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姓是怎么来的?《左传》所概括的封建三要素“赐姓、胙土、命氏”。姓氏与封建在上古时代实际上是一回事,所以说得姓是一件大事,姓氏变迁更是历史政治变迁的活化石。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据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如“姬”“姜”等,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司马迁作《史记》时,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
姓氏文化,是我国流传已久的特色文明符号。早在上古时代,仓颉造字时,中华民族先祖黄帝和炎帝都有了自己的姓氏,分别被称之为轩辕氏和神农氏。中国姓氏由此开端,通过战国之后长达两千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几十个演变出了近万个,盛极一时。
杨易程专著《中国姓氏学》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入今”。三皇五帝,是历史神话人物“三皇”与“五帝”的合称。三皇,原指远古三皇,后增补伏羲等人;五帝,原指五方上帝,后增补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中华文明自古就有三皇五帝之说,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李斯说:“古有天皇、地皇、泰皇。”三皇的称号由来已久,伏羲等人只是继承了远古三皇的称号,最早的天皇时代距今已有大约三百多万年,最晚的泰皇(也就是人皇)距今也有大约三十万年。唐代司马贞写了《三皇本纪》以补全《史记》,增补了伏羲、女娲、神农等诸位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人物与部落首领的历史。到了宋代,又变了这个时候,把泰皇和人皇进行了相结合,也就是说泰皇就是人皇,人皇也是泰皇,那么三皇到底是谁呢?要知道仅仅在汉朝文人之间,就有五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认为三皇为神农,燧人,伏羲。第二种为伏羲,女娲,神农,第三种为伏羲,神农,祝融;第四种就是认为是伏羲,神农,共工,第五种就是我们常说的伏羲,神农,黄帝。三皇五帝是我国在夏朝曾经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 “皇”的原义是“大”和“美”,不作名词用。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 五帝之说,最初是形成于周秦之际,当初最早的说法是五帝,原本是指方向,四方加中央,帝就是祭祀的隆重程度。在古时,帝,原本是天帝,人间最早出现五帝是在《荀子》中出现的,当时只是单纯的提出五帝的概念,并没有说五帝的人名,也可以说当时只是形式,并没有进行封神,直到战国时期,由于五行说的兴起,五帝就逐渐形成了,毕竟五行相生相克。五帝指的是中国传说中的五位部落首领,最突出的五帝是三种说法,一种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第二种是指: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颛顼。最后一种说的是:少皞、颛顼、高辛、尧、舜。一般情况大家说五帝都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在《周礼》、《吕氏春秋》与《庄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并对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义作了解释,但都未实定其人名。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领袖,因为实力强壮而变成部落联盟的领导者。秦始皇为表明其位置之崇高无比,曾选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谓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仍是史书的记载,都以为三皇所在的时代早于五帝的时代。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八说,五帝有六说。具体三皇是谁,五帝是谁,存在多种说法。《尚书大传》中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大戴礼记》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基本上,无论是按照史书的记载,还是神话传说,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大致上,三皇时代距今久远,或在四五千年至七八千年以前乃至更为久远,时间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时代则距夏朝不远,在4000多年前。
中国人的姓氏起源,多与三皇五帝有关。伏羲氏为了避免血亲通婚,实现优生繁衍,发明了姓,自己取姓为“风”,因此“风”为中华第一姓。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人类最早生活在母系社会里,中国人的姓氏追根溯源,也都与母系社会有关,与女娲有关。姓是一个会意字,左边一个女,后边一个生,合在一起意味着姓最初是女性的专利,所以中华姓氏中一批最古老的姓氏都是有女字旁。比如:姬、姜、赢、姒、妊、妘、娮、姚。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三语》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喾、尧、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农神后稷等,都是黄帝的后代。后稷承继姬姓,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姬姓国53个。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由姬姓演支出411个姓,占《百家姓》总姓504姓的82%,再演化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了,所以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姜姓还是今天中国的许多姓氏如吕姓、谢姓、齐姓、高姓、卢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姜姓在当今以人口排名的中国百家姓氏中居于第60位。妘起源于帝喾高辛氏;嬴起源于少昊金天氏; 姚 、妫同源,都是起源于帝舜;姒起源于大禹。远古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号烈山氏、神农氏(炎帝)、轩辕氏,姬姓(黄帝)、金天氏,巳姓(少昊)、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陶唐氏(尧,又称伊祁氏)、有虞氏(舜)、有夏氏(禹)等氏。契(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舜帝赐姓子,封于商。)
从时间上来讲,“氏”的称呼要晚于“姓”,因为这已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事情了, 氏带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就很能说明二者的关系。顾炎武比较精练地区别道:“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在现代日常语言中,往往“姓”、“氏”并称,谓之“姓氏”,并不将“姓”与“氏”分别。但就姓与氏的本义而言,二者有着严格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姓与氏是主干与分支的关系,二者的实质、来源和功能均有区别。 传说和文献中出现的“氏”有上百个,最早的是盘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五龙氏时代,随后为钜灵氏、黄神氏、鬼隗氏、空桑氏、次民氏等22氏的循蜚纪时代,接着为辰放氏、蜀山氏、混沌氏、有巢氏、燧人氏、庸成氏等13氏的因提纪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最重要的是有巢氏和燧人氏。有巢氏教民架木为巢,掘地为营;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教民结绳记事。进入到伏羲时代,这一时期中原出现了共工氏、柏皇氏、朱襄氏、昊英氏、栗陆氏、赫胥氏、昆吾氏、葛天氏、阴康氏、中皇石、女娲氏等部落或国家。中国最早的“姓”就产生在伏羲时代,“风”是中国的第一个姓,这个时期一个最重要的“氏”是中皇氏,其首领是仓颉,他创造了文字,替代结绳记事。女娲氏之后为神农氏,即炎帝,其后为姜姓。黄帝姓公孙,名轩辕,黄帝所在部落的称呼叫有熊氏,黄帝继承炎帝之位,统治了中原大地。黄帝有25子,得姓14有姓12: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嬉、儇、依。这12个姓事实上是有熊氏的分族,其他的儿子因没有实力建立自己的族而不能有姓。据考证,中国最古老的姓基本都出自炎黄两帝之后。炎黄两帝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无论你我他,同姓一家亲,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根。
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公元前21世纪,在黄河中流的河洛流域崛起了夏民族,这是汉民族形成的初始时期。以发源于黄河流域的炎黄部落的姜姓和姬姓为主体,融合了东夷部落的嬴姓和偃姓,形成了强大的华夏民族。华夏民族以中原为中心,先后建立了夏、商、周三朝,延续达2000多年之久。随后,中国的姓氏经历了严格的宗法制度时期,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实施的“郡县制”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建立了户籍制度,打破了姓与氏的固定模式,姓和氏不再是贵族和特权的专用字,普天之下的秦人,不分贵贱,都有姓氏,姓和氏混合为一。汉承秦制,华夏民族在这一伟大的转化中,由秦人变为汉人,逐步形成了汉民族,汉民族所拥有的姓氏就是汉姓。明代唐龙的《重建伏羲庙记》说“作书契而代结绳之政,以俪皮为礼而正婚姻之始”,中国很早就进入了文明时期,“书契作则文字著,婚姻正则人伦叙”。郑樵《通志·氏族略序》说:“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指夏、商、周)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古时中国的“姓”是具有促进人类进化的作用。所以“姓”被推广到各个氏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此周之通制。”(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一《殷周制度论》)在母系氏族社会,其子女只知其生母而不知其生父,盖当时还残留群婚制及一妻多夫与一夫多妻并存的现象,因此,“姓”字即由女生合成,无疑是个会意符号。每个氏族都有一个图腾崇拜,以动物图腾崇拜的古老姓有虎、熊、象、莫(獏)、鹿、麋、犬、敖(獒犬)、鱼、燕、鸟、雁(应)、告(鹄)、虫、逢(蜂)、蚩、尤、蛇、夏(野人)等;以植物图腾崇拜的古老姓有瓠、华、草、木、苗、果、麦、桐、稻、粟、莒(芋)、豆、栗、桃、李、梅、刺、棘、曹(野枣)、舜(舜草)、漆、苏等;以工艺专长为姓的有张、陶、尧(堯、垚)、唐、盆、尊、覃、酉、晋(箭袋)、弓、刀、甲、戎、戉(钺)、午(杵)、农、田、钟、庸(大钟)、周(区田)、商(瞭望楼)、罗、毕(有柄兜网)、索、董(董草绳)、樊、干、戈、哶(羊叫声)、典等。以上这些姓的出现繁多,也与由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阶段产生众多的姓有关。黄帝因以熊图腾崇拜,而号有熊氏,居地叫熊山,因发明高车,又号轩辕氏,又奠定了传男而号公孙氏,乃由母系的姬姓发展而来。据《国语·晋语》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女酉)、祁(祈)、己(妃)、箴、任(妊)、荀、僖(嬉、喜)、姞(吉、佶)、儇(嬛、環)、依(女衣、衣),是也(十二人中,有二人同为姬姓,二人同为己姓)。”这些乃系姬氏的支姓,还不能称为氏。
到夏禹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由古代部落大联盟发展成为世袭制度的国家,于是“胙土命氏”,氏便由姓的总体或叫母体分出,另立门户,成为诸侯国及贵族的专利荣称,而奴隶和庶民或随国君、主人之氏,或没有资格称氏,只能有简单的名而已。当氏一出现,便呈现出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这就打破了因人口的不断繁衍众多,过少的姓已不适应和满足部落氏族以及人际之间的通婚关系,从而扩大了氏与氏之间的通婚范围,更促进姓氏间的重复混合融通,再分析出新的氏族,又再融合,不断反复地进行着,终于在古代形成了华夏、西羌、东夷、南蛮、北狄等,按中、西、东、南、北五个方向划分区域的民族群体宣告形成,为周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其结果便成为万姓归宗,整个中华民族皆为华胥氏之后、炎黄子孙。故“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顾炎武:《顾亭林文集》卷一《原姓》)正如《国语·周语》云:“姓者生也,以此为祖,命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又据刘恕《通鉴外纪》注云:“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序》也说:“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性、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自从由母系为中心的氏族社会进入以父系为中心的氏族社会,父系的“氏”就取代了母系的“姓”,一变“氏”而为“姓”,而原来所称母系的“姓”便逐渐消亡,使后来“氏之与姓,可能亦有互混”(陈登原:《国史旧闻》第一分册《姓》。)“自封建罢而郡县,则氏族统而合于姓,姓氏合而易识。”(《续通志·氏族略一·总叙》。)到了汉朝初年,“以氏为姓,遂为一代之制。”(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二《姓氏》)从此姓与氏混合而为一。
汉族人口从西汉初的3000多万,发展到明朝末的1亿,再发展到清朝道光年间的4亿,最终发展到今天的12亿多;汉族姓氏种类的数目也由西汉初的1800多种,增加到明末的2200多种,再增加到清朝道光年间的2800多种,最终增加到今天的4000余种。从宋朝以来,李、王、张一直为我国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三大姓同姓人群的历代总人口大约占历代全国总人口的20%。有关中国姓氏有史可查的记录,主要是秦汉以后的文献。正是在秦汉时期,才奠定了中国姓氏延绵不断稳定传递的基础。姓氏的真正含义是反映父系的血统。在这几千年里,大规模的人群迁移、民族融合和同化的进程与汉族姓氏的进化是同步的,当今汉族姓氏在全国分布特征是这几千年漫长历史进程的结果。
中华姓氏,导源于上古,传续至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离合演化,甚是繁杂。探究中华姓氏文化及姓氏发展,须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古姓最早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姓”的本义是指源于同一女性始祖,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部放所共同拥有的符号标志。“姓”的起源与图腾崇拜有关。第二,我们今天的姓氏制度,确立于秦汉之际,先秦的“姓”和“氏”是有区别的。第三,魏晋门阀制度使姓氏这个作为人的符号标志有了贵贱之分。第四,中华文化是由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姓氏文化自然是在华夏族与古代各民族相互交融中形成的。其间存在着大量胡姓汉化与部分汉姓胡化的问题。加之古代帝王出于政治目的等原因的赐姓避讳,因受战乱人祸的避难改姓,出于特殊事伯或因省文、音讹而改姓,以及古代复音姓氏单间化等,凡此种种,使中国姓氏变得错综复杂,世系难辨,脉络难清。同宗不一定同姓,同姓不一定同宗,近代中华姓氏是包含了多种文化因素的结晶。第五,重生报本,寻根归宗是世界上任何民族都不能与中华民族相比的。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的血脉之源。寻根认祖是一种完美意义上的文化认同。
姓氏究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2种:
1.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系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国名为氏。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3.以邑名为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如尹、魏、韩等。
4.以乡、亭之名为氏。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5.以居住地为姓。传说上古时代虞舜出于姚墟,便以姚为姓。春秋时代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东郭、南郭等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便以西门为姓。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是以东门为氏。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姓传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其他如高、刁、公、施等。
7.以次第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
8.官职为氏。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他们的后代都以这些官职为姓。贵族及其子孙以其官名为氏。晋国的林父为步兵组织三行里中行的军帅,称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称中行偃,以中行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子罕)称司城子罕,其孙乐祁(子梁)称司城氏,是以司城为氏。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单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
9.以职业或技艺名为氏。如巫、卜、陶、 匠、屠等。
10.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
11.以谥号为氏。如戴、召等。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唐王朝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姓因避讳改为常氏;汉明帝讳“庄”字,凡姓庄的都改姓“严”。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
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发展,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情况十分复杂。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出现新的姓氏。如给孩子取名时,取男女双方两个单音姓合成复姓,又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
中华姓氏源于上古、延续至当代。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姓氏发展演变、延续传承,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体例完备,超越历史时空,跨越地域界限,包容社会各个层面的文化体系。并以其人人皆有的普及性、世代传承的连续性、兼容并包的统一性,博大精深的系统性,纵贯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就是不同姓氏的宗族群体,在各个历史时期繁衍生息、播迁交融、兴衰更替的总汇。因而中华姓氏成为传承文明,解读历史,剖析社会的独特视角和微观窗口。由中华刘氏创建的大汉王朝,正是中华姓氏发展史上承上启下、凝炼升华、成熟定型、并沿用至今的关键时期。“姓氏合一”,是中华姓氏史上一个重要转折,是姓氏史上的一大飞跃。其意义在于: 一是姓与氏二者可以通称共用,姓即氏,氏即姓,姓氏已失去文化内涵和功用上的区别,使先秦时数量庞大、来源多端的“氏”融入了姓的范畴,极大地丰富了中华姓氏。二是每一个宗族、家庭都有了自己固定的姓氏,子子孙孙世代相承,不必像先秦那样变来变去,使中华姓氏具备了世代传承的持续性和人人皆有的普及性。三是取消了姓氏专属贵族阶层的特权,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有姓氏,不再像先秦那样,贵族有姓有氏,平民有名无氏。使姓氏成为社会个体与生俱来的第一标志,日常生活和社会场合通用的信息符号。极大地拓展了姓氏的使用功能和实用范围。四是“姓氏合一”有利中华姓氏的延续传承,正常发展,故而留传至今,永葆青春。中华姓氏至此形成了完整文化体系。刘汉王朝为我们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既是汉文化的珍品,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从上古到先秦,华夏大地涌现出一个个灿若星辰的历史人物和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和传说。炎帝智慧取水,哺育族人;舜坚忍孝顺;刘累用智慧解决干旱,获得洛宁公主的爱情;鬻熊献计兴商灭周成文王之师;契和娟的坚忍保住理家忠良一脉;曹侠靠勤劳智慧让邾国繁荣起来;车险中逃难屡立战功,获封地,得真情;微子启深明大义,勤政爱民,救周朝于水火;驾车能手造父舍身救周穆王,平定了徐国叛乱;郑伯果断布局,以身护国,平定外敌 ;皇子姬晋与弟,不畏小人陷害直言劝父,免除国难,却被废为庶民,隐居山林;黄歇舍命护太子继位,获封春申君;公孙碏为卫国除奸,大义灭亲,受到卫国臣民称赞。在历史的长河中,先祖用他们的坚贞,果敢,忠诚,仁义,智慧等精神融汇成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23238.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