述之类85条,并下诏书:有谏者死罪。刑部尚书钱唐冒死抗疏入谏,曰:“臣为孟轲死,死有余荣……”。由于众大臣的强烈反对和解说,说明万民是立国安天下之本。于是,次年朱元璋改言:“孟子辩异端,辟邪说,发明孔子之道,配享如故。”(《孟子家世》)并把认为“刺眼”而删除的部分重新复原于《孟子》七篇之中。这从反面看出孟子“民贵君轻”等言论正中了封建专制的要害,是对封建专制的有力挑战,是中国最早民主意识的雏形。这对孔子的“君命召,不俟驾行矣”(意为,国君召唤,不等驾好车就先步行走去。)(《语·乡党》)、“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孟子·縢文公下》),从胆识、对国君意义的看法上是一个明显的突破。

(二)“民贵君轻”思想启迪后人

  战国后期的齐襄王派使者持信赴赵国问候赵威后,信还未拆开,赵威后就问使者:“今年收成好吗?百姓安乐吗?你们大王无恙吧!”使者怏然,说:“臣奉大王之命向您问好,您不先问大王状况,却打听年成、百姓,这有点先卑后尊了吧?”赵威后回答说:“如果没有年成,百姓凭什么生活?如果没有百姓,大王又怎能南面称尊?岂有舍本问末的道理?”她接着又问:“齐有隐士钟离子,还好吧?他主张有粮食的人让他们有饭吃,没有粮食的人也让他们有饭吃;有衣服的给他们衣服,没衣服的也给他们衣服。这是在帮助君主养活百姓,齐王为何至今未重用他?叶阳子还好吗?他主张怜恤鳏寡孤独,赈济穷困,为何至今不重用他呢?”

  赵威后都是先问与百姓有密切关系的人和事。她把百姓生计之事看得重,把齐襄王看得较轻,是从根本上顾了齐国的大计。这段精彩的交谈即赵太后的高瞻、务实性的见解,践履了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向“国际友人”宣传和运用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历史证明:“重民”,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

(三)“民贵君轻”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唤醒和启示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家“华兴会”主要领导人陈天华说:“中国自古以来,被那群臣大义的邪说所误,任凭什么昏君,把百姓害到尽头,做百姓的总不能出来说句话。不知孟夫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若是不好,百姓尽可另立一个。”(陈天华《警世钟》)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因时之论也。”(王夫之《读通鉴论》)清浙东学派黄宗羲在其《明夷待访录·原臣》中说:“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也者,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盖天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臣待君应是“为天下,非为一人”;应是“共治天下”,不是专用于尊卑。变法六君子谭嗣同说:“君,末也;民,本也”,君应该“为民办事”,臣要“助民办事”。(谭嗣同《仁学》)他们都是把人民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皇帝放到较“轻”之位。

  上述这些都揭穿了皇帝奉天承运、君权神授的谎言,推动了中国民主思想的进步,对民主思想的形成,资产阶级革命的壮大和成功,乃至最后推翻清帝,建立民国政权,都起到了步步推动的作用。

  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尤其在现代更加深入人心。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在天安门城楼上振聋发聩地喊出:“人民万岁!”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2007年访问大陆,拜谒中山陵时挥毫题写:“天下为公,人民最大”。孟子这一维护“民本”、“民生”的伟大思想将永盛不衰,它已在中国各主要政党、社会各界生根成长,并将永远影响、教化一代代的中国人,直至最终走向真正全面的人民民主、以民为主、以民为贵的政治繁荣,人民将享受到更加优厚的当家作主权利。

五、寡欲

  孟子所谓“寡欲”,并不是去欲、绝欲、和禁欲,恰恰相反,是为了保护正当欲望的合法、稳定的存在。人自然生理所需要的食、饮、行、听、视、安、乐、嗅、味、富、贵、色等,都是据情希望或可以得到的。这是正常、无可非议的。但要维护好这本有的自然欲望,必须“养心”。人有四心,分别发自仁、义、礼、智之四端,它们本来有“本心”、“存心”,善的良知、良能,如不去养护,就会受到外界迷惑或牵引,使心“跳”出来,走向迷途。失去“本心”、“存心”,昏噩了思路,消磨了心志,失去了本已确定的人生目标,则一生壮志难酬。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必须用“寡欲”来制止心欲的膨胀。“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就是说那些欲望少的人,尽管也有失去“本心”的却很少;那些欲望多的人,尽管也有保存他的“本心”的,但也是少数。即欲少,失心者少;欲多,失心者多。“多欲”是万恶之源。制“欲”,就是要每个人给自己心中安上一个无形的“调节器”。

  比如电动机带动水泵,法兰盘上要安上一个脱超负荷的切断丝。当某种原因水泵负载超大时,立即断开,不致于扭坏动力部分即电动机的装置;在电灯的串联线路上,安上一个熔断丝即保险丝,当电源电流突然加大时,熔断电路中的保险丝,使线路立即断开,不至于烧坏灯泡或其它用电器。这都是随其身配带的自我保护器具。

  当一个人在今天,尤其一些强势人群,物流如珠,拱手进囊,“欲”即随地跃然而起。大千世界上,为了保护自己“本心”的安稳,必须随身、随心携带自己的防护器具——“调节器”,也叫“护身符”,以便掌握一个“度”。否则失了控,就如农家的鸡鸭牛羊,跑丢了找不回来。那是因为未带“调节器”,若此肆意妄为,那就不得不去戴上法院的大“调节器”——戒具了。

  秦始皇可谓贪暴,“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怀“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还花费极大的代价,寻找长生不老药。他做腻了人间的神仙,还要做天上的神仙,可谓欲壑难填。据史料记载,他为了自己恰当、至高的尊位,还暗暗留下了一点节制——没敢当人皇。他顾忌到孟子“民贵君轻”的言论,朝里博士会议“秦皇最贵”条文,明显触犯了“民为贵”的哲言,所以特斥不准。大臣们商议“帝号”时,就说过:秦灭六国“赖宗庙之灵”,“宗庙之本在民”。原来的“秦皇”即“人皇”,也就是“民皇”。秦王赢政要做三界的领袖,所以才做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号,号曰皇帝”的决定,避开了“泰皇”、“民皇”、“人皇”,不敢触及孟子的“民为贵”。这说明,古今权欲口味最大的秦始皇,也仰望着“民为贵”的极限,而不敢妄为。

(一)困厄之中亦有其乐

  有一乞丐陷身暴风雪肆虐,恰遇一富人家院中有一马粪堆。他进去扒开一个窑窝,蜷身钻了进去,将周围发热的马粪紧围住自己的身子,顺手拿起一旁的破草帽往头上一戴,顿然感觉不错。然而他又想起了在风雪中仍受酷袭,连这点热气还没有得到的同类,于是他恻隐之心顿起,诗兴大作,乃吟曰:“身穿马粪戴草帽,这雪下得像鹅毛。只顾自己一身暖,天下穷人他咋熬?”到这份田地,他不但知足,竟还同情仍在要饭路上“受煎熬”的同类。

  “知足常乐”,他仍可取得自己的乐。当“不满足”钻进一个人的“欲”字之中,就算是进去了一个极富于扩散能力的癌细胞。如没有那个“调节器”伴身,它最终将浸蚀整个机体,直至送上亡命的末途。

(二)金钱暴发引致惶恐不安

  从前峨嵋山下有一个樵夫,早晚以打柴为生。风霜雪雨吃尽苦头,夫妇生活虽是拮据倒能顾上个肠肚不慌。

  一天,樵夫在一棵大树下挖出十八个金罗汉,转眼间他们变成了百万富翁。买房置地,宾朋来贺,门庭若市。他们终于嚐到了荣华富贵的滋味。可是他们高兴了一阵子,马上变得愁眉苦脸,坐卧不安,诚惶诚恐。夫人说:“你还愁什么?咱已有良田美宅,还有十七个金罗汉没用呢!”樵夫说:“我愁的是有人来偷、抢怎么办?酷想不出最好的办法来藏匿它们。”妻子听说是理,共同挖空心思,每换一个地方,总觉不放心,天天怕丢,精神越来越紧张,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再也没有像以前砍柴时那样幽闲、自在、安生啦。

(三)欲望冲天却一头栽地

  人们都为《渔夫和金鱼》故事中的渔婆的命运转来转去而嘘笑不已。

  一天,渔夫一网撒下,只网住一条金色的鱼。这金鱼很特别,不与水族合群,鱼龙不混杂,鱼目不混珠,眉清目秀,精灵剔透,片甲如锦,俨然一派青少白领气派。它央求渔夫说:“我求你放了我,我不是一条鱼,是位中了魔法的王子。我的肉没一点鱼味,杀了我也枉然。你就行个方便,让我游走吧!事后你有啥事,我会帮你的。”渔夫心善,放游大海了。

  渔夫的妻子很贪,她名叫伊瑟贝尔。伊瑟叫渔夫找金鱼要个大点的房子,金鱼应允了。渔夫回来,见妻子坐在金鱼赐给的小高楼前的一条凳子上。楼内有卧室、餐厅、厨房、衣物,餐具齐全。后花园中鸡、鸭、菜、果树生机盎然,伊瑟喜不自胜。忽她又叫丈夫去找金鱼要个石头建造的大宫殿。这个也给了,殿内金桌子、金椅子,天花板上垂挂下来许多水晶吊灯。卧室里铺地毯,满是灯红酒绿。后花园方圆几里,奔跑着鹿、猢、狍、兔,伊瑟更是洋洋自得,飘飘然了。而这还不行,她又叫丈夫去要,要当皇帝。金鱼努努嘴,强忍答应了。渔夫到了家,宫前仪仗队正列队吹号,伯爵、侯爵、公爵走来走去,为她打开纯金铸成的门。到了妻子坐的宝座前,见妻头戴一顶大金冠,高约两米半,而且镶满了一圈金刚钻和红宝石。她一手握着皇权杖,另一只手托着象征帝国权威的金球。渔夫说:“老婆陛下,你这下当了皇帝了吧!”伊瑟说:“嘟,我现在当上皇帝了,可我还要当教皇!”她当成了教皇。又叫鱼夫找金鱼,要当上帝,管住太阳和月亮的升起和落下,随时要来白天和黑夜。

  渔夫吓得发呆,毛骨悚然,说:“你已经当上皇帝和教皇了,求求你收收心,别要了!”伊瑟怒不可遏,脑袋上的头发像野草一般直立起来,吼道:“我不能忍受,我再也不能忍受!你是去,还是不去?”渔夫吓慌了,脚斜挑着鞋,提着裤子,疯也似地跑了。

  只见大海变黑,狂风大作,房屋、树林被掀翻,海面上排空巨浪,白沫翻涌。渔夫听不清自己说的啥,只见金鱼暴怒:“去吧!她已经重新坐在她那破旧的渔舍里了。”渔夫到家一看,那贪婪的妻子正垂头丧气地坐在原先那座破烂、潮湿的渔舍里。因这起家之舍被抛弃老远,多年不修,万想不到又一头栽下,竟还得回来住进去。原本日子还能过,这样一折腾,风残毁坏,人也风烛残年,心力交瘁,白累几遭,生活更加悲惨、凄苦。如若这个老妇,稍省一点事,听一下渔夫说的:“求求您收收心”,即“养养心”,守住她的“本心”、“存心”,她也不会栽这么苦啊!

(四)“欲”在权中发酵,走上不归之路

  有一神话故事人人尽晓,《太阳山》上烧死了个狠心的老大!这山上全是黄澄澄的金子!老大见有这么多的黄金,钱欲大开,背着个麻袋,弯腰拾啊,抓啊,塞啊,装啊,忘了太阳一出来,就要被火热的太阳烧死。因为他太贪了,结果装了一麻袋金子,还拾了一大堆。发愁装不下,正着急中,太阳出来了,即刻被太阳烧焦,金子一块也没带走。

  2002年8月26日《检察日报》载,某银行成都支行分理处黄某、谭某无大笔贪贿的权位,就合伙就地“拾金子”,他那里遍地是黄澄澄的金子。他们利用账目稽核所出现的时间差,办数张统存、统兑的借记卡,迅速往返,仅一小时内就流入“麻袋”上千元。

  《大河报》2009年9月16日载,刘某先后在福建、广东、宁夏大肆制造冰毒12吨,相当于1998年全世界查获冰毒的总和,后获注射死刑。他开始也是一点一点地“拾金子”、“抓金子”,后来“欲壑吞山”,有多少个他,也早该“烧死”了。这些年,物流奔泻,“欲”火尽吞,钱权霸世,肆无忌惮,这要比太阳山上“老大”拾金子,要效率、神威得多了。然而上述“拾金子”、“装金子”的,也都被“太阳”烧肿和烧焦了。

  人早虚浮地讪笑:“谁来监督纪检委书记?”认为他是纯正无邪、镇邪的“打神鞭”。《大河报》2009年6月16日惊闻:山西繁歭县检察院副院长、反贪局局长穆某为自己敛财2亿元。他依靠手中的高权,以“进贡”、“敲诈”、“抓人”、“双规”等手段叫许多矿主“就范”。报文载:“在此之前,湖南郴州市市委副书记、市纪检委书记曾某因受贿3000万元而被称为“中国纪委书记第一贪”。而穆作为反贪局局长,一定会让已被枪决的曾某在地狱里感叹:“后生可畏!”

  孟子说:“天作孽,尤可违;人作孽,不可活。”(《孟子·公孙丑上》)欲望多而不禁,人之“本心”、“存心”、“本性”、“良知”、“良能”都会丢掉,无论多大的东西他都要去攫取,“欲”的膨胀将永无止境。最后的一切,定将为“欲”海所吞没,血本无归。

六、舍生取义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上》)

  此段为《孟子》七篇开宗明义对“义”的最高标准的置位和论断。是孟子的“义利之辩”最为精彩的警句名言。“孔曰成仁,孟子取义”为世人之口头禅。孟子为注重“义”的价值,不惜把孔子的“言必信,行必果”也给加上个字,必要时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可见他对“义”的情有独衷。

  他认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义”是“仁”的具体体现,是行施“仁”的最终标准。正如开宗一段,举国上下各阶层、各群体都为自己争取利益,只顾一时一事,缺乏大局意识不惜损人,以邻为壑,这不成了包括自己在内处处都成“壑”了吗?如此“上下交征利”,国能不“危矣”哉?他甚至连一个人的不义行为也不能容忍:“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孟子·公孙丑上》)从人生意义上讲,如果与生命发生冲突,宁可舍弃生命,也要保证“义”的存在。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就是说生命,是我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就宁愿牺牲生命而取得义。生命是我珍爱的,但若珍爱的东西超过了我的生命,我就不能只顾生命去苟且偷生。死是我厌恶的,但所厌恶的东西超过了死,我就不逃避灾祸,宁愿一死。

  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广东海丰五坡岭被元军俘虏,为不受敌军凌辱,以保南宋宰相之国格、人格,马上饮鸠自杀,以免被俘;明崇贞皇帝看李自成攻入北京故宫,为国体不受凌辱而选择悬尽。他们都认为“所恶有甚于死者”,故选择了“舍生”。因东汉时“皇帝”就是国家,其自我身份即是“国家”,(也常见传统戏剧藩镇割据的头领也自称“国家”)他们珍视的是自己国家的形象。

  南宋宰相秦桧却不顾国家至高尊位,为求其薄生,竟向金人下跪接旨、称臣、割地、奉送金银绢帛,比其上者是何等的不屑!难怪“秦相公”以其奸臣、卖国的薄体长跪于人足之下,被人指骂,“累伤”了身子,还再劳庙盈几经重塑铁身,一定要死死钉在万朽耻辱柱上!中国书法界有欧体、柳体等,均以其首创人姓名命体,独有秦桧创造了一体,而又被世人广为应用,却因其名声不好而换称之为“仿宋”体。正因其无义,绝了他的“人路”了。

  孟子“舍生取义”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知识分子和正直的官吏,他们为民族的生存而献身,推动了民族事业的进步和发展,铸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浩然正气,铮铮铁骨。

(一)义浪冲天荡淘国患

  史料载录:明有颜佩韦、杨念如、周文元、马杰、沈扬五义士,他们识字不多,虽然只是普通乡村俚民,但深明大义。他们在阉党祸国殃民面前,配合当朝和地方仁臣义官,举义抗击邪恶被迫害而死。后遇明君正本清源,恢复名誉,赐其谥号,立碑建坊,彰其义举,昭示后人。

  明朝后期的宦官魏忠贤,与他的奸党僭越专横,迫害忠良。手下豢有五虎、十狗等各种爪牙布满全国。他代皇帝批转奏折,权倾朝野。遇有不奉迎者,抓捕入狱。全国东林党首领左副都御史杨涟劾魏忠贤24条罪状,同僚支持保奏。但熹宗昏庸,与之沆瀣一气,把杨涟等六人抓捕入狱,用尽酷刑,折磨而死。造成震动全国、悲天恸地的“七君子”事件。

  “七君子”之一的周顺昌,在平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许多文人替他伸张正义,哭声、请愿声,伴随万人掂香,涌动街巷,悲壮惨烈,催人泪下,激人奋进。此时阉党头目扔下脚镣、手铐以示抓捕。忽窜出数个勇士大声一呼,激起上万人直趋阉党头目,“则噪而相逐”,使巡抚“匿于溷藩以免”。然而颜佩韦等五人最终被逮,惨遭杀害。“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临刑时“呼大中丞名字而詈之”,毫无惧色。

  翌年,崇贞皇帝即位,一举铲除了阉党,处死了魏忠贤等多人,还社会以正义与公道。为五义士赐了谥号,建碑立坊,以彰其义。他们选择为义而死,正是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活灵活现。孟子“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培育了一代代优秀中华儿女的人生价值观和对义的笃信,促进了世代的文明和进步,弘扬了以义为荣、为义而生的民族精神。

(二)苏武大义为国

  苏武出使匈奴,匈奴背信弃义,挟持并强迫他叛汉。苏武大义为国,举节杖凡十九年,历尽磨难,保持了大汉朝的民族气节,最后荣归故国,历史上传为佳话。

  苏武,西汉时陕西杜陵人。公元前100年,汉武帝对匈奴的示好表示回应,派中郎将苏武等送还在押的匈奴使者。单于食言,利用其豢养的汉朝降将叛臣,对苏武进行了百般折磨,企图使其媾和,为匈奴出力。汉朝使者卫律叛汉出力有功,被封为王。他劝说苏武道:“你听我说吧,我也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多蒙单于大恩,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手下人和满山的马群。你瞧我多么富贵呀!苏武先生今天投降,明天就跟我一样。何必这么固执白白地丧命?先生听我的劝告,我就跟先生结为兄弟。要不然,恐怕不能再跟我见面了。”苏武痛骂他一顿:“你做了汉朝的臣下,忘恩负义背叛朝廷,厚颜无耻地投降了敌人,做了汉奸,我为什么要跟你见面呢?我决不会投降,要杀要剐都由你!将来汉朝来问罪,你也逃不了!”

  单于授意卫律把一个意志不坚强的人给杀了,又要杀第二个张胜,说:“单于有个命令,投降的免死,你要不投降,我就砍了你的脑袋!”说着就拿刀向张胜举着。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卫律又回头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了死罪,你不投降也得死!”他又拿起刀来,照苏武砍去,还没砍过去,苏武脖子一挺,不动声色地等着。他这一挺,反倒叫卫律的手缩了回去。如此反复施计,对苏武无济于事,叛臣卫律害怕,单于钦佩。为叫他屈服,把他打入地牢,不给他吃喝。苏武就啃吃地牢里的皮毛、旧皮带和撒落进去的雪花充饥。几天不吃,匈奴十分吃惊,以为神助。单于要封他为王,他坚决不干。又把他押解到渺无人烟的北海(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去放羊。

  汉将李陵兵败被俘。他本与苏武至交,单于命他去北海劝降苏武,说:“只怕你永远也难回汉朝了,在这里你对汉朝的忠义谁能见到呢?你哥哥因撞折辇车被迫自杀;你母亲病故,妻子改嫁;你家中只有两个妹妹及两个孩子且不知下落。人生苦短,汉朝又给了你什么呢?”苏武说:“宁国负我,我不负国。我们兄弟甘愿肝脑涂地,为国捐躯。现在我为了祖国别无选择,只要不变节,就是赴刀山,下油锅,我也在所不辞。假如单于强迫我投降,我俩就尽情欢乐一天,以了朋友之情,然后我就死在你的面前。”李陵情深,挥泪无奈告别。后来李陵又一次赴北海,告诉武帝去世,苏武悲痛欲绝。

  公元前81年,新即位的昭帝费了多方的外交努力,把匈奴诡称已逝的苏武找到,让他返回了汉朝。苏武在匈奴历尽艰难困苦,几度险死,度过了十九年。他壮年出使,返回时已是须发染霜。为表彰他对祖国的大义,昭帝赐他典属国官职及丰厚的俸禄。更可贵的是大汉王朝及中国历史给他的永世奖赏:仗义为国,不为高官厚禄所诱惑;不念友亲之情,只为民族大义;威武不屈,困饿不移,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生,义,二者不可得兼,就“舍生而取义”。

(三)文天祥浩然正气贯长虹

  文天祥,江西庐陵人。自幼受英雄人物熏陶,立志报国。南宋义将杨邦 于1129年被金兵俘虏,咬破手指在衣服上写:“宁做赵家(宋王姓)鬼,不为他邦臣。”金帅兀术允他仍做溧阳知县,他反而更怒,以头撞柱,鲜血直流,说:“世上难道有不怕死反而被利益动摇的吗?”金兀术派降臣宋户部尚书李梲等劝降均遭斥退。兀术对他剖腹、挖心,残害而死。杨邦 舍生取义、威武不屈的大丈夫精神深深感动着文天祥。他发誓说:“我将来死后,如果不能与他一样受人纪念,便算不得大丈夫。”

  1275年元军攻下临安,五岁的宋恭帝赵显及谢太后向全国发出了“哀痛诏”,号召紧急勤王。结果前来报名的仅有三人,文天祥是其一。他在南宋频频居官,直到右丞相。但他偏偏遇上一代君臣多为投降议和派,皆是敷衍自危。忠于国家、维护民族大义者甚少。于此,使他在抗金攘元的英勇卓绝的斗争中,多次历险,与死神擦肩而过。在他遗作《指南录后序》中就有十八次“当死”:“诋大酋”、“骂逆贼”、“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坐桂公堂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夜归高邮迷失道”,“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最后至公元1279年被俘,深陷元贼囹圄。只好转入他最后的生死、忠魂之搏。

  他坐了三年牢,牢房生满霉苔,鼠群乱窜,蝎虫横爬。旁一炉灶火烟冲灌,垃圾满地,死人、死鼠、秽气、恶臭充斥逼身。他以惊人的毅力向其宣战:“坐对熏风开口笑,满怀耿耿复何求?”元相阿哈马派南宋降臣原宰相留梦炎说降,被痛骂而退。又派被俘的德祐皇帝赵显(此“显”,系原文“顯”字的左半部)来劝,文天祥请赵显面南而坐,自己往北跪拜,泣呼:“圣驾请回!”后又让被俘的两个女儿劝降,仍是决不为家庭而变节。面对文天祥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大义凛然,元将相顾失色,称文天祥是大丈夫。他对中华民族的一片忠烈,舍生取义的价值观,都倾注于他的《正气歌》和《过零丁洋》的诗文中(部分):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死后,人们在其衣袋里发现一篇遗书,上写道:“吾位将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军败国辱,为囚虏,其当死久矣……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

  文天祥以其自身最为珍贵的生命,践行了孟子的伟大思想——“浩然之气”、“威武不能屈”、“所欲有甚于死者”、“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的伟大言论和文丞相灿烂的人生颂歌,鼓舞了中国一代代知识分子、仁人志士为捍卫中华民族的生存、尊严和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四)《黄河绝恋》异国情调

  电影《黄河绝恋》中有这样的场景:1943年,美国飞行员欧文受派援华抗日,其飞机搁挂于崖头险石,被安琪儿救下。他对安琪儿说:“你救了我,你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欧文见树上挂果,随手摘吃。见赵黑子吃了以后,在树枝上挂一叠钱以报主人。欧文一惊,不知中国军人如此循礼,顾忌百姓的利益。欧文对日军发动袭击,打死两个日本鬼子,因车胎崩烂压住了腿,被一中国军人救出,同时这一军人遭日军报复而死。

  小姑娘花花捉蝎子给欧文治伤,欧文感动,趴下给花花“骑马”,被日军发现,要处死欧文、安琪儿、黑子。欧文说:“这都是因为我叫你们去死,我去找日本人投降。”安琪儿、黑子力阻他这样做,与欧文打起来。安琪儿说:“宁可牺牲生命,不能投降,不能失去军人的尊严。我知道你(们)是把生命看得高于一切!”欧文对安琪儿说:“我多次想问你,你为啥总抱着一颗手榴弹?”安琪儿说:“我是个女人,经常跟日本人斗,必要时宁可丧失了生命,不能失去人格。”欧文说:“你必须活下去……呕!我惊叹,你们东方文化的灿烂!”

  黑子教育安寒主:“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打日本鬼子,要尽力帮他度险。”安寨主受到感动,送洋人、女儿安琪儿、花花过河,而被日本人打死,安琪儿也刺死了一个日本人。欧文收集一大簇葫芦、飘浮于水上系带安琪儿、花花游渡黄河。日本人开枪追打,黑子以胸口堵挡敌人的枪弹,掩护三人过河。安琪儿怕人多拖累欧文等过不了河,自己割断欧文拉连自己的绳子,使他们减轻负担,易于过河,自己却葬身黄河急流之中。她把生命给了欧文等三人,抛弃了自己的生命走向死亡,寄于生者去完成解放事业,走向光明。欧文很感动,遵安琪儿生前所求,将照片送入黄河水中。

  胡适说过,文章而无灵魂,如行尸走肉。然此电影灵魂是什么呢?美国援兵欧文,人、机被中国人救下等一系列的事,却不认知是缘于中国人的“义”,认为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后来又几经中国人舍其生,救其活,也深知感恩,但仍不知中国的主体人格、尊严,“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二者不能同时得到,“舍生而取义者也”。为生,他却选择了找日本人投降,认为生命高于一切。看到安琪儿随身携弹,震悟“东方文化”!安琪儿为救众人,选择了牺牲自己,使欧文深领中国人的“义”高于一切。纵然他与安琪儿还有恋爱关系,而安琪儿为“义”,仍选择去死。欧文最终认识到,中国人“义”高于一切。而这,西方人是很难理解的。

七、主体人格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其出身贫寒,自认“吾少也贱”。自幼养成谦恭、温和、温文而雅的性格。他海纳百川,融容万物,使之处事柔和圆通,昭显出他至圣、万众师表的风范。而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此时社会政治黑暗,堕落到了极点。战争祸乱扰民、戕民到了极至,“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也。”(《孟子·公孙丑上》)他站在人民的立场,处处责君施行仁政,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 他哪有孔子那样“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孟子·滕文公下》)的余地呢?孟子在那样干戈遮天,杀声震地,民不聊生的社会背景里,四处奔走,奋力呼吁诸侯“保民而王”,救民于水火,无有心计去讨好媚上,祈求官运,去应聘个什么样的一官半职 。

  因此,孟子恨无道之君、“虐民”之官。养成并张扬他刚烈、磅礡、奔放如泄、言辞犀利、瞬间压倒对方使之不得不就范的英气。他直斥梁惠王“不仁哉!”(《孟子·尽心下》)二次赴梁见到梁襄王,一出门便戏谑其“望之不似人君”。(《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对君王不是一味地忠诚和服从,他面谏齐宣王直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弄得齐宣王十分尴尬,因势而退,“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他不像孔子那样“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君给臣之礼,是以礼指使;臣对君的忠,是恭顺事奉,体现的仍是主仆关系。孟子敢给他们“立法”、“定规矩”:“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孟子·离娄上》)对君、臣,都给订出其行为规范和准则。

  孔子自己与君王的相处是:“君命召,不俟驾而行。”(《孟子·万章下》)即君王一叫,不等到套好马车,就迅步跑去,以表尽快之忠诚。而孟子呢?有一天,他正准备见齐宣王,恰遇齐宣王的使者来秉,说国君身体一时欠佳,请孟子如朝相见。孟子说,我正好也一时感上了病,不能去。他怕别人真的认为他病了,就故意到朋友的家去搭讪,以示自己无病。孟子就是这样的人,从不向权威退缩。

这一切都说明,孟子为了人民的利益,对无道、无义和高傲的君主不屑一顾。为了向君主抗争仁政,不畏强权,敢于“藐”大人、定“王法”、给君主“上课”,刚直不阿,不曲意奉迎、婢膝;敢于直言骨鲠、不畏其“巍巍然”。这一点,对中国人后世的影响很深。这个“骨鲠”,彰显了人的尊严、主体人格。

对此,中国人创造出诸多的誓言:“人穷志不穷”、“宁死不屈,宁折不弯”、“宁可玉碎,不为瓦全”、“不可低下高贵的头”、“不为五斗米折腰”;闻一多宁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他浑身饿得浮肿,至死不在美国救济粮的纸面上签字。抗敌名将吉鸿昌在被敌人枪杀之时,要坐上交椅,摆出英雄气概,面对敌人说:“我要亲眼看看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可歌可泣,中国人的骨气!亚圣孟子的灵魂!孟子的主体人格精神,深深鼓舞和影响了中国一代代的文人武将。他们为了自我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尊严,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为追求真理、正义,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这就是孟子思想凝成的“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

八、社会分工论

  孟子的“大人”、“小人”、“劳心者”、“劳力者”、“治人”、 “治于人”的理论早已闻名于文化、教育界,乃至政治领域。不过这种扬名多是在被批判的气氛里进行的,说这是封建剥削阶级的思想理论。连建国初期中宣部长周扬的上了教科书的文章里,也是照以上说法授讲于学子。然而部长也好,省、市、县长也好,教授、讲师、医生也好,他们有时间种地、炼铁、开机器吗?难道他们不领工资吃饭吗?口头上都喊着“剥削阶级理论”,而行动上他们哪天不去享用城乡百工、粮、菜、果农生产出来的东西呢?别说会干、不会干,即使都是万能、百事通,都会“自给自足”,那势必有无数的人匆忙往返、挤聚在城乡的道路上,那将呈现出什么样的社会景象呢?“布郎运动”?之所以产生上述的自相矛盾的笑话和局面,就因为当时左的思想的造作。由于对国学认识的复苏和实事求是态度的有效培育,对上述孟子理论才有了正本清源的评价。这就一言道破:大千世界,人们各有分工,各有所长。社会就如似一个大家庭,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行行出状元,最终人人都能享得正果。一句话,这就是正常的、有秩序的社会分工。

  孟子曰:“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就是说,做官有做官的事,做百姓的有做百姓的事。况且一个人所用的东西是所有工匠给做的。如果一个人所用的东西都必须是自己亲自制造,这就是率领天下的人都奔忙于道路上,永无停息地穿梭下去。有的人动脑筋,有的人卖力气。动脑筋的人管理、指挥劳动的人,卖力气的人受别人的管理;受人统治、管理的人养活别人,统治、管理的人受别人的供养,这是天下通行的准则。

  此理论产生的背景是,孟子在滕国的时候,学者许行从楚国慕名而来,陈相从宋国慕名而来,陈相拜见孟子,转告许行的话说:贤者应该与民同耕而食,自己挣饭吃,还要管理国家大事。下边孟子与陈相开展有趣的对话(译):

  “许子一定要自种自吃吗?”“是这样。”

  “许子一定要穿自己织的布吗?”“他穿的是粗麻布衣。”

  “他戴帽子吗?”“戴帽子。”

  “他戴的帽子是自己织的吗?”“不,是粮食换来的。”

  “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他怕妨碍庄稼活。”

  “许子用锅甑做饭,用铁器种地吗?”“对。”

  “这些炊具、农具是他自己制造的吗?”“不是,是用粮食换来的。”

  至此,孟子“发话”,展开了攻势。

  孟子说:“农民以粮食换炊具、农具,无损泥瓦工和冶铁工;这些工匠用其产品换农民的粮食也照样无损农夫。许子为什么不去自己织帽、烧窑、炼铁,而去找各种人交换自己需要的物品呢?”陈相说:“各种手工、工匠本来就不可能在种地的同时去兼着干。”

  孟子说:“那么,治理天下的事难道就独独可以在种地的同时去兼着干吗?”陈相无言,许子事后失趣哑然。接着便是上述的“劳心……劳力……天下之通义也”澎湃而来。

  由此二位学者的拜访,或是有意地“发难”、“挑战”孟子,从而使孟子逢机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体力、脑力,农业、手工业,产品交换等全面的社会分工理论。虽然在用词上不可避免地带上两千多年前历史时代的尘迹,但仍不愧是中国第一部社会大分工、富有权威性的理论。

  他这一思想理论在中国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曾几何时,由于左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再现,又几乎回到了陈相的观点。“知识分子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在城市强调一个口号:“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因而使得相当一批市民带户口转入农村。“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使脱离自己本职工作去劳动的人,似乎还带有“还账”、愧疚的 心理去虚心请教,“将功补过”,表示自此要象陈相代许子所言,做到“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滕文公上》)。这明明混淆了体、脑,工、农,城、乡等不同劳动范畴工作的分离、分工及全社会有机协调、合作的 理论。

  科学试验证明,处于紧张脑力劳动的人所消耗的力量,以及肝脏的负担,远远超过了一般体力的劳动者。爱迪生一生发明专利1328项,有人说他是天才,他却说,天才不过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制、创造出来的水稻大面积增产,不知胜过多少面对黄土背朝天的体力劳动者的代价!中国的航天、国防科技成果给中国人民壮了多大的国威?所以知识分子的劳动代价,是更加伟大和丰富的,正如孟子所说:“孰大于是?” (《孟子·尽心上》)意为:还有甚么功劳比这个更大的呢?今天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发展观”,总是先制定方案、政策,才有万众去执行;战役总是先制定出行动步骤,才能落实士兵打仗;大楼总是先设计好图纸,才有民工去照着划线垒砌;教师、医生总是利用自己的知识善待工作对象,才使他们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前者之官、管,或其从事的工作,不是起着主导作用,是“生产力”的“暴发点”、“起动点”和“决策点”吗?如这些阶层不为“大”,为何今天青年学生,或本科、或研究生、或博士、或出国留学,使尽混身解数,不都是为攀上科学最高峰,成为最大生产力的掌握者和工作者吗?这是一个人、家庭、国家兴旺的征象,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游戏规则”均是如此——“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社会分工”论的名言和论断,从根本上匡正了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劳心者”、“劳力者”努力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正当性、合法性,其根本是互为交换劳动价值。此理论促进了一代代国人、社会文化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

九、“定于一”

(一)天下统一是儒家学说的精神

  天下统一,天朝大而一统,是儒家思想主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孟子·梁惠王上》中说,孟子见过梁襄王出来后,襄王“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意为,梁襄王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下来呢?”孟子回答:“天下统一,才能实现安定。”“天下”是哪一政权范围?《孟子·离娄上》中说:“天子不仁,不能保四海。”这个“四海”指的就是“天下”,周天子的天下,大一统的中国。在《孟子·滕文公下》里,孟子两次提到“四海”:“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仇也。’”又曰:“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意为,他(葛伯)杀死这孩子,汤才出兵伐他,普天下的人都说:“不是想夺取天下的财富,而是要为这对夫妇、平民百姓报仇啊。”“假如真的实行王政,普天下的军民都抬起头来仰望着你,要立你为君啊。”这说明孟子出家、出仕谏政诸侯,时时怀着统一天下之心。孔子在《论语》中也多次提到“四海”、“天下”,如《论语·颜渊篇》中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子路篇》中说:“鲁卫之政,兄弟也。”此句意为,鲁国和卫国的政事,就像兄弟的家事一样。这不但显出孔子的“四海”、“天下”中华一统的心怀,还首先示范以“国际主义”之博大心理境界。

(二)天下统一,家国的一致性

  儒家主张家、国的同一性,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台湾儒学大师南怀瑾论述说:树的根在底下,上下相连,枝叶茂盛;人的根在上边,即其祖宗。人的子孙要想幸福,必须有一颗孝心,祖宗、宗祧的懿德就会依传到他身上;来了一个不孝的子孙把自己的祖宗精神自行地切断了,好多灾祸、疾病都会由此引起,谁也挽救不了,叫做:“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孟子·离娄上》)

  从其家庭为人扩展到社会民众,如果忘了一个民族的祖宗,又该怎么样呢?西南政法大学儒学专家蒋庆言曰:儒学奠定了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基础。儒学并非孔子一人创造,孔子只是“述而不作”,(《论语·述而篇》)是转述先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集大成也者”,(《孟子·万章下》)是其前4000年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自伏羲创易经八卦至今已有6500年的历史,这一文化整理总结重任由孔子完成且创立为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积淀,谓之传统文化。故儒家学说冠之以中华文化脊梁、主流,固定下来中华文化即中华民族的性质、性格。如今国人忘了这些,甚或甩了这些,就成了让祖宗的灵魂飘荡无着,我们无所归依,就像一个不孝子孙,由于数典忘祖失去了本应有的幸福和和睦的家庭。径至此境,国家便无人爱护,社会便无人呵护,民族利益便无人维护,人人都没有一个安适的家了!

(三)天下统一是家、国、民之福祉

  就从反面演绎孟子“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从对祖宗之孝脱了节,对亲不亲,推及到天下不平,依序推演,必得逆向之果,定获不相情愿的回报。所以儒家既是崇仰国家统一,又给国人指出大一统的根本法则,“修齐治平”便成了历代家国自强自重、铁的逻辑和规律。

  依其儒家思想系列的教化哺育,真正做到孟子的“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统一天下,安定四海,才是世代国人的安生大计,乃孟子所言“定于一”、孔子之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者也。这是儒家数千年凝聚中华民族不侵略、不溃散、永保大一统国度的精神法宝。

十、孟子哲学思想管窥

(一)“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言必信,行必果。”意为说到一定要做到,干事一定干到底。孟子却提出:“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 孟子践行其言,在他制定的“五伦”中,就把“君臣有义”放在“朋友有信”之前。后人概括为“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论语》里58章中, 有105处使用了“仁”,再看其文力运作,可看出他的主张可归纳为一个“仁”字。但专注于“仁”是有一定局限的,义才是行为理念的合宜归宿。孟子告诉人们,言与行不必过于死板地绑在一起,应随时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尤其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以免尾生之信。“惟义所在”,以义为准则,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春秋时宋襄公与楚成王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会战。当楚军正在渡河时,宋国将军目夷劝主下令出击,宋襄公说:“君子不在别人艰难、困窘之时进攻别人。”刚过了河,目夷又劝其趁楚军未整好队伍时赶紧进攻,宋襄公说 :“君子不进攻溃不成军的军队。”等楚军一切都准备好了,组织强硬了,士气高涨了,伺机席卷而来。宋军不战而垮,宋襄公腿受重伤,次年命归。宋襄公太注重仁,主张“以仁治军”、“以礼用兵”,终于死于非命(出自《中国历史人物辞典》吴海林、李延沛编),是僵化了的“言必信”、“君子之言”坑了他的军队 ,害了他自己。

  另《战国策·楚策二》记载一件战事:楚襄王为太子时,作为人质留在齐国。齐王无理要挟他,执政后让出楚东地500里献齐,太子无奈应允。太子即位后,齐遣使臣50乘兵车奔楚领地。楚襄王召集群臣议,大臣子良认为,应将地献齐,以守信用。大臣昭常认为若此等于楚失半壁江山,万万不可。大臣慎子 综合大家意见,提出万全之策 :先派子良率50乘赴齐献地,再派昭常率军守卫东地,同时派景鲤去西秦搬求援兵 ,三方巧机择言妙用,言、地不失。结果齐王指责楚军违言反目,子良说,昭常不听王命是他个人骄横所至,你可以发兵打他。齐王倾全国之兵攻楚东地,讨伐昭常,秦援兵50万已压齐境,迅即撤楚自卫,楚大安。

  大臣慎子“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保卫神圣领土天理共容,大义所在。保住东土黎民安危,固守了祖宗开辟的 基业。这不愧是“惟义所在”之神威。

(二)“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说:“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意为反躬自问,正义在我这一边,哪怕面对千军万马,我也将勇往直前。孟子才高德厚义勇,为“救民水火”,“天下平”,无所畏惧,雄才闳辩,气势磅礡,出语犀利,多次激君王“顾左右而言他”。对“不仁哉”之君、“望似不是人君”之君,尽由他指点、数落:“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孟子·离娄上》);“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离娄上》)把整个国风、民之情伪都归结到一君之上。他为的是“保民而王”、“解民倒悬”;保的是百姓“五亩之宅”、“百亩之田”、“数口之家无饥”、“七十食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祥和、乐业的社会景况。一言以蔽之,“仁政”的景象。他上为君,下为民,顶天立地。他处于如此至高至大之地,纵使“千军万马”临前,奈他如何?怎不“无往矣”哉?他“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上》)是不可战胜的。

  孟子的风貌,可谓之大家风范,为国为民无所顾忌,心中无私天地宽,如他之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这为国人树立了永久的榜样。所以我们要吸取孟子思想的精髓,坚持真理,直言敢谏。在今天则应加上一些柔性、人性化交际,讲究策略和效果,善用“统一战线”,聚拢人气,方可达到事业的成功。

(三)“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尚”,古代通“上”,年代久远的意思。《尚书》原称《书》,是上古各国文献汇编,传为孔子选编而成,是秦焚书之重点。《尚书》一是由秦始皇残酷地追销,二是真伪层叠并存,身份不清,其篇目、内容难免有走失之处,故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孟子在学生时代,听先生在课堂上讲《尚书》中武王伐纣的故事。老师照本宣科,战死者流出的血竟能“血流漂杵”,即流出的血多到能把舂米的木杵漂浮起来。先生讲得起劲,学生听得入神。唯独善动脑筋的小孟轲皱眉犯疑,反问老师:既然是正义战争,为何有如此大的抵抗,竟死人如此之多?是必有以讹传讹。学生们惊恐地瞪着这个小小的“发难”者,更是以担忧的心情等待着老师尴尬的反应。老师慎重地、慢条斯理地拿起摊在桌子上的书简说:“孟轲之言不无道理,然而愚师所言并无臆造,实乃有本之学,有书可稽。”孟轲浏览一两册之后,对先生说:“《书》中所载确为恩师所言,但这些记载与史实相违。武王以仁伐不仁,有道是‘仁者无敌’,纣必望风披靡,武王势如破竹,交战时间定不会长,绝对到不了‘血流漂杵’的境况。故我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后来人们便引申到对任何书都不能盲目全信。尤其今天假话、谎言充塞文化市场,杜撰横溢,什么《名人专访》、《天书》,破解什么的“秘密”、“神秘的面纱”,弄成一人多面,一事多闻,一炮多响,以耸人耳目,催热书气,捞取名利。像这些书,有它们真不如没有它们好。

  春秋时代,秦国有位相马专家孙阳,人称他相马师——伯乐。他写了一本《相马经》,精辟地论述了选择好马的知识。书中说,千里马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一样。他的儿子拿着这本书去找千里马,一出门看见一只癞蛤蟆,连忙回头找父亲说:“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和你书上写的差不多,高脑门,大眼睛,只是蹄子不太像摞起来的酒曲块罢了。”伯乐知道儿子太笨,压住火笑笑说:“这种马爱跳不会跑,骑不得啊!”

  还有一家办丧事,请来先生写牌位。这先生带着现成的书照人家说的事去写。人家死了父亲,他却写成“先妣”。人家惶然一惊,说:“写错了!”先生摸摸山羊胡,按按书本,满自信地说:“这有书,不错,是您家死错人了!”此人死啃书,尽信书,直眼不拐弯,愚迷不知返,制造笑料。

  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孟子怀着分析、审慎的态度,读书不唯书,信书留余地。站在书本之上,精研缕析,洞察深邃,不做书本奴隶。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四)“彼一时,此一时也”

  孟子离开齐国的路上,回答充虞提出的问题时说:“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公孙丑下》)这意思为,那时是那时的事,这时是这时的事。言简意赅,极富哲理性。引来后世行文撰著逢机必用,以沾点油之香,明析悦人。《汉书·东方朔传》说:“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不同哉。”《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一回说:“彼一时,此一时,那时(蔡)锷僻处南方……不得不尔。”唱响1000多年的戏剧《锁麟囊》中,在薛湘灵遇水灾,一家三口失散被迫沿路乞讨,走到赵员外施舍的粥锅,舀不到一人一碗时,悲痛而哭,胡婆安慰薛“不要悲伤,这已不能像以前家阔时那样的锦衣玉食,有丫环、老妈子伺候, (-*30 ‘彼一时,此一时也’,就暂且忍受点吧!”显示出这个在阔人家做过事的老妈子的高雅大气。诸上这些,都增添和点缀了文学作品的生动性、趣味性、 ) 高雅性,拔高了文学作品的品级。

  《吕氏春秋·察今》有一寓言:“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此之谓楚人不随时空的转移去调整自己的视点和做法。彼已过去好久矣,还仍把“彼”当做“此”来办,能求得剑乎?故以“刻舟求剑”以警世人。

  《大学》里说:“苟日新,日日新”,《易经》曰“生生之谓易”。这是儒家思想的权宜、变通、与时偕行的理念。当然,首先有它的守成性,守成性就是其生命不衰的保证。无守成性儒家思想就保持不到今天。守成就是继承、传承,是和创新性并立而存、同行的。

  儒家学说是经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群雄舌战、笔伐宏论胜出的政治、学术理论。至孟子时,“儒分为八”,诸论都濒于疲惫,是由于孟子之门派战斗性、人民性的强势,方成了中国儒学的继承者、佼佼者,故它是有强大生命力的。2000多年过去了,不管是“彼一时”,或是“此一时”,儒家学说都能够遂境迁而即发,因时变而随行,被冠以中华文化的主流、脊梁。它将永固民族的精神,永葆、创造华夏的文明。

(五)“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孟子承接着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世传,踏着代代历史巨人的肩膀,气贯中华两千余年的苍穹氤氲,如高山流水,滚滚倜傥而下,惊动了不知所措的天下诸侯,系动着千百名奔走如织、时时趋君言政的千万策笏板和谏言之册。他天生气质刚烈,开口交锋往往咄咄逼人,必欲胜出,却叹曰:“予不得已也。”(《孟子·滕文公下》)社会上留给他急需点拨、“正人心”的事太多了。他自恃“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他一生充满着贤者的责任和气度。孟子与公孙丑的辩论中,可看出他超凡的气宇。公孙丑问孟子(译白话文):什么叫做知言?孟子说:听了放荡的话,我便知道他的病根在于有所沉溺;听了邪僻的话,我便知道他的病根在于叛离了正道;听了躲躲闪闪的话,我便知道他的病根在于理屈词穷。这四种言辞上的病根如果打从他心里产生出来,便会在政治上产生危害。如果这些病根从政治设施方面体现出来,便要妨害国家的各项工作。当今和后世,如有圣人再度出现,也必然会赞成我所说的这些话的。即所谓:“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孟子·公孙丑上》)他这些对人们言论的精辟分析,覆盖了人文社会永恒的常理,故“必从”、“不易”是当然的了。

  再看孟子答公都子提问时的一段对话(译文概括):公都子问:人都说你好辩,是怎么回事?孟子说:那是不得已呀!尧舜时洪水泽国,龙兽食人,禹治之而民安;商纣暴虐,朝乱国危,文武伐之,“天下大悦”;今杨、墨“邪说诬民”,兼爱即为同侍,是无君无父,故弑君、杀父者时有发生。“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官家“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孟子·滕文公下》)而孔子的道论被封闭,在百姓中不能传出,任由邪说坑害百姓。我必须捍卫先代圣人的学说,抨击、驳斥那些邪说谬论,以倡仁义,正人心,维护圣贤仁民治世之基业。我说这话,后世再有圣人出现,也不会改变的。即所谓“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孟子·滕文公下》)两千多年了,皇室将相,显官达贵,文人墨客,乃至今日国内外政要,为了说明自己言论正确,拔高自己立论的价值,即以上述三章所见,哪位立说不引用孟子之言?因孟子承继的是诸圣的基业,固的是中华文化之根,孔子是他命名的“集大成者”,孟子何况不是又一个“集大成者”呢?所以,除一些被时代淹没、锈蚀的理念以外,孟子哪些“言”可以不“从”,而又必须去“易其”呢?

摘自《孟子千秋》作者:孟昭彦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2231.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