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家有老妈,年方“二八”

家有老妈,年方“二八”

我妈1934年出生,属狗,今年虚岁88。由于年前疫情零星散发,不能回去陪她过年,她虽然非常希望我回去,但也理解我不能回去。只是遗憾地说:“等这个赖毛病(新冠)过去了,春暖花开再回来,咱娘俩多住几天。”

我妈出生在豫东平原一个小镇上,我姥姥和姥爷生育了她们姐弟八个。她小时候家里穷,吃不饱穿不暖,没有上过一天学。嫁给我父亲的时候,她才18岁。我父亲也属狗,他俩同岁。

遗传我姥姥姥爷强大的生育能力,从20岁开始生我大哥,到40岁那年生我,我妈也生了八个孩子。我有个应该是排行老二的哥哥在不到3岁时生病夭折了,我妈多次说,我这个哥哥长得很好看,又很聪明。虽然我没跟这个哥哥见过面,但偶尔还是会想起他。尽管,不知道他长啥样。

现在,我很幸福的是有四个哥哥,两个姐姐,他们对我都很好甚至娇惯。为此,感谢我妈,也感谢已离开24年的父亲。

家有老妈,年方“二八”

我妈说,那时候苦啊,一大堆孩子,之间都是只差两三岁,这个还没懂事那个又来了,一个接一个,都离不开手。

那时候还没分田到户,每天要下地挣工分。都是天不亮起床,匆匆忙忙做好饭,给孩子喂两口就往地里跑,去晚了生产队长要扣工分。下了班还是一路小跑回家给孩子喂奶,生怕我们饿着,还怕我们摔着磕着碰着。

她说,除了我,我哥姐都是坐在磨棍上长大的。也就是推磨磨粮食时,把孩子抱到磨棍上,一手推磨,一手带孩子。虽然推磨很累,却是她愿意干的活。只所以我没坐过磨棍,是因为有我的时候,已经不怎么用磨磨粮食了。

晚上不用挣工分的时候,她要就着煤油灯给我们做衣裳,做了单衣做棉衣,做了棉衣又该做单衣了。白天干一天活,还得带孩子,到晚上已经很累很困了。但又不能让孩子光着身子,就只有熬夜做衣裳。困得很的时候会打瞌睡,打瞌睡一低头,头发就会被煤油灯燎着。就那,还得坚持做,不然我们就没得穿。

好就好在二哥可以穿大哥的,三哥可以穿二哥的。依此类推,也省去她不少做衣服的功夫。

因为我妈年轻时干活太累,生养孩子多,就落下了腰腿痛的毛病。大哥三哥和我是六、七月出生的,二哥四哥是八、九月出生的,我妈怕我们热,就成夜成夜帮我们扇扇子。

家有老妈,年方“二八”

我妈说,那时候除了生产队长家,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不够吃,孩子多的更是如此。因为没有什么可吃的,我吃奶大概吃到四五岁。其实,那时我妈已经40好几,也没什么奶水了。让我吊着奶,只是个形式罢了。

我上小学时,家里条件比以前好了不少。每天放学,一进家门就一边喊妈一边往灶屋里跑,掀开锅看看有啥吃的。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我上中学,周末到家时,我妈总会在锅里留些吃的,有时是一个馍,有时是一碗面条。

特别是秋冬天,当我到家吃到还温热的馍或者面条时,那种满足和幸福溢于言表。直到现在,我回到家,还是一边喊妈,一边习惯性地进灶屋找吃的。

家有老妈,年方“二八”

我妈一个字不识,但除了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再上学的两个哥哥,她和我父亲把另外五个孩子都送进了高中。这对当时穷得叫叮当响的我们家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又是多么了不起。

我妈经常说,我大哥上学最苦,成绩也最好。家里没钱买字典,大哥就借别人的字典,借来后抄背,上中学时他竟然能把字典一页页背下来。他曾为我们表演过背字典,随口问一个字,他能说出来在第几页、有几种解释。背成语词典,他能从后往前背。

冬天,大哥的手脚都会长冻疮,甚至一个冻疮摞一个冻疮,我妈经常心疼得哭。大哥上学要经过村东头一条河,河上没有桥,只有几根木桩楔在河底露出水面供人踩着过河。怕大哥不小心掉进河里,我妈常在河边等大哥放学回来。

三哥死活不愿意再上学时,我妈授意,我爹执行,把三哥吊起来打了一顿。我和四哥都亲眼看到了那个场景。也许他俩既想“杀鸡”,又想“骇猴”,但四哥和我并没有为此害怕。

四哥初中毕业时重蹈三哥覆辙,说什么也不再上学。我初二时也曾想辍学不上,但最后没能得逞。

在我妈和我爹看来,不上学是不会有出息的。对农村人来说,只有考上大学才能当国家干部,才能吃商品粮、端铁饭碗。

据我对他俩为我们兄弟几个取的名字分析,他们对我期望最高,因为给我取的小名是“清华”。很遗憾,哥们儿实际离清华太远。不过后来考上了号称“军中北大”的南京政治学院,多少给他们了点安慰。

家有老妈,年方“二八”

我妈和我爹更了不起的是把五个儿子中的四个都送进了部队,只有小名叫“拥军”的四哥没有当兵。也许当四哥有这个小名的时候,就注定当不了兵。如果他小名叫“拥政”或者“爱民”,也许我们兄弟五个都当兵了。

当然,他虽然没有当兵,但“拥军工作”做得确实好,对我们这四个兄弟有事必办有求必应,在家里陪伴照顾父母亲也最多。纵然是现在做生意很忙,陪母亲仍是他的头等大事,经常晚上回去陪母亲住,让我这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小弟既心安又惭愧。

大哥当兵在云南边防,后来考上河南警校,干了几十年警察,创造了国内公安战线多个第一:诸如率先发布禁酒令、率先提出打“四霸”(村霸、路霸、街霸、地霸)、率先提出岗位练兵、率先提出打黑除恶等。老百姓和上访户为他立过石碑、送过铜铡,创造了那个时代属于他的辉煌。

二哥当兵在秦皇岛,是海军后勤兵,每年都是“红旗车驾驶员”,还立过几个三等功,这在平时对一个士兵来说,殊为不易。

三哥在无锡当炮兵,我在青岛当潜水兵。受大哥二哥影响,三哥和我还都是好兵。当然,比起大哥二哥,我们俩还差那么一点点。

家有老妈,年方“二八”

我妈一辈子要强,脾气又急,年轻时做农活家务活不输给全村任何一个小媳妇大姑娘。现在八九十岁的人了,有时候还嫌我姐和嫂子干活没她利索,不是她那个样儿。

她干活一辈子习惯了,只要在老家,不让她干活是不可能的。一会儿到东院喂喂鸡,一会儿回西院扫扫地,一会儿跑地头拔拔草,一会儿去村头倒垃圾,反正闲不住。

特别是这几年,我们自己家、大哥、二哥、四哥连续在老家修房子建房子,母亲主动坚持给工人烧水递烟,帮工人找这找那,一天要跑好多趟腿,有时自然力不从心。于是,打电话时就会说:“唉,真是老了,不中用了,一点劲也没有了,干一点活都腰酸背痛的。”

我就安慰她,这么大岁数,能照顾自己,还能下地干活,已经很了不起了。这时候虽然她也附和配合我的安慰,但总能感觉出她对年龄的不服、对体弱的不甘。

因为要强,我妈在家里地位一直很高,绝对一把手、说了算。父亲跟她生活几十年,估计说了算的时候也没几次。直到现在,她想做的事谁也拦不住。

这几年她年龄大了,怕她一个人在家有啥闪失,哥嫂姐姐会经常接她去城里住。尤其是冬天,他们希望母亲一直在城里待着。但是母亲决不,不管在谁家,住上一两个星期就要回老家住一段。有一次,哥嫂为了让母亲多住几天,在母亲提出回老家让他们送时,他们以有事为由拖时间。后来,母亲也不跟他们打招呼,自己搭公交车就回去了。

这事把我们都吓了一跳。哥姐嫂子有时会给我打电话,让我劝母亲再多住几天。母亲就跟我说,虽然在他们几家啥也不用干,想吃啥给做啥,但乡下那个家才是家,十来天不回去心里就没着没落的,回去了才踏实。

说实话,随着年龄增长,母亲的这种感受我深有体会,每次回到老家,打开大门走进院子,都有一种漂泊之心终有安放的感觉。所以,开始我还劝母亲多住几天,后来,我成了母亲的坚定支持者,就跟哥姐说,她想回就让她回去吧,大不了过几天再把她接过来。

家有老妈,年方“二八”

我妈对人热心,也善良,不管认识不认识。有一个冬天的早上我打电话给她,听到她正和人说话,就问是谁。我妈说:“一个要饭哩(乞丐),夜个黑了(昨天晚上)走到咱这,我看她又饿又冷,叫她住咱家了。”

说实话,我第一反应就是担心她如果遇到坏人怎么办!为此甚至有点生气。当我说出自己担心的时候,我妈轻描淡写:哪有恁些赖人哎,谁还没有个困难的时候,咱能帮人家一下就帮一下呗,住一黑了(夜晚)住不坏,吃一两顿也吃不穷。

有走乡串村的小贩到我家门口,我妈一定会大声跟人家打招呼,热情问人家要不要到家喝口水或者歇歇脚。我休假在家多次遇到这种情况,有时嫌她过于热情。我妈却说:都乡里乡亲的,说句话不掉价。不然人家还会说,你看这一家,现在日子过好了,看不起人了。

家有老妈,年方“二八”

我们村和我妈同岁的老刘大娘无儿无女,每次回家我妈都让我去看看她,带点东西,或者一两百块钱。我妈说:你小时候老刘大娘没少抱你,没少给你吃的,你现在长大了得记住她的恩。

因为这个原因,我每次回家都会去老刘大娘家看她,有时还把她请到我家,和我妈我们仨一起吃饭。

这几年,老刘大娘住进了养老院,每次从养老院回村,她一定先到我家,我妈就给她做点吃的,俩人边吃边说话。

我妈跟我说过,老刘大娘的男人当年是队长,没少欺负我们家。但现在日子不同了,咱不能记人家的仇,啥事都得往好处想。而且,咱现在过得好一点,待人家好一点没啥坏处。

我妈年纪大了,邻居们多会给她送点自家地里种的蔬菜红薯花生之类吃的。吃了别人家的菜,我妈都会记在心上。哥嫂姐侄子侄媳和亲戚朋友常常给我妈送吃的去,这些送的东西都会被我妈当作回礼送给邻居。

这些回礼除去感情因素,纯经济价值肯定超过邻居送来的蔬菜和地产。我妈说:城里送过来的稀罕物叫大家都尝尝才更有味儿。不管啥时候,不管和谁共事,咱都不能占人家便宜。占了便宜在哪搁着来?还不如吃点亏,吃点亏心里边踏实。

家有老妈,年方“二八”

我妈喜欢听戏,当然,都是河南地方戏,比如豫剧、坠子、越调、大鼓书等等。《佘太君》、《大祭桩》、《卷席筒》、《铡美案》这些传统剧目她百听不烦、百看不厌,看到精彩处,跟着剧中人一起笑一起哭。

看完戏,她会对我们说:你看,从古至今都一样,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谁做了啥事老天爷都看着哩,所以咱得多做点好事,白做啥赖(坏)事,一辈子平平安安、踏踏实实,比啥都强!(文/丑牛)

家有老妈,年方“二八”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231.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