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元圣伊尹生嵩县,千秋功业美名传

郭学营 张运生

  伊河是黄河中下游南岸的主要支流,发源于伏牛山北麓的栾川县境内,流经栾川、嵩县、伊川、洛阳,偃师,在偃师岳滩乡与洛河交汇后,经巩县注入黄河。这条古老的河流,在孕育了华夏民族祖先炎、黄二帝的同时,还孕育了另外一位圣人伊尹——中华文明初创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被儒家奉为“元圣”,被称为历史上“第一名相”,还被厨师行业奉为“厨圣”、“祖师爷”,同时还是中医汤药的发明者。伊尹神奇而伟大的一生,成就了3600年来一段永不衰老的传奇故事。

元圣伊尹生嵩县,千秋功业美名传

伊尹祠

近代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记载祭祀伊尹的甲骨文文字。这说明,从中国有成熟的文字记载起,伊尹就成为国家尊崇和祭祀的对象。终商一代,商王朝的人们都在念念不忘这位“元圣”。可见,伊尹功勋的卓著,地位的隆崇,影响得深远,以及人们对他的尊崇,是多么的出类拔萃!如今,遍及全国各地的有关伊尹的传说和对伊尹的追捧,正是人们对伊尹无限尊崇和怀念的历史延续。

元圣伊尹生嵩县,千秋功业美名传

重修伊尹祠效果图

空桑地伊尹诞生

从嵩县县城往南,过伊河大桥大约走4公里,即来到中国第一贤相伊尹的诞生地——空桑涧(今纸房乡龙头村),这里就是人们传说的“伊尹故里”。伊尹祠就在龙头村村委和龙头小学附近,是一座经过整修的破落的小院,现存的祠宇是清朝道光年间在明伊尹祠的残垣上重修的,而明伊尹祠又是在古祠的废墟上重建的。据传伊尹祠始建于商、周时期,秦,汉、唐、宋、明等历代均有重修。明朝之后重修伊尹祠的记载,始见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的《嵩县志·祀典》,明朝永乐、宣德、正统、弘治、正德、崇祯和清代均有过重修。伊尹祠现存有正殿,左一德堂,右三聘台,另存有道义门一座。整体建筑古朴典雅,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历代名人墨客、伊氏后裔大都慕名而至,进谒朝拜。明宣德二年(1427),重修伊尹祠所立的石碑,虽经风雨剥蚀,但至今字迹仍然依稀可见。明尚书胡濙题在祠壁上的《拜谒伊尹祠》诗转刻于碑阴,得以保存,是一件弥足珍贵的文物!正面碑额“重修伊尹祠记”,为河南道提刑按察司按察史陈礼所题,碑文为河南道提刑按察司签事刘咸撰并书。此碑文与碑阴的《奉题伊尹祠诗》一样,记述了伊尹的生平功绩,且在其“生于伊水空桑”一事上,与《嵩县志》记载,乃至与《吕氏春秋》等典籍记载无不吻合。之外,还有 “商相伊尹、伊陟故里”、“重修伊尹祠记”、“奉题伊尹祠诗”等碑记。尽管几经兴废,显得有些破败,但仅就现存的古碑、古庙,也足以证明了这座伊尹祠的古老和悠久,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2008年6月份,伊尹祠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伊尹祠对面的山势酷似一尊巨龟,龟的头、背、尾和前足、后足神形兼备,谓:天工造势,浑然壮观;环绕后面的几个山头恰似孔雀开屏,与历史记载的“凤凰山”相吻合;左方有葱葱郁郁、林木丛生的“龙头山”,曰:青龙吸七泉水(龙头村)在其左;右方有洁白如雪、山体奇特的“白虎山”置于右(自然景观虽因修公路破坏,但虎头和虎口依然凸现)。“左青龙,右白虎,后朱雀,前玄武——契合出生宰相的风水特征,此空桑涧”地域若是“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格局,必是君临天下、产生帝王的奥区。这一独特绝伦的自然景观,全国罕见。

光绪三十二年,由邑令康基渊纂修的《嵩县志》载:“伊尹祠,县南空桑涧西,始建无考。”“伊尹生夏末,今三千余年矣。”“伊尹古圣人也。由商至今,庸人孺子无不景仰,乐而道之。嵩县南有空桑涧,世传为伊尹所生之地,历代祠祀礼也。余至其处,见诸峰环翠,一水潆清,俯仰祠下,吐纳清虚,信生圣人之区,非偶也。询诸樵叟,称伊尹生于空桑 ,指伊水为姓,莘野其躬耕处也,东有伊母墓在焉。其言与孟子、吕览诸书吻合。”

上文所说的“伊母墓”,在嵩县饭坡乡洛沟村西高台上。这里河边临山处有一个大墓冢,墓冢东接洛沟村,西、南、北三方均与洛沟河相依。上游的河水流到墓冢前,乖乖地绕向一边流去。墓冢高约25米,周长约450米,呈圆形。墓冢上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柏树。人们都叫它“伊姑冢”。世传是伊尹母亲的坟茔。当地还常年流传着许多有关伊尹和他母亲至善至亲的故事。清光绪三十二年版《嵩县志》卷二十二“宅坊亭墓”篇中,留有“空桑涧南山涧幽窅一冢巍然,方5亩许,传为伊尹母墓”的文字。相传商相伊尹的母亲,生伊尹后流落此地,遇难于此。狂风卷沙将其掩埋。后伊尹拜为相,不忘母恩,封土上坟,年复一年,变为巨冢。墓冢上尖下圆,由红土、白土和沙石堆成。现墓状完好,柏林蔚然。古人为纪念伊姑,将此沟取名“落沟”,即凤凰落栖之地,伊姑冢所在的村称为“洛沟村”,几千年来演用至今。

伊尹祠和伊姑冢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在嵩县伊河东南岸一线,长约25公里,宽约5公里的地域范围内,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一系列地名,都和伊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北店街至瑶北坡外的‘古泥河村’,到纸房乡的空桑涧(沙沟)、红土坡、白土崖、洗娃子潭、抱子沟、焦沟、望子台(今台上)、念子沟、扬长沟、三聘台,黄庄乡的扬长沟口、没门沟;饭坡乡的荡沟、洛沟、“伊姑冢”、汤池(曲里),库区乡的牛寨等等,无一不是与伊尹相关又确有的实地。

明、清以来,不断有仁人志士缅怀元圣,捐资立碑以纪念。清乾隆三十年,嵩县知县康基渊在县城东关立碑一方,上书 “商相伊尹伊陟故里。嵩县知县康基渊立石。” 民国二十六年,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宋天才,亲请于右任手书“伊尹故里”,并刻碑立在嵩县城 “首三图书馆 ” 院内。   

关于伊尹的生地和故里在嵩县的观点,史料典籍中早有记载。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吕氏春秋·本味》。《吕氏春秋·本味》中载:“有莘氏女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通“庖”)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神人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勿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名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孟子》载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东汉皇甫谧的《帝王世记》载:“ 伊尹生于空桑。”《水经·伊水注》载:“有莘氏女采桑伊川,得婴儿于空桑。”《古郡志》载:“ 伊尹生于空桑,以伊水为姓。”可见,伊尹生于空桑和有莘是确信无疑了。

空桑和有莘在哪儿?明代李贤、彭时等奉敕修撰的明代官修地理总志《明一统志》中载:“空桑涧在嵩县南,有莘氏女采桑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长而相殷,是为伊尹。”明·万历《嵩县志》说:嵩县“在商时为有莘之国。”《古国志》称,嵩县在夏末和商朝称有莘之野或空桑。上述史料都对伊尹的出生地、空桑涧的方位作了明确的记载。

   在当代的一些书籍和文章中,认同伊尹生嵩观点的也非常多。《河南教育名人传》袁君敬的《伊尹》中说:“ 伊尹生于伊洛流域古有莘国空桑涧,即洛阳市属嵩县莘乐沟。”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 年出版的《中国市县手册》中载 :“嵩县是商相伊尹诞生地。” 《古今图书集成》河南府部考十二载:“ 嵩县有空桑涧和三聘台。”

这些文献史料和当代人们的观点都为我们寻找伊尹的故里提供了清晰的线索。

在嵩县境内,千百年来,广泛流传着有关伊尹的民间故事。有关于伊尹母亲生伊尹于空桑的;有关于伊尹的母亲生伊尹后葬于空桑涧东山沟的;有关于伊尹耕有莘之野,乐尧舜之道的;有伊尹发明汤药为民治病的;有汤王求贤若渴、三番五次到有莘国聘请伊尹出山辅佐国政的等等。这些故事与史籍记载相一致,并且和当地与伊尹有关的地名十分契合。虽然故事的情节有一定的出入,流传中还渲染了一些神秘色彩,但与上古传说的风格十分接近。这些祖祖辈辈一代一代耳听口传的故事,传下来了伊尹生在嵩县这一历史事实,传下来了人们对伊尹的爱戴之情。

据《嵩县志》记载 : 伊尹出生地的名称经过了多次沿革 : 明洪武初年为阿衡里。清乾隆二十八年为莘乐保,取意为伊尹“耕有莘之野,乐尧舜之道”,并建社学一所,名曰莘乐社学。民国时谓莘乐乡。建国后改称为莘乐区。这里的地名不论如何沿革,都与伊尹或者伊尹出生于嵩县有关。

有莘国耕莘乐道

相传伊尹出生后,采桑女在空桑中把他抱回,献给有莘国的国王。国王把他交给厨师抚养。幼年时的伊尹天资聪明,勤奋好学。他烹饪、药理、耕桑农事无所不学,而且样样都学得像模像样。耕田种地,植桑养蚕,样样在行;下厨掌勺,蒸煮炖炒,样样精通;上山采药,熬制汤液,药到病除。由于他聪明好学,年纪轻轻便知识渊博,天文地理悉如指纹,古今大势,了然在胸。不仅如此,他从小还受着尧舜之道的熏陶,修身养性,崇德尚礼。有莘国在炎帝时属于“伊国”,尧舜时属于“伊侯国”,夏朝时属于“豫州”。这里从炎黄二帝到唐尧虞舜,早已沐浴着文明之光,使这块富饶美丽的沃土熠熠生辉。在尧舜时期,广袤的华夏大地,正遭受着连年的干旱和水涝灾害。唐尧虞舜二位英明的君主,以天下为已任,选贤举能,率领各个部族,抗御了七年大旱,治理了十余年水患,黎民百姓始得安居乐业。正因为唐尧有“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史记·尧典》)的品德和功劳,社会风尚才呈现出普天之下的臣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的局面。因此,尧去世时,天下臣民,彻心悲恸,举国上下,停乐三年以示哀。舜继承尧的传统,体恤民情,倾听四方意见,致力于解决百姓的吃穿这一根本问题,竭心尽力使国民丰衣足食(《书经·尧典》),赤诚为民服务,厚爱百姓,所以天下人心归服,四方来朝。当舜到南方巡视而卒于苍梧之野时,人民也像父母之丧一样,哀痛“逾恒”。尧有十个孩子,临终却把君位让给了舜;舜有九个孩子,临终却把君位让给了禹,确实是“至公也”。荀子说,尧舜是天下的精英,先王之道就是尧舜之道啊!

伊尹对尧舜之道崇尚有加,大有效法尧舜、普济苍生的志向。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成为了一个深通尧舜之道的圣贤之人。孟子在评价伊尹时说:“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芥不以与人,一芥不以取诸人” (《孟子·万章篇》)。也就是说,伊尹对不符合“尧舜之道”,违背道德义礼之事,即使把天下的财富作为俸禄都给他,他也不爱;即使把四千匹马系在他面前,他也不瞟一眼;违背“尧舜之道”,有失义礼者,他连一根小草也不给人,而且也不向别人索要一根小草之利。然而,只要对天下国家有利,就是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辞。伊尹还协助有莘国王,以尧舜之道治理有莘国事,使有莘国百业兴旺,国泰民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伊尹的贤德之名远扬天下。

怀德才汤王三聘

夏王朝有个诸侯国叫商,方圆不过70里。商王成汤,“从先王居”在西亳建都(今河南偃师)。成汤是一位贤良的君主,礼贤下士,深得民心。他和广大臣民一样对夏桀的残暴统治十分不满。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位贤能之人,劝谏桀王番然醒悟,效尧舜,行王道,拯救百姓。

求贤若渴的成汤得知有莘国有一位名叫伊尹的贤士,博学与韬略名闻天下,是一位治国安民的辅弼良才,就枉驾屈尊,几经往返,诚恳地聘请伊尹出山入仕,辅佐他成就天下大业。汤王的真诚感动了伊尹,他终于放弃了“耕莘乐道”的隐士式的生活,走上了为国为民献身社稷的道路。

  关于成汤三聘伊尹的事,《孟子万章篇》中有一段言简意赅,议论精湛的表述:“汤使人以币(礼物)聘之,(伊尹)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汤三使往聘之,(伊尹)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伊尹幡然一改以前“吾以尧舜之道自乐”的“独善其身”的处士之心,“壮志幡然尽忠赤”(《伊尹祠碑文》),决心使天下百姓重见“尧天舜日”。

  如今,在嵩县还广泛流传着成汤三聘伊尹的故事。据说,成汤第一次到有莘国来聘请伊尹时,伊尹不了解成汤,不愿为官,就躲进岭头(今曲里)的老农家里,成汤带领仆役在炎热的三伏天,怀着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沿着迂回曲折的岭上小道、岭下沟壑路蹊,来回折腾着寻找伊尹。结果是:“未见着伊尹,成汤得病在身”。中暑的成汤,高烧不止,乱喊胡话,随从的仆役惊吓得呆若木鸡。在占卜无效的情况下,在有莘国人士的劝助下,将成汤抬进这里的天然温泉(在今陆浑水库大堤东500米处,饭坡乡曲里村)内。温泉浸泡,汗出病毒外排,沐浴净身后的成汤急病痊愈。然而,寻找旬日,还是未曾见到伊尹。汤王无奈,只好先行离去,从长计议。后人为纪念汤王来聘伊尹,在这里的温泉沐浴的圣事,便将这里的温泉改名“汤池”,就连无名的小沟也冠以“汤池沟”的美称。古人还在汤池沟里建了汤王庙。至今还留有清末时期重修的“汤王庙”,以示先人对商汤王和伊尹贤相的恭敬之情。

成汤第二次来聘伊尹时,伊尹正在有莘之野(今库区乡被陆浑水库淹没的原牛寨村)鞭牛耕田,得知汤王又带着随从前来相聘,备着重礼,还许以高官厚禄,伊尹未能顾及卸套收犁,便放下耕牛农具,躲了起来。当汤王一行来到这里,询问当地百姓伊尹去向的时候,有人告诉他说伊尹正在那边地里犁地呢。汤王赶到地里一看,地里只有牛和农具。于是叹道:“唉!牛在,人不在!”于是,数千年来,此地便一直沿用“牛在”(后演绎为牛砦、牛寨)这个古老的名称。古《嵩县志》中还记载着后人在这里建有“汤聘伊尹停骖处”和“汤聘伊尹停骥于此”的汤王庙一座。这“牛寨”所处之地濒临伊水,田畴平旷,沃野千顷,绿树青竹,交相掩映,碧水蓝天,鱼跃鹫飞,自古为风景秀美的好地方。

  汤王没有灰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第三次屈身来聘伊尹。在空桑涧西的七峰山下太平沟口一带,距现在伊尹祠西南数里的一个平兀如几的小山岗上,汤王终于见到了伊尹,向伊尹娓娓倾吐了汤王的渴慕之情及请其出山的缘由,详细叙说夏桀暴虐成性,民不聊生,夏王朝岌岌可危,似大厦将倾的情形,态度谦恭而又至诚感人。伊尹被汤王的真诚所感动,并为汤王济苍生,安黎民的志向所信服,欣然接受了汤王的聘请,决心辅佐汤王行尧舜之道治理好天下,兴社稷,安黎民,为天下谋福!从此,这个地方被人们叫作“三聘台”。因为伊尹从这儿“顺天应人,随汤王赴商,开始鼎力辅佐汤王创建大商伟业”,所以,后人为纪念伊尹这一贤德壮举,便在台上建起了一座“顺王庙”。

顺王庙为两进式庙宇,座北向南,背水面山,气势非凡。其主要建筑布局为:正殿五楹耸立,重檐三开间,有汤王、右相伊尹、左相仲虺(hui)坐像。两侧殿、前殿、山门各三间,均有塑像,栩栩如生,甚是威严。庙里有专人看护。今庙虽废,但尚存碑碣三方可以佐证:一方为清道光七年所刻古匾一块,原嵌于山门之上,横书“顺王庙”三个大字;二方为清乾隆五十四年重修顺王庙碑刻,内书“城南七里许高村南岗特峙,上有古刹顺王庙,顺王殿居中……”字样,标明其座落、布局等内容。三方为道光五年重修顺王庙碑记,内书“阿里高家村南岗有三聘台,顺王庙在焉,乃成汤三聘伊尹之所,而伊尹顺从汤王之处也”等文字。

彰才华第一贤相

伊尹被商汤重用,出任“阿衡”(国相), “以尧舜之道说汤”,“以伐夏救民”(《孟子·万章》),帮助商汤灭掉暴君夏桀。商汤死后,历佐卜丙(外丙)、仲壬二王。仲壬死后,太甲即位,因其横行无道、不奉行先王及汤王之法典,这个新商王竟被老师(伊尹)流放于桐宫悔过,重新学习商汤的法令,三年后才得以复位。伊尹很长寿,据说活了一百多岁,辅佐四代商王,成为中国第一名相。

伊尹从汤王以后,发现汤王确是一个贤德的君主,就对汤王大加赞赏。有一次,汤王说:“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意思是说:人照水面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貌,观察百姓的状况就能知道国家治理的好与不好。)伊尹听后,由衷地称赞道:“英明啊!国君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治国之道就会取得进展;国君爱护民众,有德行的人就会齐聚朝堂来拥戴他。太好啦,努力吧!”伊尹还适时地向汤王提出了自己的治国主张。一次,汤王向伊尹询问做饭菜的事,伊尹对汤王说:“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佐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汤听了,很受启发,顿觉相见恨晚。后来,老子在《道德经》里曾说:“治理国家与伊尹烹饪美食的道理是相通的。”(原文为:“治大国若烹小鲜。”)在商汤和伊尹的经营下,商汤的力量日益壮大,最后灭了夏桀,建立了商朝。

 伊尹出山辅佐成汤的时候,夏桀残暴淫逸,民怨沸腾。汤王委任伊尹为三公,二人“不谋而亲,不约而信,相为殚智竭力”。为了劝说夏桀行尧舜之道,成汤将伊尹推荐给桀王,劝其以尧舜之道治天下,让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过上安定太平的日子。伊尹满怀信心,认为天下没有我不可辅佐的君王,也没有我不可教化慰抚的百姓。天下战乱不断时,我应当去平治天下;天下治理不好时,我应当去治理好天下。伊尹欣然前往夏都,去说服夏桀,促使他悔悟迁善。

  夏朝的国都,在现在的偃师二里头一带,这里地处伊洛河流域,是夏王朝的统治中心。夏王朝从大禹到夏桀,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历时400余年。在夏王朝的周围有许多小方国,当时称为“万邦”,如今河南商丘的商国,伊尹所在的河南嵩县的有莘国,都要向夏王朝纳贡称臣。

  伊尹到了夏王朝的国都,力劝夏桀改弦更张,效法尧舜,走上安邦治国的正道。但夏桀不听劝告,执迷不悟,厌烦伊尹的“说教”,我行我素。他在宫中聚集了许多从各地选来的美女,终日寻欢作乐。伊尹忍无可忍,大胆忠告道:您要不听我的话,眼看国家就要灭亡了!夏桀先是勃然大怒,接着冷笑两声说:“吾有天下,如天之有日也!日亡乎?日亡吾亦亡!”伊尹劝说无效,只好又回到商国。越年怀着善良愿望的汤王,二次派伊尹到夏都,劝说夏桀改邪归正,救民于水火。伊尹三番五次劝说夏桀,但他毫无悔改之意,反而将得民心,顺民意,实力日渐强大的汤王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心腹之患,必欲置于死地而后快。夏桀将汤王召到都城,关押在均台(监狱),又“置之种泉”(水牢)。为了救了汤王,伊尹按照夏桀的脾性与嗜好,送给夏桀10个美女和大批珍宝。夏桀得意忘形,利令智昏,高兴地将汤王放了回去。

  这时的商王如龙归大海,全力扩充自己的势力。在全面了解了夏桀内部“上下相疾”,民心积怨的情况后,伊尹也回到了商王身边。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上天弗恤,夏命其卒”的民谣,夏王朝已处在天怒人怨的境况之中。汤王把军政大权全交给了伊尹,自己对伊尹言听计从,共谋大计。他们对夏桀的羽翼制定了先弱后强,先近后远,个个翦灭的方略。首先要征服葛国(河南宁陵)。葛国在商的西边临近商的都城亳,它是夏的附属方国,是东方通向夏都的必经之路。在古代,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是“祀与戎”,即祭祀天地祖宗和战争,但葛伯不按时祭祀。汤王便借机责问,葛伯说:“我们没有牲口作祭品。”汤王便送去了牛羊。但葛伯将牛羊吃掉,仍不祭祀。汤王又责问,葛伯说:“我们没有粢(黍稷)。”汤王派人帮助葛伯耕田,又给耕地的人送酒送饭。但葛伯派人抢走了酒饭,竟然杀死了一个送酒饭的孩子。葛伯的行为激起了大家的公愤,汤王便出兵消灭了它。汤王的名声越来越大。继灭葛国以后,汤王大军陆续灭掉了夏的属国韦(今滑县)、顾(今范县)、昆吾( 今许昌)等国,经“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这时夏王朝已经孤立无援,陷于包围之中,商汤的实力日渐强大,可以与夏桀的实力抗衡。伊尹深谙战争的韬略,他建议商汤暂停向夏桀进贡,用以激怒夏桀,试探夏桀的实力与民心的向背。夏桀得知此举,大为恼火,立即征调九夷的兵力要征讨商汤。伊尹一看夏桀还能调用九夷兵力,认为夏桀还没有到众叛亲离的地步,灭夏的时机还不成熟,马上劝汤王向夏桀请罪,恢复向夏桀称臣纳贡。

  夏桀专横跋扈,闭塞视听。一年后,夏王朝的天下已经是危若累卵,但夏桀仍认为自己的江山固若金汤。关龙逢为夏王朝内的有识之士,他们为国家的前途担心,斗胆向夏桀进谏。他说,眼下,天下百姓被赋税、徭役压得喘不过气来,到处民怨沸腾,怨声载道。国家一旦有变,何人肯去抵御外敌?他还提醒夏桀,东方的商汤,表面驯服,实际在收揽民心,联络诸侯,积蓄力量,时时觊觎夏王朝。他说:“臣观君冠危石也,臣观君履春冰也,未有冠危石而不压,履春冰而不陷”。而这时的夏桀已被小人与谎言包围,一些朝臣只图富贵利禄,只唱赞歌,逢迎谄媚。夏王已经闭目塞听,麻木不仁,仍然认为自己“吾之有民,如天之有日,日亡我则亡”,狂妄地认为自己就象天上的太阳一样,永远也不会消亡。最后,竟以妖言惑众的罪名杀了关龙逢等忠义之臣。夏王朝内外交困,如大厦将倾。

  伊尹智多谋广,善于知已知彼。据《竹书纪年》记载,当年夏桀攻打岷山方国时,岷山方国善于利用夏桀喜新厌旧的弱点,选了琬、琰两个绝代佳人,送给夏桀。夏桀便将原来的宠妃妹嬉打入洛水边上的一座冷宫,这就引起妹嬉对夏桀的怨恨。得知此情,伊尹乘机赴洛,从妹嬉口中得到夏桀的机密情报。她告诉伊尹:昔天子(桀)梦西方有日,东方有日。两日相斗,西方日胜,东方不胜。这表明夏桀对自己的统治已丧失了信心。

  夏桀的横征暴敛和压榨勒索,使大多数部落难以承受,渐渐地与夏王离心离德。约在公元前1711年,在伊尹的谋划下,汤王再次停止向夏桀进贡。这时,夏桀的指挥棒完全失灵,九夷的军队不再听从他的命令。夏桀已众叛亲离,成了孤家寡人;夏桀的臣民企盼商王的军队,如大旱之望云霓。

  汤王与伊尹认为伐桀的时机完全成熟,于是当机立断,下令出兵讨伐暴君。《诗经·商颂·长发》中曾对此进行过生动而真实的描述:雄赳赳的汤王征伐时,军队挥动巨大的旗帜,手持锐利的武器,大肆斩杀,威武的军队如烈火燃遍四方,所向披靡,锐不可挡,很快就征服了广大地区。

  商汤这时更加倚重伊尹,据说伐桀的动员令《汤誓》为伊尹所作。在《汤誓》中,伊尹开宗明义,大义凛然说:“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又说:“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夏德若兹,令朕必往”。大意是说:百姓们,都来听我成汤的话,不是我小子胆大妄为,实在是夏桀犯的罪行太多,上天令我殊伐他。我怕上天发怒不敢不伐。夏桀这样无德无道,上天令我必须讨伐他!

  这时商汤选精良战车70乘,又精选7000人的敢死队,联合各方国的军队,采取战略大迂回,到达夏都西方,使自己成为“西方之日”,夏桀成了“东方之日”。在当时迷信之风极浓的情况下,无异使自己占了“心理战”的上风。于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袭击夏都。夏桀仓促应战,向西抵抗汤王军队。两军展开战略大决战,汤王的军队一举击败夏桀的主力部队。夏桀眼见大势已去,便仓惶向东败退,商王的军队乘胜追击。穷途末路的夏桀仓皇逃奔南巢(今安徽寿县南)。商汤的军队追到南巢,商王当即宣布把夏桀放逐。不久,夏桀就极度郁闷羞愤而死。至此,历时近500年的夏王朝宣告覆灭。

  夏王朝覆灭后,商汤又乘胜追击,彻底清除夏王朝的残余势力,获取其大量珍宝,然后挥师亳邑(今偃师)。天下诸侯皆来朝会,商汤召开了三千诸侯参加的“景亳之命”大典。从此,一个新的王朝——商朝建立了。

  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汤武革命”。《易·革》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古代认为改朝换代是天命的变革,所以称之为“革命”。

  商汤灭夏,伊尹又辅佐成汤治理天下,海内一统,臻于升平。特别是黄河流域已全在商王的统治之下。其势力所及,以河南北部,山东西部为中心,西到陕西西部,北到河北北部,南到湖北和湖南北部,东到海滨。这正是《诗经》所描绘的“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的情景。商王统一天下后,吸取夏王朝灭亡的教训,废除夏桀的暴政,采取“宽以治民”的政策,整顿吏制,轻征薄敛,鼓励生产,发展经济文化,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献睿智勇为帝师

伊尹辅佐了商朝的汤王、外丙、中壬、太甲四代国君。外丙在位三年、中壬在位四年都相继去世。太甲是成汤的嫡系长孙,即位后的第一年,伊尹就作了《伊训》、《肆命》和《租后》,记述先帝汤王的德政来教育太甲。要求太甲像先王一样大修纲常,施行德政。他教导太甲说:“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还告诫太甲:“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让太甲明白:国君修德行善,上天就会给他降下吉祥予以褒奖;国君无道作恶,上天就会给他降下祸殃以示惩罚。苦口婆心地劝导他修德行善,不能因为小善小德而不为。要知道万邦之庆,都是由一件件小的善事积累起来的;也不能因为小劣小恶而为之,要知道坏事虽小,日积月累,也会铸成大祸,甚至使国家败亡!

  然而,太甲很不争气,即位三年,便昏乱暴虐,不遵循汤王的法度,背乱德义;不听伊尹的训导,我行我素。

伊尹万般无奈,只好借“天帝之命”,令太甲到其祖父商汤的墓地(桐宫)守墓反思三年。三年之中,伊尹代理国政,主持国家政务,接见诸侯。伊尹又作《太甲》,继续对太甲进行训导。伊尹说,你做君王不行君王之道,给先王添辱,背先王之道,将自取灭亡。太甲在墓地居忧,密迩先王之墓,重温先王之道,又杜绝了他周围小人的谗言,促使他弃恶从善,改邪归正。

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终于不负伊尹厚望,深深自责,痛改前非,思君位,修君德,悔过自新。于是伊尹怀着喜悦的心情,亲率朝内百官恭迎太甲归复王位,向他交还了政权。太甲修行德政,诸侯全都归附殷朝,老百姓得以安宁。伊尹高兴地对太甲说:“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休!”(《太甲中》)大意是说:上天保祜大商,使继承帝位的国君能够终身修德,实在是千秋万代无边的大喜事啊!) 伊尹为了嘉勉他,便写下了《太甲》三篇,赞扬太甲,并称太甲为太宗。

对伊尹的赞许、鼓励,太甲感激涕零,双手着地叩首说:“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底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德。”(《太甲中》)太甲深刻地检讨了自己不听师保之训,刚即位就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成了先王的不肖子孙。他要痛改前非,恳请伊尹训导,成为明君,把国家治理好。

  伊尹继续教导太甲“无轻民事”、“无安君位”;对朝野的逆耳之言与顺耳之语,要冷静地予以分析,辨别是非,分明善恶,凡事要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并劝他不要对自己的过去内疚过甚,只要能以先前为戒,始不善而能善终者,亦难能可贵也。并鼓励太甲:“一人元良,万邦一贞”(《太甲下》),意为你太甲一人能作到大善大德,则天下皆善,江山可垂于永远!

  伊尹告老回乡时,还念念不忘国家大事,唯恐太甲性有反复,有害于商王伟业,又作了一篇《咸有一德》,望其保持“恒德”。伊尹在谈到自己辅佐成汤如何治国平天下时说:“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万民,惟民归于一德”。我商王朝之所以能兴旺发达,全在修德,之所以获得万民的拥护,也全在于修德。

  伊尹告退之后,太甲不负这位师保的匡辅之恩,严格遵循其教导,以先王商汤为榜样,使商汤的基业日益隆盛。

太甲去世后,沃丁即位。这时,伊尹去世,葬在西亳(偃师)。大司空咎单为了用伊尹的事迹训诲沃丁及后人,写了《沃丁》。

伊尹作为辅佐商汤夺取天下的开国元勋,又是后来三任商王的功臣,在甲骨卜辞中被列为“旧老臣”之首,受到隆重的祭祀,不仅与汤王同祭,还单独享受祭祀。

后来,帝太戊即位,伊尹的儿子伊陟被任为相。有一年,亳地朝堂上长出一棵怪异的树,桑树和楮树合生在一起。一夜之间,长得有双手合围那么大。帝太戊很害怕,就问伊陟。伊陟说:“我听说妖异不能战胜德行,难道是您的政令有什么失误吗?您还是应该修明德政吧!”太戊接受了伊陟的意见,谨修德政,惠及百姓。那棵怪异的桑树就枯死并消失不见了。帝太戊很高兴,在太庙中称赞了伊陟,并在告祭时不把伊陟当臣下看待。由于太戊修明德政,殷朝再度兴盛,诸侯归服(《史记殷本纪》)。

伊尹对商王朝的卓著功绩与显赫勋业,在华夏的历史上流传数千年而不衰;他的修明德政、“宽以治民”的思想,为儒家仁政思想奠定了基础。从商至今,被世人尊为“元圣”。

立功德泽被后人

伊尹,这位古圣先贤,不仅在商汤灭夏这一顺应历史潮流的重大历史变革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更重要的,他开启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在政治上、教育上、军事上以及烹饪美食、汤药研制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誉为我国古代的政治家、教育家、军事家和烹饪祖师、汤药祖师,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人类子孙万代带来了无尽的洪福。

倡树仁、爱、德、义,开创儒教文化先河。在《孟子·万章》中,孟子谈到伊尹时,说道:“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这些话也许就是后来“舍生取义”、“不义之财贪不得”思想的渊源。孟子还说伊尹曾说过这样的话:“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意思是说:上天生育这些子民,让先明理的人启发后明理的人,让先觉悟的人启发后觉悟的人。我是上天所生的民众中先觉悟的人,我要用这个尧舜之道来启发上天所生的民众,除了我去启发他们还有谁呢?可见孟子对伊尹认为自己是“先知先觉”、 “大彻大悟”是认同的,并且是褒爱有加、极力赞扬的。孟子还说,伊尹“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就是说,伊尹觉得,天下那怕有一个百姓没有受到尧舜之道的恩惠的,就好象是自己把他推到水沟里一样害了他。他是这样自觉地把拯救天下百姓的重担挑在自己的肩上,所以才到汤王那里说服汤王行尧舜之道,讨伐夏桀,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这也许就是儒家积极“入仕”思想的源头。

伊尹的许多言行为后世儒家思想的形成开辟了源头活水。他的“无轻民事”的思想,可以说是儒家“民本”思想的渊源;他的“居上克明,居下克忠。”(《商书·伊训》)(意思是:居上的商王要能够清明不昏,明断是非;居下的臣民对君上要能够诚心尽忠。)、 “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 (意思是说,德、政是否修到以德兼众善以一贯之的程度,这要从万民是否悦服今王和后世是否尊祀七庙上得到验证。)的思想,开了儒家仁政思想的先河,发轫了“仁爱德和天下为公”的理念,成为儒家文化的开山鼻祖和仁政德治的最早践行者。

在今嵩县城南沙沟龙头村,明代曾重修过的“元圣祠”里,有这样一副对联:“志耕莘野三春雨,乐读尼山一卷书”。上联说的是伊尹事耕桑于莘野(今嵩县莘乐沟外一带),下联说的是孔子著书于尼山。可见古人是把伊尹和孔子等量齐观的。 清道光十九年,嵩县县衙农官张大贵(嵩县伊水南空桑涧人),主持修葺“元圣祠”后,请当任知县李翰昌(今广东省德庆州人)为伊尹祠“道义门”撰题过一副对联:“欲溯伊源,举足莫从他路走;述贤儒先,虔敬须经此门来。”此联明确指出,要想达到追溯伊氏根源的目的,望君莫要走错路,赶到别的地方去,空桑涧的伊尹祠,是在最当初的伊尹诞生地构筑的古祠宇;论述圣贤先儒,后世皆尊称伊尹为乐尧舜之道,开儒家思想先河的“元圣”、孔子为“至圣”、孟子为“亚圣”,要想虔诚敬拜“贤祖”,请君从此“道义门”(古元圣祠大门)过来。

从散见于古书上的有关伊尹的只言片语,谛听“亚圣”孟子对伊尹“学道尧舜开儒先” 的盛赞,追溯元圣伊尹开儒家思想先河,点化周公礼乐思想,启蒙“文圣”孔子仁治思想,开启“武圣”关公忠义思想,从而构建了“仁义礼智信”体系的雏形,夯实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并助推着华夏文明披荆斩棘,挺进到一个农耕文明光耀千秋的中原青铜文化鼎盛的殷商时代。后人所以尊他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对中国历史的进步,对儒家思想的形成,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难怪孔子、孟子都对伊尹极度推崇。据《尚书·君奭》记载:“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论语》曰:“大贤唯有伊尹。”《孟子·万章》记载:“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伊尹圣之任者也。” 这些评价,可以说达到了无以伦比的地步。

伊尹是一位“时乃日新”、顺天应人的政治家。伊尹以一位政治家所独有的胆略和智慧,顺应时代潮流,行天理,顺民意,审时度势,替天行道,佐诸侯伐天子,以尧舜之道辅佐商汤推翻荒淫无度的夏王朝,又以尧舜之道辅佐商王朝四代国君,为商王朝的建立和兴盛,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伊尹主张做国王的要“惟亲厥德,终始维一,时乃日新”。就是说要始终如一的注意自身道德修养,不断更新自己的道德意识,使自己时时处于追求新境界的状态中。也就是说‘与时俱进’,为此,他不惮承担篡位的罪名和遭受杀身灭门之祸,对太甲“放”而又“迎”。他还强调“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主张尊贤、用贤,用人适当。他强调“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就是说,做大臣的要上对天子负责,下保庶民安定,并视此为大臣之职。他十分重视百姓的感受,他听到汤王说:“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时,十分赞赏,并大加褒扬,称赞汤王为圣君明主。把百姓的冷暖、人心的向背,作为衡量国家大治、天下太平的标准

伊尹当了商朝几个国王的相,为商王朝延续600多年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的贤相。在政治生涯中,他是一位成功者。他的这些政治主张被孔孟继承和发展,为历代封建帝王的统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伊尹是一位“主善为师”的教育家。伊尹是我国第一个见于甲骨文记载的老师,又是我国第一个帝王之师。他认为“习于性成”。就是说人的性格、品质是在日常生活行为的习惯培养中形成的。他还说过“慎终于始”的话,可以推知他在做“师仆”时一定是十分重视幼儿的起始教育的。从他放太甲于桐宫,并著训词以促太甲觉醒的教育实践看,他已经懂得并自觉地创设特殊环境教育太甲。这说明他已看到了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太甲改恶从善,伊尹立即亲自到桐宫迎太甲还朝当政,并著书加以褒扬,这一教育实践,至少说明伊尹对太甲的匡正激励是适时的、大胆的和有效的。这叫惩恶于前,奖善于后。重视早期教育,创设特殊环境教育,正确运用奖惩教育,这些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是重要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伊尹尤其重视道德教育。这从太甲改恶从善后向伊尹反省检讨时的话中可以看到。太甲向伊尹拜手稽首检讨说:“小子我不明于德,自己的根底很不象爷爷成汤。结果是欲败度,纵败礼,败坏了爷爷的法典,很快使灾难降于我身。老天爷作孽还可以补救,自己作孽就没有逃路了。我过去违背了师保您的教训,……多亏了你的教育、挽救,才使我知道:做人、称王要善始善终。”伊尹向太甲回拜时继续教育太甲要“修厥身,允德协天下”。在《咸有一德》中,伊尹用夏朝所以灭亡是因为“夏王弗克庸德”,商汤所以能代夏而立,是由于汤王“眷求一德”的历史事实教育太甲。告诉太甲,商朝所以称王天下,不是苍天偏爱商王,而是老天爷保佑有德的人,不是商王哀求于老百姓,而是老百姓愿意归顺有德之王。在伊尹看来,失德则失天下,求于一德,则能得到天的佑助而得到天下。他把帝王的道德教育,亦即修德、修身,看成是关乎国家存亡兴衰的大事,所以处处强调“惟新厥德,终始如一。”他强调“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就是说,修身的原则是不求全责备他人,对自己则要经常检点不及他人的地方,做到自我完善。“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这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在今天仍不失其教育意义。

伊尹还主张“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就是说谁能积众善之德,谁就可以为师。用什么做检验德和政的标准呢?伊尹说:“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就是说,德、政是否修到以德兼众善以一贯之的程度,这要从万民是否悦服今王和后世是否尊祀七庙上得到验证。这里提出的检验德育教育效果的标准,在今天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伊尹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在商汤灭夏中担负着战略的谋划、战争的准备和具体战役全过程实施的重任。在灭夏之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对军事的深刻的认识和驾驭战争的杰出才能,使他能够胜任这一历史重任。他对中国军事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人心向背的政治因素用于指导战争;二是提出并实践了“上智为间”(打入敌人内部获取情报的重要性)的谋略,亲自打入夏王朝内部侦察敌情,并巧妙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瓦解敌人;三是根据敌我力量的变化来选择有利的战机,当夏桀还没有众叛亲离的时候,按兵不动,等待时机;而一旦看到众候国不听夏王朝调遣时,便不失时机地发起进攻。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不受时代的束缚,大胆冲破天命观的禁锢,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人在战争中的主体作用。他的战略和选择有利战机均取决于人心向背、从而影响战争胜败的观点,对于中国军事的发展尤其是战略学说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不愧为中国军事史上第一个军事谋略家。后来《孙子兵法》中的“伐谋”、“伐交”、“伐兵”,最后取得速战速决的军事理论,显然是受了当年伊尹辅佐汤王对夏作战时战略战术的影响。

伊尹被后世称为“厨圣”。伊尹幼年的时候寄养于庖人之家,得以学习烹饪之术,长大以后成为精通烹饪的大师。并由烹饪而通治国之道,说汤以至味,成为商汤心目中的智者、贤者,被任用为相。他对烹饪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伊尹在烹饪理论上,对烹饪的原料、火候、用水、调味等方面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吕氏春秋》第l4卷《本味篇》中,伊尹以“至味”说汤,向汤王阐明,只有任用贤才,推行仁义之道,才可成就王业,取得天下的道理。但在本意之外,却不经意间记述了当时推崇的食品和味料,同时也提出了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烹饪理论,是研究我国古代烹饪史的一份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

首先,他重视原料的自身特点。中国著名烹饪理论学者熊四智先生在《当立伊尹为厨坛始祖》中讲道: 伊尹说,烹调美味,首先要认识原料的自然属性。如在《吕氏春秋·本味》中,记载伊尹的言论:“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皆有所以。”(译文:说到天下三类动物,水里生存的动物味腥;食肉的动物味臊;吃草的动物味膻。无论恶臭还是美味,都是有来由的。)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原料特点进行烹饪,才能做出各种美味来。

第二,强调用水的重要。 伊尹说,美味的烹调:“凡味之本,水最为始。”把适当用水作为美味的首要条件。

第三,强调用火要适度。 伊尹说,烹饪的用火要适度,不得违背用火的道理:“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

第四,调味要特别用心。 伊尹说,调味之事是很微妙的,要特别用心去掌握体会:“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

第五,要悉心领悟鼎中的变化。伊尹说,烹饪的全过程集中于鼎中的变化,而鼎中的变化更是精妙而细微,语言难以表达,心中有数也更应悉心去领悟,还要考虑阴阳的转化和四季的影响:“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

第六,他对美味的水平提出了标准。他说,经过精心烹饪而成的美味之品,应该达到 “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译文:久放而不腐败,煮熟了又不过烂,甘而不过于甜,酸又不太酸,咸又不咸得发苦,辣又不辣得浓烈,淡却不寡薄,肥又不太腻,这样才算达到了美味啊!)

如今在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中国烹饪的同行们都奉伊尹为中国的“厨圣”、“烹调之圣”。他创立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创中华烹饪之术,开后世饮食之河,在中国烹饪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华夏烹饪界尊为 “厨圣” 和“烹饪始祖”。

伊尹是中医方剂和汤药的创始人

用中草药熬汤治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演习下来的传统治病方法,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医学的重大贡献之一。而自古以来,医学界一致公认,是伊尹首先发明把中草药熬成药汤服用。伊尹,是中药汤剂的真正创始人。

相传伊尹博才多识,善于烹饪,精于本草药性。他根据食物、药物对治疗疾病的协同作用,从“医食同源”的角度,总结了民间通过饮食治疗疾病的方法,本照《神农本草经》中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属经络等法则,创造了汤液疗法,撰著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中药方剂学著作——《汤液经》。东汉的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中,说:“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说他以仅次于大圣人的才能,参考《神农本草经》,写成了《汤液经》。还尊崇《汤液经》是我国“医方之鼻祖”。

《汤液经》为我国九部医经之一,它的创立,是商代医药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有机地改变了商代以前人们用单味生药治病的原始方法,使中医方剂学的基本原理,自此逐渐发展和不断完善起来。

伊尹的《汤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宋代和元代年间人们还能见到。后来虽然散佚,但有不少医籍存有记载,并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皇甫谧在《甲乙经》序中还说,汉代医圣张仲景对“《汤液经》复从而广之,广论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南北朝的陶弘景在《用药法要》中说:“诸名医辈张机(字仲景)等咸师式此《汤液经》。”还说:“《汤液经》亦三百六十首,外感天行之病,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方剂。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如:小阳旦汤治天行病发热、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脉浮数,按此方,即《伤寒论》的首方桂枝汤;大阳旦汤即《金匮要略》黄芪建中汤;大、小青龙汤同《伤寒论》之大、小青龙汤。以是知仲景之方,多出于《汤液》。”宋代医学家朱肱说:“仲景泻心汤,比《汤液》则少黄芩,后人脱落之。”南宋许叔微也说:“伊尹《汤液》论,大柴胡汤八味,今蓝本无大黄,故只有七味,亦为脱落之一证。”后世这些医著,使得伊尹的汤液方剂得以传承和发展。

西晋太医王叔和曾说:“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1941年中华书局影印云阳蔡陆仙等编辑的《中国医学汇海》,在“经部提要”的关于“本草经之注家考”中,又进一步阐明:“尝考《本经》注家,始于轩辕考徵,伊尹修传。”“国医鼻祖,药推《本经》,上自神农口授,继有伊尹修传,……直至目下,相传四千余年,其历史悠久,可想而知者。”又在方剂部“古今方剂考”中,系统地评价了伊尹在方剂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上古的时候,人们通常用斋戒、祈祷、符咒等方式消灾祛病。到神农氏尝百草,辨别药性以后,用草药治病的功效才逐渐彰显出来。在这“巫医之术兼行”的时代,伊尹尊重科学,大胆贬讥巫医咒疾的愚昧之术,善于用草药为人治病,而且药到病除,十分有效。据说,伊尹经常到山上采药。他居住的茅草屋里堆满了中草药。为了研究的方便,他还在房前屋后栽植了从山上挖来的上千种有中药作用的奇花异草,建成了一个“百草园”。他不但对药性、药理潜心研究,还在如何服用上费尽了心思。在为百姓治病过程中,他反复琢磨:怎样服用草药更方便?更有效?毒性更小?他从做饭的道理中摸索,得出经验:生食草药不如煮熟为好。生米生菜做成美味佳肴,营养丰富,味道也好,何不将草药混合煎成药水来治病?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研制,终于创造了草药汤液。《资治通鉴》称他“闵生民之疾苦,作汤液本草,明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甘咸淡之味,轻清浊重、阴阳升降、走十二经络表里之宜。”

现在看来,汤药就是将各种生药加水煎煮而成,方法与烹调食物十分近似,但在古时,只有居住在遍产中药材的伏牛山区的伊尹才能有所发现和实践。伊尹既精通烹饪,又兼通医学,又身处具有得天独厚中草药资源的伏牛山,加上他的勤奋和潜心研究,所以,他才有条件发明中草药汤剂,改“吃中药”为“喝中药”。他发明的中药汤液,更易于吸收,也更便于服用。而这一发现,从古到今,惠及了多少百姓。他为“国粹”中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造福人类,功德无量。

3600多年过去了,这位古圣先贤诸多方面的历史贡献,还在泽被后人,还在为我们造福。他将永远为世人所怀念,他的英名和他对历史的卓绝贡献,必将会千古留传。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3418.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