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顺治十年(1653年),江南义乌人朱之锡进京做弘文院编修,聘海宁谈迁(字孺木)为记室。他们自嘉兴同船沿京杭大运河北上,1656年谈迁乘船沿运河返乡。在往返途中,谈迁写有《纪程》《后纪程》和《纪咏》(上、下),把沿途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收入《北游录》中。朱之锡在《北游录·序》说谈迁于运河道中:“或途听壁窥,轶事绪闻,残楮圮碣,就耳目所及无遗者,其勤至矣!”
谈迁要北上进京的想法已经很久了,因思成梦,与山东还有一段梦中情缘。他在《北游录·自序》中说:“余于北游而重有感也。记壮岁癸亥(明天启三年,1623年),客檇李,梦北游。陆走山东,经涂之西里许,有宅数椽,入之,意若故居……”谈先生梦游经过山东的是南北驿道。三十年后,他北游经过的是运河水陆,虽无“涂之西”“故居”可望,然而往返山东运河却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文史料。
谈迁北上由江苏邳县进入山东峄县界这天是八月十五日,日记:“戊寅。……十五里横【黄】(所引原书有错讹字,黑括号内是其正字,为作者添加,下同)林庄,邳、峄分界处,各置台立表。五里台庄闸……是日中秋节,酒后步月,远山浮黛,荞麦花如雪,亦佳景也。”台庄状况如何?谈迁返程时有记:“台庄闸,烟井辏集,旧二千余家,今半之。”自台庄闸往西是候仙闸(侯迁闸)、顿庄闸、丁家庙闸、范庄闸(万年庄闸)、巨梁桥闸、新闸(得胜闸)、韩庄闸八闸;返程记:“丁家庙闸,旧二百余家,今数家”,“居梁桥闸……茅舍二十余家”“韩庄闸,有土堡,居人百余家。此峄县八闸以台庄闸住户最多。
韩庄西北行,八月十九日谈迁记:“三十里赤山湖,民居减昔十之九;山上木兰寺,王播题诗处。滕县。”返程记:“郗山集旧三千余家。半姓殷,俱微子后,遭乱,邱墟十之九。问殷氏尚五百人,大半徙微山(今微山岛);微山流籍殆万家,田数千顷可耕,兵燹所不及也。”赤山,即郗山。所谓“遭乱”,是指清夺明位的战争,史家谈迁以“遭乱”“兵燹”模糊记之。
过郗山北行,“十五里彭家口,村多筑楼,四望备盗。二十里夏镇闸……自新河城【成】,夏镇为都会。康阜楼、会景门并雄踞河上。”返程记:“夏镇闸,虽剧地,不城,屡被寇。”夏镇原为山东滕县和江苏沛县所辖,清代宋思仁有诗“一镇区分南北疆”。当年为“都会”,是谈迁南来进入山东见到的较大商旅会集之地。
夏镇往北是杨庄闸,再北是宋家闸,返程记“宋家闸,茅舍百余家。滕县。有土堡。”八月二十日谈迁至南阳闸记:“镇闸,孟氏所戒慎子取南阳者。地产菽,多大贾。”返程记“南阳镇闸,居人三千余家”。二十一日至枣林闸,“亦小市”。前行五里是鲁桥闸,“商贾奔鹜”;返程记“羊【鲁】桥镇闸,居人千余家”。往北依次是新闸、新店闸、赵村闸,返程记之:“亦百余家”“居人甚盛”“居人数百家”。此为济宁南诸闸村庄状况。
二十二日谈迁记:“济宁州,古任城也。城在运河北岸……李太白酒楼居城上。”在济宁,谈迁由河道说到名胜,记下一千余字。返程记“济宁繁富,倍于东昌”。出济宁往北,为安居镇、耐老坡闸、通济闸,返程记三地“居人数百家,有土堡”“居人百余家”“有土堡”。前行至大长沟,“亦大聚落也,有石堡”。此地旧属嘉祥县,现今属济宁市任城区,为镇驻地。又前行至柳林闸,返程记“居人稠于开河,土堡不如也”。
二十六日谈迁到开河闸记:“亦一聚落。岁十月下旬为市集,百货萃焉。迤北东平、东阿、寿张、阳谷之交境也。有砖堡,加以戍楼”。开河曾设驿,旧属汶上县,在今梁山县城东南50余里处,所记“市集”,当是庙会。返程记“开水【河】闸,居人百余家,有砖城。”
开河往北地名多以“口”称,刘家口闸、袁老口闸、靳家口闸。返程记“新【靳】家口,地左属东平,西属汶上,旧剧镇,今才三百余家。有城戍。”现今靳家口为村,闸址还在,犹存沙灰砌基及两面燕翅败壁。
谈迁于二十七日过安山闸,返程记“走五里安山闸,即安民山也。东十二里东平州(今州城镇),宋状元梁灏故居,闸接桃山、尧山之水,设驿,今筑石城。”前行“二十里戴家庙闸。属阳谷……中丞宋祖舜、进士祖伊,家闸旁,筑城立市,雄于其乡”。返程又记“亦剧镇。今屯将城焉,戍以五百人”。戴家庙闸以戴氏家庙取名,现今庙址于田地中,有庙基石条及卧碑在。
二十八日记:“发二十四里,折入五孔桥,桥对沙湾。”沙湾旧为铺,运河重要地名,原属寿张县,现今为村,属河南省台前县。前行,“桥北六里入张秋城”,即今山东阳谷县张秋镇,旧时为运河重镇。是日记:“张秋古景陵州,元为景德镇,设都水监。弘治甲寅,都御史刘大夏塞决河成,赐名‘安平镇’……齐鲁之间,萦河如带,襘结于张秋;其南济宁,其北临清,俱大都会也。”随着运河改道,张秋镇今已没有当年的繁华,然运河码头旧址、山陕会馆犹在,仍存古镇风貌。
九月初一日谈迁过荆门上、下闸,前行记:“又十里阿城。上闸亦羡市。盐贾骛焉。有土寨。又三里下闸,为小市。”返程记下闸“才数十家”。阿城下闸往北十二里为七级上闸,又三里为下闸,记“七级镇古渡也”;返程记七级下闸“居民殷繁”。前行十五里是周家店闸,谈迁返乡时遇大风,停泊于此,“步堤上,入高氏茅斋,土垣草卉,楚楚可爱”“又入茅斋,值主人语”。
九月二日,停泊东昌府崇武驿。谈迁于聊城考古写约千字,记“东昌饶枣梨。今困水,枣一石三金,梨贵甚”。返程时再入城内,观光岳楼,访隆兴寺及铁塔。
出东昌,十八里新闸,又二十里“梁家浅亦大聚落”。三日记:“十五里土桥闸,成化七年立。民多楼店。”现今有土闸村,闸在村东,旧属博平县,今为聊城市东昌府区辖。2010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此闸遗址,得瓷、陶、铜、铁、玉器近万件,是大运河上完整发掘的第一座船闸,次年被评为“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其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于土桥闸前行至清扬驿,日记:“居民千家,今减过半。”往前是魏家湾闸,返程记“魏家湾为集,属清平县……旧市人三千余家,今耗甚”。又前行二十里过南板闸,再前行二十里便到了临清州东关,船泊于此。谈迁记:“临清夹河而城,如张秋。嘉靖壬寅巡抚曾铣筑,万历年间又新筑城,共周四十里,而旧城为繁。”四日谈迁游临清大宁寺,又记“市驵云集,固一都会也”。晚出南板闸,于广济桥处记:“贾贩辐辏。”返程至此,正值清明时节,记“沿河士女,多溱洧之游”。
九日谈迁从临清发,十日至渡口驿,为临清、清河、夏津交界处,返程记“驿故大聚,今耗也”。前行又四十里武城县,返程记“城西逼运河。儒学先师庙俱土像。其西剧市也”。十一日“发二十里武城之甲马营,一大聚落也”。“五十里郑家口。故城县。市尤剧”,返程又记“地产梨。里门鼎鼎,或树旗焉”。十二日至故城县,返程记“县在河右,邑屋颇盛”。十三日“泊德州城北永乐初苏禄国王墓。午还入德州城。屡中寇而瘠,西门喧衍。往时漕艘所萃也”。两年后谈迁返乡再过德州,时值春天三月初一日,晚泊于城下,记“德州人善织帨,肩贩踵至”。
清初,谈迁往返京杭运河,所记山东沿运城市济宁、张秋、临清为“大都会”,这与明代崔溥途经山东运河所记略同。谈迁对沿运府、县驻地城内住户没有详记,然而这些城内人口要大于镇、村、闸是无可置疑的。夏镇“为都会”,南阳镇“三千余家”……“剧镇”“大聚落”等,所记皆为清初山东沿运城乡实况。
谈迁此行还在运河山东段赋诗40余首。现在多有运河“古镇”“古城”之说,此城、此镇“古”在何处?除正史所记之外,古人经过当地留下的诗文有多少,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近几年,我曾两次骑车走访京杭运河山东段。每到运河故道,总会遇到一些热情的当地人,对我讲述康乾二帝南巡经过他们家乡的美好演义传说。我有时也为他们补充一点谈迁经过当地的记述。虽然谈迁不像康、乾二帝被广为人知,可他的记述是有史料价值的,当地人也很乐意听下去。
来源:齐鲁晚报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2286.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青未了/娘家
下一篇:长垣村落的命名及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